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法家功利思想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演进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浦劬 赵滕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传统中国以术驭法而非以法抑术的政治实践,凸显了法家思想法与术之间的矛盾关系。那么,为何术能够替代法成为法家思想的主要实践形式?为何法的治理主张和精神未获承继,而势最终变成了君主专制之势而并非法治之势?实际上,先秦法家思想存... 传统中国以术驭法而非以法抑术的政治实践,凸显了法家思想法与术之间的矛盾关系。那么,为何术能够替代法成为法家思想的主要实践形式?为何法的治理主张和精神未获承继,而势最终变成了君主专制之势而并非法治之势?实际上,先秦法家思想存在公共利益与君主利益两种不同取向,从而形成了结构性矛盾,厘清这两种取向及其结构性矛盾发展的脉络,进而解构其法、术、势的阐述,不失为解答这些问题的路径。一般来说,公共利益取向的法家强调道的客观确定性,认为应以规范促进共同利益,主张公共利益优先,强调君臣共治、法治为主,因此,势即法之势。而君主利益取向的法家则利用道的主观玄虚性,基于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逻辑,主张君主利益优先,强调君主独裁和术治为主。这时,势就成为君主之势。申不害、商鞅、慎到等的功利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基本逻辑上体现着两种取向的结构性矛盾。作为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竭力融合君主利益与公共利益,化解两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达成了其思想在逻辑上的自洽。但是,在君主至上的传统政治实践中,韩非以道的主观玄虚性吸纳其客观确定性,实际上使得君利与公利之间的冲突更加凸显,从而使得君主利益处于优先地位。这就为法家侧重君主利益的论证与儒家主张君主专制的学说融通苟合,进而为传统中国专制政治的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法家 功利思想 君主利益取向 公共利益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引书入画思潮与景德镇程门陶瓷世家的兴衰
2
作者 陈健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3,共4页
清末民初浅绛彩文人瓷画的兴衰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浅绛彩文人瓷画的兴衰归根结底是当时引书入画思潮的审美文化所致。程门陶瓷世家的兴衰是浅绛彩文人瓷画兴衰的集中体现。研究程门陶瓷世家的兴衰,可以明晰... 清末民初浅绛彩文人瓷画的兴衰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浅绛彩文人瓷画的兴衰归根结底是当时引书入画思潮的审美文化所致。程门陶瓷世家的兴衰是浅绛彩文人瓷画兴衰的集中体现。研究程门陶瓷世家的兴衰,可以明晰近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规律。这对于当今陶瓷绘画艺术家传承和创新传统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引书入画思潮 程门 浅绛彩文人瓷画 陶瓷世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古斋琴谱》中浦城闽派古琴文人琴思想研究
3
作者 马达 鲁新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3,I0004,共8页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中蕴含着独到的闽派古琴文人琴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教育思想是其文人琴思想的主体内容,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以曲传文”“中和”“美善”、崇尚“自然”四方面内容;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琴养心”“精积...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中蕴含着独到的闽派古琴文人琴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教育思想是其文人琴思想的主体内容,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以曲传文”“中和”“美善”、崇尚“自然”四方面内容;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琴养心”“精积”、批评古琴“俗授受”现象三方面内容。《与古斋琴谱》中所体现的闽派古琴文人琴思想展现了祝凤喈治学严谨、淡泊宁静等高尚的文人品格,同时也体现了祝凤喈崇高的师德和优秀的教学素养,以及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文人而非琴匠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凤喈 浦城闽派古琴 《与古斋琴谱》 文人琴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