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process parameters on structure of silicon optical waveguide based on SOI
1
作者 ZHENG Yu GAO Piao-piao +2 位作者 TANG Xin LIU Jian-zhe DUAN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335-3345,共11页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fabrication of nanoscale silicon optical waveguide.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dose, the main process parameter of EBL, on the structure profile of poly-methyl ...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fabrication of nanoscale silicon optical waveguide.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dose, the main process parameter of EBL, on the structure profile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after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using a silicon on insulator(SOI) wafer with 220 nm top silicon as the sub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dose and structure pattern width after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optimum exposure dose of 220 μC/cm^(2) was found to obtain a final structu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signed mask value through subsequent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image segmentation curve tracking technology, the contour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dose test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sk design value, exposure dose and two-dimensional roughness of boundary contour was analyz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of the same substrat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optical waveguide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exposure dose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演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艾飞 苏晓菁 韦亚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反演光刻技术(ILT)相比传统的光学临近效应修正(OPC),生成的掩模具有成像效果更好,工艺窗口更大等优点,在当前芯片制造的工艺尺寸不断减小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主流的光刻掩模修正技术。该文首先介绍了反演光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流实... 反演光刻技术(ILT)相比传统的光学临近效应修正(OPC),生成的掩模具有成像效果更好,工艺窗口更大等优点,在当前芯片制造的工艺尺寸不断减小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主流的光刻掩模修正技术。该文首先介绍了反演光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流实现方法;其次,调研了当前反演光刻技术应用在光刻掩模优化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反演光刻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希望为计算光刻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集成电路技术 反演光刻技术 光学临近效应修正 掩模优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阵列束闸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利新 孙博彤 +3 位作者 刘星云 殷伯华 刘俊标 韩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61-2069,共9页
微型阵列束闸是多束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控制多束电子束的开/关,实现复杂图形的快速曝光。对3×3微型阵列束闸进行了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多束电子束偏转实验研究。对阵列束闸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基于MEMS加工工艺成功... 微型阵列束闸是多束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控制多束电子束的开/关,实现复杂图形的快速曝光。对3×3微型阵列束闸进行了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多束电子束偏转实验研究。对阵列束闸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基于MEMS加工工艺成功制备了阵列束闸。针对阵列束闸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可单独控制的阵列束闸控制器。将控制器与阵列束闸进行连接,验证了控制器的偏转速度与功能完整性。最后,在多束电子束测试平台对阵列束闸进行了偏转实验,研究串扰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阵列束闸控制器的偏转速度达到43.5 MHz,大于设计值10 MHz;阵列束闸成功实现了单独控制电子束开和关,束闸的偏转距离在25~30μm之间,小于计算值43.29μm;串扰程度均小于3%。该阵列束闸已经具备多束电子束开/关控制功能,但在偏转精度,设计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 阵列束闸 多束电子束 串扰 偏转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重显影特性的多用途单分子树脂化学放大光刻胶
4
作者 苑晓冬 陈金平 +2 位作者 于天君 曾毅 李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4,共11页
化学放大光刻胶(CARs)由于其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的出色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光刻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单分子树脂的多用途化学放大光刻胶SP8-PAG_(AN),可同时用于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该体系主要由螺二芴结构的单分子树脂主体材料... 化学放大光刻胶(CARs)由于其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的出色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光刻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单分子树脂的多用途化学放大光刻胶SP8-PAG_(AN),可同时用于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该体系主要由螺二芴结构的单分子树脂主体材料(SP-8Boc)和N-(三氟甲基磺酸酯基)蒽-1,9-二羧酰亚胺非离子型光致产酸剂(PAGAn)组成。测试了产酸剂PAGAN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的光致产酸效率ΦH+为23%。研究了SP8-PAG_(AN)光刻胶的365 nm光刻和电子束光刻性能。365 nm光刻中,分别利用四甲基氢氧化胺(TMAH,质量分数2.38%)水溶液和正己烷作为显影液,可实现1μm正性和负性光刻图案。电子束光刻中,可实现50 nm Line/Space(L/S)的正性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110μC/cm^(2)),32 nm L/S的负性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40μC/cm^(2))以及19 nm L/3S负性半密集线条图案(曝光剂量96μC/cm^(2))。本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显影特性的多用途单分子树脂化学放大光刻胶的新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放大光刻胶 双重显影 单分子树脂 365 nm光刻 电子束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锑氧簇光刻胶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5
作者 司友明 郑凌峰 +2 位作者 陈鹏忠 樊江莉 彭孝军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5-1717,共13页
随着半导体行业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光刻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金属氧簇光刻胶由于尺寸小、结构设计灵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锑基金属光刻胶仅局限于含锑配合物。开发出新型锑氧簇光刻胶,通过对比金属有机组装Sb_(4)O-1与自组... 随着半导体行业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光刻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金属氧簇光刻胶由于尺寸小、结构设计灵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锑基金属光刻胶仅局限于含锑配合物。开发出新型锑氧簇光刻胶,通过对比金属有机组装Sb_(4)O-1与自组装Sb_(4)O-2的溶解度差异说明自组装策略优势。原子力显微镜证实Sb_(4)O-2光刻胶可形成光滑薄膜,并获得低粗糙度值(均方根粗糙度<0.3 nm)。电子束光刻(EBL)证明Sb_(4)O-2光刻胶优异的图案化能力(线宽<50 nm),理论计算支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新型自组装Sb_(4)O-2“配体解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氧簇 自组装 光刻胶 理论计算 电子束光刻 成像 溶解性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VLSI制造中基于辅助图形的灰度光刻形成三维结构
6
作者 王雷 张雪 王辉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2-837,共6页
半导体器件从单一的二维尺度微缩转向更复杂的三维物理结构,而其传统的制造方法与以硅基逻辑或存储器为主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工艺的兼容性越来越差。灰度光刻是一种实现三维结构的可行技术方案,但因物理尺寸受限和大规模制造... 半导体器件从单一的二维尺度微缩转向更复杂的三维物理结构,而其传统的制造方法与以硅基逻辑或存储器为主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工艺的兼容性越来越差。灰度光刻是一种实现三维结构的可行技术方案,但因物理尺寸受限和大规模制造成本过高,无法被直接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图形的灰度光刻技术,通过辅助图形而非传统灰度光刻调整光源或透过介质的方法来调整光强分布,并结合光刻胶筛选方法,实现了仅通过调整单一光刻工艺模块,就使现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生产线可低成本地兼容三维结构器件制造。制作了三维结构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运动传感器,从而验证了所提出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摩尔定律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 灰度光刻 辅助图形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分立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曝光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振宇 成立 +1 位作者 祝俊 李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8-422,428,共6页
综述了几种目前已得到应用和正在发展中的电子束曝光技术,包括基于扫描电镜(SEM)电子束、高斯电子束、成型电子束和投影电子束曝光技术等,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技术各自的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 微细加工 光刻 纳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光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微纳加工与纳米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琨 林罡 +2 位作者 刘刚 田扬超 王晓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103,共7页
电子束光刻是微电子技术领域重要的光刻技术之一,它可以制备特征尺寸10nm甚至更小的图形。随着电子束曝光机越来越多地进入科研领域,它在微纳加工、纳米结构的特性研究和纳米器件的制备等方面都呈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几种常见的... 电子束光刻是微电子技术领域重要的光刻技术之一,它可以制备特征尺寸10nm甚至更小的图形。随着电子束曝光机越来越多地进入科研领域,它在微纳加工、纳米结构的特性研究和纳米器件的制备等方面都呈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几种常见的电子束曝光机为例,说明电子束光刻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一些它在纳米器件和微纳加工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微纳加工 纳米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压印光刻中高分辨率抗蚀剂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寒松 丁玉成 +2 位作者 王素琴 卢秉恒 刘红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0-753,共4页
在集成电路的冷压印光刻中,为了获得高分辨率抗蚀剂,着重对溶剂挥发固化型、化学交联固化型和紫外光照交联固化型材料,从复形分辨率、涂铺均匀性、脱模性、流动性、物理粘度、刻蚀比率、固化速度、固化方式和固化收缩率等方面进行了分... 在集成电路的冷压印光刻中,为了获得高分辨率抗蚀剂,着重对溶剂挥发固化型、化学交联固化型和紫外光照交联固化型材料,从复形分辨率、涂铺均匀性、脱模性、流动性、物理粘度、刻蚀比率、固化速度、固化方式和固化收缩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经过对比,得出低粘度光固化树脂具有薄膜厚度容易控制且均匀(误差为0 3%)、固化速度快(小于0 2min)和固化收缩率小(3%)等特性,其对冷压印光刻工艺的匹配性明显优于溶剂挥发固化型和化学交联固化型材料.因此,最终决定采用低粘度光固化树脂作为冷压印光刻工艺中的抗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抗蚀剂 冷压印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掩模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清华 陈大鹏 +4 位作者 叶甜春 刘明 陈宝钦 李兵 董立军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6,共4页
掩模制作是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SCALPEL)的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工艺,制作出具有“纳米硅镶嵌结构”的低应力SiNx薄膜作为支撑;开发了电子束直写胶图形的加法工艺,在支撑薄膜上得到清晰的钨 / 铬散射体图形。研制出的SCALPEL掩模,... 掩模制作是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SCALPEL)的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工艺,制作出具有“纳米硅镶嵌结构”的低应力SiNx薄膜作为支撑;开发了电子束直写胶图形的加法工艺,在支撑薄膜上得到清晰的钨 / 铬散射体图形。研制出的SCALPEL掩模,其晶片尺寸为80mm,图形线宽达到0.1m,经缩小投影曝光得到78nm的图形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掩模 投影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光学校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国雄 严晓浪 +1 位作者 史峥 陈志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1-524,548,共5页
为了使光刻结果更好地符合版图设计,保证在硅片上制造出的电路在功能上与设计电路一致,提出了一种对掩模进行自动补偿的系统性技术.根据光刻机和光刻胶特性,模拟了实际的光刻过程.校正处理的核心是基于模型的掩模图形优化模块,通过调用... 为了使光刻结果更好地符合版图设计,保证在硅片上制造出的电路在功能上与设计电路一致,提出了一种对掩模进行自动补偿的系统性技术.根据光刻机和光刻胶特性,模拟了实际的光刻过程.校正处理的核心是基于模型的掩模图形优化模块,通过调用光刻模拟器直接对输入待校正的掩模图形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掩模版图的验证,保证校正后的掩模图形满足成像图形的精度要求.应用实例证明,该系统准确实现了版图的精确设计与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模拟 光学邻近校正 移相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高宽比硬X射线波带片制作及聚焦测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海亮 史丽娜 +2 位作者 牛洁斌 王冠亚 谢常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03-2809,共7页
为得到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波段(>2keV)需要的高宽比高分辨率波带片,本文利用高加速电压(100kV)电子束光刻配合Si3N4镂空薄膜直写来减少背散射的方法,对硬X射线波带片制作技术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和电子束光刻实验。模拟结果显示:Si_3... 为得到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波段(>2keV)需要的高宽比高分辨率波带片,本文利用高加速电压(100kV)电子束光刻配合Si3N4镂空薄膜直写来减少背散射的方法,对硬X射线波带片制作技术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和电子束光刻实验。模拟结果显示:Si_3N_4镂空薄膜衬底可以有效降低电子在抗蚀剂中传播时的背散射,进而改善高密度大高宽比容易引起的结构倒塌和粘连问题。通过调整电子束的曝光剂量,在500nm厚的镂空Si_3N_4薄膜衬底上制备出最外环宽度为150nm、金吸收体的厚度为1.6μm,高宽比大于10的硬X射线波带片。同时,引入随机支撑点结构,实现了波带片结构自支撑,提高了大高宽比波带片的稳定性。将利用该工艺制作的波带片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成像4W1A束线8keV能量下进行了聚焦测试,得到清晰的聚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X射线波带片 电子束光刻 大高宽比波带片 电子束光刻 镂空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刻蚀数字像元全息图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天及 李耀棠 +3 位作者 杨世宁 张世超 范少武 温焕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35,57,共3页
作者在研制激光数字点阵全息图的基础上,尝试使用电子束刻蚀系统制作数字像元全息图以期用于防伪和保密模压全息图的制作。并对电子束刻蚀系统制作数字像元全息图的优缺点加以讨论。
关键词 电子束刻蚀 数字像元编码 全息图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光刻中邻近效应校正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沛 孙霞 +1 位作者 闫继红 丁泽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64-468,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限制电子束光刻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邻近效应的产生机制,列举了校正邻近效应的GHOST法、图形区密集度分布法和掩模图形形状改变法,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效果,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邻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波技术抑制光刻胶图形的坍塌与黏连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明岩 施云波 +4 位作者 赵士瑞 郭晓龙 徐昕伟 景玉鹏 陈宝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针对显影工艺中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的高高宽比抗蚀剂图形的坍塌及黏连,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干燥技术来有效改善纳米抗蚀剂图形的干燥效果。该方法利用微波穿透光刻胶结构直接加热光刻胶图形间隙中残存的去离子水,水分子吸收微波的光... 针对显影工艺中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的高高宽比抗蚀剂图形的坍塌及黏连,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干燥技术来有效改善纳米抗蚀剂图形的干燥效果。该方法利用微波穿透光刻胶结构直接加热光刻胶图形间隙中残存的去离子水,水分子吸收微波的光子能量迅速蒸发,从而有效地抑制光刻胶图形的坍塌与黏连现象。利用提出的基于微波加热的干燥方法,成功获取了高260nm、宽16nm的光刻胶线条组和直径为20nm的光刻胶柱形阵列,其中高高宽比线条组和由15 625根柱子组成的柱形阵列结构没有出现坍塌及黏连情况,验证了在微波产生的交变电场作用下,可以减小水分子团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光刻胶图形 坍塌 黏连 高宽比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扫描电镜的联合成像表征操纵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 被引量:5
16
作者 敖卓 陈佩佩 +5 位作者 殷伯华 谢家仪 孙全梅 齐若梅 韩立 韩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基础上引入可以进行在含水条件下观察非导电性样本的相关技术,因此其极为适合生物样本的观察。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平台,本课题组发展了一整套集形貌观察、物性测量、三维微操控和电子束微加工...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基础上引入可以进行在含水条件下观察非导电性样本的相关技术,因此其极为适合生物样本的观察。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平台,本课题组发展了一整套集形貌观察、物性测量、三维微操控和电子束微加工为一体的设备功能群,集经典生物医学研究方法:表征、解剖、取样、标记,延伸入微、纳米介观层次,为更加深入研究生物医学问题提供实用的工具。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介绍,并举例说明其在医学、材料、微弱力测量和微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低真空模式 微操纵 微弱力测量 电子束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激光投影成像照明系统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文彦 周金运 +1 位作者 梁国均 林清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针对351 nm波长的XeF准分子激光器,自行设计了用于高精度、高产率、大面积且常规抗蚀剂曝光的印刷电路板(PCB)激光投影成像照明系统。根据准分子激光的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PCFGB)理论模型,对微透镜阵列器(MLA)均束的衍射特性进行了理... 针对351 nm波长的XeF准分子激光器,自行设计了用于高精度、高产率、大面积且常规抗蚀剂曝光的印刷电路板(PCB)激光投影成像照明系统。根据准分子激光的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PCFGB)理论模型,对微透镜阵列器(MLA)均束的衍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由PCFGB分布函数、稳定光强输出的衍射角和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定量分析衍射效应对MLA均束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微透镜边缘发生菲涅耳衍射和微透镜产生的多光束干涉都能引起光振幅调制,只不过衍射产生的尖峰更明显地出现在光束边缘。同时,由数值积分得到的PCFGB曲线,发现9×9 MLA均束器既能保证多个微透镜产生光束叠加的均匀性,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衍射和多光束干涉效应。通过采取加正六边形光阑的方法,不仅能满足大面积无缝扫描光刻的需要,而且能剪裁由衍射引起的光束边缘尖峰。由ZEMAX光学设计软件模拟其效果,显示其加工窗不大于士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均束器 激光投影成像光刻 XeF准分子激光 印刷电路板 加工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散射角电子束光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立 赵倩 +3 位作者 王振宇 祝俊 范木宏 刘合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2,共5页
在下一代光刻(NGL)技术中,限散射角电子束光刻(SCALPEL)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是集成电路生产厂家首选的光刻方案之一。本文论述了SCALPEL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和方法、SCALPEL系统等,并对比分析了SCALPEL在NGL研发中的技术优势... 在下一代光刻(NGL)技术中,限散射角电子束光刻(SCALPEL)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是集成电路生产厂家首选的光刻方案之一。本文论述了SCALPEL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和方法、SCALPEL系统等,并对比分析了SCALPEL在NGL研发中的技术优势及其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纳米CMOS器件 电子束光刻 散射 技术优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投影光刻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春水 王占山 曹健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9-564,共6页
软 X射线投影光刻作为特征线宽小于 0 .1μm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倍受日美两个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生产大国重视。随着用于软 X射线投影光刻的无污染激光等离子体光源、高分辨率大视场投影光学系统、无应力光学装调工艺、深亚纳米级镜面加... 软 X射线投影光刻作为特征线宽小于 0 .1μm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倍受日美两个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生产大国重视。随着用于软 X射线投影光刻的无污染激光等离子体光源、高分辨率大视场投影光学系统、无应力光学装调工艺、深亚纳米级镜面加工和多层膜制备、低缺陷反射式掩模、表面成像光刻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 投影光剂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光刻三维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会英 杨瑞 赵真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7-619,631,共4页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及优化的散射模型,对电子束光刻中电子在抗蚀剂中的散射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厚层抗蚀剂不同深度处的能量沉积密度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电子束光刻厚层抗蚀剂的三维能量沉积模型.根据建立的三维能量沉...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及优化的散射模型,对电子束光刻中电子在抗蚀剂中的散射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厚层抗蚀剂不同深度处的能量沉积密度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电子束光刻厚层抗蚀剂的三维能量沉积模型.根据建立的三维能量沉积模型,采用重复增量扫描策略对正梯锥三维微结构进行了光刻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分层的三维能量沉积分布模型能更精确地实现电子束光刻的三维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邻近效应 曝光强度 三维能量沉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