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吸附剂吸附回收硫脲废液中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丽 钟盛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28,共6页
提出一种以毛竹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吸附剂、选择性地从硫脲废液中吸附回收金的方法。竹炭在H_(2)O-CO_(2)气氛中活化后表面的纳米孔洞比单独使用CO_(2)活化的活性炭孔洞数量更多且尺寸更小,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探究了吸附材料... 提出一种以毛竹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吸附剂、选择性地从硫脲废液中吸附回收金的方法。竹炭在H_(2)O-CO_(2)气氛中活化后表面的纳米孔洞比单独使用CO_(2)活化的活性炭孔洞数量更多且尺寸更小,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探究了吸附材料种类、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硫脲废液中金吸附脱除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6、吸附剂用量8 g/L、吸附温度25℃、时间3.5 h,其中采用H_(2)O-CO_(2)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可吸附脱除硫脲废液中96%以上的金。采用吸附等温模型拟合了H_(2)O-CO_(2)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在硫脲废液中吸附金的过程,结果表明,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吸附硫脲废液中金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物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竹炭 改性 活化 活性炭 硫脲废液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二元常压汽液相平衡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新宾 李振花 +1 位作者 王保伟 许根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用气相单循环的玻璃平衡釜测定了碳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二元系统的常压汽液相平衡数据,用积分法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回归得到了草酸二甲酯的Antoine方程参数。用Wilson活度系数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汽液相平衡 草酸二甲酯 活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对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物系汽液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新宾 李振花 +1 位作者 夏清 王保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用气相单循环平衡蒸馏器测定了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物系的常压汽液相平衡数据 ,用积分法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并用Wilson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得到了液相活度系数参数。测定了加入萃取剂草酸二甲酯 (DMO)对甲醇 (... 用气相单循环平衡蒸馏器测定了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物系的常压汽液相平衡数据 ,用积分法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并用Wilson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得到了液相活度系数参数。测定了加入萃取剂草酸二甲酯 (DMO)对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碳酸二甲酯 汽液相平衡 草酸二甲酯 活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巧丽 陈旭 袁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为了得到磁特性和吸附性能比较好的吸附材料,把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和氧化铁的磁特性结合起来制成复合吸附剂, 在随后的吸附饱和后用一个简单的磁选工序从介质中分离出来.制备了磁性流体和超细磁粉,并与活性炭进行复合,加入不同的活化剂制... 为了得到磁特性和吸附性能比较好的吸附材料,把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和氧化铁的磁特性结合起来制成复合吸附剂, 在随后的吸附饱和后用一个简单的磁选工序从介质中分离出来.制备了磁性流体和超细磁粉,并与活性炭进行复合,加入不同的活化剂制成活性炭/磁性氧化铁复合吸附剂.进行了磁力、Fe含量、BET表面积测量以及XRD衍射分析.通过用碘吸附值法测定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运用线性回归法得到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吸附剂不仅具有磁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流体 超细磁粉 磁性活性炭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炭纸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中液氮温度下的吸气性能测试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斯卫 邓冬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7-551,共5页
通过实验获得了填炭纸在液氮温度下对N2和H2两种气体的等温吸附线,结果表明:填炭纸对N2的吸附效果非常好,对H2的吸附效果较差,相同平衡压力下对N2的吸附量比对H2的吸附量高出1~2个数量级,且在填炭纸外包上绝热材料能大大提高其对... 通过实验获得了填炭纸在液氮温度下对N2和H2两种气体的等温吸附线,结果表明:填炭纸对N2的吸附效果非常好,对H2的吸附效果较差,相同平衡压力下对N2的吸附量比对H2的吸附量高出1~2个数量级,且在填炭纸外包上绝热材料能大大提高其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尤其是对N2的吸附量能提高1-2个数量级,对H2的吸附量也能提高1倍以上,填炭纸对H2的吸附效果是活性炭的3—15倍。用Temkin吸附式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得到了填炭纸在10^-4~10Pa范围内适用的对N2和H2两种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炭纸 液氮温度 等温吸附线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SO_2的催化氧化三相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8
6
作者 程振民 蒋正兴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3,共7页
在氧和水蒸汽共存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而使反应体系变为三相。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反应控制步骤为:H2SO3*+O*H2SO4*。通过对反应速率随硫酸蓄积量线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氧和水蒸汽共存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而使反应体系变为三相。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反应控制步骤为:H2SO3*+O*H2SO4*。通过对反应速率随硫酸蓄积量线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无法采用内部效率因子的概念加以解释。根据Langmuir-Hinshelwood原理得出活性炭表面存在两类不同的活性中心,其中H2SO4和O2占据一类活性中心;SO2、H2O和H2SO3占据另一类活性中心。证实了大孔不参与反应,仅起到输送和蓄积硫酸的作用,反应是在剩余的微孔表面上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活性炭 脱硫 三相反应 烟气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化学活化杉木屑制备活性炭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素文 丘克强 +4 位作者 羊亿 吴志平 罗卫华 吴宇雄 成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1,180,共5页
以益阳地区某木材加工厂的废弃生物质杉木屑为原料,对其进行真空化学活化。活性炭产物微孔结构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0.02%;根据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其对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 以益阳地区某木材加工厂的废弃生物质杉木屑为原料,对其进行真空化学活化。活性炭产物微孔结构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0.02%;根据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其对氮气的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型吸附等温线,可以使用Langmiur方程描述;吸附平衡常数为2.70 kPa-1;标准状态下的饱和吸附量为360.81 cm3.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活性炭 孔体积 吸附等温线 饱和吸附量 吸附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对其选择性吸附CH_4/N_2混合气中CH_4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苏艳敏 徐绍平 +3 位作者 王吉峰 刘万祝 肖荣林 欧阳少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
活性炭因其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和吸附容量已被广泛应用于CH4/N2的吸附分离研究,影响活性炭选择吸附性和吸附容量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是其微孔结构,准确地表征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并阐明其与活性炭选择性吸附CH4/N2混合气中CH4的内在联系... 活性炭因其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和吸附容量已被广泛应用于CH4/N2的吸附分离研究,影响活性炭选择吸附性和吸附容量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是其微孔结构,准确地表征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并阐明其与活性炭选择性吸附CH4/N2混合气中CH4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常温气体吸附法和分子探针技术,采用吸液驱气法表征了6种活性炭的微孔孔径分布,结合动态法测量得到CH4/N2分离因子,并借此分析了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对其选择性吸附CH4/N2混合气中CH4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77K条件下N2吸附法测试结果相比,吸液驱气法能够测量到活性炭中更小尺寸的孔;②活性炭样品微孔孔径分布不同,其CH4/N2分离因子也不相同;③活性炭孔径小于0.48nm的微孔对其选择性吸附混合气CH4/N2中的CH4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认为,吸液驱气法可为研发吸附分离CH4/N2的吸附剂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液驱气 微孔孔径分布 动态法 CH4 N2分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处理金精矿半工业化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泽彪 张正勇 +4 位作者 彭金辉 王海娟 张利波 王万坤 曲雯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6,30,共4页
针对贵州丹寨难处理金矿,提出了焙烧预处理—密闭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提金新工艺,进行了处理量为10 t的半工业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u浸出率87.74%,Au解析率98%,Au总实收率72.38%。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石 焙烧预处理 氰化 固液分离 活性炭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耀光 张慧 +2 位作者 黄六莲 曹石林 陈礼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6,共7页
为提高离子液体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研究了活性炭对离子液体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的吸附效果,确定了活性炭用量、离子液体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盐硫酸钠的添加对吸附过程的影... 为提高离子液体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研究了活性炭对离子液体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的吸附效果,确定了活性炭用量、离子液体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盐硫酸钠的添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吸附结束后使用丙酮进行解吸再生。采用UV、FT-IR和1H NMR对吸附前后离子液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质量浓度8 g/L,温度30℃,吸附时间120 min条件下,活性炭对质量浓度为80 mg/L的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水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佳,无机盐硫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使用硫酸钠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回收率可达93%,且再生后离子液体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液体工业化及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离子液体 硫酸钠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研究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天保 王林 +3 位作者 许娟 马亚团 马海龙 杨亚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醋酸浓度与其还原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为基础,将此关系运用于活性炭对醋酸的吸附,设计出适合于本科教学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且从饱和吸附量计算所得活性... 以醋酸浓度与其还原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为基础,将此关系运用于活性炭对醋酸的吸附,设计出适合于本科教学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且从饱和吸附量计算所得活性炭比表面积与酸碱滴定法所得结果近似相等。教学实践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固体表面吸附理论和循环伏安法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吸附 循环伏安法 比表面积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在活性炭/水界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振国 金明钟 刘迎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904-1907,共4页
研究了不同 p H值介质中酪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p H值 4 .2~ 6.1时吸附量较大 ,在酪氨酸的等电点时吸附量最大 ;酪氨酸被吸附的主要形式是兼性离子 ;酪氨酸离子靠 Van der Waals力吸附在活性炭 /水界面上 .用介质 p
关键词 酪氨酸 固液界面吸附 活性炭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发酵液的活性炭吸附处理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莉莉 周建中 黄顺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52-556,共5页
提出了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柠檬酸发酵液的工艺条件及流程。探讨了温度、通量、停留时间、再生碱液浓度等对吸附、脱附操作的影响。解决了萃取法制柠檬酸操作时的界面污物现象,为充实该法制柠檬酸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柠檬酸 活性炭 吸附 脱附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氨盐水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其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希 戈育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8-272,共5页
Carbonation of ammonium brine is the principal process in manufacture of soda. Thesystem involves more than 10 components of electfolytes and molecules.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swere cAned out to measure vapor phase ... Carbonation of ammonium brine is the principal process in manufacture of soda. Thesystem involves more than 10 components of electfolytes and molecules.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swere cAned out to measure vapor phase partial pressures of COZ and NH3.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cover carbonation degree of 0. 10.9, temperature of 30-70℃, and ion strength of 4.5-6 mol. (kgH2O)-1.A simplified Pitier equation was employed to calculate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ion and molecularcomponents, and the 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s were regres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Variationof concentration of each component during carbonation process was compu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to the proposed thermodynam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气液平衡 碳酸化反应 氨盐水 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俊莉 刘世川 +2 位作者 卢永斌 张颖 任海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4-548,553,共6页
从电化学试验行为、表面分析技术、量子化学计算等多方面综述了离子液体对碳钢的缓蚀行为,包括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缓蚀机理、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作用机理、腐蚀产物膜的元素构成及物种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对应的前线轨道能... 从电化学试验行为、表面分析技术、量子化学计算等多方面综述了离子液体对碳钢的缓蚀行为,包括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缓蚀机理、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作用机理、腐蚀产物膜的元素构成及物种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对应的前线轨道能量差与缓蚀效率的关系,并展望了离子液体缓蚀剂未来应用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离子液体 缓蚀剂 极化曲线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脱除湿法磷酸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燕凤 李军 +1 位作者 许晨 喻婵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在采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时,磷酸中的有色杂质会与萃取剂作用,干扰萃取过程,因此有必要事先对磷酸进行脱色处理。对4种活性炭的脱色及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用间歇实验筛选出了一种脱色性能好、磷损失小的活性炭。并用玻璃吸附柱进... 在采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时,磷酸中的有色杂质会与萃取剂作用,干扰萃取过程,因此有必要事先对磷酸进行脱色处理。对4种活性炭的脱色及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用间歇实验筛选出了一种脱色性能好、磷损失小的活性炭。并用玻璃吸附柱进行连续吸附实验,测定了其初始脱色率和最佳用量,以及经过1次再生和2次再生的再生率和最大脱色率。实验结果表明,新炭的最佳用量为1 kg原酸用12.9 g新炭,脱色率为72%;1次再生的活性炭再生率为99.5%,脱色率达到新炭的95%。适用于湿法磷酸脱色的活性炭是颗粒状、比表面积大、孔隙体积大和平均孔径大的一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脱色 液相吸附 湿法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金矿含氰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吉奎 喻连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云南某金矿采用传统氰化工艺生产黄金。为使该矿的含氰废水能达标排放,采用"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对其进行了除氰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的pH=10.5、m(NaClO)∶m(CN-)=2.5,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pH=... 云南某金矿采用传统氰化工艺生产黄金。为使该矿的含氰废水能达标排放,采用"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对其进行了除氰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局部氧化反应的pH=10.5、m(NaClO)∶m(CN-)=2.5,二段完全氧化反应的pH=9.1、m(NaClO)∶m(CN-)=7,两段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均为15 min条件下,废水经次氯酸钠两段氧化,游离氰根含量可由原来的45.01 mg/L下降到0.19 mg/L。两段氧化后的废水再用200 mg/L的活性炭吸附1 h,可使其游离氰根含量<0.05 mg/L,从而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废水 次氯酸钠氧化 活性炭吸附 游离氰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热反应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金锋 闫忠清 +3 位作者 张睛 董红雨 李晨曦 任红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8-1576,共9页
针对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咪唑-脯氨酸离子液体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优化吸附性能。以典型的甲苯气体为例,讨论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结构的变化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热反应安全性。研究结... 针对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咪唑-脯氨酸离子液体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优化吸附性能。以典型的甲苯气体为例,讨论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结构的变化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热反应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咪唑-脯氨酸改性活性炭表面的孔隙数量增多、孔径变大、含氧官能团增加、比表面积和体积增大。改性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78 mg·g^(-1)是改性前活性炭吸附量36.03 mg·g^(-1)的2.17倍,吸附能力明显提升;粒径为51μm和111μm的两种改性活性炭的自燃温度比未改性活性炭的自燃温度分别提高了22.4℃和19.4℃且到达自燃温度所需时间分别延长了11.17 h和0.75 h。改性活性炭所需活化能为47.32kJ·moL^(-1),热稳定性优于未改性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活性炭 吸附 甲苯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氧化改性后的脱硫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兴惠 杨姣姣 都亚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1-5157,共7页
为了将活性炭纤维(ACF)应用于空调领域实现新风的过滤优化以及提高吸附极性分子SO2的效率,对ACF进行液相氧化改性制成了具有极性的折叠式复合体滤网,并进行了SEM、BET和FTIR分析;搭建了直流式系统实验台,选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 为了将活性炭纤维(ACF)应用于空调领域实现新风的过滤优化以及提高吸附极性分子SO2的效率,对ACF进行液相氧化改性制成了具有极性的折叠式复合体滤网,并进行了SEM、BET和FTIR分析;搭建了直流式系统实验台,选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外空气进入滤网前后SO2的浓度,定量研究了在不同初始SO2浓度下改性前后滤网的动态脱硫效率。结果表明:①ACF经HNO3氧化改性处理后,表面微观结构有显著变化,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别由653.70m^2/g、0.43cm^3/g、2.64nm降低至488.84m^2/g、0.32cm^3/g、2.58nm,O—H和C—O的透射率分别由96%、95%降低至65.5%、75%,即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和醚基)含量增加;②改性前后ACF对低浓度SO2的平均动态脱硫效率分别为33%和75%,即改性后ACF的表面极性增强,滤网的动态脱硫效率提高了42%,应用于空调过滤网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液相氧化 直流式系统 吸附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乙二醇产品精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穆仕芳 张士祥 +3 位作者 陈创新 尚如静 魏灵朝 蒋元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
采用活性炭液相静态吸附法对煤基乙二醇产品进行精制,研究活性炭改性方法以及原料来源对煤基乙二醇紫外透光率和产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炭和椰壳炭组合改性吸附后,煤基乙二醇产品品质明显提升,效果优于催化加氢。在此基础上研究放... 采用活性炭液相静态吸附法对煤基乙二醇产品进行精制,研究活性炭改性方法以及原料来源对煤基乙二醇紫外透光率和产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炭和椰壳炭组合改性吸附后,煤基乙二醇产品品质明显提升,效果优于催化加氢。在此基础上研究放置时间和测试过程中参比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乙二醇 产品精制 活性炭 液相吸附 催化加氢 放置时间 参比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