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0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Nichols PID Controller for Load Frequency Control 被引量:10
1
作者 KONG Fannie LI Xiaocong +1 位作者 WU Jiekang GUO Zhuangzh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11-I0011,15,共1页
为解决互联水电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control,LFC)问题,及保持互联电网系统频率、联络线功率及区域控制误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稳定,根据闭环系统谐振峰值与系统响应最大峰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与系统参数及控... 为解决互联水电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control,LFC)问题,及保持互联电网系统频率、联络线功率及区域控制误差(area control error,ACE)的稳定,根据闭环系统谐振峰值与系统响应最大峰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与系统参数及控制器参数都相关的优化问题,通过该问题的求解获得控制器参数与系统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针对水轮发电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通过串加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PD)控制方式降低系统阶次,设计尼科尔斯(Nichols)曲线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基于模型参数扰动和负荷干扰的仿真结果表明:尼科尔斯PID控制器能快速调整系统频率偏差、联络线功率偏差及ACE为0,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抗负荷干扰性能,系统过渡过程性能明显优于传统PID调节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PID控制器 设计 区域控制误差 自动控制理论 电力系统稳定 水电系统 提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 low voltage CMOS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保林 戴宇杰 +1 位作者 张小兴 吕英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72-1578,共7页
A CMOS active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which can operate at 1.0 V supply voltage was proposed, and its operation principle, noise and linearity analysis were also presented. Contrary to the conven... A CMOS active mixer based on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which can operate at 1.0 V supply voltage was proposed, and its operation principle, noise and linearity analysis were also presented. Contrary to the conventional Gilbert-type mixer which is based on RF current-commutating, the load impedance in this proposed mixer is controlled by the LO signal, and it has only two stacked transistors at each branch which is suitable for low voltage applications. The mixer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0.18 tam CMOS process for 2.4 GHz ISM band applications. With an input of 2.44 GHz RF signal and 2.442 GHz LO signal, the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ixer are: the conversion gain (Gc) is 5.3 dB, the input-referred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 (PIIP3) is 4.6 dBm, the input-referred 1 dB compression point (P1dB) is --7.4 dBm, and the single-sideband noise figure (NFSSB) is 21.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active mixer voltage control load technique low volt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R CONTROLLE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SURFACE CRACK LENGTH ON PLATE SUBJECTEDTO FATIGUE LOADING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Feng Xu Jicheng (Opening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btained using strain gages are used to predict surface crack length on plate specimen subjected to 4-point bending fatigue loading.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of high prec...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btained using strain gages are used to predict surface crack length on plate specimen subjected to 4-point bending fatigue loading.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of high precision with the maximum error percentage being less than 6%, and it can be easily used to estimate or monitor the surface crack length under fatigue loading both in laboratory and in engineering. It is also quite meanful for nondamage detec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control CALIBRATION FATIGUE loadING nondamage detec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RBF控制的大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欣 李毓明 秦斌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针对风机在额定风速以上工况下运行时所承受的不平衡载荷,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相结合的MPC-RBF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通过风电机组动力学方程... 针对风机在额定风速以上工况下运行时所承受的不平衡载荷,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相结合的MPC-RBF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通过风电机组动力学方程与坐标变换建立了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平均周期状态空间模型。在卡尔曼状态观测器的基础上,使用模型预测控制即时调整风机桨距角,RBF控制器抑制载荷,进而设计出所需的独立变桨控制器。以NERL 5 MW风电机组平台为例,分别分析在湍流风作用下基于比例积分(PI),MPC以及MPCRBF独立变桨控制策略的载荷特性以及运行特性。仿真结果显示,采用MPC-RBF能有效地降低载荷,提高风机的运行寿命,且对功率波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减载 独立变桨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卫星的预设模态振动控制方法
5
作者 夏红伟 韩泽强 +1 位作者 马广程 王常虹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9-1188,共10页
针对挠性卫星的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姿态机动过程中抑制振动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干扰载荷的挠性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干扰载荷对振动模态的影响。为控制姿态机动和干扰载荷引发的振动,提出了预设模态振动... 针对挠性卫星的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姿态机动过程中抑制振动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干扰载荷的挠性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干扰载荷对振动模态的影响。为控制姿态机动和干扰载荷引发的振动,提出了预设模态振动控制方法,根据预设被控模态调整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作动器和传感器位置并进行控制器设计。最终通过数值模拟阐述了预设模态振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与现有的振动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选用适当的被控模态和最优作动器/传感器位置,从而大幅提升了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卫星 干扰载荷 姿态控制 预设模态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预测的节能型泵控单元稳压控制研究
6
作者 王飞 郝钰杰 +3 位作者 赵慧兵 刘克毅 陈革新 艾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6,共14页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测算法,进行了模型的训练,优化了模型的超参数设置,计算了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对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评价指标印证了负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负载预测结果作为前馈信号输入补偿的前提下,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PID控制器在两种信号响应下的输出压力和期望压力之间的误差分别减小了72.2%和71.1%,实现了泵控单元的高精度稳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单元 负载预测 前馈补偿 模糊PID 稳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控制式脉动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特征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全贵 王明杰 +6 位作者 余旭 倪冠华 宋明洋 程志恒 孙万杰 陈亮 赵政舵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脉动水力压裂技术在瓦斯抽采、页岩气开发及地热开发等储层改造领域中展现出起裂压力低、缝网复杂等优势。目前,通过控制流量实现脉动水力载荷输出是工程中的常用方法,但其裂缝扩展机制还不够明确。为此,以砂岩试件为对象,开展了真三轴... 脉动水力压裂技术在瓦斯抽采、页岩气开发及地热开发等储层改造领域中展现出起裂压力低、缝网复杂等优势。目前,通过控制流量实现脉动水力载荷输出是工程中的常用方法,但其裂缝扩展机制还不够明确。为此,以砂岩试件为对象,开展了真三轴流量控制式脉动水力压裂试验,分析了泵注频率和泵注速率对泵注压力、声发射能量、裂缝断裂类型及宏观破裂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控制式脉动水力压裂的起裂压力、跌落压力及起裂瞬态能量随泵注频率及泵注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裂缝扩展面积随泵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泵注速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相较于常规水力压裂,其声发射能量更密集,起裂压力更低,起裂压力最大降低了21.9%,剪切裂纹占比增加5.6%~17.8%,裂缝扩展面积最大增加2.3倍。其脉动水力载荷变化复杂,起裂阶段表现为固定频率、升压力均值和幅值的坡形载荷,裂缝扩展时为固定压力上限、频率和幅值的水平循环形载荷;压力上限、下限和均值与泵注频率及泵注速率呈正相关,压力幅值与泵注频率呈负相关,随泵注频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输出的脉动水力载荷类型不同,压裂产生的裂缝扩展特征差异明显。为了提高压裂效果,压裂参数设计要保证输出的脉动水力载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水力压裂 流量控制 脉动载荷特征值 能量响应 裂缝断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低速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郭栋 杨子 +1 位作者 王巍 黄磊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27,共7页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为敏感,设计了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Fal函数的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将估计值补偿到滑模控制器中。最后,为了进一步克服低速状态下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问题,改进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同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指数趋近律的参数进行实时选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异步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跟踪性能与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负载扰动观测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综述
9
作者 李朋 许瑞栋 +2 位作者 张家腾 高智刚 周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 针对目前卫星单轴太阳翼驱动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从系统建模、控制方法及地面验证等多角度全面梳理国内外的技术进展。首先分析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模式;进而针对其负载特性分别总结刚性和柔性太阳翼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针对非线性所带来的转速和角度控制难点探讨单一控制和复合控制策略,对各类算法作对比分析;然后介绍为提高地面试验验证的准确性所采用的微重力模拟和负载特性模拟方法。对未来航天器太阳翼驱动系统的研究动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驱动系统 刚性负载 柔性负载 非线性建模 复合控制 地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干扰校正的风力机独立变桨优化控制
10
作者 刘军 张泽秋 +1 位作者 甘乾煜 胡朝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5-641,共7页
在设计风力机多目标独立变桨控制器时,通常忽略了未建模动力学和系统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降低控制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干扰校正控制的风力机独立变桨优化控制策略,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来... 在设计风力机多目标独立变桨控制器时,通常忽略了未建模动力学和系统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降低控制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干扰校正控制的风力机独立变桨优化控制策略,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来观测标称控制输入的修正部分,从而最小化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速干扰对于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OpenFAST-MATLAB对NREL 5MW风力机仿真,结果表明与变增益PI控制和干扰校正控制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高风速区域下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平稳,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叶片和塔架的载荷,延长了风力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载荷优化 独立变桨 卡尔曼滤波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钊 聂灵峰 +3 位作者 张志远 赵伟杰 田肖 沈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导致的电网调频需求难以满足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新型电力系统中各类调频资源,电动汽车与电解铝作为典型的柔性负荷具有巨大的调频潜力。为此,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的协同...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导致的电网调频需求难以满足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新型电力系统中各类调频资源,电动汽车与电解铝作为典型的柔性负荷具有巨大的调频潜力。为此,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首先,考虑电动汽车的有功-频率特性曲线建立电动汽车参与电网的调频模型;其次,基于饱和电抗器的调节方法,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对电解铝负荷进行控制,建立电解铝的电压-有功频率响应模型;最后,根据频差变化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的电网调频协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参与不同扰动场景的频率控制时,满足短期功率调节、中长周期能量平衡及突发灾害下的灵活性应急等需求,有效地缩短调频时间、降低最大频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集群电动汽车 频率偏差 频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电解铝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台门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12
作者 占栋 倪少权 +5 位作者 景博 王远波 许惟国 陶世杰 林飞 夏文星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8,共15页
站台门是保障旅客候车安全的重要装备。高速铁路客流量大、车型多、运营环境复杂,导致高速铁路站台门面临多车型自适应性、复杂荷载结构可靠性、站-车-人动态耦合下高安全性的技术挑战。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高速铁路站台门关... 站台门是保障旅客候车安全的重要装备。高速铁路客流量大、车型多、运营环境复杂,导致高速铁路站台门面临多车型自适应性、复杂荷载结构可靠性、站-车-人动态耦合下高安全性的技术挑战。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高速铁路站台门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多车型复杂成网运行条件下站台门自适应技术;复杂机电耦合系统协同设计;多因素动态耦合作用下站台门风致荷载及抗风设计;动态系统可靠性设计及安全保障;站台门人机工程设计。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分析,对高速铁路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多车型智能联控、城市公交化高铁站台候车、站台门全寿命周期智能运维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台门 高速铁路 动车组 自适应控制 风压荷载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压缩空气储能热电联供系统变负荷运行特性
13
作者 郑彦霖 郭欢 +3 位作者 尹钊 徐玉杰 张华良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88-3499,共12页
基于微型压缩空气储能(Micro CAES)的热电联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由于小规模电、热用户不断变化的能量需求,这类系统常运行于连续变化的负荷下,以往的研究对连续变负荷下该类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不足。通过建立了Micro CAES热电联... 基于微型压缩空气储能(Micro CAES)的热电联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由于小规模电、热用户不断变化的能量需求,这类系统常运行于连续变化的负荷下,以往的研究对连续变负荷下该类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不足。通过建立了Micro CAES热电联供系统完备的动态和控制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和容积惯性,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储、释能过程的连续变负荷调节特性以及不同负荷率下的系统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连续变负荷下,压缩机组的实际功率跟随设定功率良好,功率最大超、欠调量均在9%以下。储能过程中,蓄热与换热器对系统[火用]效率的提升随负荷率的降低而增大。释能过程运行时,负荷率越低,各级等熵效率越低,同时调节阀的节流效应对释能过程[火用]效率的负面影响也越大。该系统最大能够产生0.61的往返效率,0.82的能量效率。负荷率越低,充放电循环的往返效率和能量效率均降低,但供能的热电比更高。该研究为Micro CAES系统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连续变负荷 控制 [火用]效率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低氧诱导心肌损伤小鼠模型免疫印迹实验内参蛋白的选择
14
作者 张小玉 张依曼 +4 位作者 刘佳 来宝长 乌仁塔娜 田红燕 殷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4-694,共11页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 目的 急性高原低氧通过调控蛋白表达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常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变化,但内参蛋白的选择及其变化尚无系统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应用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低氧24和72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心肌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体外应用成年小鼠心肌细胞(AMCMs)建立低氧12和24 h损伤模型,TUNEL染色确定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上述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同时应用丽春红S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低压低氧24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EIF5、β-actin、cyclophilin B和cofilin表达量一致;α-tubulin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平原对照组表达一致,低压低氧72 h组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下降;而GAPDH在低压低氧24 h组和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成功建立低氧12和24 h诱导AMCMs损伤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vinculin、α-tubulin、GAPDH、cyclophilin B和cofilin在低氧12 h组和低氧24 h组较常氧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急性高原低压低氧和体外低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进行Western Blot时,EIF5和β-actin可作为合适的内参蛋白选择,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心肌细胞损伤 免疫印迹实验 内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腔恒负载加工的组合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
15
作者 王清辉 王金强 +1 位作者 丁雪松 廖昭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模具及各类三维零件的数控加工包含了大量型腔的加工,型腔加工轨迹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随着高速铣削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为提高型腔加工效率提供了硬件基础,但也对CAM轨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CAM轨迹在处理型腔拐... 模具及各类三维零件的数控加工包含了大量型腔的加工,型腔加工轨迹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与效率。随着高速铣削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为提高型腔加工效率提供了硬件基础,但也对CAM轨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CAM轨迹在处理型腔拐角、开槽和加工内外环轨迹交汇等区域时,容易导致切削负载突变,这种负载不稳定性限制了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的提升,影响了加工效率和质量。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型腔恒负载加工的组合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多层次区块结构,首先计算材料去除率,并据此将加工区域划分为稳定、半稳定和负载突变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用环切轨迹、进给速度优化以及变半径摆线轨迹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加工过程中负载的平稳控制,特别是通过在负载突变区域应用摆线轨迹,降低了瞬时负载的波动,确保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轨迹设计与进给速度优化方法能够适应各类复杂型腔的CAM轨迹生成,并保障加工过程的负载稳定性,进而提高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腔 数控加工 恒负载加工 加工轨迹 进给速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电交易场景下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调度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文颖 刘洋 +3 位作者 刘卫亮 张晓雷 王昕 康佳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7-556,共10页
考虑绿电交易场景下清洁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负载的波动性,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能量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热功率平衡原理,建立符合高铁站特性的温控负荷模型,并引入此温控系统参与高铁站两阶段... 考虑绿电交易场景下清洁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负载的波动性,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能量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热功率平衡原理,建立符合高铁站特性的温控负荷模型,并引入此温控系统参与高铁站两阶段调度;其次,应用多元正态分布描述随机变量误差间的概率相关性,采用蒙特卡洛抽样和基于概率距离的场景快速削减方法生成高铁站日内绿电、光伏和负荷的典型场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应用典型场景对日内高铁站用电系统进行滚动优化调度;最后以某高铁站为算例,分析典型季节下引入此温控模型的调度结果,验证所提模型在改善高铁站经济运行、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优势及所提两阶段调度策略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需求响应 蒙特卡洛抽样 绿电交易 温控负荷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控制的磁悬浮双转子碰摩响应
17
作者 王涛 王念先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50,共8页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 转静件碰摩作为双转子系统中的一种典型故障,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碰摩扰动问题,采用Lankarani-Nikravesh模型描述定点碰撞力,并使用有限元法和模态截断法建立了在μ综合控制下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模型开展碰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转子结构有明显的刚性模态,升速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碰摩故障,使用μ综合控制器能有效避免碰撞;在一阶弯曲临界角速度附近,与PID控制相比,μ综合控制方法对碰摩响应过程中的基频、倍频和内外转子通过中介轴承耦合的组合频信号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使用μ综合控制器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在加速过程中发生碰摩时能承受更大的极限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转子系统 控制器 碰撞 临界角速度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环境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小干扰稳定及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子熙 黄宗武 +3 位作者 张宸瑄 张兆毅 熊丰 樊友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2-1521,共10页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的运行稳定性容易受到来自信息侧与物理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不确定模型研究信息-物理网络相互依存的电力CPS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广域反馈频率控制技术。综合信息侧离...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的运行稳定性容易受到来自信息侧与物理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不确定模型研究信息-物理网络相互依存的电力CPS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广域反馈频率控制技术。综合信息侧离散性和物理侧连续性的本质不同以及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分别从物理域与信息域两个维度建立考虑随机不确定性的电力CPS动态模型。根据随机微分方程均方指数稳定性条件,针对电力CPS随机模型进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采用基于均方范数计算的临界方差刻画随机不确定性对电力CPS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结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范数优化问题,在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鲁棒广域反馈控制器。最后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CPS) 随机不确定性 小干扰稳定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能量流优化的电解铝负荷网荷互动可调容量评估
19
作者 廖思阳 卞士琪 +2 位作者 徐箭 柯德平 孙元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0-2120,I0006,共12页
电解铝负荷是典型的热蓄能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充分挖掘其调节潜力,量化电解铝负荷的可调容量使其灵活参与电网互动,能够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弃风弃光等问题。首先,从生产工艺角度详细分析电解槽的能量平衡机制和附加... 电解铝负荷是典型的热蓄能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充分挖掘其调节潜力,量化电解铝负荷的可调容量使其灵活参与电网互动,能够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弃风弃光等问题。首先,从生产工艺角度详细分析电解槽的能量平衡机制和附加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建立电解槽的热输出控制模型。其次,基于电解槽的电热能量转换原理,由负荷的生产特性和调控约束得到负荷功率的调节边界,建立考虑电解槽能量流优化的可调容量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模拟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附加换热器的工艺优化,使得铝厂在电解槽热平衡的能量输入和能量耗散方面均具有更强的可控性,电解铝负荷的功率调节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且功率调节的可持续时长也明显增加,显著增强了大容量电解铝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网荷互动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负荷 能量平衡 换热器 热输出控制模型 可调容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产环节内特性的工业负荷调峰优化运行及二次调频能力评估
20
作者 杨梓轩 陈磊 +2 位作者 郝玲 徐飞 闵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13-3622,I0020,共11页
工业负荷调节容量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通信方便,具有巨大的可调节潜力。提出一种以电解铝为代表的温控型工业负荷调峰及其二次调频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建立考虑温度约束的工业负荷生产环节内特性模型;然后,结合所提的工业负荷内... 工业负荷调节容量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简单,通信方便,具有巨大的可调节潜力。提出一种以电解铝为代表的温控型工业负荷调峰及其二次调频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建立考虑温度约束的工业负荷生产环节内特性模型;然后,结合所提的工业负荷内特性模型,建立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调峰模型,计算工业负荷的日运行曲线;最后,建立工业负荷二次调频能力评估模型,在日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对工业负荷的二次调频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功率可调控区间,从而为二次调频功率分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控型工业负荷因其巨大的热惯性而具备优质的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的调峰和调频提供了大容量、可持续的优质调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温控型工业负荷 调峰 二次调频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