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3+)掺杂对LiFePO_4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 赵敏寿 +3 位作者 王丹丹 沙鸥 邓瑞平 孟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4-1728,共5页
采用两步加热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掺杂Nd3+的LiFe1-xNdxPO4/C复合材料(x=0,0.01,0.02,0.04,0.06,0.08)。用TG-DSC对前驱体进行分析和SQUID(超导量子干涉仪)对样品中Fe3+的磁性测定,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XRD、FE-SEM、EDS等方法分析了样... 采用两步加热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掺杂Nd3+的LiFe1-xNdxPO4/C复合材料(x=0,0.01,0.02,0.04,0.06,0.08)。用TG-DSC对前驱体进行分析和SQUID(超导量子干涉仪)对样品中Fe3+的磁性测定,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XRD、FE-SEM、EDS等方法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LiFe1-xNdxPO4/C复合材料具有橄榄石型结构;当Nd3+的掺杂量6%(物质的量分数)、煅烧温度700℃、煅烧时间16 h时,样品在0.2C(1C=170.0 mA.g-1)电流密度下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可达165.2 mAh.g-1,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仍为92.8%,在1C、2C、5C下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6.8、125.7和114.8 mAh.g-1。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较低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采用外推法得出制备样品的实测理论比容量为168.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nd3+掺杂 电化学性能 实测理论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基质中Cr^(3+)→Nd^(3+)能量传递 被引量:1
2
作者 卢耀华 李野 +2 位作者 姜德龙 孙秀平 端木庆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1,共4页
根据分相成核原理 ,通过一步热处理过程 ,制备了双掺杂B2 O3 Al2 O3 SiO2 系统透明玻璃陶瓷。XRD分析确定主晶相为莫来石固溶体 ;分别测定了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 ,分析讨论了铬和钕格位分布及光谱特点。在双掺杂铬和... 根据分相成核原理 ,通过一步热处理过程 ,制备了双掺杂B2 O3 Al2 O3 SiO2 系统透明玻璃陶瓷。XRD分析确定主晶相为莫来石固溶体 ;分别测定了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 ,分析讨论了铬和钕格位分布及光谱特点。在双掺杂铬和钕玻璃陶瓷中存在较强的Cr3 + →Nd3 + 的辐射能量传递和无辐射传递。Cr3 +主要位于晶相格位中 ,Nd3 + 则全部保留在剩余玻璃相中 ,Cr3 + 的格位分布对光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3+ 钕^3+ 发射光谱 能量传递 玻璃陶瓷 光学激活剂 分相成核 多相基质 纳米材料 铬^3+→钕^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r^(3+)和Nd^(3+)玻璃陶瓷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端木庆铎 苏春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根据分相成核原理,通过一步热处理过程,制备了双掺杂B_2O_3→Al_2O_3→SiO_2系统透明玻璃陶瓷。XRD分析确定主晶相为莫来石固溶体;分别测定了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分析讨论了铬和钕格位分布及... 根据分相成核原理,通过一步热处理过程,制备了双掺杂B_2O_3→Al_2O_3→SiO_2系统透明玻璃陶瓷。XRD分析确定主晶相为莫来石固溶体;分别测定了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分析讨论了铬和钕格位分布及光谱特点。在双掺杂铬和钕玻璃陶瓷中存在较强的Cr ̄(3+)→Nd ̄(3+)的辐射能量传递和非辐射传递,同时也存在Cr ̄(3+)→Cr ̄(3+)的能量传递。Cr ̄(3+)主要位于晶相格位中,Nd ̄(3+)则全部保留在剩余玻璃相中,Cr ̄(3+)的格位分布对光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性 掺杂 发射光谱 能量传递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Nd^(3+)掺杂LaBO_(3)粉体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储刚 吴静 +4 位作者 付丽婷 贾雅薇 吴钳 张静 孟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9-1594,共6页
以六水硝酸钕、甘氨酸、硼酸和水合硝酸镧为原料,采用微波诱导燃烧合成法制备稀土元素Nd^(3+)掺杂改性的LaBO3粉体。采用UV-VIS DRS、XRD、PL和S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探究了Nd^(3+)的掺杂量为1~5%时,产物的形态结构和... 以六水硝酸钕、甘氨酸、硼酸和水合硝酸镧为原料,采用微波诱导燃烧合成法制备稀土元素Nd^(3+)掺杂改性的LaBO3粉体。采用UV-VIS DRS、XRD、PL和S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探究了Nd^(3+)的掺杂量为1~5%时,产物的形态结构和发光性质及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d^(3+)掺杂的LaBO3粉体均为正交晶系LaBO3晶体,最佳反应条件是Nd^(3+)的掺杂量为3.0%,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4 h。UV-VIS DRS光谱表明,Nd^(3+)掺杂改性后,目标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由紫外光区红移至可见光区,增加了光吸收范围。荧光光谱数据显示,在330~435 nm范围内出现了强发射宽峰,峰值在352和380 nm处的发射峰归属于Nd^(3+)的4D3/2,4D5/2,2I11/2,2P3/2激发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诱导燃烧法 nd3+掺杂 LaBO3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在掺Nd^(3+)光热敏折变玻璃中写入光波导
5
作者 张泽宇 安海涛 +5 位作者 王旭 谢英武 张华 刘青 陈立功 杨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6,共8页
利用中心波长1 028nm、重复频率50kHz、脉冲宽度220fs的超短脉冲激光在掺Nd^(3+)光热敏折变玻璃中刻写双线型和压低包层管状波导.研究了激光功率、波导双线间距、管状波导直径对近场模式的影响,得到了两组导光模式较优的波导.利用波导... 利用中心波长1 028nm、重复频率50kHz、脉冲宽度220fs的超短脉冲激光在掺Nd^(3+)光热敏折变玻璃中刻写双线型和压低包层管状波导.研究了激光功率、波导双线间距、管状波导直径对近场模式的影响,得到了两组导光模式较优的波导.利用波导的近场模式强度分布重构了其折射率分布图,得到两类波导最大的折射率增加量分别为+7.0×10^(-4)和+5.5×10^(-4).利用散射法测得双线型波导的传输损耗为1.29dB/cm;通过测量插入损耗得到压低包层管状波导的传输损耗小于1.95dB/cm.利用飞秒激光在掺Nd^(3+)光热敏折变玻璃中直接写入光波导,在集成光学器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双线型波导 压低包层管状波导 飞秒激光光刻 nd^3+光热敏折变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Nd^(3+)掺杂LaBO_(3)荧光粉
6
作者 邰越 付丽婷 +4 位作者 孟竺 许凌子 吴静 贾雅薇 储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6,72,共6页
以La(NO_(3))_(3)·6H_(2)O、H_(3)BO_(3)为原料、C_(2)H_(5)NO_(2)为燃烧剂、Nd(NO_(3))_(3)·6H_(2)O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法合成Nd^(3+)掺杂LaBO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以La(NO_(3))_(3)·6H_(2)O、H_(3)BO_(3)为原料、C_(2)H_(5)NO_(2)为燃烧剂、Nd(NO_(3))_(3)·6H_(2)O为改性剂,通过溶液燃烧法合成Nd^(3+)掺杂LaBO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以及荧光光谱(PL)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均为正交晶系硼酸镧,在煅烧温度875℃、Nd^(3+)掺杂量3%的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硼酸镧荧光粉发光性能最好,且其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均表现出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发蓝绿色光,可广泛应用于激光照明和LED照明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镧 溶液燃烧法 nd^(3+)掺杂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艳平 程浩 +1 位作者 唐贤臣 李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24-10127,共4页
采用熔体-淬冷法制备了Ce^(3+)离子掺杂锂(硼、磷)硅酸盐闪烁玻璃,采用紫外-可见透射、荧光分光法分别研究了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锂硼酸盐、锂硼硅酸盐、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激发与发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Ce^(3+... 采用熔体-淬冷法制备了Ce^(3+)离子掺杂锂(硼、磷)硅酸盐闪烁玻璃,采用紫外-可见透射、荧光分光法分别研究了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锂硼酸盐、锂硼硅酸盐、锂硼磷硅酸盐玻璃的紫外-可见透射、激发与发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Ce^(3+)离子掺杂锂硅酸盐玻璃内引入一定量的B^(3+)、P5+离子,其紫外吸收截止边,紫外激发与发射光谱分别发生一定的红移与蓝移,紫外激发与发射光谱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掺杂 锂(硼 磷)硅酸盐玻璃 紫外激发与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锂铝硅酸盐玻璃的光致发光和辐照致发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艳平 罗德礼 +5 位作者 黄斌 程浩 唐贤臣 李强 雷洪波 陈丹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3-1868,共6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Tb^(3+)掺杂锂铝硅酸盐闪烁玻璃,用紫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了光致发光性能,用X射线和阴极射线激发测试了辐射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低Tb^(3+)掺杂浓度时,随着其浓度增大,Tb^(3+)间的交叉弛豫增...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Tb^(3+)掺杂锂铝硅酸盐闪烁玻璃,用紫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了光致发光性能,用X射线和阴极射线激发测试了辐射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低Tb^(3+)掺杂浓度时,随着其浓度增大,Tb^(3+)间的交叉弛豫增加导致了^(5)D_(3)→^(7)F_(j)跃迁的能量逐渐向^(5)D_(4)→^(7)F_(j)迁移转变,^(5)D 3激发态的荧光寿命和发射强度均明显下降,^(5)D 4^(7)F_(j)发射强度逐渐增大。较高Tb^(3+)浓度时,其浓度继续增加会提升非辐射比例,是荧光寿命降低和荧光猝灭的最主要原因。比较光致发光和辐照致发光性能,发现随着激发源的能量上升,会增加激发态^(5)D_(3)能级向^(5)D_(4)能级的能量转移,同时,由于玻璃的密度低会导致辐照致发光效率随激发源的能量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掺杂 锂铝硅酸盐玻璃 光致发光 辐照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太阳能电池用Ce^(3+)/Tb^(3+)掺杂碱土硼酸盐玻璃
9
作者 杨朋 赵昕 +1 位作者 王志强 林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91-3295,共5页
制备并研究了Ce^(3+)和Tb^(3+)掺杂碱土硼酸盐(LKZBSB)玻璃及该体系玻璃的光致发光特性,观察到起源于Ce^(3+)和Tb^(3+)发光中心的蓝紫色和绿色荧光。波长为487,543,586和621nm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Tb^(3+)的5 D4→7 F6,5 D4→7 F5,5 D4→7... 制备并研究了Ce^(3+)和Tb^(3+)掺杂碱土硼酸盐(LKZBSB)玻璃及该体系玻璃的光致发光特性,观察到起源于Ce^(3+)和Tb^(3+)发光中心的蓝紫色和绿色荧光。波长为487,543,586和621nm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Tb^(3+)的5 D4→7 F6,5 D4→7 F5,5 D4→7 F4和5 D4→7 F3发射跃迁,389nm的宽带发射峰归属于Ce^(3+)的5d→4f电偶级允许跃迁。通过Ce^(3+)引入,LKZBSB玻璃中Tb^(3+)可见光发射的有效激发波长范围显著扩大,尤其在中波紫外激发下,Ce^(3+)/Tb^(3+)共掺样品中Tb^(3+)的绿光发射强度相对于Tb^(3+)单掺样品,增强系数高达73倍。结果表明,在Ce^(3+)/Tb^(3+)掺杂LKZBSB玻璃中,紫外辐射可有效转换成可见光,作为光转换层对增强型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Tb3+掺杂 碱土硼酸盐玻璃 辐射转换 增强型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镱共掺锂硅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快盛 陆敏 +3 位作者 李玮楠 程光华 相里斌 俞小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 ∶Yb3+ 共掺的锂硅酸盐玻璃 ,在室温下 ,用 976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该掺铒玻璃 ,在 15 5 0nm波段实现强的荧光发射 ,中心波长为 1.5 399μm ,荧光半宽高为 5 7.4nm 研究结果表明 ,锂硅酸盐玻璃系统能接受非常高的...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r3+ ∶Yb3+ 共掺的锂硅酸盐玻璃 ,在室温下 ,用 976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该掺铒玻璃 ,在 15 5 0nm波段实现强的荧光发射 ,中心波长为 1.5 399μm ,荧光半宽高为 5 7.4nm 研究结果表明 ,锂硅酸盐玻璃系统能接受非常高的Er3+ 、Yb3+ 掺杂率 ,有较宽的荧光线宽 ,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镱共掺 锂硅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8 nm LD激发下高折射率差光纤锥-硫卤微球耦合系统的荧光回廊模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来伟 吴越豪 +5 位作者 李超然 吕社钦 张培晴 戴世勋 许银生 沈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165,共5页
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0.5wt.%掺杂Nd^3+:75GeS2-15Ga2S3-0CsI(0.5wt.%Nd-GGSI)硫卤玻璃.在此基础上以玻璃粉料漂浮熔融法制备出粒径为50-300μm高折射率(n≈2.1)玻璃微球,并在显微镜下选出表面质量高的硫卤微球用于后续实验.将火焰... 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0.5wt.%掺杂Nd^3+:75GeS2-15Ga2S3-0CsI(0.5wt.%Nd-GGSI)硫卤玻璃.在此基础上以玻璃粉料漂浮熔融法制备出粒径为50-300μm高折射率(n≈2.1)玻璃微球,并在显微镜下选出表面质量高的硫卤微球用于后续实验.将火焰法拉制出的直径1-2μm间的双锥形石英微纳光纤与硫系微球进行近场耦合.相位匹配条件下测试结果表明光纤锥倏逝场将激发球内径向高阶回音壁模式.实验测量了在808nm LD激光泵浦下直径110μm微球的荧光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掺Nd3+硫卤微球在输出端1 075nm波段附近产生了等间距分布的荧光回音壁模式的光学谐振,共振峰间隔为1.80nm.实验结果与微球腔回音壁模式谐振的理论模型有较高的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硫卤玻璃微球 回音壁模式 nd^3+掺杂 锥形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硼酸锂激光玻璃的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跃进 连洁 +1 位作者 于晓红 王公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2-524,575,共4页
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玻璃由于本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核聚变、高功率激光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等领域。利用椭偏仪和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掺钕硼酸锂的折射率、透射和反射等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掺钕硼酸锂玻璃的折射率、... 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玻璃由于本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核聚变、高功率激光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等领域。利用椭偏仪和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掺钕硼酸锂的折射率、透射和反射等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掺钕硼酸锂玻璃的折射率、透射光谱、反射光谱、吸收光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材料在632.8nm波长处折射率为1.684,消光系数为0.056;吸收光谱主要有4个吸收峰,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峰与Nd∶YAG的主要吸收峰大致相同,吸收截面分别为1.45×10-20cm2、1.98×10-20cm2、1.92×10-20cm2、1.94×10-20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硼酸锂玻璃 椭圆偏振光谱法 折射率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钙铝磷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
13
作者 于亚勤 张思远 +1 位作者 王庆元 盛桂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3,共3页
掺钕钙铝磷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于亚勤,张思远,王庆元,盛桂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长春冶金专科学校长春)关键词掺钕钙铝磷酸盐玻璃,光谱参数,Judd-Ofelt理论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 掺钕钙铝磷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于亚勤,张思远,王庆元,盛桂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长春冶金专科学校长春)关键词掺钕钙铝磷酸盐玻璃,光谱参数,Judd-Ofelt理论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后,1961年便出现了掺钕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玻璃 光谱参数 激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激光玻璃饱和通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启华 景峰 +6 位作者 张小民 刘华 张建波 李冬梅 王一菲 陈波 陈远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49-152,共4页
以 Frantz-Nodvik公式为基础 ,用平均通量法 ,通过测量以一种新型激光玻璃为增益介质的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及其输入、输出通量 ,得出了该激光玻璃在短脉冲下的饱和通量值。同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 ,得出了输出通量与饱和通量的经验关... 以 Frantz-Nodvik公式为基础 ,用平均通量法 ,通过测量以一种新型激光玻璃为增益介质的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及其输入、输出通量 ,得出了该激光玻璃在短脉冲下的饱和通量值。同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 ,得出了输出通量与饱和通量的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玻璃 饱和通量 实验研究 Frantz-Nodvik公式 输出通量 放大器 激光器
全文增补中
掺钕玻璃光纤的受激有效截面
15
作者 蔡志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30-635,共6页
利用几率密度矩阵法描述吸收-发射过程,并对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光纤中传播模计算分析,论证了掺杂光纤介质中受激有效截面满足菲切保尔-拉登贝格修正关系式;同时,揭示了这种光纤的光增益效应。基于此法,实验上测试了三种掺钕玻璃光纤的... 利用几率密度矩阵法描述吸收-发射过程,并对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光纤中传播模计算分析,论证了掺杂光纤介质中受激有效截面满足菲切保尔-拉登贝格修正关系式;同时,揭示了这种光纤的光增益效应。基于此法,实验上测试了三种掺钕玻璃光纤的受激有效截面σ,其值介于0.97~4.99×10^(-20)cm^2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 玻璃光纤 受激有效截面
全文增补中
掺钕光纤光放大特性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开宇 曹介元 《光通信研究》 1995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根据钕离子四能级受激跃迁的理论模型,考虑到上能级激发态吸收(ESA〕的影响,对掺钕氟化物玻璃光纤在1300nm波段的光放大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激光器 掺钕光纤 光放大器 氟化物 玻璃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