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NCM正极材料中过渡金属化学态判断和定量分析:挑战及解决方法
1
作者 段铭秋 陈思 +6 位作者 赖浩 王素娟 黄文玉 杨慕紫 龚力 陈建 谢方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100,共15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LiNi_(x)Co_(y)Mn_(1-x-y)O_(2),NCM)正极材料的分析中有着重要应用,然而NCM中Ni、Co、Mn过渡金属主峰与俄歇峰相互重叠使这三种元素的化学态识别和定量分析变得困难。以LiNi_(0.8)Co_(0.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LiNi_(x)Co_(y)Mn_(1-x-y)O_(2),NCM)正极材料的分析中有着重要应用,然而NCM中Ni、Co、Mn过渡金属主峰与俄歇峰相互重叠使这三种元素的化学态识别和定量分析变得困难。以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为例,分析了XPS谱图中过渡金属主峰与俄歇峰的干扰问题,并提出一个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的算法对相互重叠时的过渡金属2p峰进行分峰拟合。通过比较不同化学态的Ni/Co/Mn参考样品,选取Ni(OH)_(2)、NiOOH、LiCoO_(2)、MnO_(2)作为拟合参考谱图。与常规的高斯/洛伦兹拟合方法相比,建立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无需手动调整拟合参数,使得XPS谱图拟合过程不依赖于操作者,可重复性得到提高,并验证了这种拟合方法在NCM811正极材料XPS谱图分析中的有效应用,将过渡金属的主峰和其他元素的俄歇峰进行分离,为Ni、Co、Mn过渡金属主峰与俄歇峰相互重叠的化学态识别和定量分析难题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 X射线光电子能谱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CA DES回收废旧NCM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
2
作者 李堂姝 刘建 +1 位作者 兰伟伟 李滨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9,共12页
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本研究利用盐酸甜菜碱(BeCl)和柠檬酸(CA)合成一种低共熔溶剂BeCl-CA DES,用于回收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NCM)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固液比对废旧NCM正极... 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本研究利用盐酸甜菜碱(BeCl)和柠檬酸(CA)合成一种低共熔溶剂BeCl-CA DES,用于回收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NCM)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固液比对废旧NCM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总体上强于浸出时间;在浸出温度为95℃、浸出时间为125 min、固液比为40 g/L的条件下,BeCl-CA DES对废旧NCM正极材料中Li、Ni、Co、Mn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7.23%、95.99%、99.31%、99.24%。浸出过程是在BeCl-CA DES的酸性、还原性和Cl-的强配位协同作用下进行的,浸出过程主要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绿色高效回收废旧NCM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甜菜碱 柠檬酸 低共熔溶剂 三元锂离子电池 有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世龙 郝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回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资源再生、避免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了一个技术经济模型;提出了“理想折扣系数”的概念,用于评估回收定价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量化了回收成本的10类关键组成,定量分析了三元锂(N... 回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资源再生、避免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了一个技术经济模型;提出了“理想折扣系数”的概念,用于评估回收定价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量化了回收成本的10类关键组成,定量分析了三元锂(NCM)和磷酸铁锂(LFP)电池湿法回收的成本和收益,讨论了市场、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准金属价格水平下,NCM 811电池回收的净利润为3493元/t;除非提升锂价,湿法冶金回收LFP电池无法盈利。从而,若将锂纳入回收计价金属,则可降低回收折扣系数对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电池回收 三元锂(ncm)电池 磷酸铁锂(LFP)电池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酸浸出电解后三元正极粉末工艺研究
4
作者 王燕 李金辉 +2 位作者 欧阳剑 何莹 郑卓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该体系较优浸出条件为盐酸羟胺浓度1.5 mol/L、硫酸浓度1 mol/L、浸出温度75℃、液固比25 mL/g、浸出时间60 min,此时镍、钴、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6.84%、99.87%、97.35%;XRD谱图分析表明,浸出后的物质几乎没有峰,只有微弱的NiO和MnO_(2)的峰偏移,SEM图分析表明,浸出后正极材料呈现出小块的破碎粉末,表明其中的有价金属已被浸出;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本试验的浸出过程适合采用Avrami方程进行拟合,镍、钴、锰的活化能分别为8.3779 kJ/mol、4.6836 kJ/mol、4.9614 kJ/mol,浸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大,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本研究结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了有效的湿法浸出工艺,并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废旧523型镍钴锰电池 镍钴锰回收 湿法浸出 硫酸+盐酸羟胺 酸耗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NCM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培红 袁威 +1 位作者 魏钟原 李子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7,共7页
从高温热滥用角度出发,对高湿高温环境中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进行实验和模拟的对比分析.选择荷电量(SOC)为50%的镍钴锰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NCM52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恒定功率1 kW的电热炉作为外加热源,加热660s后撤掉外热源,进... 从高温热滥用角度出发,对高湿高温环境中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进行实验和模拟的对比分析.选择荷电量(SOC)为50%的镍钴锰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NCM52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恒定功率1 kW的电热炉作为外加热源,加热660s后撤掉外热源,进行湿热环境下NCM三元锂离子电池热滥用实验,并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常湿条件下,环境初始温度的提高,造成热失控发生的时刻显著提前.对于SOC为50%的NCM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当环境初始温度由20℃增加到40℃时,电池达到热失控的时间提前了20. 2%;在室温为30℃条件下,当环境湿度由50%增加到100%时,热失控导致的最高温度增加了37. 2%.高温高湿环境将造成NCM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 COMSOL多物理场 热滥用 热失控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充电触发的LFP和NCM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差异与原因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磊 李钊 +1 位作者 姬丹 牛慧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9-1427,共9页
软包锂离子电池相比较于硬壳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由于特殊的电池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具备特殊的热失控行为和规律。本工作研究了以磷酸铁锂(LFP)和镍钴锰酸锂(NCM)材料为正极的两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的倍率(0.5~3 C)电流下过充电... 软包锂离子电池相比较于硬壳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由于特殊的电池结构软包锂离子电池具备特殊的热失控行为和规律。本工作研究了以磷酸铁锂(LFP)和镍钴锰酸锂(NCM)材料为正极的两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的倍率(0.5~3 C)电流下过充电后的失效和热失控行为,分析了电池的质量损失、失效电压、电池温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LFP和NCM电池在过充电后均会因发生副反应生成气体导致铝塑膜外壳破裂,1 C倍率电流下LFP电池在充电至133.4%带电状态(SOC)时发生破裂,并导致电池失效,而NCM电池在充电至143.8%SOC时破裂,随后诱发热失控和着火。电池破裂电压均随充电倍率的增加(0.5~3 C)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5 C时破裂电压最高,LFP电池的破裂电压高于NCM电池。此外,LFP和NCM电池的质量损失范围分别为2.07%~5.82%和28.51%~36.75%,随充电倍率变化不明显。研究还揭示了LFP和NCM电池过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的不同阶段特征,并从材料分子结构的角度对该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单体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锂离子电池 失效 热失控 过充电 磷酸铁锂 镍钴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能NCM动力电池热失控扩展安全阻隔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少禹 羡学磊 +2 位作者 董海斌 李毅 于东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有效控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热失控扩展,提出一种复合阻隔技术。以软包镍钴锰(NCM) 811型(NCM811)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防控方法及NCM811电池热失控特性,通过加热方式进行电池热失控特性试验,以确定... 为有效控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热失控扩展,提出一种复合阻隔技术。以软包镍钴锰(NCM) 811型(NCM811)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防控方法及NCM811电池热失控特性,通过加热方式进行电池热失控特性试验,以确定表面温度和热失控触发时间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以气凝胶、石棉、岩棉为代表的不同微结构尺寸材料的热阻隔试验,确定微结构尺寸与热阻隔特性的关系;通过不同厚度、层数的热阻隔试验,研究不同阻隔方案的热阻隔特性。研究表明:在进行毫米厚度级别的热阻隔时,阻隔板材料微结构尺寸越小(小于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70 nm),阻隔板越薄、层数越多,热阻隔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能 镍钴锰(ncm)动力电池 热失控扩展 安全阻隔技术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NCM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毛舒岚 武倩 +1 位作者 王卓雅 陆盈盈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38-550,共13页
层状三元材料LiNixCoyMn1-x-yO2(以下简称NCM)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平台及良好的倍率性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提高工作电压被视为提升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现存电... 层状三元材料LiNixCoyMn1-x-yO2(以下简称NCM)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工作电压平台及良好的倍率性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提高工作电压被视为提升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现存电解液电化学窗口窄,无法实现高电压下的稳定循环。本综述对高工作电压下的NCM电池电解质进行探讨,从电解液在高工作电压下分解相关的前线轨道理论及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反应出发,指出了提高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高压工作性能的关键,总结了近年来高工作电压下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非水系电解质在溶剂、锂盐、添加剂等方面的设计进展以及固态电解质和离子液体在高工作电压下NCM电池中的应用。最后对电解液在高工作电压下的实际应用提出改进方案,对未来固态电解质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高电压电解质 正极-电解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金梅 朱华丽 +3 位作者 沈瑞 朱敏丹 卢朝操 陈召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5,132,共7页
为提高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的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通过表面包覆聚并苯(PAS)复合钾氯共掺杂对NCM523材料进行双重改性,利用XRD、SEM、TEM等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PAS包覆量复合K... 为提高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的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通过表面包覆聚并苯(PAS)复合钾氯共掺杂对NCM523材料进行双重改性,利用XRD、SEM、TEM等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PAS包覆量复合K、Cl共掺杂NCM523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2%PAS包覆复合1%K和Cl共掺的NCM523材料在0.1 C首次放电容量为209.5 mAh/g;1 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比未改性的NCM523提高了19%;5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8.1 mAh/g,比未改性的NCM523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钴锰酸锂 表面包覆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固相直接修复再生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俊峰 田俊行 +4 位作者 吴科奇 王峰 姜煜煜 孙学义 庄卫东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8-583,共16页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不断增加,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高能量密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即将迎来“退役”高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不断增加,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高能量密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即将迎来“退役”高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的电极材料之一,其高效绿色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资源、环境、经济及战略意义。目前传统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回收技术以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为主,这些方法可以从废弃的正极材料中提取高附加值金属,但普遍存在污染大、能耗高、循环周期长等问题。固相直接修复再生技术能够直接对废旧正极材料进行修复,实现正极材料的结构、组分及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恢复,因其具有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等优势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围绕固相直接修复再生技术,系统阐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失效机制和修复机理,详细分析焙烧温度、焙烧气氛以及补锂工艺对固相修复再生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指出了目前固相直接修复再生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 正极材料 直接修复再生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亮 陈燕彬 +3 位作者 玉日泉 周梦轩 谷姝甜 席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采用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结果表明:球磨对反应液体施加机械能,诱导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诱发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浸出时间;在浸出时间30 min、浸出温度60℃、柠檬酸浓度0.8 m... 采用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结果表明:球磨对反应液体施加机械能,诱导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诱发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浸出时间;在浸出时间30 min、浸出温度60℃、柠檬酸浓度0.8 mol/L、H_(2)O_(2)质量分数20%、液固比6∶1、球磨机转速60 r/min条件下,锂浸出率99.6%、镍浸出率99.5%、钴浸出率99.3%、锰浸出率98.5%。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为废旧锂电池回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球磨 柠檬酸 湿法浸出 废旧锂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多伦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6,共6页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针对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镍锰酸锂 正极材料 制备 改性 绿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改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明铝 吴华城 +2 位作者 吴佳霓 白哲 李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具有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成为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自身存在Mn溶解导致结构破坏和循环性能衰减较快的缺点。重点阐述了通过晶型结构控制、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等改性方法提高...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具有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成为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自身存在Mn溶解导致结构破坏和循环性能衰减较快的缺点。重点阐述了通过晶型结构控制、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等改性方法提高镍锰酸锂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镍锰酸锂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锰酸锂 掺杂改性 表面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50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危险性及燃烧痕迹特征研究
14
作者 吴俊涛 李芳 杨生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01,共6页
为了研究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选取18650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电池热失控过程特征参数测量试验平台,探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电滥用、热滥用情况下的热失控过程及燃烧痕迹特征。结果表明:锂电池正极集流板对电池... 为了研究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选取18650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电池热失控过程特征参数测量试验平台,探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电滥用、热滥用情况下的热失控过程及燃烧痕迹特征。结果表明:锂电池正极集流板对电池过充、短路发生热失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荷电量在25%以上时,电池热失控受损程度与荷电量成正比;可以结合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前后电压、温度变化以及电池爆炸燃烧的特征现象,利用温度曲线特征峰判断发生热失控的电池状态,并结合X射线、电压变化来判断电池发生的故障状态,追溯锂电池发生火灾位置。研究成果可为锂电池设计、锂电池火灾扑救以及火灾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三元锂电池 过充 热失控 温度 燃烧痕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锰废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原熔炼回收有价金属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任国兴 潘炳 +3 位作者 谢美求 陈坚 王奉刚 肖松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含Mn较高的废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原料,基于Ca O-Al2O3-Si O2-Mg O渣型直接还原熔炼工艺分离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造渣剂中Ca O/Si O2比为0.75,Mg O含量5%,造渣剂用量为电池质量的2.0倍,焦粉用量为电... 以含Mn较高的废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原料,基于Ca O-Al2O3-Si O2-Mg O渣型直接还原熔炼工艺分离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造渣剂中Ca O/Si O2比为0.75,Mg O含量5%,造渣剂用量为电池质量的2.0倍,焦粉用量为电池质量的0.1倍,熔炼温度1 450℃,熔炼时间15 min,此时Co、Ni、Cu回收率分别为96.03%、96.42%、93.40%。最合适的炉渣组成为Ca O/Si O2比为0.77~1.21,Al2O3含量9.55%~11.92%,Mg O含量4%左右。高的熔炼温度及炉渣碱度有助于Mn还原进入合金中,但本试验条件下Mn无法充分还原,仍主要进入炉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 锂离子电池 还原熔炼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x)Co_x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元乔 郭文勇 +2 位作者 李道聪 彭正合 周运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6-740,共5页
LiNi1-xCo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s with LiOH·H2O, Ni(NO3)2·6H2O and Co(NO3)2·6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a... LiNi1-xCo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s with LiOH·H2O, Ni(NO3)2·6H2O and Co(NO3)2·6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ynthesized cathode materials wer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similar to α-NaFeO2 and uniform morphology and nearly normal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bette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en x was 0.18. The first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was 224.3 mAh·g-1 and 194.2 mAh·g-1, respectively. 88.5% of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remained at the 20th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性能研究 正极材料 电化学 Ni(NO3)2 first 合成 NORMAL and with the The was for ion RAW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凤敏 李宁 +1 位作者 黎德育 张翠芬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大部分集中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不仅包括目前研究较多的层状化合物LiCoO2、LiNiO2和尖晶石型化合物LiMn2O4类正极材料,而且也包括了现在不成熟但有着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锂钴镍复合氧化物、...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大部分集中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不仅包括目前研究较多的层状化合物LiCoO2、LiNiO2和尖晶石型化合物LiMn2O4类正极材料,而且也包括了现在不成熟但有着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锂钴镍复合氧化物、改性的尖晶石、黄铁矿、嵌锂氧化钒、硫以及有机硫等正极材料,并对它们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制备方法之间的关系及近期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晶体结构 层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和LiNi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运姣 王晨生 孙召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进展。对LiCoO2 和LiNiO2 的特点。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O2 LIN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组成的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陈鹏 肖冠 廖世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4,共9页
镍钴锰三元材料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电池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关研究及开发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空前关注。镍钴锰三元材料为三元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这类三元材料成功地应用于锂离子... 镍钴锰三元材料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电池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关研究及开发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空前关注。镍钴锰三元材料为三元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这类三元材料成功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本文将介绍近年来镍钴锰三元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具有不同镍钴锰比例的几类三元材料(333,523,811,622,424)的制备技术、结构研究、性能研究、掺杂及包覆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介。并在此基础上,对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镍钴锰 制备技术 结构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酸性浸出液中钴镍锰锂的分离与回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蒋玲 詹路 张秋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84-2694,共11页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中大部分固态粉末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硫酸浸取剂转移至酸溶液中。将富集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分离对废旧三元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研究硫酸浸出液中钴、镍、锰、锂的分离与回收。提出的沉淀... 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中大部分固态粉末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硫酸浸取剂转移至酸溶液中。将富集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分离对废旧三元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研究硫酸浸出液中钴、镍、锰、锂的分离与回收。提出的沉淀工艺流程为草酸铵沉淀法沉淀钴−碳酸氢铵沉淀法沉淀锰−碳酸钠氢氧化钠共沉淀法沉淀镍−碳酸钠沉淀法沉淀锂。通过改变溶液pH值、温度、搅拌时间、沉淀剂用量等参数,优化钴镍锰锂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分别以草酸钴、碳酸锰、碱式碳酸镍、碳酸锂的形式沉淀,钴锰镍锂回收率分别达到99.17%、97.88%、93.47%、85.21%,产物草酸钴、碳酸锰、碱式碳酸镍、碳酸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87%、98.89%、98.46%、9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电池 硫酸浸出液 钴镍锰锂 沉淀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