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VE的协同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周玮婧 隋勇 +1 位作者 孙智达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选取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相结合,探讨荔枝皮原花青素、VC、VE单独和复配后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VC和VE的IC5 0值分别为9.98、9.21、27.96mg/L,表明荔枝皮原花青... 选取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相结合,探讨荔枝皮原花青素、VC、VE单独和复配后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VC和VE的IC5 0值分别为9.98、9.21、27.96mg/L,表明荔枝皮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Isobologram分析图中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VE复配后的效应点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下方,理论IC50add值与实验IC50mix值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相互作用指数都小于1,证实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E之间存在协同抗氧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原花青素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周玮婧 孙智达 +1 位作者 谢笔钧 杨尔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71,共4页
本实验对荔枝果皮内的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W/V)、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min、pH6.0提取3次得到样品提取率95.9%... 本实验对荔枝果皮内的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W/V)、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min、pH6.0提取3次得到样品提取率95.9%。提取物浓缩后,采用AB-8填充柱对荔枝皮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得率为1.3%,样品纯度为87.45%。通过对纯化后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原花青素 提取 纯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玮婧 孙智达 +1 位作者 谢笔钧 杨尔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5-179,共5页
为充分利用作为废弃物的荔枝果皮资源,对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比较了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在提取荔枝皮原花青素中的效果,其次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提取温度、提... 为充分利用作为废弃物的荔枝果皮资源,对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比较了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在提取荔枝皮原花青素中的效果,其次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提取温度、提取液浓度和提取时间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响应面试验,并且采用AB-8填充柱对荔枝皮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进行纯化,试验研究得出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68%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05min。最后采用此优化工艺方法比较了4个品种的荔枝中果皮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以及其清除自由基DPPH·的能力,选择桂味品种作为工业化提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原花青素低聚体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玮婧 隋勇 +1 位作者 孙智达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0-43,共4页
制备并定性分析荔枝皮原花青素低聚体(LPOPC)。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通过乙醇浸提,AB-8大孔树脂纯化,Toyopearl HW-40S树脂层析分级处理得到LPOPC,并按聚合度分成了3个组分。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制备并定性分析荔枝皮原花青素低聚体(LPOPC)。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通过乙醇浸提,AB-8大孔树脂纯化,Toyopearl HW-40S树脂层析分级处理得到LPOPC,并按聚合度分成了3个组分。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分析表明,LPOPC中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并且含有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A型原花青素三聚体。通过选择性的级分收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原花青素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原花青素 低聚体 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原花青素对模拟食品体系中糖基化终产物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书艺 秦新光 +3 位作者 程吉祥 祝振洲 何静仁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9-305,共7页
为控制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该文研究了荔枝皮原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procyanidins,LPPC)对模拟食品体系中AGEs的抑制作用。采用α-乳糖/L-赖氨酸模拟食品体系,考察了... 为控制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该文研究了荔枝皮原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procyanidins,LPPC)对模拟食品体系中AGEs的抑制作用。采用α-乳糖/L-赖氨酸模拟食品体系,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温度时LPPC对AGEs的抑制效果,并探讨了多种金属离子对抑制作用的干预。结果表明:在80℃加热2.5 h时,1 mg/m L LPPC对模拟食品体系中AGEs的抑制率达到最大,为79.92%±5.21%;而100℃加热30 min时,LPPC的最大抑制率为63.37%±4.12%。当向模拟体系中加入金属离子(Al^(3+)、Ca^(2+)、Cu^(2+)、Fe^(2+)、Mg^(2+)、Zn^(2+))时,低浓度金属离子表现出抑制AGEs生成的作用,高浓度下反而促进其生成。与仅添加LPPC相比,金属离子在低浓度时减弱了LPPC对AGEs的抑制能力,在高浓度时则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为天然AGEs抑制剂LPPC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金属离子 食品加工 荔枝皮原花青素 食品模拟体系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8硅胶制备荔枝果皮原花青素低聚体的组成分析及单体分离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书艺 吴茜 +1 位作者 隋勇 孙智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更快速地从荔枝果皮中分离制备纯度更高的A-型原花青素低聚体,本研究在传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的基础上,利用C18硅胶填料对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组分分析和HPLC、LC-MS鉴定可知,新法制得的荔枝果皮原花青素低聚体(Litchi pericarp o... 为更快速地从荔枝果皮中分离制备纯度更高的A-型原花青素低聚体,本研究在传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的基础上,利用C18硅胶填料对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组分分析和HPLC、LC-MS鉴定可知,新法制得的荔枝果皮原花青素低聚体(Litchi pericarp oligomeric procyanidins,LPOPC)总酚含量高达940±123 mg/g,且主要为(-)-表儿茶素、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三聚体,相对含量分别占44.86%、36.02%和9.86%,平均聚合度约为1.62。因此,当再次通过Toyopearl HW-40s凝胶对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级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已知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三聚体。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研究显示,该A-型二聚体和三聚体均可清除自由基,并呈现出协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皮 A-型原花青素低聚体 C18硅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抑制丙烯酰胺的动力学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梦舟 丁城 +1 位作者 关亚飞 吴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对原花青素对丙烯酰胺形成-消除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荔枝原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procyanidin,LPPC)和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pod procyanidin,LSPC)对丙烯酰胺最大抑制率添加条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Logi... 对原花青素对丙烯酰胺形成-消除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荔枝原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procyanidin,LPPC)和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pod procyanidin,LSPC)对丙烯酰胺最大抑制率添加条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Logistic-Fermi动力学模型和Logistic-指数动力学模型描述丙烯酰胺的形成-消除动力学过程,最终优化选择Logistic-指数动力学模型为描述对象。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原花青素对丙烯酰胺形成过程具有显著性影响,且LSPC的作用大于LPPC,在反应后期,两种原花青素对丙烯酰胺抑制均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原花青素 莲房原花青素 丙烯酰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