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1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循环作用下海洋地基的极限分析
2
作者 刘蒙蒙 李凯 +2 位作者 赵新波 杨博文 章博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波浪荷载会诱发海床失稳、海底滑坡、海洋建筑物倾覆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故研究波浪荷载与海洋地基稳定性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Zarka安定理论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考虑了随动硬化与等向硬化,提出了硬化模量演化关系... 波浪荷载会诱发海床失稳、海底滑坡、海洋建筑物倾覆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故研究波浪荷载与海洋地基稳定性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Zarka安定理论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考虑了随动硬化与等向硬化,提出了硬化模量演化关系;引入结构转换参数,并将屈服面表达在该平面上;通过分析初始结构转换参数与最终结构转换参数位置关系,确定地基安定状态。通过将海洋土三轴循环试验数据代入模型验证计算,得到模型参数后,计算得出模型预测值,并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弹塑性极限分析 海洋地基 Zarka安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头弹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抗侵彻特性研究
3
作者 郭安肖 高经武 +2 位作者 蔡宣明 于弘兴 马沛冉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在高速冲击加载下的力学响应和损伤失效机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抗侵彻特性及响应机制展开了研究。基于Hashin损伤准则,采用Cohesive界面单元,建立了考虑分层损伤... 为探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在高速冲击加载下的力学响应和损伤失效机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抗侵彻特性及响应机制展开了研究。基于Hashin损伤准则,采用Cohesive界面单元,建立了考虑分层损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平头子弹侵彻下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高速冲击侵彻下的吸能特性以及损伤失效模式。根据经典弹道极限理论分析,确定了CFRP层合板的弹道极限,研究了在高速冲击载荷加载下CFRP层合板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层合板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CFRP层合板吸能特性呈双线性关系,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层合板能量吸收呈现先快速升高后逐渐平缓的特征;在高速侵彻的冲击作用下,CFRP层合板最先发生着弹点处纤维拉伸断裂,此后损伤破坏区域沿应力薄弱路径扩散,导致基体压溃和层合板背部的鼓包,随后演变为分层损伤,最后发生纤维束劈裂等破坏模式;在高速冲击载荷下层合板下方铺层区域破坏程度逐渐增大,纤维层铺设角度的差异性致使层合板的层间受力状况随之改变,从而使得各层之间形成了多样的破坏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 抗侵彻 弹道极限 能量吸收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危险煤层采空区煤柱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申银朋 《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冲击地压煤层采空区遗留的煤柱,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隐患,研究分析遗留煤柱的安全性,防止因煤柱影响而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郭家河煤矿1309工作面采取跳面方式进行回采,原工作面中部采空区留有宽约200 m的煤柱。以郭家河煤矿1309... 冲击地压煤层采空区遗留的煤柱,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隐患,研究分析遗留煤柱的安全性,防止因煤柱影响而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郭家河煤矿1309工作面采取跳面方式进行回采,原工作面中部采空区留有宽约200 m的煤柱。以郭家河煤矿1309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安全性展开研究,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煤柱 综合指数 极限载荷 冲击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7999 t油船LNG燃料储存与加注的探讨
5
作者 张嘉舜 《广东造船》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7999t油船LNG燃料储存与加注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船舶LNG燃料舱选型准则、绝热层设计方法、装载极限核算流程及舱室布置要求,并对首次加注作业流程进行系统性分析,为LNG动力船舶燃料系统设计与加注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LNG燃料舱 绝热设计 装载极限 加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套管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理论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练章华 万智勇 +2 位作者 宋琳 赵朝阳 林铁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针对新疆某油田超深井井口套管悬重过大,造成卡瓦牙对套管外壁齿入损伤,且累计损伤导致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失效的事故频繁,提出了“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来评价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部分套管的强度设计,具体为基于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 针对新疆某油田超深井井口套管悬重过大,造成卡瓦牙对套管外壁齿入损伤,且累计损伤导致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失效的事故频繁,提出了“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来评价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部分套管的强度设计,具体为基于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分别建立了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安全角度评价套管强度,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卡瓦悬挂器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更合理,但为更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应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评价,还得到在四通有限空间内,可以保证有较大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的最佳卡瓦半锥角为23°~25°,最佳卡瓦有效接触长度为135~145 mm。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卡瓦悬挂器井口套管的强度设计、各种安全施工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超深井 卡瓦悬挂器 套管断裂 力学模型 拉伸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MnSiNi2A合金钢含损伤结构剩余疲劳寿命分散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7
作者 崔荣洪 李小涛 曾仡蕗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为挖掘含损伤结构满足高可靠度要求下的剩余疲劳寿命潜力,开展合金钢材料30CrMnSiNi2A含损伤结构剩余疲劳寿命测试试验,对剩余疲劳寿命分散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含预裂损伤与预置线切割损伤试验件在等幅谱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对比... 为挖掘含损伤结构满足高可靠度要求下的剩余疲劳寿命潜力,开展合金钢材料30CrMnSiNi2A含损伤结构剩余疲劳寿命测试试验,对剩余疲劳寿命分散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含预裂损伤与预置线切割损伤试验件在等幅谱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对比预试验分析结果,简化正式试验流程。开展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水平下含损伤结构剩余疲劳寿命定性分析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通过热处理工艺提高合金钢材料强度极限,降低载荷水平,可有效提升含损伤结构剩余疲劳寿命;不同处理工艺及不同载荷水平条件下,随损伤尺寸的增加,剩余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差异增大;在较大损伤尺寸下,热处理后的含损伤结构试验件在低载荷水平下的剩余疲劳寿命分散性较低。降低热处理强化后的30CrMnSiNi2A合金钢含损伤结构载荷水平可有效提高满足可靠度要求的剩余疲劳安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损伤 剩余疲劳寿命 分散系数 强度极限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承载能力多水准可靠度评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旭 伊廷华 +2 位作者 杨东辉 李宏男 周海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在中国桥梁评定规范中引入“保守设计,非保守评定”的思想,提出一种“新-旧桥”两水准可靠度评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中、美桥梁评定规范分析检算公式、评定可靠指标和分项系数的异同,并将美国规范通过折减活载分项系数调整评定可靠度的... 为在中国桥梁评定规范中引入“保守设计,非保守评定”的思想,提出一种“新-旧桥”两水准可靠度评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中、美桥梁评定规范分析检算公式、评定可靠指标和分项系数的异同,并将美国规范通过折减活载分项系数调整评定可靠度的方法引入中国规范中.首先提出了将新桥设计可靠指标折减0.5作为旧桥评定可靠指标的方法,之后通过一次二阶矩方法对不同受力形式、不同荷载运营状况的评定活载分项系数进行校准,给出了“新桥1.4,旧桥1.2”的评定活载分项系数取值建议,最后通过一个RC简支T梁桥评定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所提出评定方法与规范方法相比最不利需求能力比降低了0.07,实现了在役旧桥的非保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承载能力评定 极限状态 可靠指标 分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动荷载作用方向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丙权 倪万魁 +2 位作者 拓文鑫 任思远 陈军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89,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强夯对周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极限平衡圆弧条分法对强夯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推导计算。结合工程实例,使用TC-4850爆破测振仪对现场监测点进行加速度测试。考虑高程差和测点距离的共同影响,采用MATLAB编程对现... 为进一步研究强夯对周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极限平衡圆弧条分法对强夯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推导计算。结合工程实例,使用TC-4850爆破测振仪对现场监测点进行加速度测试。考虑高程差和测点距离的共同影响,采用MATLAB编程对现场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求出强夯作用下边坡质点振动加速度解析式。在求得最小安全系数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强夯动荷载方向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强夯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0°、45°、60°、270°、315°、330°、360°时,安全系数均小于等于1.00,且随着拟静力系数不断增大,安全系数越来越小。强夯动荷载方向与水平轴正方向夹角为90°、135°、150°、180°、225°、240°时,安全系数均大于1.05。随着拟静力系数不断增大,安全系数也随之增大。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计算,可用于黄土边坡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 强夯动荷载方向 安全系数 拟静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风限电对风电机组载荷响应及重要部件的影响
10
作者 王强 邵昌盛 +2 位作者 岳念西 郜志腾 李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7-453,共7页
以海上某5.5 MW水平轴风力机为例,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历史数据,结合时均化和瞬时高分辨率数据,分析弃风限电对单台风电机组功率和载荷及重要部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限电会对机组重要结构部件产生的疲劳损伤,并给出防止... 以海上某5.5 MW水平轴风力机为例,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历史数据,结合时均化和瞬时高分辨率数据,分析弃风限电对单台风电机组功率和载荷及重要部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限电会对机组重要结构部件产生的疲劳损伤,并给出防止或减少限电现象发生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限电降低了机组发电效率和转矩,增加了单位功率所承受的转矩,减缓了功率系数、转矩系数随风速增加而下降的趋势;限电增大了叶片的变桨角度,增加了变桨电机的温度和扭矩波动,大幅限功下叶片变桨角度近似于未限功时的3倍,温度较未限功时增加14%,扭矩波动度较未限功时增加30%以上。此外,限电间接降低了齿轮箱和发电机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限电 载荷 温度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前峰后循环加卸载对砂岩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红 贾敬茹 +3 位作者 骆浩 危灿 张健锋 贾依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为深入分析砂岩峰前和峰后不同阶段的动力特性规律,开展单轴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综合分析下限应力对砂岩峰前峰后不同加卸载阶段的表观弹性模量、滞回圈面积、阻尼比、阻尼系数及动弹性模量等相关动力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岩样... 为深入分析砂岩峰前和峰后不同阶段的动力特性规律,开展单轴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综合分析下限应力对砂岩峰前峰后不同加卸载阶段的表观弹性模量、滞回圈面积、阻尼比、阻尼系数及动弹性模量等相关动力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岩样在峰后因内部损伤加深和累积,相同下限应力下滞回曲线位于峰前右侧,且应变量增幅和最大应变增幅均随下限应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峰后岩样虽然强度已达到极限状态,但只要岩石未完全破坏失稳,其致密性仍可以在高应力条件下的循环加卸载中得到增强。②砂岩在峰前峰后循环加卸载下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表观弹性模量曲线斜率a值的变化得以体现,低下限应力循环加卸载试验中,致密性增强系数a_(1)>致密性劣化系数a_(2),斜率a均为正值,轴向应力对岩石整体的压密作用明显强于劣化损伤作用;随着下限应力升高,a_(2)的降低速率高于a_(1)的升高速率,a值逐渐减小甚至变为负值,说明轴向应力对岩石整体的压密作用逐渐弱于劣化损伤作用。③4组不同下限应力条件下,岩样峰后的滞回圈面积、阻尼比、阻尼系数均高于峰前状态,而动弹性模量低于峰前状态,说明岩样在峰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内部劣化损伤程度高于峰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峰前峰后 循环加卸载 表观弹性模量 下限应力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墙顶荷载作用下加筋桥台稳定性极限分析
12
作者 钟少杰 李敏方 +4 位作者 王伟 魏培勇 徐鹏 李婷 梁训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共6页
与传统桥台相比,加筋桥台结构轻便、造价经济、抗震性能优越,然而国内规范缺少针对地震与墙顶荷载共同作用下加筋桥台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本文对地震与墙顶荷载同时作用下整体式面板加筋桥台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分析... 与传统桥台相比,加筋桥台结构轻便、造价经济、抗震性能优越,然而国内规范缺少针对地震与墙顶荷载共同作用下加筋桥台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本文对地震与墙顶荷载同时作用下整体式面板加筋桥台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地震加速度系数、筋材强度与间距、墙顶荷载等因素对加筋桥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墙顶荷载作用下,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由0增大到0.4时,安全系数降低约10%。竖向地震惯性力向下时安全系数小于向上时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随筋材竖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筋材竖向间距小于墙高的5%时减小趋势明显;当筋材长度超过墙高的70%后,长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减弱,仅当筋材设计强度超过20 kN/m、筋材竖向间距小于0.2 m时安全系数出现增大趋势;安全系数随墙顶荷载的增大呈倒V形分布,当墙顶荷载为2倍墙体自重时安全系数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加筋桥台 稳定性 数值计算 地震 条形荷载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单轴光伏跟踪支架-基础受荷特性与优化设计
13
作者 王龙威 李如 +1 位作者 豆红强 谢森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353,共9页
以高寒高海拔区某大型光伏电站中平单轴光伏支架系统为背景,依托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构建大跨度平单轴光伏支架-基础-面板一体化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极端环境下平单轴光伏跟踪系统关键构件的受荷特性与失稳变形机制,并藉此提供针对性... 以高寒高海拔区某大型光伏电站中平单轴光伏支架系统为背景,依托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构建大跨度平单轴光伏支架-基础-面板一体化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极端环境下平单轴光伏跟踪系统关键构件的受荷特性与失稳变形机制,并藉此提供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受极端风荷载作用,该大跨度平单轴光伏系统在最大跟踪角度下,其檩条最大应力达544.4 MPa,立柱最大位移达76.3 mm,致使局部檩条、H型钢桩存在潜在屈服破坏风险;上部结构各构件的变形与其所处位置有关,整体表现为沿主梁长轴方向呈波浪线型分布,两立柱的跨中位置同样多发生较大位移,且在光伏组件悬臂端部最为明显,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变形甚至达153.2 mm。针对大跨度平单轴跟踪光伏系统中的薄弱部位,提出可增强局部构件的强度或改变局部结构特征等优化建议以增强其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数值模拟 极端荷载 平单轴 力学特性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自进化算法求解物流装箱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崟 王小平 +2 位作者 臧铁钢 金将 姜世阔 《物流技术》 2024年第3期52-69,共18页
为了解决当今物流行业中装载货物类型为强异构的情况,提高装载填充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求解三维装箱问题的元启发式算法——粒子群自进化算法。算法包含两部分:极限点构造启发式算法和粒子群自进化规则。极限点构造启发式算法引入了极... 为了解决当今物流行业中装载货物类型为强异构的情况,提高装载填充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求解三维装箱问题的元启发式算法——粒子群自进化算法。算法包含两部分:极限点构造启发式算法和粒子群自进化规则。极限点构造启发式算法引入了极限点的概念,利用新的极值点思想推导出了三维装箱问题的启发式算法。粒子群自进化规则提出了在货物装载序列中表示粒子的方法,推导了粒子间交叉、变异算子,在极限点构造启发式算法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进化完成货物的装载。通过不同结果的比对,证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物流装载的空间利用率,强异构货物的平均装载率达到了85%,验证了算法在强异构货物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并给出了货物装载的三维模型。由于实际测试集的缺少,分别为机腹仓装载类和集装板类模型提出了实例生成器,通过生成器的测试集验证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紧凑性、实用性和快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装箱问题 强异构装载 物流运输 极点法 粒子群算法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Ⅲ-5高温1级部件分析设计方法的改进方向探讨
15
作者 刘正奇 高付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5,共8页
ASME规范第Ⅲ卷第5册(简称ASME-Ⅲ-5)提供了核1级部件在高温下使用的设计分析方法和评定准则。本文对高温的定义进行简介,对ASME规范核1级部件在高温下考虑的设计载荷、失效机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评定准则的特点进行总体介绍。通过对A... ASME规范第Ⅲ卷第5册(简称ASME-Ⅲ-5)提供了核1级部件在高温下使用的设计分析方法和评定准则。本文对高温的定义进行简介,对ASME规范核1级部件在高温下考虑的设计载荷、失效机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评定准则的特点进行总体介绍。通过对ASME规范与其他高温规范R5、RCC-MRx、MONJU在基于损伤模式下的载荷控制应力限制和变形控制限制的分析方法及准则进行对比,探究ASME规范在分析方法准则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得出ASME规范传统采用的基于应力分类的弹性分析法表现优异,但由于本身固有特性并不能完美解决规范所含括的各个失效机制的结论,提出若干项改进ASME-Ⅲ-5高温1级部件设计规范的方法。本文指出的ASME-Ⅲ-5可改进方向可进一步提高规范发展使用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对开发构建我国自主化的核承压高温使用1级部件设计规范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E规范 高温 分析设计方法 载荷控制的应力限制 变形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疲劳试验研究
16
作者 陈爱军 杨磊 +3 位作者 周建华 王航 贺国京 王皓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3-252,共10页
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受到循环往复动荷载的作用,极易产生损伤累积而造成构件失效。为了研究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疲劳特性,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等幅疲劳试验及静力对比试验,分析了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 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受到循环往复动荷载的作用,极易产生损伤累积而造成构件失效。为了研究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疲劳特性,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等幅疲劳试验及静力对比试验,分析了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疲劳破坏形态与机理,研究了其刚度退化规律,探讨了疲劳极限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疲劳破坏主要发生在加载点附近。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多,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跨中挠度以及沿截面高度的拉、压应变均显著增大,压应变增幅大于拉应变,且应变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试验梁的弯曲刚度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线性退化,基于刚度退化的疲劳寿命预测与试验实测寿命基本吻合。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应力比为0.2,应力水平不超过0.5倍静力极限荷载时,疲劳寿命均大于200万次,表明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具有较好的疲劳特性。此外,还对疲劳载荷的振幅和疲劳寿命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疲劳极限载荷为0.5435 F_(u)。最后,利用ANSYS nCode软件对试验梁进行疲劳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该软件能较好地模拟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在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梁 钢夹板-螺栓连接 疲劳性能 刚度退化 疲劳极限荷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堵水限排条件下衬砌外荷载的解析计算方法
17
作者 张静涛 和晓楠 +3 位作者 黄志强 韩超 杨晓东 李林川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3-179,共7页
严峻生态环境下的深埋高水压隧道工程往往采取“堵水限排”的设计施工原则,其衬砌结构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水力荷载。以往“折减水压+释放荷载”的衬砌荷载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地下水限量排放背景下的工程实际;对此,本文遵循新奥法设计... 严峻生态环境下的深埋高水压隧道工程往往采取“堵水限排”的设计施工原则,其衬砌结构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水力荷载。以往“折减水压+释放荷载”的衬砌荷载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地下水限量排放背景下的工程实际;对此,本文遵循新奥法设计施工理念,建立含有衬砌结构及注浆围岩的力学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原理提出一种衬砌外岩水总荷载解析计算方法,其科学性及有效性经案例计算得以验证。通过对堵水限排条件下衬砌外荷载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后表明:(1)渗流作用影响下,衬砌外荷载随注浆围岩渗透系数和限排水量的增大而小幅提高;(2)在堵水限排及严格控制隧道收敛变形条件下,提高围岩弹性模量和选择良好支护时机是最为直接有效减小衬砌外荷载的方法。以上,为堵水限排下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提供解析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计算方法 解析模型 衬砌外荷载 堵水限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扰动深度的矿山采动场地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郭松 何习平 +3 位作者 张红梅 周平 付博 尹晓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荷载扰动下的安全临界深度作为判别矿山采动场地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对矿山地质安全与变形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壁式开采采空区破裂岩体自然平衡应力拱结构特征,利用角点法计算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影响... 荷载扰动下的安全临界深度作为判别矿山采动场地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对矿山地质安全与变形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壁式开采采空区破裂岩体自然平衡应力拱结构特征,利用角点法计算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影响深度,推导了地下开采工作面与上方荷载扰动下的临界深度计算公式。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矿山采动场地稳定性评价为工程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顾及上覆荷载附加应力的采空区活化的临界深度为159.5m,与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和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得到的场地稳定性评价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地质采矿条件下采空区破裂岩体结构特征分析与矿山安全地质危险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控制 采动场地 极限平衡法 均布荷载 临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肩带力、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对正面刚性墙碰撞中二排HIII-5F假人响应影响研究
19
作者 赵庆波 伏小龙 +3 位作者 吴志国 张晓乾 韩帅 吴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6-912,共7页
C-NCAP 2024版FRB工况速度增加至56 km/h后,二排HIII-5F假人得分降低。基于ISO模型和试验数据分析乘员响应过程,明确降低肩带力、采用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的潜在效果并开展滑台对标与验证。滑台结果表明:降低肩带力时头、颈和胸部受益均... C-NCAP 2024版FRB工况速度增加至56 km/h后,二排HIII-5F假人得分降低。基于ISO模型和试验数据分析乘员响应过程,明确降低肩带力、采用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的潜在效果并开展滑台对标与验证。滑台结果表明:降低肩带力时头、颈和胸部受益均很小;夹紧锁舌时胸部受益大而头或颈部无不利影响,限力插锁时头和颈部受益大而胸部未受益,组合低肩带力后胸部受益均明显。碰撞结果表明:夹紧锁舌组合低肩带力得分为94%;限力插锁组合低肩带力得分为87%,头部前移量超限通过HIII-50M假人滑台试验被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二排女性 C-NCAP 夹紧锁舌 限力插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限矩器可传递扭矩测量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李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1期45-47,共3页
摩擦限矩器作为连采机、掘锚机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传递扭矩值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首先介绍了摩擦限矩器的主要结构及传递扭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然后对动载测矩方法和新提出的静载测矩方法进行详细对比... 摩擦限矩器作为连采机、掘锚机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传递扭矩值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首先介绍了摩擦限矩器的主要结构及传递扭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然后对动载测矩方法和新提出的静载测矩方法进行详细对比;最后对不同规格的限矩器进行试验并验证了静载测矩方法的高效及准确性。该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矩器 动载测量 静载测量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