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在1-己烯/正己烷分离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家馨 殷梦凡 +6 位作者 郑涛 刘晗 张睿 刘植昌 刘海燕 徐春明 孟祥海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6-694,共9页
石脑油中烯烃/烷烃的分离是石油化工过程原料优化和产品精制的需求,液液萃取是烯烃/烷烃分离的重要途径。以1-己烯/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探讨了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烯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对1-己烯/正己烷... 石脑油中烯烃/烷烃的分离是石油化工过程原料优化和产品精制的需求,液液萃取是烯烃/烷烃分离的重要途径。以1-己烯/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探讨了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烯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对1-己烯/正己烷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剂油质量比为2、萃取温度10℃的条件下,1-己烯萃取选择性为6.33,优于常规咪唑型离子液体和传统有机溶剂。此外,铝铜双金属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揭示了双金属离子液体阴离子结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手段对离子液体与1-己烯、正己烷相互作用进行计算分析,解释了双金属离子液体选择性分离1-己烯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离子液体 1-己烯 正己烷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基电解液与聚丙烯隔膜的兼容性研究
2
作者 何陶宏 张成 +4 位作者 李宇 韩雨杉 张志成 王嘉楠 杨鸿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8,共9页
研究旨在通过探索离子液体基电解液与商业隔膜的兼容性,优化隔膜-电解液系统,从而提升锂金属电池的性能。选用3种商用聚丙烯隔膜(PP2500,PP3501,PP2325),结合一种特定的离子液体(三丁基(甲氧基甲基)膦六氟磷酸,[P_(4441O1)][PF_(6)])基... 研究旨在通过探索离子液体基电解液与商业隔膜的兼容性,优化隔膜-电解液系统,从而提升锂金属电池的性能。选用3种商用聚丙烯隔膜(PP2500,PP3501,PP2325),结合一种特定的离子液体(三丁基(甲氧基甲基)膦六氟磷酸,[P_(4441O1)][PF_(6)])基电解液,构建了不同的隔膜-电解质系统,并对隔膜-电解液系统的锂离子迁移率、锂沉积行为和锂金属电池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PP3501隔膜与离子液体基电解液具有最佳的兼容性,能够实现高锂离子电导率(0.103 mS/cm)和锂金属表面均匀的锂沉积,从而促进Li|LiFePO_(4)电池在高负载量(磷酸铁锂活性物质负载量为11.25 mg/cm^(2))下的稳定循环,且在0.5C(C为电池充放电倍率)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29 mA·h/g。研究结果可以为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时的隔膜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基电解液 锂金属电池 锂沉积行为 隔膜-电解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E-23萃取剂在含锂废液中回收锂的应用
3
作者 何方 许高洁 +3 位作者 裴翔 孙德智 宁朋歌 曹宏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7-639,共13页
从废旧锂电池回收废液中进一步提取锂资源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β-双酮类溶剂萃取体系因其良好的萃锂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β-双酮类萃取剂的种类较少导致在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Gaussian 16、Multiwfn软件进行了萃... 从废旧锂电池回收废液中进一步提取锂资源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β-双酮类溶剂萃取体系因其良好的萃锂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β-双酮类萃取剂的种类较少导致在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Gaussian 16、Multiwfn软件进行了萃取剂分子表面静电势和萃锂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O_(2)、—CF_(3)、—CN取代基通过改变β-二酮分子范德华表面的静电势极值来提升萃锂性能,在此理论基础上开发出β-二酮类选择性提锂萃取剂IPE-23;以锂萃取率、分离比、萃取分相、萃取剂在水相中的溶损(以水相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计)等衡量指标,研究了萃取剂浓度、温度、相比、加碱量等因素的影响,经过三级逆流萃取-三级逆流洗涤-CO_(2)酸化反萃工艺处理,锂的萃取率达到97%,分配比D_(Li)=21.90,锂钠分离系数为423.85,萃余液pH为11.3,COD为675.2mg/L,反萃液中锂浓度达到6.66g/L。本研究有望为废旧锂电回收废液中锂资源的高效循环回用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废液 溶剂萃取 分离 回收 湿法提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液相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齐亚兵 刘子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5-5777,共13页
离子液体包括咪唑类、胆碱类、铵类、季类、吡啶类、吡咯烷类等,是一种具有难挥发、不易燃、对热稳定、溶解能力强等优点的绿色溶剂,可充当高效萃取剂或萃取添加剂,用于液相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分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萃... 离子液体包括咪唑类、胆碱类、铵类、季类、吡啶类、吡咯烷类等,是一种具有难挥发、不易燃、对热稳定、溶解能力强等优点的绿色溶剂,可充当高效萃取剂或萃取添加剂,用于液相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分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萃取液相中酚类物质的机制和性能,全面追踪了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液相中酚类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解析了离子液体萃取液相中酚类物质过程的影响因素,整体上分析了离子液体萃取液相中酚类物质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离子液体萃取液相中酚类物质的发展前景。未来离子液体萃取液相中酚类物质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开发低黏度、低水溶性、低毒性、低成本、高稳定性、高萃取率、高选择性、容易生物降解的离子液体;另一方面,离子液体容易与萃余相分离,回收后的离子液体可多次循环使用且能保持较好的萃取性能;最后,离子液体萃取剂与萃取器要高度统一、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萃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回收 酚类物质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金属盐萃取体系用于高镁卤水提锂的研究
5
作者 周万嵇 黎四霞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9,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金属盐共萃剂、不同萃取体系对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萃取体系为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8)mim]PF_(6))/六氟磷酸钠(NaPF_(6))/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C_(8)mim]PF_(6)浓度、NaPF... 通过研究不同金属盐共萃剂、不同萃取体系对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萃取体系为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8)mim]PF_(6))/六氟磷酸钠(NaPF_(6))/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C_(8)mim]PF_(6)浓度、NaPF_(6)浓度、相比对[C_(8)mim]PF_(6)/NaPF_(6)/TBP萃取体系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C_(8)mim]PF_(6)浓度为0.2 mol/L,NaPF_(6)浓度为0.2 mol/L,两者相比(体积比)为2.5;在最佳萃取条件下,锂的单级萃取率为80.5%,镁的单级萃取率为6.5%,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为2.6%。最佳反萃盐酸浓度为1.0 mol/L,反萃相比(体积比)为2.5;在最佳反萃条件下,锂和镁的反萃率分别为95.2%和99.0%。[C_(8)mim]PF_(6)/NaPF_(6)/TBP萃取体系能够实现锂的高效萃取,并且能够降低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的损失率,其可为用于高镁锂比卤水提锂的新型离子液体/金属盐萃取体系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高镁锂比 磷酸三丁酯 离子液体 提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抽提离子液体萃取剂筛选和过程模拟
6
作者 李兆奇 胡松 +3 位作者 王俐智 丁延 李进龙 邓兆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601,共11页
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了温度303.15 K和一定剂/油比条件下6种不同离子液体(ILs)在芳烃抽提中对芳烃的分离效果,获得了较优ILs萃取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Amim][NTf 2]),并系统测定了温度303.15~323.15 K范围内正己... 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了温度303.15 K和一定剂/油比条件下6种不同离子液体(ILs)在芳烃抽提中对芳烃的分离效果,获得了较优ILs萃取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Amim][NTf 2]),并系统测定了温度303.15~323.15 K范围内正己烷+苯+[Amim][NTf 2]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新NRTL热力学模型二元交互参数。基于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流程,设计和模拟了以[Amim][NTf 2]为替代萃取剂的分离工艺,并获得了最优操作参数(核心装置萃取塔15块理论板、中部回流流股进料位置第5块板、操作压力100 kPa)。结果表明,热集成后的[Amim][NTf 2]工艺能耗(20.82 MW)与环丁砜工艺相当,且在不考虑溶剂成本情况下,ILs工艺在年总成本(62.49×105 USD/a)方面更具优势。研究所得的相平衡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为芳烃抽提过程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分离 离子液体 环丁砜 液-液萃取 年总成本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离子液体体系从溶液中萃取锂的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马淑清 李昌文 +1 位作者 石成龙 秦亚茹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C_(2)H_(4)Cl_(2))为稀释剂,铁基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合铁([C_(4)mim][FeCl_(4)])为共萃取剂,构建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萃取体系。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TBP-[...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C_(2)H_(4)Cl_(2))为稀释剂,铁基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合铁([C_(4)mim][FeCl_(4)])为共萃取剂,构建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萃取体系。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从溶液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体积分数、水相锂的浓度、界面面积、搅拌速度、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搅拌速度、界面面积、温度均能加快萃取速率。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对Li^(+)的萃取反应主要发生在相界面处。表观活化能Ea=10.68 kJ/mol,锂的萃取过程受扩散控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的动力学方程为R2(Li)=1.221×10^(-2)c(Li^(+))^(1.347)φ(FeCl_(4)^(-))^(0.474)φ(TBP)^(1.877)。Li^(+)浓度、FeCl_(4)^(-)体积分数和TBP体积分数的反应级数分别接近于1、0.5和2,这3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TBP体积分数、Li^(+)浓度、FeCl_(4)^(-)体积分数。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离子液体体系萃取提锂过程中的传质机制、反应的控制模式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动力学 恒界面池 萃取提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体系用于盐湖卤水提取锂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成龙 景燕 +2 位作者 肖江 邱方龙 贾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65-271,共7页
3种咪唑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6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被作为绿色溶剂用于盐湖卤水分离镁锂,建立了以离子液体(ILs)、磷酸三丁酯(TBP... 3种咪唑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6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被作为绿色溶剂用于盐湖卤水分离镁锂,建立了以离子液体(ILs)、磷酸三丁酯(TBP)分别为萃取介质和萃取剂的盐湖卤水锂萃取体系,并与使用传统有机溶剂磺化煤油和氯仿的萃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体系较使用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的萃取体系有更高的萃取率。锂的萃取率随离子液体中烷基碳原子数的减小而增加。详细考察了溶液p H、离子液体浓度、相比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获得了离子液体体系萃取的最优条件。在最佳萃取条件下,3种离子液体体系对锂的单级萃取效率均高于80%,分离系数最高达到100以上。机理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体系是以阳离子交换实现对锂的萃取,Li+与TBP形成[Li·2TBP]+络合物进入有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模拟油酚混合物 被引量:14
9
作者 侯玉翠 彭威 +2 位作者 杨春梅 李省云 吴卫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8-123,共6页
酚类化合物(如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中间体,主要来自煤加氢液化油和中低温热解的煤焦油中。目前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是碱水洗脱法,这种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强碱、强酸,而且产生了大量含酚废水,导致分离... 酚类化合物(如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中间体,主要来自煤加氢液化油和中低温热解的煤焦油中。目前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是碱水洗脱法,这种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强碱、强酸,而且产生了大量含酚废水,导致分离成本和污染治理费用高,制约了煤液化油和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回收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分离方法,避免使用酸碱溶液、采用非水相分离方法分离油中的酚类化合物。本文研究发现,卤咪唑基离子液体是一种高效的非水介质,可以用来萃取分离油中的酚类化合物。不同阴、阳离子结构的咪唑基离子液体萃取模拟油中苯酚表明[Bmim]Cl是较好的萃取剂,得因于它能形成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离子液体的用量与油中酚的量相当,用量少。在20~50℃的萃取温度内,温度对酚的萃取率影响很小。通过加热气提的方法可以使萃取酚后离子液体得到再生,并能重复使用,萃取率几乎不变。进一步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真实油的酚类化合物的分离表明,咪唑基离子液体[Bmim]Cl萃取酚的效率可达92.5%,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萃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分离 回收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金属离子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沈兴海 徐超 +1 位作者 刘新起 褚泰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是溶剂萃取分离金属离子方面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时,萃取分离各种金属离子的效果,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及锕系金属,以及核燃料后处理涉及的铀、钚及裂变产物等多种离子,深入探讨了...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是溶剂萃取分离金属离子方面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时,萃取分离各种金属离子的效果,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及锕系金属,以及核燃料后处理涉及的铀、钚及裂变产物等多种离子,深入探讨了其萃取机理。展望了离子液体取代有毒、易挥发、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有机溶剂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化学交换分离锂同位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严峰 袁威津 +3 位作者 李建新 何本桥 程煜 崔振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47-56,共10页
锂同位素6 Li和7 Li是核聚变所需的重要原料,故锂同位素分离是核能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综述了以冠醚类化合物为化学交换体系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冠醚分子的结构如冠醚环大小、给体原子种类、侧链种类,以及... 锂同位素6 Li和7 Li是核聚变所需的重要原料,故锂同位素分离是核能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综述了以冠醚类化合物为化学交换体系分离锂同位素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冠醚分子的结构如冠醚环大小、给体原子种类、侧链种类,以及锂盐配位阴离子种类,溶剂种类,化学交换温度等因素对冠醚锂同位素分离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冠醚类化合物具有高的锂同位素分离因子,是非常有前途的锂同位素分离方法,但是以小分子冠醚为萃取剂的液-液萃取体系冠醚易于流失,无法重复利用,因此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制备冠醚固载聚合物,采用固载冠醚的液-固体系分离锂同位素,提高分离效率,以实现其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锂同位素 化学交换 分离 萃取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萃取脱芳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史云鹤 李长明 +3 位作者 周金波 王艳飞 唐迎春 董炳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0-369,共10页
现有的萃取脱芳烃工艺技术成熟,种类多,工业应用广,但在处理低芳烃含量的石脑油(质量分数小于15%)时普遍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本文回顾了萃取脱芳烃的多种工艺,重点讨论了常规溶剂和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芳烃的萃取效果,认为常... 现有的萃取脱芳烃工艺技术成熟,种类多,工业应用广,但在处理低芳烃含量的石脑油(质量分数小于15%)时普遍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本文回顾了萃取脱芳烃的多种工艺,重点讨论了常规溶剂和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芳烃的萃取效果,认为常规溶剂中的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复合溶剂环丁砜(水)-三甘醇、环丁砜(水)-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2-丙醇、RAH-1脱芳烃效果优异,能为改进目前的石脑油萃取脱芳烃工艺提供基础数据;离子液体中咪唑类离子液体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等,有潜力用于低芳烃的石脑油萃取脱芳中,指出开发能够对复杂原料中低含量芳烃萃取的新型离子液体将会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分离 离子液体 常规溶剂 石脑油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芳烃萃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晶晶 赵千舒 +2 位作者 唐晓东 肖坤良 袁娇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6-1061,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脱芳烃萃取剂的研究新进展,包括离子液体、单一萃取剂和复合萃取剂。离子液体萃取剂通过阴、阳离子类型及取代基的调变,可提高芳烃选择性和分配系数,甚至实现深度脱芳烃;单一萃取剂中糠醛、1,3-二氰基丁烷、碳酸乙烯酯、羟... 综述了国内外脱芳烃萃取剂的研究新进展,包括离子液体、单一萃取剂和复合萃取剂。离子液体萃取剂通过阴、阳离子类型及取代基的调变,可提高芳烃选择性和分配系数,甚至实现深度脱芳烃;单一萃取剂中糠醛、1,3-二氰基丁烷、碳酸乙烯酯、羟丙基α-环糊精等可用于萃取脱芳烃;脱重芳烃除了常用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萃取剂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甘油也有较好的效果;复合萃取剂通过将常用萃取剂与醇、胺等极性溶剂复配或是加盐的方式可提高分配系数。指出离子液体萃取剂最具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成本高,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复合萃取剂由于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在离子液体萃取剂的应用没有重大突破前,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脱芳烃 离子液体 复合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结构相似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启炜 鲍宗必 +1 位作者 邢华斌 任其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9,共9页
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是化学工业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存在选择性低、溶剂消耗大、能耗高等不足。基于离子液体较强的氢键、π-π作用能力及良好的成相能力,离子液体液-液萃取过程能够有效识别结构相似化合物物化性质的... 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是化学工业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存在选择性低、溶剂消耗大、能耗高等不足。基于离子液体较强的氢键、π-π作用能力及良好的成相能力,离子液体液-液萃取过程能够有效识别结构相似化合物物化性质的微小差异,提高分离选择性,同时还可获得较高的分配系数和萃取容量,并抑制乳化的发生。本文在简要介绍离子液体偶极性/可极化性、氢键酸碱性和液-液相平衡规律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离子液体液-液萃取技术在不同类型结构相似化合物选择性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亲水性化合物的分离相比,离子液体液-液萃取技术在疏水性结构相似化合物及表面活性结构相似化合物的分离中更具优势。离子液体-分子溶剂复合萃取剂的研究则为解决离子液体黏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相平衡 结构相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油萃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丹林 胡义 +1 位作者 王可苗 王光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102,共5页
阐述了燃料油中硫化物萃取脱除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萃取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技术进展。萃取脱硫法相对于其它脱硫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和辛烷值损失小等优点。针对常规酸碱洗涤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将新型的离子液体... 阐述了燃料油中硫化物萃取脱除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萃取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技术进展。萃取脱硫法相对于其它脱硫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和辛烷值损失小等优点。针对常规酸碱洗涤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将新型的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应用于燃料油脱硫的研究中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膜科学作为一门新的科学,近年来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运用膜萃取技术来脱除燃料油中的硫化物是今后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将其它方法与萃取脱硫法进行耦合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油 萃取 脱硫 离子液体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磷酸三丁酯体系分离盐湖卤水镁锂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成龙 贾永忠 景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3-259,共7页
将一种典型的室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替代溶剂用于盐湖卤水萃取锂。在该萃取体系中,离子液体和磷酸三丁酯(TBP)分别用作萃取介质和萃取剂。详细考察了水相酸度、相比等因素对锂分离效率的影响... 将一种典型的室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替代溶剂用于盐湖卤水萃取锂。在该萃取体系中,离子液体和磷酸三丁酯(TBP)分别用作萃取介质和萃取剂。详细考察了水相酸度、相比等因素对锂分离效率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与传统萃取体系相比,该离子液体萃取体系能极大提高萃取效率。该体系最优条件包括:TBP/ILs=9/1(体积比),相比O/A=2:1,水相的p H萃取前不需要调节。在此条件下,锂和镁的单级萃取效率分别为80.64%和5.30%。经过三级逆流萃取,锂的萃取率高达99.42%。在温度为80℃,反萃相比A/O为2的条件下,锂和镁的单级反萃效率分别为98.78%和99.15%。反萃水相中的镁锂比(Mg/Li)降至3.03,与初始值相比降低了9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离 萃取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江 贾永忠 +3 位作者 石成龙 王兴权 姚颖 景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9,共11页
锂同位素(~6Li和~7Li)是核能源开发所需要的重要原料,在能源、环境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已报道的化学交换分离锂同位素方法中,对锂汞齐法、溶剂萃取法、离子色层交换法和膜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类和评述,详细分... 锂同位素(~6Li和~7Li)是核能源开发所需要的重要原料,在能源、环境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已报道的化学交换分离锂同位素方法中,对锂汞齐法、溶剂萃取法、离子色层交换法和膜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类和评述,详细分析了各种化学交换法的分离机理和特点。结果表明,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的分离效应与体系中络合剂与锂离子键合作用相关,锂汞齐法会因环境问题将被其他无汞分离体系取代。此外,溶剂萃取法、离子色层交换法和膜法都具有较大的分离效应,均是非常有前景的锂同位素分离方法。最后,对锂同位素分离研究领域的未来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新型螯合剂设计合成,不同分离工艺的联用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分离机理中尚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化学交换 分离 萃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石脑油中芳烃的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春明 殷梦凡 +6 位作者 童浩 车培源 张睿 刘海燕 刘植昌 张霖宙 孟祥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5,共8页
以苯-环己烷为模型体系,基于COSMO-RS模型研究多种离子液体阴、阳离子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萃取性能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Bmim][FeCl_(4)])萃取剂,并对[Bmim][FeCl_(4)]与苯、环己烷的弱相互作用进行探究... 以苯-环己烷为模型体系,基于COSMO-RS模型研究多种离子液体阴、阳离子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萃取性能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Bmim][FeCl_(4)])萃取剂,并对[Bmim][FeCl_(4)]与苯、环己烷的弱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合成[Bmim][FeCl_(4)]离子液体,并用于苯-环己烷体系的萃取分离,证实该离子液体对石脑油中的芳烃具有良好的萃取分离效果,采用NRTL模型对[Bmim][FeCl_(4)]-苯-环己烷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FeCl_(4)]选择性萃取分离芳烃主要依靠咪唑阳离子与芳烃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相较于环丁砜,该离子液体对于苯-环己烷体系具有更大的两相区,易于苯-环己烷体系的分离;针对芳烃质量分数为0.1的原料,其芳烃分配系数、萃取选择性、萃取性能指数分别可达0.770、19.73和15.19;NRTL模型对该三元体系预测效果较好,均方根偏差为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石脑油 萃取 芳烃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中药提取、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丹丹 谭婷 +1 位作者 刘鄂湖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有机溶剂已成为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重点论述了离子液体在中药不同化学类型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所应用离子液体结构类型及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中药 提取分离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2 位作者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78-3692,共15页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的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碱洗法、溶剂萃取、沉淀法、络合法、液相色谱法、液膜萃取、超临界萃取、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族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每种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按分离剂和分离目标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结为4种分离原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3种物质、改变溶解度、利用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氢键及共轭作用。最后,针对煤基液体油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液体油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 离子液体 低共熔溶剂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