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鳅扰动对稻田土壤孔隙水中砷的影响
1
作者 把德功 周一敏 +3 位作者 吴家萌 付一强 李冰玉 雷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3-2001,共9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泥鳅扰动对土壤孔隙水中砷(As)含量的影响,采集湖南浏阳稻田表层土,以泥鳅为扰动生物,对泥鳅扰动土壤孔隙水中As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土壤-水环境中As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养殖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泥鳅扰动对土壤孔隙水中砷(As)含量的影响,采集湖南浏阳稻田表层土,以泥鳅为扰动生物,对泥鳅扰动土壤孔隙水中As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土壤-水环境中As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泥鳅扰动后,土壤pH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扩散层变宽,并逐渐向深层土壤扩散,泥鳅组土壤pH表现为:中密度组>低密度组>高密度组,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土壤溶解氧(DO)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密度组(P<0.05),中密度组土壤DO略高于低密度组,推测中密度组的扰动能力较其他密度组强;土壤-水界面pH和DO梯度变化明显,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土壤-水界面DO变化梯度较高密度组大,分层现象明显,各处理土壤体系DO表现为:土壤上覆水>土壤-水界面>土壤;泥鳅扰动促进了As由土壤向土壤上覆水迁移释放,显著增加了土壤上覆水As含量,其中低密度组促进效果较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显著;各处理土壤孔隙水As含量随时间逐渐减小(淹水期除外),从土壤深处向土壤-水界面迁移,总体呈现为土壤表层小于深层,泥鳅扰动能显著减少土壤孔隙水As含量,尤其对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土壤孔隙水As含量减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土壤中As向土壤-水界面迁移释放;第7天时,泥鳅组土壤孔隙水As含量变化最显著,贯穿于整个土壤深度,低密度组As含量显著小于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说明低密度组促进效果较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显著,这与土壤上覆水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泥鳅扰动显著减少了土壤孔隙水As含量,其中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对不同深度土壤孔隙水As含量减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土壤中As向土壤-水界面迁移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平面光极 稻田土壤 pH传感膜 DO传感膜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文轩 周子昱 +4 位作者 马可馨 杨悦瑶 李逸帆 李雅娟 周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67-70,77,共5页
通过天然4倍体(4n=100)和2倍体(2n=50)泥鳅杂交创制不同子代杂交组合(4n♀×2n♂、2n♀×4n♂)。以传代20次的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数目及核型;通过银染法及CMA_3/DA... 通过天然4倍体(4n=100)和2倍体(2n=50)泥鳅杂交创制不同子代杂交组合(4n♀×2n♂、2n♀×4n♂)。以传代20次的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数目及核型;通过银染法及CMA_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技术对其进行带型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3倍体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m+6sm+54t,NF=96;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银染点,均位于第1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短臂的端部区域;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CMA_3荧光信号点,均位于M1区域。研究表明: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经细胞培养传代20次后的染色体组成未发生改变,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和带型与3倍体泥鳅其他体细胞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3倍体泥鳅 鳍细胞系 核型分析 银染 CMA_3/DA/D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和玉米淀粉对泥鳅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任圆圆 何俊叶 +2 位作者 刘成 王思瑶 孙朋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添加物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改善淡水鱼糜的性能。将泥鳅肌原纤维蛋白与不同含量(0%~25%)的低酯果胶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复合胶,采用质构仪、色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 该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添加物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改善淡水鱼糜的性能。将泥鳅肌原纤维蛋白与不同含量(0%~25%)的低酯果胶和玉米淀粉混合制备复合胶,采用质构仪、色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低酯果胶后,凝胶硬度、强度和持水力显著升高,蒸煮损失显著降低;添加玉米淀粉后,凝胶强度和持水力显著提高。同时,低酯果胶添加量和玉米淀粉添加量分别为25%和10%时,凝胶网络结构最紧凑有序。红外结果显示,添加低酯果胶和玉米淀粉能促进热凝胶过程中β-折叠结构的形成。该研究结果可为泥鳅鱼糜的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 低酯果胶 玉米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及其提取物中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钦传光 韩定献 +2 位作者 董先智 黄开勋 徐辉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泥鳅干粉、活体提取物、胃蛋白酶解提取物中的总蛋白质、总糖、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核黄素(VB2)、烟酸,以及K、Na、Mg、Fe、Zn、Cu、Mn、Se、Pb、Cd、Hg、As等1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解提取...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泥鳅干粉、活体提取物、胃蛋白酶解提取物中的总蛋白质、总糖、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核黄素(VB2)、烟酸,以及K、Na、Mg、Fe、Zn、Cu、Mn、Se、Pb、Cd、Hg、As等12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解提取物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为泥鳅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鱼籽营养成分及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捷 杨潞潞 +4 位作者 高建忠 冀旭 吕晓妍 李要赏 于思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5-110,共6页
以泥鳅鱼籽为原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得到鱼籽油,对鱼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泥鳅鱼籽的营养成分为水分含量64... 以泥鳅鱼籽为原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得到鱼籽油,对鱼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泥鳅鱼籽的营养成分为水分含量64.69%、蛋白质含量24.49%、脂肪含量5.62%、灰分含量1.56%;泥鳅鱼籽油理化指标为密度0.901 4 g/m L、折光率1.463 8、碘值105 g I/100 g、皂化值134 mg KOH/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知,泥鳅鱼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1.30%,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02%和24.51%。通过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比较,发现泥鳅鱼籽和母乳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基本一致,非常接近健康食用油黄金比例1∶1∶1,而且泥鳅鱼籽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和母乳的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营养成分 鱼籽油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及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印杰 熊传喜 +2 位作者 李圣华 张红云 朱勇夫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0,共4页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含量分别为79.81%、79.52%和78.40%;灰分含量分别为0.951%、1.188%和1.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57%、18.11%和17.4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4%、7.98%和7.76%,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8%、7.33%和6.95%。经比较分析,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泥鳅 二倍体泥鳅 大鳞副泥鳅 肌肉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ACE抑制肽的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莹 曾晓雄 +3 位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张丽霞 刘小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研究该肽的稳定性。在加热温度≤80℃条件下加热2h,泥鳅降血压肽(<2.5ku)的ACE抑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当2.0≤pH≤8.0时,泥鳅降血压肽的ACE抑制活性变化不显著。冷冻干燥优于喷雾干燥...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研究该肽的稳定性。在加热温度≤80℃条件下加热2h,泥鳅降血压肽(<2.5ku)的ACE抑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当2.0≤pH≤8.0时,泥鳅降血压肽的ACE抑制活性变化不显著。冷冻干燥优于喷雾干燥。Mg2+对泥鳅降压肽的降压活性起到促进作用,而Zn2+和Mn2+抑制了肽的降压活性。葡萄糖对降压肽活性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蔗糖,随着浓度的升高,其ACE抑制活性逐渐降低,褐变程度加深;氯化钠对降压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中,胃蛋白酶的消化显著提高了产物的降压活性;胰酶的消化降低了产物的降压活性。泥鳅多肽属于底物型ACE抑制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降血压肽 活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确证分析泥鳅体内五氯酚代谢物 被引量:11
8
作者 潘胜东 陈晓红 +4 位作者 何仟 李晓海 王立 周健 金米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鉴定泥鳅体内五氯酚代谢物五氯酚磺酸酯的方法。将在低浓度五氯酚下暴露的泥鳅样品粉碎,采用含8%(体积分数)三乙胺的7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提取,经混合阴离子交换小柱萃取净化,在ACQUITY B...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鉴定泥鳅体内五氯酚代谢物五氯酚磺酸酯的方法。将在低浓度五氯酚下暴露的泥鳅样品粉碎,采用含8%(体积分数)三乙胺的7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提取,经混合阴离子交换小柱萃取净化,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上分离,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一级质谱全扫描加数据依赖的二级质谱扫描(full mass-ddMS2)模式测定,获得代谢物的准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结果表明,五氯酚在泥鳅体内的代谢以磺化为主,没有发现羟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主要为五氯酚磺酸酯,其含量随着暴露时间(t)的延长逐渐增加,当暴露时间为36 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小,当t≥120 h时,五氯酚磺酸酯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该方法可用于生物体内五氯酚的代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五氯酚 代谢物 泥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级黄板鳅(♀)×台湾泥鳅(♂)杂交种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尤宏争 邵蓬 +2 位作者 高建忠 汪笑宇 郑艳坤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研究出口级黄板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台湾泥鳅及其杂交种肌肉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3种泥鳅(体质量9.56~94.02 g)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种出口级泥鳅肌肉(鲜样)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0.6... 为研究出口级黄板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台湾泥鳅及其杂交种肌肉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3种泥鳅(体质量9.56~94.02 g)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种出口级泥鳅肌肉(鲜样)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0.62%~73.01%,粗蛋白质为18.60%~20.03%,粗脂肪为4.15%~7.85%,灰分为1.40%~1.84%,除水分含量外,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板鳅是3种泥鳅中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品种;试验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量为24.52%~28.89%(干样,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39.56%~39.72%,3种出口级泥鳅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均与FAO/WHO要求一致,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1.24~83.54,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与缬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7.61%~38.65%,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各种氨基酸含量分析得出黄板鳅是相对组成最理想的品种;3种出口级泥鳅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22~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40.66%~48.33%,其中DHA含量为2.03%~3.09%,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黄板鳅保健价值更有优势;10种常见的矿物元素均被检测出来,锌、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鱼类,且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3种出口级泥鳅均为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养殖前景的鱼类,天津地区主产的黄板鳅综合指标最高,而杂交种营养指标大多介于父母本之间,杂交优势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级泥鳅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莹 曾晓雄 +2 位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胡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0-195,共6页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降压活性,IC50值为0.65mg/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和Box-Behnken和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酶解泥鳅蛋白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指...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降压活性,IC50值为0.65mg/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和Box-Behnken和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酶解泥鳅蛋白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指标,探讨酶与底物的比值([E]/[S])、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ACE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E]/[S]4.9‰、酶解时间5.9h、酶解温度54.4℃、pH6.5、底物质量分数30%,该条件下制备的泥鳅蛋白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酶解 降血压肽 ACE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游丽君 赵谋明 +1 位作者 崔春 任娇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167,共4页
以泥鳅为原料,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泥鳅蛋白酶解过程中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酶解温度57℃、时间9.4... 以泥鳅为原料,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泥鳅蛋白酶解过程中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酶解温度57℃、时间9.42h,肽的得率为36.3%(模型预测值为36.37%)。通过OriginPro7.0软件计算,在显著性水平P>0.05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不同,表明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蛋白 酶解 响应面设计法 肽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蛋白抗氧化肽的Plastein反应修饰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丹丹 程浩 +6 位作者 马忠仁 田晓静 李明生 陈士恩 常坤朋 刘根娣 娜扎瑞尔.亚哈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2-1320,共9页
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泥鳅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用木瓜白酶对泥鳅蛋白抗氧化肽进行Plastein反应修饰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外源氨基酸种类、pH值、时间、E/S、温度和外源氨基酸的添加量对泥鳅蛋白抗氧化肽Pl... 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泥鳅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用木瓜白酶对泥鳅蛋白抗氧化肽进行Plastein反应修饰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外源氨基酸种类、pH值、时间、E/S、温度和外源氨基酸的添加量对泥鳅蛋白抗氧化肽Plastein反应修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泥鳅蛋白抗氧化肽Plastein反应修饰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泥鳅蛋白抗氧化肽Plastein反应修饰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40%、组氨酸添加量为0.5 mmol·g-1、E/S为1 782.49 U·g-1、pH值9.0、温度35℃、时间3 h,此条件下制备的Plastein反应修饰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是修饰前的1.99倍,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7.98±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蛋白 抗氧化肽 Plastein反应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水解泥鳅蛋白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游丽君 崔春 +1 位作者 赵谋明 孙为正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
采用Alcalase 2.4 L、Protamex、Papain、PTN6.0 S、Flavorzyme500 MG水解泥鳅蛋白,探讨了各种酶的酶解特性、产物营养组成和清除DPPH.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TN6.0 S和Papain酶解产物的蛋白质利用率、肽得率和水解度均较高。各酶解产... 采用Alcalase 2.4 L、Protamex、Papain、PTN6.0 S、Flavorzyme500 MG水解泥鳅蛋白,探讨了各种酶的酶解特性、产物营养组成和清除DPPH.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PTN6.0 S和Papain酶解产物的蛋白质利用率、肽得率和水解度均较高。各酶解产物的谷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都很高;酶解产物中的氨基酸组成较原料泥鳅蛋白更接近FAO/WHO推荐的成人模式。各种酶均能降解泥鳅蛋白中分子量大于3000 Da的片断,产物中以分子量小于500 Da的肽段为主。Alacalase 2.4 L的酶解产物清除DPPH.的能力最强,其次为PTN6.0 S酶解产物、Protamex酶解产物,而Flavorzyme 500 MG酶解产物清除DPPH.的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蛋白 酶解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分布 清除DPPH·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养殖水体中一株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净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沅滨 李义 +2 位作者 陈亚军 凌去非 徐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1,共6页
旨在寻找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池塘土著芽孢杆菌(Bacillus),提供可靠和针对性强的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效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从泥鳅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到4株芽孢杆菌,通过降解培养液中亚硝酸盐... 旨在寻找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池塘土著芽孢杆菌(Bacillus),提供可靠和针对性强的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效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从泥鳅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到4株芽孢杆菌,通过降解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筛选出1株优势目的菌株NQ1。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鉴定NQ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设置NQ1浓度105、106、107cfu/m L组、对照组(加入灭菌生理盐水)、NQ1+嗜水气单胞菌组(2种细菌的终浓度均为107cfu/m L)和嗜水气单胞菌组(107cfu/m L)进行安全性试验。3个NQ1组和对照组的泥鳅均能正常摄食和活动,成活率均为100%;嗜水气单胞菌组泥鳅的成活率仅为40%;加入1×107cfu/m L浓度NQ1组泥鳅成活率(65%)比单独加入1×107cfu/m L浓度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组(40%)高。水质净化试验结果显示,在泥鳅养殖水体中加入1×107cfu/m L浓度的NQ1,14 d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4.97%和8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菌株筛选 水质净化 泥鳅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党晓妍 王茵 +1 位作者 吴成业 陈丽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癌、降血糖、降血压、免疫调节、防衰老等重要的功能。本文主要对泥鳅的营养价值、精深加工制品开发及活性物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泥鳅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推动泥鳅的精深加工并提高泥鳅的附加值,为促进泥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高值化开发 食用价值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条件对即食泥鳅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云鹤 姚东瑞 +1 位作者 周鸣谦 鲍刘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对即食泥鳅加工过程中腌制、油炸、灭菌的不同加工条件对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即加盐量3%、腌制时间2 h、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6 min、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 min,此条件下加工出来... 对即食泥鳅加工过程中腌制、油炸、灭菌的不同加工条件对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即加盐量3%、腌制时间2 h、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6 min、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 min,此条件下加工出来的即食泥鳅口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加工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肉酶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东瑞 王淑军 +2 位作者 李圆圆 盘赛昆 杨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33,共5页
为了探讨深度开发泥鳅蛋白制备功能性肽的可能性,采用比色法研究泥鳅肉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复合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作为酶解泥鳅肉制备具有清... 为了探讨深度开发泥鳅蛋白制备功能性肽的可能性,采用比色法研究泥鳅肉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复合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作为酶解泥鳅肉制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适宜水解酶。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该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Sephadex G-15凝胶层析测定最佳酶解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中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固液比1:4、加酶量0.2%、pH6.47、温度54.48℃、酶解时间59.97min,酶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9.03%,IC50值为0.57mg/mL。酶解液中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129~2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肉 酶解物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粉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甲壳素酶对泥鳅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涛 高峰 +1 位作者 李云龙 顾开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43,共5页
在含有蝇蛆粉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0.025%、0.050%、0.100%、0.200%和0.400%的甲壳素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记为E1、E2、E3、E4、E5、E6组),饲养泥鳅50 d,通过比较各饲料组泥鳅的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研究蝇蛆粉替代鱼粉饲料中... 在含有蝇蛆粉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0.025%、0.050%、0.100%、0.200%和0.400%的甲壳素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记为E1、E2、E3、E4、E5、E6组),饲养泥鳅50 d,通过比较各饲料组泥鳅的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研究蝇蛆粉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甲壳素酶对泥鳅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25%~0.100%甲壳素酶可提高泥鳅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P<0.05),降低饲料系数(FCR)(P<0.05),其中0.100%组WGR和SGR最高,FCR最低。饲料中添加甲壳素酶对泥鳅的成活率(SR)、内脏指数(VSI)、肥满度(CF)和空壳率(DOR)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050%~0.100%甲壳素酶可显著提高泥鳅肝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0.025%~0.100%甲壳素酶可显著降低泥鳅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考虑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在含有蝇蛆粉的泥鳅饲料中甲壳素酶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酶 蝇蛆粉 泥鳅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不同脱腥方法比较及腥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君 王振华 +1 位作者 王亚娜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4-129,共6页
以泥鳅为原料,分别采用乌龙茶、面包酵母发酵和酵母细胞液对其进行脱腥处理,以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和感官评价值为评价指标,判断其脱腥效果,筛选出较好的脱腥方法及条件,最后通过气... 以泥鳅为原料,分别采用乌龙茶、面包酵母发酵和酵母细胞液对其进行脱腥处理,以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和感官评价值为评价指标,判断其脱腥效果,筛选出较好的脱腥方法及条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验证并判定泥鳅特殊腥味物质。结果表明:脱腥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酵母细胞液法、乌龙茶法、面包酵母发酵法。酵母细胞液法脱腥的适宜条件为25℃、1.5 h、p H 6.5;乌龙茶法脱腥的适宜条件为:乌龙茶茶叶质量分数3%、25℃、3 h;面包酵母法脱腥适宜条件为35℃、0.5 h、p H 6.5。由GC-MS分析结果可知,泥鳅原样及乌龙茶法、酵母法、酵母细胞液法脱腥处理后泥鳅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检测出68、55、55、51种,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73.71%、40.17%、42.66%、39.76%,验证结果与TBA值、TMA值和腥味值的评价结果相一致。泥鳅腥味物质可能是己醛、壬醛、辛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E-2,4-癸二烯醛、庚醛、2,3-辛二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脱腥 酵母细胞液 乌龙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泥鳅加工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鸣谦 鲍刘莉 刘云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脱腥液配方、油炸、灭菌等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加工即食泥鳅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泥鳅经预处理后,于食盐3%,料酒8%,姜汁4%,五香粉1%所配脱腥液中浸泡1.5 h,经180℃、2 min油炸,以及121℃、30 min灭菌,制成肉质酥软、无... 通过对脱腥液配方、油炸、灭菌等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加工即食泥鳅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泥鳅经预处理后,于食盐3%,料酒8%,姜汁4%,五香粉1%所配脱腥液中浸泡1.5 h,经180℃、2 min油炸,以及121℃、30 min灭菌,制成肉质酥软、无鱼骨、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的即食泥鳅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 泥鳅 加工 脱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