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文学研究范式转变:从“文学”到“文学性”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马汉广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3,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文学性的历史建构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项目编号:13YJA751036]
                                    黑龙江省哲学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观念"[项目编号:11B03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从斯达尔夫人和马修·阿诺德等人开始的现代文学观念,沿袭了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式,即在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把文学作为主体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来认识文学,因而他们通过文学研究揭示的不是文学自身的真相,而是主体的真相:主体是如何在文学活动中建构起来的。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文学性"的概念,将文学的对象界定为作品的文学性,从而改变了文学研究的范式,使得对文学的探讨摆脱了宏大叙事的影响和制约,转向了具体的实证研究;摆脱了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牵缠,而回归到文学本身来探讨作品所以成为文学的特质;摆脱了因果决定论的束缚,而能在历史的具体的语境中把握文学的实质。
                        
                    
            
- 
                    关键词
                    
                            文学
                            文学性
                            范式
                            主体性
                            宏大叙事
                    
                
- 
                    Keywords
                    
                            literature literariness paradigm subjectivity grand narrative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