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solar coupling regeneration method for liquid desiccan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清 张小松 许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14-3224,共11页
A new solar coupling regener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olar desiccant regeneration system.The new system makes comprehensively use of the solar energy and can also be appropriate ... A new solar coupling regener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olar desiccant regeneration system.The new system makes comprehensively use of the solar energy and can also be appropriate for energy-storage in a night operation mode when the electric power supply is at its valley.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ystem,the solar thermal regeneration system and the solar electrodialysis regeneration system are made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ystem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new system will be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an the solar thermal regeneration system and the solar electrodialysis regener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desiccant regeneration coupling regeneration solar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明胶干燥用除湿设备对比分析
2
作者 梁吕保 杨莉莉 +2 位作者 张龙 黄建聪 陶赵邦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脱灰鱼鳞或脱脂鱼皮提取的胶液经纯化、浓缩、干燥后得到干燥明胶。在鱼明胶的生产过程中干燥是必不可少的工序,鱼明胶的干燥过程是先将明胶溶液冷却凝冻后,通过挤胶机挤压成面条状,平铺在网带上,然后用经除湿的空气逐渐升温带走水分进... 脱灰鱼鳞或脱脂鱼皮提取的胶液经纯化、浓缩、干燥后得到干燥明胶。在鱼明胶的生产过程中干燥是必不可少的工序,鱼明胶的干燥过程是先将明胶溶液冷却凝冻后,通过挤胶机挤压成面条状,平铺在网带上,然后用经除湿的空气逐渐升温带走水分进行干燥。除湿系统提供干燥空气用于明胶干燥过程。目前,明胶干燥中传统的除湿设备有转轮除湿设备、溶液除湿设备、涂层除湿设备。对比转轮除湿设备、涂层除湿设备、溶液除湿设备在鱼明胶生产中的应用,从初次投入的费用、运行的成本、优缺点等方面阐述对比了三者的特点。转轮除湿设备初次投入费用低,但是运行成本最高。溶液除湿设备初次投入费用高,但运行成本最低。综合考虑,涂层除湿设备性价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明胶 转轮除湿设备 溶液除湿设备 涂层除湿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低温再生转轮除湿联合干燥对白萝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伟南 闫俊海 +4 位作者 吴飞骏 刘寅 李少庆 李书明 高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264,共9页
为探索新型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在白萝卜片干制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5、40、45℃)、不同风速(1、2、3 m/s)和不同切片厚度(3、5、7 mm)下白萝卜片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白萝卜片在切片厚度为5 mm和干燥风速为1 m/s的工况下... 为探索新型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在白萝卜片干制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35、40、45℃)、不同风速(1、2、3 m/s)和不同切片厚度(3、5、7 mm)下白萝卜片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白萝卜片在切片厚度为5 mm和干燥风速为1 m/s的工况下,干燥温度为35℃时其干燥时间为5.5 h,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45℃对应的干燥时间为4.0 h。另外随着切片厚度的减小干燥时间明显缩短,7、5、3 mm切片厚度下的干燥时间分别为6.5、4.0、2.5 h。同时提高干燥风速也可以提高萝卜片的干燥速率,风速为3 m/s的干燥速率与1 m/s的干燥速率相比可提高14%。热泵-低温再生转轮除湿联合干燥与单热泵干燥相比干燥时间缩短1.0 h,复水能力提高了6%,具有更高的干燥速率及干燥品质。另外该文通过对干燥数学模型分析得出Page模型能较好描述白萝卜片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 热泵 低温再生 白萝卜片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除湿/再生设备热质交换过程解析解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晓阳 刘晓华 +2 位作者 李震 张寅平 江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9-514,共6页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除湿器和再生器。该文在已有热质交换模型基础上,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情况,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给出了解析解,得出了状态参数沿程分布情况,并与文献中提出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了校验。应用此解析解可为除湿器... 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除湿器和再生器。该文在已有热质交换模型基础上,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情况,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给出了解析解,得出了状态参数沿程分布情况,并与文献中提出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了校验。应用此解析解可为除湿器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提供依据,确定绝热除湿过程最佳流量比以及为气液逆流热质交换提供了一种简化计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热质交换 流量比 除湿器 再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除湿/再生过程中场均匀分布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华 易晓勤 +1 位作者 常晓敏 江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945,共7页
通过分析溶液除湿、再生过程中传热作用与传质作用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传质驱动力(湿差)和全热换热驱动力(焓差)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传质驱动力场分布越均匀,传质效果越优。除湿过程和以热溶液为热源的再生过程中,传质方向与全热换热... 通过分析溶液除湿、再生过程中传热作用与传质作用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传质驱动力(湿差)和全热换热驱动力(焓差)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传质驱动力场分布越均匀,传质效果越优。除湿过程和以热溶液为热源的再生过程中,传质方向与全热换热方向相同,相同条件下逆流流型的传质效果最优、叉流次之、顺流最差。而以热空气为热源的再生过程中,传质方向与全热换热方向相反,相同条件下顺流流型的传质效果最优、逆流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溶液 除湿 再生 均匀性因子 热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流型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殷勇高 潘雄伟 +1 位作者 陈瑶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6-31,共6页
在顺流型平板降膜热质交换测试装置上对氯化锂水溶液与湿空气除湿、再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NTU-Le模型,着眼于湿空气与溶液耦合热质交换特性,获取了顺流条件下不同空气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工况的耦合传热传质系数随运行参数... 在顺流型平板降膜热质交换测试装置上对氯化锂水溶液与湿空气除湿、再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NTU-Le模型,着眼于湿空气与溶液耦合热质交换特性,获取了顺流条件下不同空气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工况的耦合传热传质系数随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为相关过程模型验证提供可靠数据,同时也为相关设备性能分析与计算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关键词:溶液除湿/再生;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再生 顺流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除湿溶液的再生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易晓勤 刘晓华 +2 位作者 江亿 冯宁 许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该文旨在比较LiBr和LiCl溶液的再生传热传质性能。通过搭建的溶液再生实验台,分别采用LiBr和LiCl溶液实验测试了一系列在溶液调湿空调的再生器中常见的工况;整理再生实验数据,针对评价传热传质性能的指标——再生量,拟和了经验公式,通... 该文旨在比较LiBr和LiCl溶液的再生传热传质性能。通过搭建的溶液再生实验台,分别采用LiBr和LiCl溶液实验测试了一系列在溶液调湿空调的再生器中常见的工况;整理再生实验数据,针对评价传热传质性能的指标——再生量,拟和了经验公式,通过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出实验范围内任意工况下的传热传质性能;再生量是衡量传热传质性能的最直观指标,进口参数等效时,LiBr和LiCl溶液的再生量差别很小,在进口溶液浓度较低(LiBr溶液在40%~43%)时,LiCl溶液的再生量较高;而进口溶液浓度较高(LiBr溶液在48%~50%)时,LiBr溶液的再生量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R LICL 再生量 除湿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冰制取技术研究进展及实验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小松 陈瑶 +2 位作者 殷勇高 闫俊海 李秀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3-1352,共10页
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流态冰制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详细介绍了2类新型流态冰制取方法:溴化锂吸收式低压制冰和与溶液除湿相结合的流态冰制取方法.2类新方法都能利用温度为100℃左右的低位热源作为驱动能源,并通过溶... 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流态冰制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详细介绍了2类新型流态冰制取方法:溴化锂吸收式低压制冰和与溶液除湿相结合的流态冰制取方法.2类新方法都能利用温度为100℃左右的低位热源作为驱动能源,并通过溶液吸湿制造低压环境.相比传统方法,节省了大量电能.对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后,提出了溶液深度除湿蒸发冷冻预冷流态冰制取方法.建立了溶液深度除湿蒸发冷冻预冷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初探.结果表明,当空气含湿量被降低到3 g/kg时,该装置能有效地制取0℃左右的空气和冷冻水.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并对其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冰制取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溶液深度除湿 蒸发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除湿冷却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熊珍琴 代彦军 +1 位作者 王如竹 邓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7-42,共6页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针对溶液除湿系统的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空气和溶液进口参数对溶液除湿器性能(除湿器效率)的影响,并且对采用LiCl的溶液除湿冷却系统进行了部件分析。结果表明:(1)除湿器的效率影响因素中,空气速度和空...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针对溶液除湿系统的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空气和溶液进口参数对溶液除湿器性能(除湿器效率)的影响,并且对采用LiCl的溶液除湿冷却系统进行了部件分析。结果表明:(1)除湿器的效率影响因素中,空气速度和空气湿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溶液的温度和浓度,而空气进口温度和溶液流速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2)在整个系统中,溶液-热水换热器的损失最大,占24.5%,其次是溶液-溶液热回收器和冷水-溶液换热器,分别占24.4%和22.8%,可见减小换热器的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此研究对于明确改进溶液除湿空调的方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除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用液体吸湿剂传质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晓华 易晓勤 江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7-573,共7页
分析比较了溴化锂溶液(LiBr)、氯化锂溶液(LiCl)这两种常用的吸湿盐溶液与湿空气之间的传质性能,二者比较的基准是:溶液温度与表面蒸气压分别对应相等。相同状态时,LiBr溶液的密度约是LiCl溶液的1.2倍,比热容约是LiCl溶液的0.8倍,即当L... 分析比较了溴化锂溶液(LiBr)、氯化锂溶液(LiCl)这两种常用的吸湿盐溶液与湿空气之间的传质性能,二者比较的基准是:溶液温度与表面蒸气压分别对应相等。相同状态时,LiBr溶液的密度约是LiCl溶液的1.2倍,比热容约是LiCl溶液的0.8倍,即当LiBr和LiCl溶液的体积流量相同时,二者的热容量大致相等。通过对热质交换过程解析解的分析,得到影响溶液与空气传质效果的核心参数为:空气与溶液的热容量比和传质单元数。在实验测试分别采用LiBr和LiCl溶液的除湿、再生工况性能的基础上,拟合出了传质系数随着空气与溶液进口参数的变化规律。在实验工况范围内,当LiBr与LiCl溶液的体积流量相同时,采用LiBr溶液的传质性能稍优于LiCl溶液,但二者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吸湿剂 溴化锂溶液 氯化锂溶液 除湿/再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型再生器及其稳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左远志 杨晓西 丁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225,共4页
设计了一种介于开式与闭式集热型再生器之间、溶液流程分为集热再生段Ⅰ与集热再生段Ⅱ的两级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型再生器,并建立了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采用氯化钙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层流流动状... 设计了一种介于开式与闭式集热型再生器之间、溶液流程分为集热再生段Ⅰ与集热再生段Ⅱ的两级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型再生器,并建立了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采用氯化钙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层流流动状态且同等工况下,两级式集热型再生器的再生量比传统闭式集热型再生器大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空调 降膜 溶液再生 集热型再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除湿系统中除湿塔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涂敏 汤广发 +2 位作者 任承钦 曾阳 蔡德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46-2551,共6页
采用已得到实验验证的除湿塔模型以及相应的VC++语言程序模块来描述除湿塔中溶液与湿空气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同时用正交设计法来安排数值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各运行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析... 采用已得到实验验证的除湿塔模型以及相应的VC++语言程序模块来描述除湿塔中溶液与湿空气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同时用正交设计法来安排数值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各运行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除湿塔出口空气含湿量作实验指标时,重要参数包括入口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入口空气的含湿量,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以及换热单元数;以除湿效率作实验指标时,仅有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及换热单元数是重要参数;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除湿塔出口空气含湿量和除湿效率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除湿塔 正交设计 方差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吸湿溶液的叉流除湿模块尺寸优化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晓华 江亿 曲凯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8-884,共7页
在叉流除湿装置实验测试和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压降损失和热质交换效果两方面因素,提出了叉流除湿模块尺寸的优化方法,并通过优化分析给出了该模块的优化尺寸。对于设计风量为600m^3/h的除湿模块,原有的模块尺寸为500×500... 在叉流除湿装置实验测试和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压降损失和热质交换效果两方面因素,提出了叉流除湿模块尺寸的优化方法,并通过优化分析给出了该模块的优化尺寸。对于设计风量为600m^3/h的除湿模块,原有的模块尺寸为500×500×1200mm^3,优化后的除湿模块尺寸为650×310×1050mm^3。优化后模块的热质交换效果与原有模块相同,但体积为原有模块体积的70%,压降仅为原有模块的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溶液 除湿 叉流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型和内热型再生过程热性能对比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勇高 李士强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7-163,共7页
以再生量和再生热效率为性能指标对内热型和绝热型再生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绝热型再生器,内热型再生器不仅能提高再生过程再生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再生过程热利用效率。内热型再生器在溶液流量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具有绝热型... 以再生量和再生热效率为性能指标对内热型和绝热型再生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绝热型再生器,内热型再生器不仅能提高再生过程再生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再生过程热利用效率。内热型再生器在溶液流量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具有绝热型再生器在很大流量情况下同样的再生量,因此内热型再生器在保证较高的再生性能同时,还可以避免或者缓解带液问题。再生空气流量对溶液再生器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生空气流量的虽然能够增加再生量,但是会引起能源利用效率——再生热效率的降低,因此再生空气流量应该慎重选择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内热型再生器 再生量 热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槽式与平板式联合集热溶液双效再生系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左远志 杨晓西 丁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34-173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槽式与平板式联合集热溶液双效再生模式,采用槽式集热管与气液分离器实现沸腾式溶液再生,并回收利用其蒸汽冷凝热作为平板式集热再生装置的一部分热源供给,实现非沸腾式溶液再生。然后建立了其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槽式与平板式联合集热溶液双效再生模式,采用槽式集热管与气液分离器实现沸腾式溶液再生,并回收利用其蒸汽冷凝热作为平板式集热再生装置的一部分热源供给,实现非沸腾式溶液再生。然后建立了其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简化数学模型,对采用氯化钙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能利用系数为68.8%,与普通平板式集热再生器相比,再生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 溶液除湿空调 溶液再生 集热型再生器 太阳能利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珍琴 代彦军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88,共6页
建立了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空气的第1级除湿器和采用氯化锂溶液的第2级除湿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除湿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溶液(CELD,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1∶1)的系统相比... 建立了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空气的第1级除湿器和采用氯化锂溶液的第2级除湿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除湿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溶液(CELD,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1∶1)的系统相比,双溶液除湿系统的除湿效果更佳且能量利用率更高;在温度30°C、绝对湿度16.2 g/kg的工况下,双溶液除湿系统能够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至7.93 g/kg,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达到1.08;若采用太阳能驱动系统,当集热器出口的热水温度为87°C时,该系统性能最佳,COP值达到1.08;当热水温度为75°C时,基于太阳辐射的COP最高,其值为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除湿系统 性能系数 浓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r溶液除湿系统再生器性能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志甲 王玉忠 周立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72,6,共5页
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传热传质部件。本文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这4个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入口溶液温度、液气... 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传热传质部件。本文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这4个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其中入口溶液温度对再生率结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再生器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除湿溶液的新型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清 张小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了提高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新型太阳能溶液耦合再生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耗能模型,并与传统太阳能溶液热再生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运行模式下,... 为了提高太阳能溶液再生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新型太阳能溶液耦合再生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耗能模型,并与传统太阳能溶液热再生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运行模式下,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与太阳能热再生系统相比具有较大的节能优势.在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运行模式下,太阳能集热/再生器出口处溶液浓度对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耗能的影响最大.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将太阳能集热/再生器出口处溶液浓度设计得尽可能小.此外,太阳能集热/再生器的再生效率对太阳能耦合再生系统的耗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溶液再生 太阳能 耦合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再生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志甲 李耀国 尹琰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9-162,共4页
根据湿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叉流溶液再生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简化,得出空气和溶液的质量、能量控制方程。根据数值求解的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简化,利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 根据湿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叉流溶液再生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简化,得出空气和溶液的质量、能量控制方程。根据数值求解的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简化,利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系统 再生器 传热传质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除湿过程热质耦合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志甲 姜萍 周立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1,82,共6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溶液除湿过程中传质过程和传热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实际的溶液除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传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质通量携带的焓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二是水蒸... 从理论上分析了溶液除湿过程中传质过程和传热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实际的溶液除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传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质通量携带的焓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二是水蒸气变成水释放汽化潜热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其中汽化潜热的影响较大。而传热过程对传质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热质耦合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