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遥感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动态磁场对卫星磁矩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吴卫权 撒文彬 +4 位作者 董房 孙晓春 张国升 吴东 周舒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工作态下,磁性呈多极化形态,产生动态磁场。多个动态磁场叠加后,会导致卫星整器各向磁矩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磁矩波动。磁矩波动的振幅取决于各器载转动部件的数量、转动频率、固有磁矩大小以及载荷工作电流。文章以某... 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工作态下,磁性呈多极化形态,产生动态磁场。多个动态磁场叠加后,会导致卫星整器各向磁矩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磁矩波动。磁矩波动的振幅取决于各器载转动部件的数量、转动频率、固有磁矩大小以及载荷工作电流。文章以某遥感卫星动态磁场数据为模型,通过测试分析卫星整星及主要转动部件的磁场和磁矩,掌握了卫星及转动部件单机动态磁场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揭示了动态磁场导致磁矩波动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多转动部件遥感卫星的磁性设计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多载荷转动部件 动态磁场 磁矩波动 测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下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郑艳 刘晓贝 +2 位作者 羊海林 莫时旭 黄荆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等,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推导出了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负弯矩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提高配筋率、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组合梁延性,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翼板配筋率对承载力影响较大,配筋率由1%增加至2%时,其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5%;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对初始开裂荷载影响较大,钢纤维掺量从1%增加到2%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32%,UHPC相对板厚由0增加到0.5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56%;增加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可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减少结构主裂缝数量,改善组合梁耐久性;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表明塑性理论适用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抗弯性能 负弯矩区 静载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发散控制的旋翼高原气动设计
4
作者 徐朝梁 孙国普 +1 位作者 邱良军 曹普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直升机高原重载快速飞行时,旋翼处于大总距状态,更易发生旋翼失速,导致操纵载荷显著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载荷发散控制的旋翼高原气动设计方法。传统直升机旋翼设计中,性能、噪声、空机重量控制等要求是常规的设计目标,... 直升机高原重载快速飞行时,旋翼处于大总距状态,更易发生旋翼失速,导致操纵载荷显著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载荷发散控制的旋翼高原气动设计方法。传统直升机旋翼设计中,性能、噪声、空机重量控制等要求是常规的设计目标,对拉力性能影响不大的旋翼失速问题往往被忽视,但其对高原直升机来说影响重大。文中构建了旋翼动力学模型,并据此计算了桨叶动态气动力矩系数C_(m)随单位实度拉力系数C_(T)/σ的变化曲线。以C_(m)突增作为旋翼失速基本判据,分析不同前进比μ下C_(m)突增点,形成旋翼失速载荷发散单位实度拉力系数C_(T)/σ包线,以此作为旋翼高原气动设计边界之一。运用该方法设计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的理论分析和试飞结果均表明,该设计可极大地减少旋翼在高原典型飞行剖面发生旋翼失速的风险,有效控制旋翼操纵系统的载荷,增加操纵系统使用寿命,提升飞行舒适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飞行安全,在直升机的全生命周期使用中作用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直升机 旋翼失速 铰链力矩 载荷发散控制 气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作用下古建筑木柱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安仁兵 周乾 +1 位作者 潘毅 张春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22,729,共9页
由于柱脚的平摆浮搁布置,古建筑木柱在水平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水平作用下古建筑木柱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基于木柱在水平作用下的力学模型,从静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弹性模量、高径比、轴压... 由于柱脚的平摆浮搁布置,古建筑木柱在水平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水平作用下古建筑木柱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基于木柱在水平作用下的力学模型,从静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弹性模量、高径比、轴压比、圆频率和加速度幅值等因素对木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下,古建筑木柱的受力行为由柱脚节点的受力性能体现.更大的弹性模量、更小的高径比和更高的轴压比能够增加柱脚节点的刚度和恢复力矩,使木柱保持稳定.在动态下,木柱的动力响应表现为滑移和倾斜.相比于水平作用的振幅,频率对木柱的动力响应影响更大.柱脚的滑移量有限,木结构的倒塌更大来自于木柱的倾斜角度过大.该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柱的抗震加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柱 柱脚节点 弯矩-转角关系 动力响应 水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补强方案研究
6
作者 胡益平 张翔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131-135,共5页
针对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实际施工中预应力张拉顺序偏差导致负弯矩区部分混凝土压应力储备不足的情况,提出了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铺装和施工体外预应力两种补强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当前施工状态及预测成桥后结构的应力水平,并对比分... 针对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实际施工中预应力张拉顺序偏差导致负弯矩区部分混凝土压应力储备不足的情况,提出了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铺装和施工体外预应力两种补强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当前施工状态及预测成桥后结构的应力水平,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补强效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铺装的补强方案运营阶段主梁上下缘均不会出现开裂,采用该方案补强后桥梁荷载试验表明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及抗裂性能够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简支后连续 小箱梁桥 补强 负弯矩区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型节点单层柱面胶合木网壳结构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徐铭溪 张俊苹 钟杰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83-93,109,共12页
对使用X型节点的单层柱面胶合木网壳结构静力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节点内部接触面摩擦系数、螺栓预紧力和节点轴力对节点初始抗弯刚度的影响,并分析节点初始抗弯刚度、节点刚度比、初始几何缺陷系数、荷载布置方式和支座... 对使用X型节点的单层柱面胶合木网壳结构静力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节点内部接触面摩擦系数、螺栓预紧力和节点轴力对节点初始抗弯刚度的影响,并分析节点初始抗弯刚度、节点刚度比、初始几何缺陷系数、荷载布置方式和支座形式对单层柱面胶合木网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轴力对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和极限弯矩的影响较明显,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和节点刚度比对网壳极限承载力和失稳模态均有较大影响,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和荷载分布形式对无檩条和有檩条网壳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有檩式网壳稳定性对初始几何缺陷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网壳 胶合木 半刚性节点 弯矩 转角 荷载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计算研究
8
作者 廖灿坤 蒙辉 +2 位作者 陈忠豪 黎灵宗 侯焕 《红水河》 2024年第3期31-34,99,共5页
为了获得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笔者提出采用现场甩负荷试验实测数据计算惯性时间常数的方法,阐述惯性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介绍惯性时间常数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惯性时间常数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 为了获得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笔者提出采用现场甩负荷试验实测数据计算惯性时间常数的方法,阐述惯性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介绍惯性时间常数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惯性时间常数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甩负荷试验测取数据计算得到的水轮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能反映正常运行工况的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时间常数 甩负荷试验 转动惯量 水轮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恒载零弯矩法”对大跨PC梁主梁配束的结果比较及方法优化
9
作者 张彦 赵玉川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45-49,87,I0010,I0011,共8页
“恒载零弯矩法”是以恒载状态下的主梁弯矩为零作为目标的配束方法,在大跨PC梁桥的设计中有一定范围的应用。“恒载零弯矩”是一种目标状态,但没有具体的方法。现通过“恒载零弯矩法”与常规配束方法的对比,比较了两者的预应力钢束指... “恒载零弯矩法”是以恒载状态下的主梁弯矩为零作为目标的配束方法,在大跨PC梁桥的设计中有一定范围的应用。“恒载零弯矩”是一种目标状态,但没有具体的方法。现通过“恒载零弯矩法”与常规配束方法的对比,比较了两者的预应力钢束指标与应力、挠度等效应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腹板束、顶板束的力学特征,提出了优化“恒载零弯矩法”的配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载零弯矩法 徐变变形 腹板束 顶板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研究
10
作者 刘劲草 徐徉 《科技通报》 2024年第6期16-19,47,共5页
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通常比较微小,导致弯矩、变形和横向位移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开展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方法研究。构建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边界面方程,利用该方程计算组合梁连接组件在弹性夹层中的横向... 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通常比较微小,导致弯矩、变形和横向位移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开展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方法研究。构建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边界面方程,利用该方程计算组合梁连接组件在弹性夹层中的横向作用力,结合横向作用力确定变形量检测值。搭建变形量检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矩阵,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钢板组合梁弯矩,结合弯矩和误差矩阵确定组合梁变形程度,实现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反向、正向弯矩均为340 kN·m,与试验数据一致;最大横向位移与试验数据仅存在0.01 mm的误差,能够精准检测组合梁变形程度,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荷载 钢板组合梁 变形检测 弯矩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11
作者 姜开明 宋启港 +2 位作者 周剑 吕长荣 王阳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形式、桥面板强度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破坏形式、裂缝分布规律及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3组试件均呈典型的受弯破坏特征;UHPC板裂缝分布细而密,NC板裂缝分布宽而粗;相比平钢腹板,波形钢腹板可提高组合梁桥面板的开裂荷载;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下翼缘板受压应变强化效应较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更加显著,二者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接近;桥面板采用UHPC相比NC开裂荷载可提高1倍,且初始抗弯刚度可提高43%;相比塑性屈服理论,所提出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更接近,可以用于工程估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工字钢-混组合梁桥 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 负弯矩区 开裂荷载 抗弯承载力 刚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地基状态下光伏支架的稳定性测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明杰 刘志璋 王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68-2073,共6页
根据呼和浩特地区的地质及风资源状况,研究无地基时直接在地面安装光伏支架的可行性。通过将支架底部的横跨端用地锚与地面钉接,理论计算地锚被拔出时所受的力,与实测对比得出地锚拔出所受力与风速关系的规律,依据该规律确定无地基光伏... 根据呼和浩特地区的地质及风资源状况,研究无地基时直接在地面安装光伏支架的可行性。通过将支架底部的横跨端用地锚与地面钉接,理论计算地锚被拔出时所受的力,与实测对比得出地锚拔出所受力与风速关系的规律,依据该规律确定无地基光伏支架在自然环境下运行是否稳定。如果方案可行,则既可缩短光伏电站的建设时间,又可降低光伏发电的投资成本,对今后国内光伏市场的大规模启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地基 风载荷 倾翻力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坪锐 章元爱 +1 位作者 刘学毅 郭利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更符合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承载层的空间弯曲变形;在该模型的钢轨上施加轮载可直接得到无砟轨道各承载层的纵、横向弯矩,既克服了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忽略无砟轨道纵、横向变形协调条件,将纵、横向弯矩分开计算而造成的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层间约束强且计算繁琐的缺点。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遂渝线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梁板模型 无砟轨道 荷载 弯矩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矩分布规律对混流泵叶轮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勤昭 曹树良 +1 位作者 王宏 邴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根据Ωu=0二元设计理论,提出了采用四次多项式表示叶片速度矩沿轴面流线的分布规律,进而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用其中一个参数控制叶片速度矩的分布规律,以减小设计结果对经验的依赖程度.由此确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包括'S'型、反'... 根据Ωu=0二元设计理论,提出了采用四次多项式表示叶片速度矩沿轴面流线的分布规律,进而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用其中一个参数控制叶片速度矩的分布规律,以减小设计结果对经验的依赖程度.由此确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包括'S'型、反'S'型和'L'型3类.采用不同的叶片速度矩分布规律,比较分析了对应的叶片出口边位置、包角等设计结果,并基于正问题分析,对不同叶片速度矩分布规律下的叶轮效率预测值和叶片表面载荷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Ωu=0的设计方法,采用四次多项式描述叶轮轮缘边速度矩分布规律是合理的;对于给定的混流泵轴面流道,部分'S'型速度矩分布规律能合理地满足叶片表面扭曲和混流泵结构设计的要求;采用合理的'S'型速度矩分布规律设计的叶轮效率最高,叶片表面载荷分布更加光滑.结果可为混流泵叶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叶轮设计 叶片载荷 速度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边槽钢压弯构件弹性畸变屈曲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伟 叶继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60,共10页
冷弯薄壁型钢的畸变屈曲是不同于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的一种屈曲形式。由于其屈曲后强度提高程度不如局部屈曲显著,且对构件的初始缺陷敏感,故畸变屈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决定薄壁构件设计。对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弹性畸变屈曲轴力-弯矩... 冷弯薄壁型钢的畸变屈曲是不同于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的一种屈曲形式。由于其屈曲后强度提高程度不如局部屈曲显著,且对构件的初始缺陷敏感,故畸变屈曲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决定薄壁构件设计。对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弹性畸变屈曲轴力-弯矩相关性进行研究,考查相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腹板翼缘高宽比越大,相关曲线越偏离线性关系;此外,对于腹板翼缘尺寸相同的槽形截面,卷边长厚比越小,相关曲线越偏离线性关系;利用有限条分析方法拟合得到不考虑弯矩梯度的卷边槽钢压弯构件弹性畸变屈曲简化计算公式。通过48种截面验证表明简化公式具有较高求解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对等效弯矩假设应用于压弯构件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压弯构件弯矩梯度处理方法。结合有限元方法最终给出卷边槽钢压弯构件弹性畸变屈曲放大系数公式。提出的弹性畸变屈曲简化公式可直接求解带有任意弯矩梯度的卷边槽钢压弯构件,便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畸变屈曲 轴力-弯矩相关性 压弯构件 弯矩梯度 简化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抗加载圆形定向天线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俊伟 周良明 钟顺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基于矩量法对采用中心单元激励的电抗加载圆形定向天线阵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该阵的计算与优化程序 ,研究了只有一个中心有源单元的N元加载天线阵的特性与阵列参数的关系 ,并设计制作了一个 7元阵 ,对其输入... 本文基于矩量法对采用中心单元激励的电抗加载圆形定向天线阵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该阵的计算与优化程序 ,研究了只有一个中心有源单元的N元加载天线阵的特性与阵列参数的关系 ,并设计制作了一个 7元阵 ,对其输入阻抗、方向图及增益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计算值比较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电抗加载 圆形定向天线阵 方向图 输入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结构弹性分析理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海健 陈务军 +1 位作者 付功义 何艳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3-1587,1594,共6页
基于工程弹性理论,对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进行了结构分析.分别运用无矩薄壳理论和虚功原理推导了柔性飞艇应力和总体变形的计算式;将薄膜充气梁挠度计算式进行推广,运用叠加原理推导了柔性飞艇总体变形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验证了变形... 基于工程弹性理论,对平流层平台柔性飞艇进行了结构分析.分别运用无矩薄壳理论和虚功原理推导了柔性飞艇应力和总体变形的计算式;将薄膜充气梁挠度计算式进行推广,运用叠加原理推导了柔性飞艇总体变形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验证了变形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飞艇正常设计极限状态临界弯矩与最小气压计算公式.最后,对25 m验证飞艇进行计算,得到了浮心、重心等参数,进行了柔性飞艇的最小压力设计,讨论了飞艇承受的弯矩及其作用下的变形,为验证飞艇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平台 柔性飞艇 临界弯矩 最小气压 正常设计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高层开洞建筑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春刚 张耀春 秦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31-1434,1526,共5页
用缩尺比为1:300的刚性模型对巨型高层开洞建筑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研究了C类场地、16个来流风向条件下,模型各表面(包括洞口内部)的风压分布特性等,并确定了结构总体风荷载及最不利风向角.结果表明:洞口的设置减小了建筑物所受的总体... 用缩尺比为1:300的刚性模型对巨型高层开洞建筑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研究了C类场地、16个来流风向条件下,模型各表面(包括洞口内部)的风压分布特性等,并确定了结构总体风荷载及最不利风向角.结果表明:洞口的设置减小了建筑物所受的总体平均风荷载,但并非洞口越大减小风荷载越多.在建筑物上部开洞,对减小基础所受弯矩非常有利,而在中上部开洞则对减小总体平均风荷载更为有效,并且当风向与开洞方向平行时基础所受的总平均风荷载最小.风荷载沿建筑高度的变化并非按规范中的规律分布,而是中上部大、两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开洞建筑 风洞试验 风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板柱节点的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清风 蒋永生 +1 位作者 王孔藩 穆保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3-646,共4页
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普通板柱节点和配置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同时给出了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等效竖向荷载设计值的计算方法 ,简化了复杂受力条件下板柱节点的设计 .试验... 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普通板柱节点和配置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同时给出了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等效竖向荷载设计值的计算方法 ,简化了复杂受力条件下板柱节点的设计 .试验研究表明 ,抗冲切锚栓是有效的抗冲切钢筋类型 ,不但能提高板柱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 ,而且能改善板柱节点的延性 .抗冲切锚栓的布置方式包括正交布置和径向布置 ,且抗冲切锚栓应在柱周边区域均匀分布 .本文给出了板柱节点抗冲切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并给出抗冲切锚栓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同时给出了板柱节点配置抗冲切锚栓的算例 ,验证了抗冲切锚栓的设计方法 ,可用于板柱节点的工程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弯矩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抗冲切锚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及程序实现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侨 吴红林 刘绍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20-1523,共4页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给出了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并指出了以往分析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具体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分析程序,该程序可以分析包括大位移、梁柱效应和斜拉桥索垂度非线性因素.通过松花江斜拉桥施...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给出了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并指出了以往分析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具体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分析程序,该程序可以分析包括大位移、梁柱效应和斜拉桥索垂度非线性因素.通过松花江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实际运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几何非线性 分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