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of surface-modified metal hydroxides on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1
作者 孔祥建 刘述梅 赵建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779-785,共7页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 Metal hydroxides (MAH)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ith a mass ratio of 1:2 were surface-modified by y-diethoxyphosphorous ester propyldiethoxymethylsilane, boric acid and diphenylsilanediol in xylene under dibutyl tin dilaurate catalyst at 140 ℃. Phosphorus, silicon and boron elements covalently bonded to metal hydroxide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the surface-modified MA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composite, filled with 50% (mass fraction) of MAH modified by 5.0% (mass fraction) of modifiers, passes the V-0 rating of UL-94 test and shows the limited oxygen index of 34%, and its heat release rate and average effective heat combustion in a cone calorimeter measurement decrease obvious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H can be improved by surface-modification.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and strong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particles and matrix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hydroxides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cy effect SURFACE-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反应制备高流动性PP/L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2
作者 罗娇 王益龙 王楠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8,40,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用量增加而增大,螺杆转速对产物MFR影响较小。一次性加料工艺比分开加料工艺操作更简单,且PP/LLDPE质量比更容易控制。降低PP/LLDPE质量比会降低产物的MFR。挤出反应过程(0~70 min)中,产物的MFR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性 聚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双螺杆挤出机 挤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MLLDPE共混改性及发泡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杰 蔡祺鸣 +3 位作者 范军辉 李广富 付栋梁 钟进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为发泡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改性剂,采用化学发泡法和辐照交联技术制备一系列LDPE/MLLDPE发泡材料。研究不同MLLDPE含量对LDPE/MLLD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热性能、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能提高LDPE/ML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度,降低其熔体流动速率。随着MLLDPE含量的增加,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回弹率逐渐提高。当MLLDPE含量为15份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量分别提高了6.8%、24.4%、11.4%和24.2%。当辐照剂量为80 kGy、LDPE∶MLLDPE=85∶15时,LDPE/MLLDPE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更佳,满足胶带型片材的综合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能 发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碳纤维网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石素宇 张学锋 +2 位作者 白雨 王利娜 辛长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纤维网含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LDPE膜相比,LLDPE/C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提高并随碳纤维网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网质量分数仅为1%时,拉伸强度从10.6MPa提高到28.7MPa,提高了171%,杨氏模量由75MPa增大到1119MPa,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碳纤维网的引入有利于LLDPE/CF复合膜热稳定性能的提高,当碳纤维网含量仅为1%时,LLDPE/CF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与LLDPE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11℃;碳纤维网的引入促进了LLDPE分子链的结晶,使LLDPE/CF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SEM结果显示碳纤维网与LLDPE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强,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聚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网 复合膜 热压成型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LLDPE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分析
5
作者 王兴芬 刘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10,共7页
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国、中东、东南亚及美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现货价格,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探讨国外地区市场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东南亚,我国LLDPE对中东L... 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国、中东、东南亚及美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现货价格,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探讨国外地区市场价格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东南亚,我国LLDPE对中东LLDPE市场的依存程度比较高;同时,东南亚、中东地区及美国对我国LLDPE价格传导存在非对称性,且在价格非对称传导程度和速度上呈现异质特点,其中,美国LLDPE价格下跌的传导程度与速度均大于价格上涨的传导程度与速度,东南亚地区在价格传导程度上也体现出负向非对称性,但传导速度的非对称性不显著,而中东地区LLDPE价格上涨的传导程度大于价格下跌的传导程度,在传导速度上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非对称性 价格传导 NARDL模型 能源化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博 杨森 +3 位作者 蒋和跃 仕双云 徐淑权 李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直径为10~20 nm,纯度较高。LLDPE/CNT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变化呈现明显的“渝渗”现象,当CNT质量分数从3%增加至5%时,其表面电阻率由1013Ω骤降至105Ω。随着CNT含量增加,LLDPE/CN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有所降低。CNT没有改变LLDPE的熔融行为,但其结晶度和熔点随着CNT含量增加而略有降低。LLDPE/CNT复合材料起始降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率处温度随着CNT含量增加而增加。CNT质量分数为4%的LLDPE/CNT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热氧老化后其表面电阻率几乎无变化,相比纯LLDPE,其熔融指数有所下降,氧化诱导时间大幅提升。结论通过CNT对LLDPE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在特种产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碳纳米管 抗静电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共聚LLDPE抗老化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国内外己烯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端基分布、羰基指数、聚集态结构、分子链支化及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与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LLDPE容易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与LLDPE相比,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 对国内外己烯共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端基分布、羰基指数、聚集态结构、分子链支化及分布进行了表征分析与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LLDPE容易发生交联和降解反应;与LLDPE相比,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末端含有较多双键,晶片厚度较小,共聚单体更均匀,抗老化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g-MAH接枝率的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分析
8
作者 杜淼 柳庆春 +2 位作者 张桂林 巩丽 单领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通过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接枝率的方法。首先,通过酸碱滴定法得到不同接枝率LLDPE-g-MAH样品的接枝率,然后通过红外分析法得到该样品的马来酸酐特征峰与LLDPE内标... 本文通过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接枝率的方法。首先,通过酸碱滴定法得到不同接枝率LLDPE-g-MAH样品的接枝率,然后通过红外分析法得到该样品的马来酸酐特征峰与LLDPE内标峰的峰高比值,通过滴定法得到的接枝率与红外特征峰峰高比值的拟合出标准曲线。该标准曲线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未知LLDPE-g-MAH的接枝率。此方法操作快速便捷,对工业投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接枝率 酸碱滴定法 红外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石素宇 王利珂 +2 位作者 张笑源 董昕辰 李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DPE显著提升了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添加质量分数13%的LLDPE时,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约为PS的10倍,达到GB/T 29645—2013增韧级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优等品技术要求;与PS相比,PS/LLDPE拉伸断面较为粗糙,为塑性变形;PS/LL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升,损耗峰向高温方向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再生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众 李宏 +2 位作者 吴恩辉 李军 侯静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3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作为封装材料,工业石蜡(PW)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和压制成形制备不同复合相变材料,并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材料的泄...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3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作为封装材料,工业石蜡(PW)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和压制成形制备不同复合相变材料,并采用热导率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等对材料的泄漏性能、导热性能、蓄-放热速率和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PW中添加3种PE的质量分数不应过低,否则会造成PW明显泄漏,复合相变材料泄漏率随PE质量分数增加呈现指数减小关系;PE质量分数为45%时,60℃加热1 h,PE-HD/PW,PE-LD/PW和PE-LLD/PW的泄漏率分别为0.37%,2.05%和0.32%,而65℃加热1 h,这3种材料的泄漏率分别为1.70%,4.87%和0.50%,PE-LLD对PW的封装效果最佳;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随PE质量分数增加呈现增大趋势,PE质量分数为45%时,PE-HD/PW,PE-LD/PW和PE-LLD/PW的热导率分别比纯PW提升了31.94%,10.00%和18.71%,添加PE-HD的热导率提升幅度最大;复合相变材料蓄-放热速率分别为2.03~2.59℃/min和1.46~4.76℃/min,放热速率随成形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添加PE-HD的材料放热速率最快;复合相变材料表面温差随加热时间增加呈现指数减小,且越来越均匀。实验结果和拟合计算式可以为不同PE/PW复合相变材料的工程应用或者其他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相变材料 泄漏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11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俊刚 闰明涛 +1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6-2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的影响 ,为MPE的共混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随着LLDPE含量的增...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的影响 ,为MPE的共混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随着LLDPE含量的增加 ,共混熔体的粘度降低 ,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减小 ,粘流活化能升高 ,MPE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学 MPE l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LLDPE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翟元明 杨伟 +2 位作者 王宇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对应的频率越低;(2)两个系列的复数黏度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不符合Raju的经验方程;(3)一定含量的长支链可以加剧剪切变稀的程度,而动态黏度在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分子结构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邦 曹建秋 +2 位作者 王春胜 吕明源 赵万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随着农膜市场对棚膜透明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成为各石化企业关注的热点。以DFDA-9085的基础粉料DGH-1875为基础,考察了自制有机、纳米添加剂组分不同比例含量对该树脂生产的薄膜雾度的影响,开发出了高透明线性... 随着农膜市场对棚膜透明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成为各石化企业关注的热点。以DFDA-9085的基础粉料DGH-1875为基础,考察了自制有机、纳米添加剂组分不同比例含量对该树脂生产的薄膜雾度的影响,开发出了高透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料DFDA-9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明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材料 棚膜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剂对LLDPE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锐 王群涛 +3 位作者 王日辉 许平 高凌雁 石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8,共3页
研究不同开口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开口剂种类、粒径尺寸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口剂粒径尺寸越大及开口剂含量增大时,薄膜光学性能和外观变差。通过筛选开口剂使采用工业化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加工的薄膜具... 研究不同开口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开口剂种类、粒径尺寸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口剂粒径尺寸越大及开口剂含量增大时,薄膜光学性能和外观变差。通过筛选开口剂使采用工业化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加工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开口性和光学性能,采用优化的开口剂配方生产的LLDPE树脂制备的薄膜雾度比采用目前装置生产的DFDA7042制备的薄膜雾度降低35%左右,比进口树脂降低4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 开口剂 光学性能 开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LDPE/POE薄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华 曾宪通 +2 位作者 李刚 刘述梅 赵建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 HDPE 薄膜有所增加,而单位冲击破损质量则有所下降。当 w(LLDPE)为15%时,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21.6%,薄膜的单位冲击破损质量降低23.0%。在 HDPE/LLDPE/POE 三元体系中,当 w(POE),w(LLDPE)分别为10%,15%时,薄膜的拉伸强度、单位冲击破损质量、断裂伸长率比纯 HDPE 薄膜分别提高2.3%,113%,36.0%,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共混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γ射线辐照的LLDPE与氢氧化铝体系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闻 肖望东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ATH体系的冲击强度,改善ATH在LLDPE树脂相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氢氧化铝 冲击性能 l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与mLLDPE共混改善mLLDPE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冬霞 张绪华 +3 位作者 方宏 王华 张瑞 曹小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毛细管流变实验,测定了茂金属催化体系生产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加入LDPE,mLLDPE的临界剪切速率增大;推迟了mLLDPE挤出过程中熔体破裂现象的产生;熔体强度提高,改善了吹膜过程中... 通过毛细管流变实验,测定了茂金属催化体系生产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加入LDPE,mLLDPE的临界剪切速率增大;推迟了mLLDPE挤出过程中熔体破裂现象的产生;熔体强度提高,改善了吹膜过程中膜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物 熔体破裂 熔体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纳米TiO_2复合薄膜的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许云 王兆波 +1 位作者 王新 臧云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6期43-46,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TiO2制成LLDPE/LDPE/纳米TiO2复合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填充LLDPE/LDPE复合... 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TiO2制成LLDPE/LDPE/纳米TiO2复合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填充LLDPE/LDPE复合薄膜的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薄膜中呈现出理想的分散水平,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纳米TiO2在LLDPE/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过程中,可起到明显的诱导成核作用,使球晶尺寸细化且数量增多,但复合体系的结晶度无明显变化。该薄膜的透光性仅轻微下降,可满足透明薄膜的使用要求,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纳米TIO2 复合薄膜 复合体系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熔融共混 平均粒径 球晶 结晶过程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