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化重力式挡土结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建军 张平 +3 位作者 鄢朝勇 郭声波 许文年 刘高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3-186,189,共5页
分析了植物与挡土结构的兼容性,介绍了5种常见的重力式挡土结构的结构形式、适用场合、施工技术;最后讨论了墙面绿化材料-活枝的选择、采伐和运输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绿化 重力式挡土结构 活枝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区域平衡研究——基于饲料粮生产及动物性食物生产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道玮 张平宇 +5 位作者 孙海霞 钟荣珍 黄迎新 房义 李强 王婷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3期161-173,共13页
为深入理解我国食物供给安全,完善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生产对策,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分地区研究了粮食、饲料粮和动物性食物的生产与消费。根据地域临近和气候相似原则,将我国31个省区归纳划分为7个粮食生产毗邻区,基于动物性食物生产... 为深入理解我国食物供给安全,完善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生产对策,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分地区研究了粮食、饲料粮和动物性食物的生产与消费。根据地域临近和气候相似原则,将我国31个省区归纳划分为7个粮食生产毗邻区,基于动物性食物生产及其饲料粮消费,分析了各毗邻区粮食消费构成,论述了其未来发展途径。结果表明,各毗邻区内,粮食生产总量都可以满足本区内的口粮及工业粮需求,全国口粮及工业粮数量供给安全;饲料粮及动物性食物生产是我国食物安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西部区及中部区的饲料粮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需要稳定维持粮食生产,促进草食动物生产;东北部区是我国饲料粮主要生产供应区,东南部区是我国饲料粮主要消费需求区,每年需要从东北部区调入0.5亿吨原粮,0.2亿吨饲料粮转化的动物性食物。促进东北部区饲料粮在本地的动物性食物转化,特别是通过牛羊等草食动物进行转化,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东南部区在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需要限制猪肉生产,促进草食动物生产。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大力促进草食动物生产,压减猪肉生产,可大幅削减饲料粮消费,在维持我国粮食总产量6亿吨情况下,仍可保障我国粮食及肉品供给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口粮 饲料粮 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 草食牲畜 草地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乡村植被分类与命名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熊高明 葛结林 +3 位作者 毛江涛 徐文婷 徐凯 谢宗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3-1895,共13页
乡村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三生功能)。乡村植被分类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规划的基础,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国内的植被分类系统关于栽培植被的分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承载... 乡村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三生功能)。乡村植被分类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规划的基础,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国内的植被分类系统关于栽培植被的分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承载生活功能的绿地植被没有纳入分类系统中。为了科学开展乡村植被的分类与命名,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植被分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针对乡村植被分类研究中比较薄弱的农业植被和绿地植被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构建了1套包含9个分类等级单位的乡村植被分类系统。该系统基于“三生功能”,增设了绿地植被类型,将乡村植被划分为自然与半自然植被、农业植被、绿地植被3个植被类,每类植被进一步划分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8个分类等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分类等级的划分依据与命名方法,并进行了举例说明,提出了乡村植被的分类与命名参考方案,将中国乡村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类、23个植被型组、66个植被型和142个植被亚型。本研究阐明了目前植被分类研究中各类植被定义界限不清、分类和命名比较混乱的问题,弥补了当前农业植被分类与命名存在的一些缺陷,填补了绿地植被分类研究的空缺,是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补充与完善。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植被功能评价与保护管理、乡村空间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植被 生态功能 生产功能 生活功能 自然与半自然植被 农业植被 绿地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牧区发展设施蔬菜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关志华 王忠红 《农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7-70,共4页
为有效解决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吃菜难问题,采用调查与资料分析法,从理论角度提出在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安居房周围发展适度规模日光温室进行蔬菜生产的观点。认为其对草场环境的破坏是极其微小的,在技术等方面是可行的;若通过蔬菜销售获得经... 为有效解决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吃菜难问题,采用调查与资料分析法,从理论角度提出在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安居房周围发展适度规模日光温室进行蔬菜生产的观点。认为其对草场环境的破坏是极其微小的,在技术等方面是可行的;若通过蔬菜销售获得经济收益时将可能改变牧民单一的牧业生产方式,并促进牧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有可能通过对设施蔬菜生产投入力度的加大,减少家畜养殖数量,最终因载畜量减少达到合理的载畜水平进而对草场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寒牧区 牧民 设施蔬菜 安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智能客厅菜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吴玉娟 刘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275-277,共3页
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构件开发技术,研制开发集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数据挖掘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于Web的智能客厅菜园管理系统,建立客厅菜园的数据采集体系与远程控制体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应用的客厅菜园种植策... 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构件开发技术,研制开发集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数据挖掘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于Web的智能客厅菜园管理系统,建立客厅菜园的数据采集体系与远程控制体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应用的客厅菜园种植策略,对于提高客厅菜园的智能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客厅菜园 系统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11个县(市、区)城市道路林带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亚楠 黄绍荣 +1 位作者 格日乐图 严力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8,共8页
【目的】城市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城市道路林带在衰减交通噪声方面优势明显。合理选取城市绿化带降噪能力衡量指标,使城市绿化带建设能够达到最优降噪效果。【方法】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4条纬度带上11个县(市、区... 【目的】城市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城市道路林带在衰减交通噪声方面优势明显。合理选取城市绿化带降噪能力衡量指标,使城市绿化带建设能够达到最优降噪效果。【方法】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4条纬度带上11个县(市、区)交通主干道的道路林带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维绿量作为衡量林带降噪能力的指标,结合不同类型林带的占比、三维绿量值以及三维绿量值与乔木及乔木混交林枝下高,综合对比分析林带降噪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11个县(市、区)中南京玄武区、镇江润州区交通干道道路林带的降噪效果更优,连云港连云区、丽水庆元县的交通干道道路林带的降噪效果较差。具有合理配置的乔灌混交林更利于降噪,由模拟模型计算得到的11个县(市、区)的附加降噪量与统计获得的三维绿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林带三维绿量结合乔木枝下高这一参数综合分析认为:枝下高低于2 m的林带降噪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学 道路林带 降噪 三维绿量(lvv) 枝下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高密度住区三维指标拓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成斌 王晓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根据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策略提出建立对应的三维指标。引入三维空地率概念,将空中开放空间以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空地率以鼓励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针对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对绿化效果重视不足的问题,引入"绿视率"和&... 根据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策略提出建立对应的三维指标。引入三维空地率概念,将空中开放空间以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空地率以鼓励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针对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对绿化效果重视不足的问题,引入"绿视率"和"三维绿容比"指标,并为"三维绿容比"的绿量计算建立简易的计算模型以提高指标的可操作性。所提出的三维指标将原有的居住区指标由二维平面上的控制向立体化发展,为改善高层高密度住区环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高密度住区 三维空地率 绿视率 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和凋落物对水杉天然幼苗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来仙 姚兰 +3 位作者 艾训儒 郭秋菊 刘本洲 向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6-464,共9页
为查明水杉天然更新的关键障碍因素,探索促进水杉天然更新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原生境中选择5株水杉母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杉母树为中心设置样圆,在样圆内采用不同林下处理方式(群落阻隔、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凋落物阻隔和无阻隔)进行分区试... 为查明水杉天然更新的关键障碍因素,探索促进水杉天然更新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原生境中选择5株水杉母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杉母树为中心设置样圆,在样圆内采用不同林下处理方式(群落阻隔、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凋落物阻隔和无阻隔)进行分区试验,研究植被和凋落物对水杉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下处理方式对水杉幼苗更新密度、存活率、苗高、地径、根长、叶片数量、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幼苗萌发生长指标均在无阻隔区达到最大值,再由高到低依次是凋落物阻隔区、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区、群落阻隔区。水杉林下活地被物、凋落物和群落环境均是造成水杉天然更新困难的障碍因素,对水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程度的排序为:群落环境>林下活地被物>凋落物。水杉幼苗苗高的生长动态变化符合S型生长曲线(R~2≥0.893),4种处理方式的水杉幼苗更新密度均呈倒“V”形分布。无阻隔处理显著促进了水杉幼苗的天然更新,其存活率、苗高、地径、根长、叶片数量、叶面积、生长速率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最高;今后在水杉种群保护和管理中,应适当清除林下活地被物和凋落物,为水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促进水杉种群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天然更新 凋落物 林下植被 林下活地被物 障碍因子 幼苗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草地植被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魏丽男 候兆伦 刘显芝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71-77,共7页
科尔沁草地有维管束植物1642种,隶属124科、54属,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合计156属、591种,分别占全地区总属数、总种数的28.84%和35.99%。全部植物属于15个区系成分,以达乌尔一蒙古成分起主... 科尔沁草地有维管束植物1642种,隶属124科、54属,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合计156属、591种,分别占全地区总属数、总种数的28.84%和35.99%。全部植物属于15个区系成分,以达乌尔一蒙古成分起主导作用。多年生草本植物(1009种)是构成科尔沁草地植被的主体,中生植物(1141种)居优势地位,沙生植物和盐生植物的广泛分布也是本地区植被的重要特征。草原植被水平分布规律基本上呈西北-东南向变化,有发育良好的沙地植被和低湿地植被,由于山体属中低山,植被垂向地带性分布仅有3~4个带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草地 植被特征 植物区系 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同义句专题练习
10
作者 张云青 《语言教育》 1992年第10期55-57,共3页
要求:从A.B、C、D中找出和所给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1.The story was about life in London. A.The story was about a person who lived in London. B.The story was about the plants and animals of London. C.The story told how pe... 要求:从A.B、C、D中找出和所给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1.The story was about life in London. A.The story was about a person who lived in London. B.The story was about the plants and animals of London. C.The story told how people lived in London. D.The story told how doctors fought illnesses in London.2.Neither Janet nor Susan can dance well. A.Janet can’t dance well but Susan can. B.Both Janet and Susan can dance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y JANET 义句 dance LIVED woman London VEGETABLES happy DR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词拼写20题
11
作者 周贞雄 陈根花 《语言教育》 1996年第5期83-83,共1页
<正>
关键词 单词拼写 today storm RESTAURANT LIVES VEGETABLES planet FRANKLIN SOCIALIST ea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