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0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numerous larval diets on the biology of pink bollworm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1
作者 AKHTAR Shamim ARIF Muhammad Jalal +1 位作者 GOGI Muhammad Dildar HAQ Imran-ul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Background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has become a poten-tial pest of cotton by causing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Pakistan.Keeping in view the fa... Background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Lepidoptera:Gelechiidae)has become a poten-tial pest of cotton by causing substantial yield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Pakistan.Keeping in view the facts like limited research investigations,unavailability,and high cost of artificial diet’s constituents and their premixes,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ions on the dietary aspect of P.gossypiella were conducted.The larvae of P.gossypiella were reared on different diets that were prepared using indigenous elements.The standard/laboratory diet com-prised of wheat germ meal 34.5 g,casein 30.0 g,agar–agar 20.0 g,sucrose 10.0 g,brewer’s yeast 5.0 g,α-cellulose 1.0 g,potassium-sorbate1.5 g,niplagin 0.5 g,decavitamin 0.01 g,choline-chloride 0.06 g,maize-oil 3.30 g,honey 2.0 g,and water 730.0 mL.Alternatives to cotton bolls and wheat germ meal were okra seed sprouts,okra fruit,cottonseed meal,and okra seed meals,which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o introduce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 mass-rearing system.Results The larval development completed in 19.68d±0.05 d with a weight of 20.18mg±0.20 mg at the fourth instar fed on the cottonseed meal-based diet instead of wheat germ meal based diet.On the same diet,84.00%±4.00%,17.24 mg±0.03 mg,and 7.76d±0.06 d were recorded as pupae formation,pupal weight,and pupal duration,respectively.Adult emergence,76.00%±1.00%was recorded from pupae collected from larvae raised on cottonseed meal-based diet.These male and female moths lived for 40.25d±0.10 d,and 44.34d±0.11 d,respectively.Females deposited 21.28±0.04 eggs per day with the viability of 65.78%±0.14%.The larval mortal-ity at the fourth instar was 37.20%±1.36%and malformed pupation of 12.00%±1.41%was recorded.Replacement of wheat germ meal with that of local meals(cottonseed and okra seed)in the standard laboratory diet has saved 463.80 to 467.10 PKR with 1.62 to 1.63 cost economic returns,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is of novel nature as it provides a concise and workable system for the economic and suc-cessful rearing of P.gossypiella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diets Cottonseed meal Laboratory rearing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Wheat germ m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不同组织消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杨伟克 杨丽莎 +5 位作者 王永生 Syed Ahmed Zia 杨海 袁亚杰 陈松 朱水芬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5-660,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5龄家蚕不同组织相关消化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期揭示饲料育与桑叶育对家蚕机体消化代谢的生理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不同组织脂肪酶、a-淀粉酶和类...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5龄家蚕不同组织相关消化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期揭示饲料育与桑叶育对家蚕机体消化代谢的生理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不同组织脂肪酶、a-淀粉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消化酶基因BmLip-1、Bm Amy1和BmTry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桑叶饲育组家蚕相比,人工饲料育家蚕脂肪体和中肠脂肪酶、a-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的脂肪酶和a-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血淋巴和中肠类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增高,脂肪体类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mLip-1和BmAmy1的表达量仅在饲料育家蚕脂肪体组织中显著高于桑叶饲育组,这与其酶活性变化差异趋势相反。BmTryp的表达量在饲料育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桑叶饲育组,这与酶活性变化差异趋势一致。【结论】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不同组织消化酶活性及其相关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筛选和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优良家蚕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桑叶 家蚕 消化酶活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梅 胡佳惠 +1 位作者 胡晓红 黎巧玲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2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3...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2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12月前入院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4年1月后入院的61名患者为干预组,采用个体化饮食表指引的护理评估和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对吞咽障碍护理评估正确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9%)和营养不良发生率(8.2%)低于对照组(30.0%,18.3%)、血清前白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对吞咽障碍护理评估的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饮食表能够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营养状况,还能提高临床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模式的创新研究
4
作者 李斌 钟志君 +6 位作者 邓卉 晁娅梅 倪青松 屈东 刘进远 余冰 邹成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6-160,共5页
四川饲料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省饲料工业协会、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就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现状对省内不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开展了调研,总结了相关企业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中的典... 四川饲料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省饲料工业协会、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就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现状对省内不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开展了调研,总结了相关企业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中的典型做法、成功案例和有益尝试,提炼了4个具有四川特色的减量替代模式,以助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为促进养殖业持续稳定和安全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饲料资源 豆粕 减量替代 多元化日粮 精准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酮饮食、阿那白滞素及托珠单抗治疗急性期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刘伟 邓泂 +1 位作者 桑田 张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及托珠单抗治疗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FIRES、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和托珠单抗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及托珠单抗治疗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FIRES、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和托珠单抗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 calt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13日。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iew Manager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549项研究中,45例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符合入选标准,共有45篇回顾性研究,其中25篇、8篇、17篇文献分别被纳入生酮饮食治疗、托珠单抗、阿那白滞素组,分别有66例、8例、54例患者被纳入生酮饮食治疗、托珠单抗、阿那白滞素组,其中有3篇个案报道中3例患者均接受托珠单抗及阿那白滞素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和托珠单抗治疗FIRES急性期有效率分别为68%(95%CI=51%~85%,I^(2)=71%,P<0.01)、57%(95%CI=35%~80%,I^(2)=71%,P<0.01)、100%(95%CI,79%~100%,I^(2)=0%,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托珠单抗组存活率分别为96%(95%CI=89%~100%,I^(2)=0%,P=1.00)、96%(95%CI=89%~100%,I^(2)=0%,P=1.00)、100%(95%CI=80%~100%,I^(2)=0%,P=1.00)。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托珠单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5%CI=7%~37%,I^(2)=81%,P<0.01)、19%(95%CI=2%~36%,I^(2)=67%,P<0.01)、0%(95%CI=0%~21%,I^(2)=0%,P=1.00)。结论: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和托珠单抗均可减少FIRES急性期癫痫发作频次,生酮饮食治疗、阿那白滞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低血糖、感染等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可能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阿那白滞素 托珠单抗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日粮低蛋白水平及氨基酸平衡模式研究
6
作者 邵丽玮 赵前程 +7 位作者 任智彬 王珏 杨博文 冯志华 郝艳霜 李树鹏 李茜 赵国先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9-37,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并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及氨基酸平衡模式。选取40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50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饲喂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日粮,Ⅰ组(对照组)粗蛋白...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并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及氨基酸平衡模式。选取40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50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饲喂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日粮,Ⅰ组(对照组)粗蛋白水平为15.5%,Ⅱ、Ⅲ、Ⅳ组粗蛋白水平降至14.0%并分别平衡蛋氨酸(Met)+赖氨酸(Lys)、Met+Lys+苏氨酸(Thr)和Met+Lys+Thr+色氨酸(Trp),Ⅴ、Ⅵ、Ⅶ组粗蛋白水平降至12.5%并分别平衡Met+Lys、Met+Lys+Thr和Met+Lys+Thr+Trp。预试期7 d,正试期84 d。结果表明:①日粮粗蛋白水平显著影响产蛋率和料蛋比(P<0.05);氨基酸平衡模式显著影响产蛋率(P<0.05);粗蛋白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模式交互对产蛋率、料蛋比影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Ⅴ、Ⅵ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Ⅱ、Ⅲ、Ⅳ、Ⅶ组生产性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②日粮粗蛋白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模式均显著影响粗蛋白表观代谢率(P<0.05),且交互作用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Ⅲ、Ⅳ、Ⅶ组显著提高(P<0.05),Ⅱ、Ⅴ、Ⅵ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日粮粗蛋白水平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酸含量(P<0.05);氨基酸平衡模式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日粮粗蛋白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模式交互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Ⅴ、Ⅵ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Ⅵ组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Ⅳ、Ⅴ、Ⅵ、Ⅶ组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日粮粗蛋白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模式对粪中吲哚、粪臭素、氨气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且交互作用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其他6组吲哚、粪臭素及氨气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⑤Ⅱ、Ⅲ、Ⅳ组利润均高于Ⅰ组,且Ⅲ组经济效益最好。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玉米-豆粕-棉粕-菜籽粕型低蛋白日粮具有可行性,平衡Met+Lys+Thr可使日粮粗蛋白水平降至14.0%(比正常水平降低1.5%),氨基酸平衡模式为Lys∶Met∶Thr∶Trp=100∶47∶7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玉米 豆粕 棉粕 菜籽粕 低蛋白日粮 氨基酸平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和运动干预下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质量控制交互效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喆 钱帅伟 丁树哲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5,共11页
归纳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质量的交互效应在运动和饮食干预下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出:在饮食方面,间歇性禁食可能通过线粒体自噬调节节律分子钟,从而促进健康;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可有效避免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运... 归纳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质量的交互效应在运动和饮食干预下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出:在饮食方面,间歇性禁食可能通过线粒体自噬调节节律分子钟,从而促进健康;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交互作用可有效避免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运动方面,目前已明确PGC-1α、Fis1和HIF-1α分别在脂肪、肝脏和骨骼肌中与BMAL1存在交互效应,且运动可通过BMAL1-HIF-1α、CLOCK-线粒体自噬以及AMPK-SIRT1-PGC-1α调控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交互效应。长期择时运动和/或不同运动强度/方式(如无氧运动、低氧运动、抗阻训练等)对线粒体质量和节律分子钟交互效应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可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运动是否通过节律分子钟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交互效应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异常亦有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分子钟 线粒体质量控制 运动 饮食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李湛民 孙智 +2 位作者 刘铁军 胡世隆 肖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片率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变化:造模组较空白组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减少,生精小管间隔增宽,精原细胞间距增大,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大量减少,管腔内精子细胞大量减少。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尤其对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肥胖大鼠 生殖能力 大鼠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9
作者 郭建林 孙丽慧 +5 位作者 李倩 姚林杰 姜建湖 孙钰鑫 高令梅 张海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5-95,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投喂膨化配合饲料为对照组,投喂膨化配合饲料+发酵饲料(配比为3∶1)为试验组,对草鱼进行为期63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生长及形体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投喂膨化配合饲料为对照组,投喂膨化配合饲料+发酵饲料(配比为3∶1)为试验组,对草鱼进行为期63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生长及形体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草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表现出与全鱼相同的趋势,肌肉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血清酶活性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肠道组织学和微生物的测定,试验组草鱼肠道皱襞长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试验组草鱼肠道蓝细菌门与变形菌门占比升高,在属水平上,试验组弧菌属和纤发鞘丝蓝细菌属占比显著升高(P<0.05),但试验组草鱼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维氏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试验组草鱼总的死亡率降低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养殖过程中投喂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降低草鱼饲料系数,增强草鱼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草鱼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攻毒效果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靶脂质组学研究黑木耳水提物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作用机制
10
作者 吴俐 陈寿辉 +4 位作者 汤葆莎 易可欣 夏青 曹渝萍 李怡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38-347,共10页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检测体重、脏器指数、血清、肝脏和粪便的生化指标、附睾脂肪和肝脏病理切片,评估黑木耳水提物(Auricularia auriculata aqueous extract,AE)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采用广靶脂质组学方...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检测体重、脏器指数、血清、肝脏和粪便的生化指标、附睾脂肪和肝脏病理切片,评估黑木耳水提物(Auricularia auriculata aqueous extract,AE)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采用广靶脂质组学方法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与对照组(NFD)比较,模型组(HFD)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提高,说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成功建立。与HFD组比较,500 mg·kg^(-1)AE处理组(HAE)能极显著降低小鼠附睾脂肪指数32.05%、血清TC13.94%、肝脏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75.00%,显著降低肝脏指数16.41%,提高短链脂肪酸(SCFAs)总量162.16%,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附睾脂肪沉积,有助于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HAE组和HFD组的血清脂质中共鉴定86种生物标志物(P<0.05,VIP>1.0),其中上调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等36种脂质,下调磷脂酰胆碱(PC)、神经酰胺(Cer)、己糖神经酰胺(HexCer)、己糖神经酰胺硫化物(SHexCer)、磷脂酰肌醇(PI)、溶血磷脂酰肌醇(LPI)和磷脂酰甘油(PG)等50种脂质,这些差异脂质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甘油脂质代谢、胆固醇代谢等通路。综上,HAE组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血清TC、肝脏NEFA和肝脏指数、附睾脂肪指数,显著提高粪便SCFAs,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附睾脂肪沉积,有助于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广靶脂质组学方法揭示了HAE调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甘油脂质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等代谢途径的86种脂质生物标志物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水提物 高脂饮食 降胆固醇 广靶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在肉鸡低蛋白质饲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彬 陈柳 +1 位作者 虞洁 梅绍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01-4208,共8页
维持支链氨基酸(BCAA)平衡对于调节肉鸡的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低蛋白质饲粮容易引起BCAA比例失衡,对肉鸡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肉鸡的BCAA需要量受饲粮组成、生长发育阶段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 维持支链氨基酸(BCAA)平衡对于调节肉鸡的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低蛋白质饲粮容易引起BCAA比例失衡,对肉鸡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肉鸡的BCAA需要量受饲粮组成、生长发育阶段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BCAA在肉鸡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推荐比例,并基于BCAA的拮抗效应以及不同形式氨基酸的消化动力学差异,对不同饲料原料的BCAA组成特征及其在肉鸡低蛋白质饲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精准评估促进肉鸡生长以及肌肉蛋白质沉积的BCAA需要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支链氨基酸 低蛋白质饲粮 代谢机制 平衡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动物蛋白比例和添加丹参酮对大口黑鲈无鱼粉饲料应用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牛景彦 范洁梁 +1 位作者 王力 王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9-95,共7页
研究旨在评价无鱼粉饲料在大口黑鲈养殖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改进无鱼粉饲料应用效果的方法。基础饲料(B)鱼粉含量为40%,利用鸡肉粉完全替代B中的鱼粉构建饲料P,再利用一种复合植物蛋白原料分别替代P中的鸡肉粉19%和36%,将动物蛋白比例... 研究旨在评价无鱼粉饲料在大口黑鲈养殖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改进无鱼粉饲料应用效果的方法。基础饲料(B)鱼粉含量为40%,利用鸡肉粉完全替代B中的鱼粉构建饲料P,再利用一种复合植物蛋白原料分别替代P中的鸡肉粉19%和36%,将动物蛋白比例从65%分别降低至55%(PC1)和45%(PC2)。在P中分别添加0.1%和0.5%的丹参酮构建饲料PT1和PT2。试验鱼初始体质量为(18.0±0.1)g,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内饲养8周。结果表明:改变动物蛋白比例对鱼增重、试验结束时体质量(FBW)、摄食率、饲料系数(FCR)、氮贮积效率(NRE)、能量贮积效率(ERE)、氮废物排放量(NW)、肥满度(CF)、肝重指数(HSI)、内脏团指数(VSI)及鱼体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能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丹参酮显著影响NRE、CF和HSI,但对增重、FBW、摄食量、FCR、ERE、NW、VSI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与摄食B的鱼相比,摄食无鱼粉饲料(P、PC1、PC2、PT1和PT2)的鱼增重、FBW、NRE和ERE显著下降,FCR和NW显著增加,但CF、HSI、VSI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变化。综上可知,投喂无鱼粉饲料会导致大口黑鲈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下降,氮污染增加;改变动物蛋白比例和添加丹参酮未对无鱼粉饲料的应用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鱼粉饲料 生长 饲料利用效率 氮废物排放量 动物蛋白比例 丹参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饲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袁建敏 尹达菲 +1 位作者 于耀 刘菀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共7页
随着全球禽肉需求的快速增长,饲料蛋白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传统高蛋白饲粮虽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但其导致的氮排放,加剧了环境负担;同时,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发酵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文章系统综述了低蛋白... 随着全球禽肉需求的快速增长,饲料蛋白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传统高蛋白饲粮虽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但其导致的氮排放,加剧了环境负担;同时,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发酵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文章系统综述了低蛋白饲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潜在贡献,以推动家禽养殖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饲粮 肉鸡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肠道健康 氮排放 环境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检测方法及尿素循环障碍患者食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新玉 李子樱 +8 位作者 唐淑军 孙丽萍 赵云霞 肖伟敏 顾亚萍 匡慧颖 陈欣 杨国武 黄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苯甲醚,再取上清液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分离,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并通过内标法定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5 mg/100 g,定量限为5.0 mg/100 g,回收率在80.0%~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1%。对市场常见的49种蔬菜和50种水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豆类、薯芋类、葱蒜类、菌类、瓜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其中豆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绿叶菜类(P<0.01);在水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果类、西甜瓜类、聚复果类、浆果类、柑果类、香蕉类、壳果类,核果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壳果类(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更多地摄入绿叶菜类、壳果类等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少的果蔬,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与(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比值较高的小白菜、木耳、大葱、椰汁、桂圆、柚子等果蔬。另外,应减少对土豆、南瓜、长豆角、香瓜、红李、黄桃等比值较低果蔬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蔬菜 水果 尿素循环障碍 日常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低蛋白质饲粮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净能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思淼 闫晓刚 +8 位作者 燕磊 卢长吉 安沙 赵晓东 梁浩 李立佳 张琦玉 呙于明 班志彬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97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净能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其中2个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参照《爱拔益加(AA)肉鸡饲养管理手册2019》分别降低1(22%)和2个百分点(21%),2... 本试验旨在探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净能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其中2个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参照《爱拔益加(AA)肉鸡饲养管理手册2019》分别降低1(22%)和2个百分点(21%),2个蛋白酶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300 mg/kg。选取1日龄体重接近的AA肉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期21 d。于14~17日龄(其中预试期1 d,正试期3 d)开展呼吸测热试验,并分别于10和21日龄开展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CP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未添加蛋白酶相比,饲粮添加300 mg/kg蛋白酶极显著提高1~10日龄和1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P<0.01),显著降低1~10日龄料重比(F/G)(P<0.05)。2)与22%CP水平饲粮相比,21%CP水平饲粮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胸肌率(P<0.05);饲粮添加蛋白酶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3)与22%CP水平饲粮相比,21%CP水平饲粮极显著降低肉鸡总产热量(THP)和热增耗(HI)(P<0.01),显著降低蛋白质沉积能和氮沉积量(P<0.05),显著提高脂肪沉积能(P<0.05);与未添加蛋白酶相比,饲粮添加300 mg/kg蛋白酶极显著降低THP和HI(P<0.01),显著提高脂肪沉积能(P<0.05),极显著提高净能(P<0.01),并极显著提高净能/表观代谢能和净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P<0.01)。综上所述,降低饲粮CP水平1~2个百分点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可以提高净能利用效率并影响能量分配,提高ADG;饲粮净能参数与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一致,净能体系可作为外源酶制剂对饲粮能量利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低蛋白质饲粮 蛋白酶 净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组学技术在肠道健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彤晓 陈亚南 +4 位作者 王健瑭 皇甫秉欣 班秋实 黄昆仑 贺晓云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3-352,共10页
肠道是动物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机体内可以通过激活肠道-器官轴影响消化以外的各种生理过程,健康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从而促进肠道健康;如果饮食不... 肠道是动物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机体内可以通过激活肠道-器官轴影响消化以外的各种生理过程,健康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从而促进肠道健康;如果饮食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肠道问题,肠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传统的组学技术是在多细胞基础上进行的,丢失了细胞异质性的信息。而单细胞组学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和比较单个细胞基因组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和肠道健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将对单细胞组学在肠道健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有望为理解肠道的生理功能和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为改善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组学 测序 饮食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盘羊食性与肠道微生物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娇 迪拉拉·托留 +3 位作者 徐文轩 吴永杰 汪沐阳 杨维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9-643,共15页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代谢和环境适应有重要影响,其种类组成主要受宿主食物组成与进化遗传的影响。开展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和食性研究有助于揭示肠道微生物如何提高宿主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可为濒危动物保护提供指导。采集暖季与冷季各12...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代谢和环境适应有重要影响,其种类组成主要受宿主食物组成与进化遗传的影响。开展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和食性研究有助于揭示肠道微生物如何提高宿主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可为濒危动物保护提供指导。采集暖季与冷季各12份帕米尔盘羊(Ovis ammon polii)的新鲜粪样,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和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帕米尔盘羊冷暖季的食物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帕米尔盘羊共采食36科57属植物,其冷暖季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但主要食物均为蔷薇科(Rosaceae)与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帕米尔盘羊冷季营养生态位宽度为3.18,暖季为2.94。该种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多种食物与肠道微生物丰度呈现显著相关性。帕米尔盘羊肠道微生物随着其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宿主在食物缺乏的冷季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与吸收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这有助于宿主更有效地利用氮和能量沉积,提高了盘羊在严酷冬季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原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与其肠道微生物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濒危物种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盘羊 DNA宏条形码技术 16S rRNA 食性 肠道微生物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发酵研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全恒 王元楷 +5 位作者 周纯洁 陈玉瑶 庄子越 张文华 蔡甜 陈科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3,共8页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8 h后,运用16S rRNA微生物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靶向测定短链脂肪酸,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对上述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组,脱镁叶绿素组在门水平上能够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属水平上显著抑制致病菌(P<0.05)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脱镁叶绿素能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显著提升(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高脂粪菌受到脱镁叶绿素额外作用后可产生脂类化合物、氨基衍生物、胆汁酸盐等代谢物,并且还能产生抗生素类物质(istamycin AO、夫西地酸、庆大霉素C1等)。综上,脱镁叶绿素能够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对机体健康具有潜在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体外发酵 脱镁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藏族人群常见运动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体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旌洋 次仁卓玛 +2 位作者 玉珍 小达瓦 边巴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6-97,共12页
目的:通过调查高海拔藏族城镇居民的常见运动方式及饮食习惯,为高原人群的适宜运动方式以及体重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平均海拔4300m)和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 m)20~80岁藏族... 目的:通过调查高海拔藏族城镇居民的常见运动方式及饮食习惯,为高原人群的适宜运动方式以及体重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平均海拔4300m)和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 m)20~80岁藏族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参与调查居民共709人,其中男性290人,女性419人。平均年龄男性为(33.68±9.80)岁,女性为(34.45±9.78)岁;BMI男性为(24.89±3.75)kg/m^(2),女性为(24.83±4.50)kg/m^(2),其中BMI≥24 kg/m^(2)者占52.5%。调查中62.3%的居民有运动习惯,其中常见的运动方式按顺序排列为散步、跑步、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和锅庄。有运动习惯者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显著低于非运动者。其中,锅庄和跑步体现为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和腰高比;大球体现为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和腰高比;而散步仅体现在腰臀比一项。在饮食方面,食用主食和甜茶的频率越高,BMI≥24 kg/m^(2)的比例越高,而食用蛋类者则相反。结论:跑步、大球类运动和锅庄是常见且适宜的运动方式。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超重及肥胖的比率则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藏族 超重 肥胖 运动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常规与低蛋白质饲粮净能效率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班志彬 陈思淼 +6 位作者 徐莹 闫晓刚 刘永发 李立佳 李柏浩 张琦玉 呙于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6-30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日龄肉鸡对常规与低蛋白质饲粮净能利用效率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差异。试验分2个试验进行,试验1:分别选择7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8只、17日龄AA肉鸡48只和30日龄AA肉鸡24只,每个日龄阶段分为2组[分别饲喂常规饲...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日龄肉鸡对常规与低蛋白质饲粮净能利用效率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差异。试验分2个试验进行,试验1:分别选择7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8只、17日龄AA肉鸡48只和30日龄AA肉鸡24只,每个日龄阶段分为2组[分别饲喂常规饲粮(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3%)和低蛋白质饲粮(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或2只鸡。每期试验7 d,其中预试期4 d,正试期3 d。采用家禽12室联排开路式呼吸测热装置分别测定肉鸡11~14日龄、21~24日龄和35~38日龄呼吸数据。试验2:分别选择7、17和30日龄AA肉鸡各108只,每个日龄阶段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3组肉鸡分别饲喂常规饲粮、低蛋白质饲粮和无氮饲粮,并分别于10、20和33日龄时开展屠宰试验,测定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1)与常规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对3个日龄阶段肉鸡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肉鸡21~24日龄氧气消耗量(P<0.05)。2)与常规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显著提高肉鸡11~14日龄代谢能/总能值(P<0.05);显著降低21~24日龄总产热、热增耗和蛋白质沉积能(P<0.05),显著提高净能/代谢能值(P<0.05);显著提高35~38日龄净能(P<0.05)。3)与常规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显著降低肉鸡7~10日龄丙氨酸和酪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组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17~20日龄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和缬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对30~33日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与常规饲粮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会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后产热量,提高净能利用率;净能体系可以更有效判断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的影响,有利于精准测定肉鸡对低蛋白质饲粮的能量代谢参数并分析体内能量调控方向;在肠道发育完善后,肉鸡对低蛋白质饲粮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低于常规饲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日龄 低蛋白质饲粮 净能 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