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内衬构成对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红彦 薛萧昱 +2 位作者 徐华雷 王云仪 刘森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61,共10页
针对现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中衣下湿度调节不足的问题,文章引入内衬吸水片设计,以改善其热湿舒适性。在确保屏蔽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向导湿织物与超吸水织物相结合,并通过功能分区优化吸水片布置。实验设置吸水区面积为0%(无内衬)、30%... 针对现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中衣下湿度调节不足的问题,文章引入内衬吸水片设计,以改善其热湿舒适性。在确保屏蔽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单向导湿织物与超吸水织物相结合,并通过功能分区优化吸水片布置。实验设置吸水区面积为0%(无内衬)、30%、40%和50%四种工况,通过暖体假人和真人穿着实验,测量服装热阻、热生理参数及主观评价等指标,分析吸水区面积对屏蔽服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片有效降低衣下湿度并缓解湿感,但总热阻随吸水区面积增加而升高。吸水区面积为40%时,热湿调节性能和主观舒适性达到最佳平衡,表现为湿度降低幅度较大且热阻增加幅度较小。研究结果明确了屏蔽服内衬吸水区面积的优化设计比例,可为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带电作业屏蔽服 材料构成 热湿舒适性 吸水区面积 分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内胆织物优选及工效验证
2
作者 李红彦 薛萧昱 +2 位作者 张丹 王敏 高阳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0-506,共7页
针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内胆织物筛选存在主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引入熵权-秩和比法定量筛选最优织物,以改善屏蔽服的热湿舒适性。选取6款导湿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秩和比法从导热性能、吸湿速干性能、接触瞬间凉感、动态水分管理能... 针对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内胆织物筛选存在主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引入熵权-秩和比法定量筛选最优织物,以改善屏蔽服的热湿舒适性。选取6款导湿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秩和比法从导热性能、吸湿速干性能、接触瞬间凉感、动态水分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重要度排序与分档,筛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织物用于屏蔽服内胆,并通过工效学实验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涤丙双层单向导湿织物综合性能最优,适合作为单导区织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内胆对屏蔽服整体活动工效性无显著影响;现役屏蔽服在膝盖和臀部区域的活动工效性有待改进。研究结果验证了熵权-秩和比法在屏蔽服内胆织物优选中的可行性,为后续高温带电作业屏蔽服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带电作业屏蔽服 织物优选 工效实验 熵权-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防护服开口对防护性能影响的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丽芳 王向晖 +2 位作者 齐红新 陈树德 张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0,共7页
在中国人体解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着装状态连体衣防护服模型,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考察了0.3~3GHz微波辐射环境中良导体防护服对人体的防护特点,重点分析了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防护服防护效能的影响。主要得... 在中国人体解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着装状态连体衣防护服模型,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考察了0.3~3GHz微波辐射环境中良导体防护服对人体的防护特点,重点分析了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防护服防护效能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规律: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主要原因为孔缝切断辐射场在防护服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当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与缝隙垂直时,电磁能量更容易发生泄漏;在0.3~3GHz范围内,防护服的防护效能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强;计算结果显示带有孔缝的良导体防护服屏蔽效能难以达到30dB,对防护效能要求较严格的防护服缝隙需要特殊处理。计算数据以及规律分析为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防护服 解剖学人体模型 比吸收率 防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太阳质子应急辐射防护服的仿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明辉 杨涛 +2 位作者 许亮亮 夏清 韩建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偶发太阳质子事件对航天员造成的突出辐射剂量危害与防护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研究了常用屏蔽材料在舱内与舱外航天服应用中的防护效能,分析了不同高密度聚乙烯和氮化硼配比组成下单层富氢复合材料的屏蔽效...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偶发太阳质子事件对航天员造成的突出辐射剂量危害与防护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研究了常用屏蔽材料在舱内与舱外航天服应用中的防护效能,分析了不同高密度聚乙烯和氮化硼配比组成下单层富氢复合材料的屏蔽效果,并结合NASA航天服特征参数仿真分析了聚乙烯材料对航天服不同部位的屏蔽效率。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密度下,氢元素含量较高的聚乙烯和水防护效能明显优于铝、钽等金属材料;添加氮化硼没有明显改善聚乙烯的屏蔽效能;增加相同质量聚乙烯材料,航天服下部躯体屏蔽效率提升最高,上部躯体次之,头盔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辐射防护 屏蔽 航天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