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Helical Pulse Forming Line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振祥 张建德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96-599,共4页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for a helical line to be used as a pulse forming line (PFL),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lical transmission line is studi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re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for a helical line to be used as a pulse forming line (PFL),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lical transmission line is studi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feasible to employ a helical line as a long-pulse PFL,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dispersion is negligible.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coaxial PFL, the helical PFL with the same size can produce a longer pul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pulse forming line long pulse group delay DISP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电路发展形态及故障举例分析
2
作者 莫建国 《时代汽车》 2025年第8期178-180,共3页
近年来,我国铁路控制技术经过了飞跃式的发展阶段,现如今,铁路信号控制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控制体系中基础设施也都通过多次完善进入到平稳时期,因此,轨道电路作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的基础,总结其发展历程和存在的形态,对提高从业人员... 近年来,我国铁路控制技术经过了飞跃式的发展阶段,现如今,铁路信号控制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控制体系中基础设施也都通过多次完善进入到平稳时期,因此,轨道电路作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的基础,总结其发展历程和存在的形态,对提高从业人员轨道电路方面知识水平十分有利,尤其通过列举轨道电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结合故障现象和数据测量快速准确地分析故障原因,从而保障行车安全、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积累检修维护经验,从而实现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发展形态 日常维护 故障 断线 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曾小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78,共6页
[目的]折返能力作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载效率的关键指标,其提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折返形式及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 [目的]折返能力作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载效率的关键指标,其提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折返形式及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以实际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对多种折返形式下的折返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根据折返作业的具体流程,定性分析影响折返间隔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并代入具体的站型中进行定量验算,计算各优化措施在不同折返形式下的提升能力和限制条件。[结果及结论]通常情况下,站后折返的折返能力强于站前折返。所提的缩短停站时间,提高道岔侧向限速,降低控车舒适度和停车准确性要求,缩短列车换端时间等优化措施,在不同折返形式下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折返形式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车地通信的折返形式,在折返能力上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折返形式 折返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转换集中荷载为线荷载情况分析
4
作者 谢添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在既有房屋楼板安装超重设备时通常需用型钢对楼板进行加固或改变设备荷载分布形式,以满足楼板承载力和安全要求。该文重点研究超重设备通过型钢改变荷载形式时,型钢传递荷载的长度及对楼板的影响。
关键词 型钢 荷载形式转换 传递长度 楼板影响 线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Thin Concrete Lined Walls for Three Gorges Shiplock
5
作者 MA Yu-zengEngineer, Three Gorges Project Command of Armed Police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roops,Yichang 443133,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2-35,共4页
With high rock slope in shiplock area, thin reinforced concrete lining walls are constructed for the shiplock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volves much complicated structures in formwork, frequent interference... With high rock slope in shiplock area, thin reinforced concrete lining walls are constructed for the shiplock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volves much complicated structures in formwork, frequent interference due to crossover working procedures, tight time schedule, high qua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showcase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hidden trouble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safety. With above-mentioned factors in consideration, a single-side-separated sliding formwork technology advanced from past sliding formwork experience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This new technology is beneficial in quick and safe operation, capable to assure best quality and appearance of shiplock concrete works, and has filled up the gap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sliding formwork in our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lined WALL shiplock CHAMBER SLIDING 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ree Gorges MULTI-PURPOSE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地下水位区域渠道衬砌形式
6
作者 陈蕾 《吉林水利》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高地下水位渠道衬砌的施工难度大、周期长,通过优化衬砌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现阶段的高地下水位渠道多采用刚性和柔性衬砌两种形式,通过对格宾石笼衬砌、现浇混凝土板衬砌两种形式的水利条件、施工条件、投资情况等进行... 高地下水位渠道衬砌的施工难度大、周期长,通过优化衬砌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现阶段的高地下水位渠道多采用刚性和柔性衬砌两种形式,通过对格宾石笼衬砌、现浇混凝土板衬砌两种形式的水利条件、施工条件、投资情况等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渠道全断面采用格宾石笼衬砌。在新疆地区,许多渠道目前仍为土渠,在改建过程中,适当降低格宾石笼的厚度,可为类似的改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高地下水位 衬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匹配负载固态平板Blumlein线的初步设计与输出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迎鹏 祁建敏 叶明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9-2427,共9页
为满足强流介质壁加速器对高倍压比脉冲形成线的研制需求,设计了一种非匹配负载平板固态脉冲形成线(Blumlein线)。首先使用电磁仿真程序研究了平板Blumlein线各参数对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设计并研制了4种形成线进行实验验证;其次利用仿... 为满足强流介质壁加速器对高倍压比脉冲形成线的研制需求,设计了一种非匹配负载平板固态脉冲形成线(Blumlein线)。首先使用电磁仿真程序研究了平板Blumlein线各参数对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设计并研制了4种形成线进行实验验证;其次利用仿真与实验结合,分析了层叠Blumlein线输出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对多级Blumlein线的输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薄平板形成线在非匹配负载工作状态下的耦合作用影响显著,是导致层叠Blumlein线输出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对向堆叠结构可有效降低耦合作用、提高波形质量,对向堆叠的20级层叠Blumlein线在1 V输入下可输出峰值33 V、脉宽154 ns的长脉冲,平均倍压比大于1.6,波动±3%的平顶占比37.3%。多级Blumlein线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S型平板Blumlein线在多级叠加下具有较好的非匹配负载输出性能,可满足强流介质壁加速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壁加速器 固态脉冲形成线 非匹配负载 Blumlein线 耦合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料性能对A字裙坐姿起皱形态的影响
8
作者 陈颖颖 陈佳琪 刘成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09,共7页
着装褶皱对服装外观有重要影响,常见的褶皱评价指标及传统的二维图像处理技术无法准确、全面反映三维起褶状态。因此,文章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坐姿下A字裙形成的褶皱从褶皱区域、褶皱类型、褶皱大小和褶皱尖锐度四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新指标... 着装褶皱对服装外观有重要影响,常见的褶皱评价指标及传统的二维图像处理技术无法准确、全面反映三维起褶状态。因此,文章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坐姿下A字裙形成的褶皱从褶皱区域、褶皱类型、褶皱大小和褶皱尖锐度四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新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面料间的褶皱形态差异,并探究了面料性能与褶皱形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面料成分的A字裙在坐姿下形成的褶皱形态各异,其中棉类与其他面料之间各方面差异最为明显。此外,经密、抗弯刚度、褶皱回复性等面料性能对褶皱形态各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面料选择及服装三维仿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字裙 面料性能 褶皱形态 三维扫描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水道衬砌形式选择多因素分析
9
作者 柴建峰 闵丽 +1 位作者 闫宾 王珏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是渗流控制。论文分析了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对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所在山体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讨论了钢筋混凝土衬砌及围岩中地下水可能的渗透模式,提出在补水困难、降雨量偏少、岩体质量差、地下...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是渗流控制。论文分析了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对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所在山体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讨论了钢筋混凝土衬砌及围岩中地下水可能的渗透模式,提出在补水困难、降雨量偏少、岩体质量差、地下水深埋较大的地区,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水道采用钢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高压水道衬砌形式的技术经济综合比选时,建议除了考虑常规的地质条件,还应关注补水工程投入、降雨量等自然地理因素。上述认识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文地质条件 多因素分析 衬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收费站的双喇叭枢纽立交连接线设计指标研究
10
作者 曹宇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34-137,共4页
该次研究的双喇叭枢纽立交是无收费站形式,匝道交通均为连续流,由于立交连接线前后衔接均为喇叭匝道线型,中段一般采用高指标线型,致使前-中、中-后段衔接处的技术指标变化较大,对司机预判路况产生较大影响,在指标转换点易导致车辆磨蹭... 该次研究的双喇叭枢纽立交是无收费站形式,匝道交通均为连续流,由于立交连接线前后衔接均为喇叭匝道线型,中段一般采用高指标线型,致使前-中、中-后段衔接处的技术指标变化较大,对司机预判路况产生较大影响,在指标转换点易导致车辆磨蹭护栏、失控等事故发生。目前立交连接线的几何设计指标一般参考规范相关条例进行取值,但实际运行速度上下浮动较大,按规范固定的设计速度取值会与实际运行速度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为此,该文以双喇叭枢纽立交连接线运行速度变化为基点,根据事故位置分析、运行速度预测等情况进行分析,以适应实际运行需求、适度指标的设计思路,梳理双喇叭枢纽立交连接线设计指标的合理取值区间,提升立交连接线运行安全性,有效预防立交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喇叭枢纽立交 连接线 运行速度 设计指标 无收费站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柴油发电机容量及其出线选择的探讨
11
作者 高华杰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海南软件园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方法,在对项目在消防和非消防状态下的负荷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后,选择较大的容量作为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分析几种常见柴油发电机应急母线出线形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在柴油... 以海南软件园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方法,在对项目在消防和非消防状态下的负荷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后,选择较大的容量作为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容量。分析几种常见柴油发电机应急母线出线形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在柴油发电机放射式出线这种主流的形式上加以优化,利用消防和非消防负荷不同时考虑的原则,以及变压器组在同一变电所内时,应急母线回路敷设路径相同的特点,提出树干式出线至变压器应急母排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减少出线的数量,并在不降低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省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 出线形式 负荷计算 应急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弯板局部变形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玉君 张迪夫 +6 位作者 纪卓尚 戴寅生 金世良 于文喜 孙振烈 陈永义 林福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5-409,共5页
以实船板水火加工成型的实验数据为样本,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6种变形参数的回归模型.利用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的考察等,比较了这6种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并计算了Beta系数,... 以实船板水火加工成型的实验数据为样本,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6种变形参数的回归模型.利用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的考察等,比较了这6种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并计算了Beta系数,讨论了回归公式中各变形参数对变形量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 量化分析 船舶建造 水火成型 弯板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特征线意象量化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艳 李彦 +2 位作者 李文强 霍竹 蒲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基于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感受是由其3维形态特征线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性工程的形态特征线量化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采用感性工程技术将用户对产品的形态感性认知进行量化,综合运用语意差异法、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处理产品意... 基于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感受是由其3维形态特征线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性工程的形态特征线量化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采用感性工程技术将用户对产品的形态感性认知进行量化,综合运用语意差异法、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处理产品意象数据,从而确定意象与特征线之间的关系。由此通过对产品形态特征线的操作,产生符合用户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案。以手机为例验证了该形态设计方法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程 形态特征线 意象 形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庆峰 高国强 +2 位作者 刘庆想 张政权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1-535,共5页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cm、高度为4 cm,该电容器在变压器油中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50 kV。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单线型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可在1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半高宽220 ns,前沿为40 ns的高压脉冲,能很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实验研究还表明,设计的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工作电压为44 kV时可在2.5Ω的低阻抗负载上获得脉宽230 ns,前沿约为50 ns的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脉冲形成线 脉冲形成网络 陶瓷电容 低阻抗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输电架空导线初始构形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贾玉琢 刘锐鹏 李正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0,178,共4页
针对输电架空导线初始构形分析是进行塔—线耦合动力分析的前提问题,将悬索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找形原理与方法应用于架空导线的初始构形研究中,利用ANSYS仿真研究了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汉江大跨越输电线路在覆冰荷载作用下... 针对输电架空导线初始构形分析是进行塔—线耦合动力分析的前提问题,将悬索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找形原理与方法应用于架空导线的初始构形研究中,利用ANSYS仿真研究了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汉江大跨越输电线路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平衡状态。结果表明,在自重、均匀覆冰下,该方法对架空导线初始构形的分析与解析法结果较为接近;不均匀覆冰时,导线中应力超过了其最大使用应力,在线路覆冰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找形 非线性有限元 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超宽谱脉冲产生实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巍 陈志刚 +4 位作者 张现福 杨周炳 丁恩燕 张晋琪 刘天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29-2932,共4页
介绍了纳秒传输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利用该原理设计了高功率超宽谱脉冲产生实验装置,通过电路模拟计算分析了实验装置的工作过程。结合1.2MV高压脉冲电源开展了实验,实验中对输出脉冲形状、输出脉冲功率和工作稳定性进行了调试,在2.7Ω负... 介绍了纳秒传输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利用该原理设计了高功率超宽谱脉冲产生实验装置,通过电路模拟计算分析了实验装置的工作过程。结合1.2MV高压脉冲电源开展了实验,实验中对输出脉冲形状、输出脉冲功率和工作稳定性进行了调试,在2.7Ω负载上获得输出功率大于30GW,脉冲宽度1.6ns,重复频率100Hz。系统运行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谱 高功率 源传输线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弯板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玉君 王东 +1 位作者 纪卓尚 邓燕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7-209,共3页
考虑曲面钢板成型所需的局部能量 ,应用改进的坐标轮换法 ,优化了焰道参数 ;结合曲面成型所需局部收缩量的理论计算结果 ,给出能量按板长方向的合理输入 ,并确定了最优加工方案 .
关键词 水火成型 造船工业 工艺参数 优化设计 水火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可重复运行的高功率纳秒脉冲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庆峰 高国强 +2 位作者 张政权 刘庆想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6-960,共5页
讨论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可输出中等高压的百ns脉冲形成技术,其输出波形质量较好;采用磁感应电压叠加技术将该脉冲形成装置输出的中等高压脉冲叠加到应用需求的高电压高功率脉冲。研究表明单个感应模块可在2.8Ω的负载上获得脉... 讨论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可输出中等高压的百ns脉冲形成技术,其输出波形质量较好;采用磁感应电压叠加技术将该脉冲形成装置输出的中等高压脉冲叠加到应用需求的高电压高功率脉冲。研究表明单个感应模块可在2.8Ω的负载上获得脉冲宽度为220ns,前沿为50ns的中等高压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纳秒脉冲源 Marx发生器 脉冲形成线 脉冲形成网络 TESLA变压器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高功率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风屏障对轨道上方风压分布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向活跃 李永乐 +1 位作者 胡喆 廖海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明确风屏障对轨道上方风压分布的影响,通过模型风洞试验,采用风压排管测试了轨道上方的风压系数剖面,与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平地路基、高路堤、桥梁3种典型线路情况下风屏障设置方式、风屏障高度等对轨道上方风压分布的影响... 为明确风屏障对轨道上方风压分布的影响,通过模型风洞试验,采用风压排管测试了轨道上方的风压系数剖面,与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平地路基、高路堤、桥梁3种典型线路情况下风屏障设置方式、风屏障高度等对轨道上方风压分布的影响,分析了风屏障的气动机理。研究表明:迎风侧风屏障有效地减小了轨道上方的风压值,背风侧风屏障会增加轨道上方的负压;在3种线路构造中,桥上的风压值最大,能量耗散最小,而高路堤能量耗散最大,并对接触网有一定的防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屏障 风压系数 风洞试验 线路构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绕式螺旋形薄膜介质脉冲形成线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法伦 秦风 +4 位作者 卓婷婷 甘延青 罗光耀 龚海涛 金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9-662,共4页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了一种卷绕式螺旋形薄膜介质脉冲形成线,并且对绝缘材料、电极材料的选择依据进行了分析。基于模块化卷绕式脉冲形成线,研制的重复频率脉冲方波产生器采用4个开关同步触发四级形成线模块,从而实现多模块的电压串联叠...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了一种卷绕式螺旋形薄膜介质脉冲形成线,并且对绝缘材料、电极材料的选择依据进行了分析。基于模块化卷绕式脉冲形成线,研制的重复频率脉冲方波产生器采用4个开关同步触发四级形成线模块,从而实现多模块的电压串联叠加,以达到产生高压的目的。开关采用气体火花间隙开关,每级开关及充放电采用电感隔离。研制的脉冲产生器输出电压220kV,脉冲宽度182ns,前沿50ns,可10Hz重复频率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方波 Blumlein线 薄膜介质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