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部位伊拉兔肉脂肪酸组成的对比分析 |
王毅
贺稚非
陈红霞
朱慧敏
甘奕
李洪军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2
|
不同部位荣昌猪肉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对比 |
黄业传
李洪军
吴照民
李凤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3
|
不同加工方式与时间对猪肉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黄业传
李洪军
秦刚
王庭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4
|
华南地区淡水产油微藻藻株的分离与筛选 |
许瑾
张成武
李爱芬
桑敏
吴洪
刘敏胜
朱振旗
|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5
|
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脂质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
刘纯友
马美湖
王庆玲
靳国锋
金永国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6
|
不同植物激素对原始小球藻生长及油脂含量的影响 |
郝宗娣
刘平怀
时杰
杨勋
张森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7
|
激素IAA和ABA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邓晓东
吴小霞
范新照
费小雯
任大明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8
|
乌骨鸡与非药用鸡种鸡肉总脂质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田颖刚
谢明勇
吴红静
王维亚
唐永富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9
|
利用UV和EMS诱变选育高产油微藻藻株的研究 |
沈丹丹
杨芳芳
万凌琳
李爱芬
张成武
|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0
|
培养条件对眼点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和EPA产率的影响 |
卢美贞
沈林杰
陆向红
窦晓
计建炳
|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1
|
膨化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
朱磊
叶元土
蔡春芳
王永庆
姚仕彬
|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2
|
10种热带富油微藻生物量、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
王盛林
赵震宇
刘平怀
|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3
|
蛋白核小球藻不同生长阶段油脂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
杨慧敏
秦焰祯
杨青峰
朱宏波
胡雪琼
钟敏
李雁群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4
|
产油脂菌株的筛选及其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陈学武
胡博涵
刘素纯
任智璐
蒋加拉
李佳莲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微生物胞内油脂染色法检测技术进展 |
李艾
郝玉翠
郝斌
魏昭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6
|
不同方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 |
郑二丽
杨晓泉
吴娜娜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7
|
酵母菌油脂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
张艳平
白新鹏
郭书贤
王冬梅
刘欢
|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济南53种淡水藻的形态鉴定及总脂含量测定 |
赵晓燕
张新建
任艳
周红姿
黄玉杰
扈进冬
李纪顺
杨合同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1株高产油脂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
张嘉
沈丹虹
郑晓冬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20
|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 |
班剑娇
雷静静
王志强
张旭芳
冯佳
谢树莲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