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lignin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single wood fibers 被引量:2
1
作者 Shuang-Yan ZHANG Ben-Hua FEI +2 位作者 Yan YU Hai-Tao CHENG Chuan-Gui W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3年第1期56-60,共5页
Chemical component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fibers. Lignin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wood cell walls and has a critical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per pulp... Chemical component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fibers. Lignin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wood cell walls and has a critical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per pulp and wood fiber based composites. In this study, we carried out tensile tests on single mature latewood tracheids of Chi- 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iolata (Lamb.) Hook.), using three different delignified treatment methods to obtain different amounts of lignin. We applied single fiber test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lignin on mechanical tensile proper- ties of single wood fibers at the cellular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ir dry state,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single fi- bers decreased with the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Iignin; even their absolute values were not high. The amount of lignin affect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single fibers considerably.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single fibers increase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lig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fiber lignin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研究
2
作者 郑南翔 段文杰 +3 位作者 张翔 廖周运 吴桐 赵礼澳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207-214,共8页
对比研究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在不同温度、掺量下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按照1.6的粉胶比分别制备纤维掺量为0%、1.3%、2.6%、3.9%、5.2%的纤维沥青胶浆。通过锥入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纤维沥... 对比研究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在不同温度、掺量下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按照1.6的粉胶比分别制备纤维掺量为0%、1.3%、2.6%、3.9%、5.2%的纤维沥青胶浆。通过锥入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系统地分析了纤维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抗剪强度、复数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劲度模量和劲度变化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与木质素纤维均能在沥青胶浆中形成有效的三维网状结构,显著地提升了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沥青与纤维表面形成的界面粘结层不仅优化了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同时也增强了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应力消散能力,从而大幅增强了沥青胶浆在低温条件下的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镁石纤维 木质素纤维 沥青胶浆 高低温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木质素/PVA基碳纤维前驱体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宋俊 王梦蝶 +1 位作者 王林锋 李传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25,共7页
为了制备性能最佳的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采用1,10-二溴癸烷对硫酸盐木质素(KL)进行烷基化改性,然后将烷基化木质素(KLS)与聚乙烯醇(PVA)以不同比例共混,通过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KLS/PVA复合纤维,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纺丝液对复合纤维... 为了制备性能最佳的木质素基碳纤维前驱体,采用1,10-二溴癸烷对硫酸盐木质素(KL)进行烷基化改性,然后将烷基化木质素(KLS)与聚乙烯醇(PVA)以不同比例共混,通过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KLS/PVA复合纤维,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纺丝液对复合纤维形貌、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化程度随着1,10-二溴癸烷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当KL与1,10-二溴癸烷的质量比为1∶0.2(KLS2)时,KLS分子质量达到9.15×10^(6)g/mol,溶解性相对较好;当KLS2与PVA的比例为7∶3时,KLS2/PVA溶液具有较好的可纺性,所得纤维表面均一光滑,断裂强度达224 MPa,热失重后纤维残碳量达33.18%,为后续制备低成本碳纤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木质素 聚乙烯醇 烷基化改性 干湿法纺丝 碳纤维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比例对SMA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杨连明 陈芳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不同类型的纤维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程度和方面各不相同。以不掺纤维混合料作对照,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水稳定性及疲劳特性。结果表明:1)相较不含纤维的沥青混合... 不同类型的纤维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程度和方面各不相同。以不掺纤维混合料作对照,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水稳定性及疲劳特性。结果表明:1)相较不含纤维的沥青混合料,2种纤维都能提高整体使用性能;2)相较单掺纤维,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复掺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抗车辙性能、水分敏感性和疲劳寿命;3)基于功效系数综合评价结果,当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的比例为1∶2时,SMA-13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改善更加平衡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木质素纤维 玄武岩纤维 纤维比例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璐 王译晗 张智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218-224,共7页
该文重点研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和改性IDF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IDF主要包括纤维素类、半纤维素类、木质素类和几丁质类。改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和... 该文重点研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和改性IDF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IDF主要包括纤维素类、半纤维素类、木质素类和几丁质类。改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和联合改性。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改变IDF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对食品品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改性IDF可以增强食品的保水性、降低油脂的吸收、改善食品的质地并提升食品的口感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IDF的影响,探索改性IDF在不同类型食品中的应用潜力,并评估改性IDF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工业和营养学领域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膳食纤维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结构分类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条件下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祎 欧明喜 +2 位作者 陈颖辉 李强 史伟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289,共7页
为研究粉煤灰(高钙)复合木质素纤维改良云南蒙自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和微观机理,开展改良土的胀缩特性试验,并且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复合改良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合改良前后微观结构和物相变化分析得出改良机理。试验表明:粉煤灰能降低膨... 为研究粉煤灰(高钙)复合木质素纤维改良云南蒙自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和微观机理,开展改良土的胀缩特性试验,并且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进行复合改良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合改良前后微观结构和物相变化分析得出改良机理。试验表明:粉煤灰能降低膨胀土的膨胀率,单掺粉煤灰改良土胀缩率降低至无膨胀性水平,土体强度提升,黏聚力增幅显著,试样趋于脆性破坏,最佳掺量为20%。以最优粉煤灰掺量复合木质素纤维进行力学特性试验,复合改良土强度较单一改良土均有进一步提升,且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而继续增加;土体内摩擦角随改良物掺入并无明显变化,基于素膨胀土上下微小波动,20%粉煤灰+1.0%木质素纤维为最佳复合改良配比。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黏聚力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在前三次干湿循环中降幅较大,内摩擦角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无明显规律变化。改良土强度在数次干湿循环过程中力学特性均优于膨胀土,其中复合改良抑制干湿循环破坏效果比单掺改良更好。结合微观试验结果可知,掺入粉煤灰后土体中生成了硅酸胶凝产物,该产物可填充土体中的孔隙,增加土体密实度,纤维掺入可抑制土体干湿循环过程裂隙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膨胀土 粉煤灰(高钙) 木质素纤维 工程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基氮掺杂碳负载Ru催化二苯醚氢解
7
作者 张家铭 周倩 +3 位作者 段景峰 孙宇航 陈奕霏 肖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利用胶原纤维富含N元素的特点,以胶原纤维为基底,借鉴胶原纤维固化单宁法结合高温碳化,制备了基于胶原纤维的氮掺杂碳负载Ru催化剂,用于木质素催化氢解。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Ru通过与单宁酸的络合作用负载在胶原纤维上,... 利用胶原纤维富含N元素的特点,以胶原纤维为基底,借鉴胶原纤维固化单宁法结合高温碳化,制备了基于胶原纤维的氮掺杂碳负载Ru催化剂,用于木质素催化氢解。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Ru通过与单宁酸的络合作用负载在胶原纤维上,经碳化后形成胶原纤维基碳负载Ru催化剂(Ru/TNC)。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表明,Ru/TNC具有较低的Ru负载量(1.14%)和丰富孔隙结构,Ru以较小的纳米颗粒形式均匀负载在碳载体表面。二苯醚氢解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浸渍法制备氮掺杂碳负载Ru,Ru/TNC具有更好的性能,其催化二苯醚氢解转化率在280℃时达100%,且产物均为小分子单体,包括苯(22.2%)、环己烷(27.8%)、环己醇(35.7%)和环己酮(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生物质 木质素 催化 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和香草醛基vitrimer及可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晨曦 侯淑俊 +7 位作者 侯心昕 杨瑞 张波 杨森 张威伟 纪永军 杨桂花 徐宝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2,共11页
热固性树脂广泛用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CFRPs)的构建,其固化后具有不溶、不熔的特点,导致热固性树脂和碳纤维难以实现回收和再利用。类玻璃高分子材料(vitrimer)兼具热固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 热固性树脂广泛用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s,CFRPs)的构建,其固化后具有不溶、不熔的特点,导致热固性树脂和碳纤维难以实现回收和再利用。类玻璃高分子材料(vitrimer)兼具热固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优点,可实现高性能CFRPs制备和CFs无损回收。此外,利用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的木质素及香草醛等生物基原料构建vitrimer及其CFRPs,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总结了木质素和香草醛构建生物基vitrimer的方法、性能及其应用;综述了香草醛基vitrimer在可回收CFRPs领域的应用;对木质素/香草醛基vitrimer及其CFRPs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性能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基vitrimer和CFRPs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香草醛 生物基vitrimer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 可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骞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木质素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对沥青混合料掺入不同木质素纤维(0%、2%、4%、6%、8%),通过低温性能试验对不同低温条件(-6℃、-12℃、-18℃、-24℃)下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 为了研究不同木质素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对沥青混合料掺入不同木质素纤维(0%、2%、4%、6%、8%),通过低温性能试验对不同低温条件(-6℃、-12℃、-18℃、-24℃)下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不同木质素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不断增加,4%掺量时对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不同木质素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柔量随温度降低不断减小,掺量为4%时,各种低温条件下的弯曲蠕变柔量均最大;不同木质素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随温度降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掺量为4%时对沥青混合料的强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低温性能 木质素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离子液体在纺织材料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10
作者 袁久刚 付金凡 +3 位作者 杨凡 周爱晖 季巧 王思翔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89,共7页
介绍了类离子液体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类离子液体在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以及合成纤维等材料溶解、除杂、改性和染色加工中的应用,讨论了类离子液体的回收方法,并对类离子液体在纺织材料加工领域的发... 介绍了类离子液体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类离子液体在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以及合成纤维等材料溶解、除杂、改性和染色加工中的应用,讨论了类离子液体的回收方法,并对类离子液体在纺织材料加工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研究认为,类离子液体是多种天然以及合成纤维材料加工的优良溶剂,能够提高纺织材料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离子液体 纤维素 木质素 蛋白质 合成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掺杂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1
作者 康嘉 游翔宇 +3 位作者 王柃捷 周琳菲 李欣鸿 张慧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木质素由于具有高含碳量、低成本和生物可再生的特点成为研究低成本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优良碳前驱体原料.为了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并且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研究具有优良孔隙结构、兼具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储能方式的木质素碳纤... 木质素由于具有高含碳量、低成本和生物可再生的特点成为研究低成本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优良碳前驱体原料.为了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并且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研究具有优良孔隙结构、兼具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储能方式的木质素碳纤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采用H_(2)SO_(4)/HNO_(3)的混酸化学氧化、简单水热处理木质素碳纤维实现杂原子掺杂,以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处理的木质素碳纤维样品(LCF)的比表面积为317.4 m^(2)·g^(-1),比电容为6.2 F·g^(-1).采用H_(2)SO_(4)/HNO_(3)的混酸化学氧化处理的碳纤维样品(S,N-LCF)获得了更多的微孔,其比表面积达到611.6 m^(2)·g^(-1),比电容为23.0 F·g^(-1)(0.5 A·g^(-1));水热条件下,镍钴锰硫杂原子掺杂的样品(HLCF)由于杂原子的掺杂改善了其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其比电容增加至15.4 F·g^(-1)(0.5 A·g^(-1));使用两种方法连续处理的样品S,N-HLCF_(2)因适宜的孔隙结构和杂原子掺杂增加的赝电容,使其比电容增加至46.8 F·g^(-1)(0.5 A·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碳纤维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野生竹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峥 李维英 +3 位作者 岳凤霞 任俊莉 李海龙 刘传富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研究了吊丝竹、梁山慈、四川硬头黄、粉单竹和斜杆思劳竹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发现在纤维形态上几种竹子的重量加权长度都大于1.5 mm,纤维长宽比在90~160之间,纤维细胞狭长,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对比化学组成,梁山慈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6... 研究了吊丝竹、梁山慈、四川硬头黄、粉单竹和斜杆思劳竹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发现在纤维形态上几种竹子的重量加权长度都大于1.5 mm,纤维长宽比在90~160之间,纤维细胞狭长,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对比化学组成,梁山慈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64.70%),抽出物(4.35%)、灰分(1.23%)含量较低。进而研究了NaOH-戊醇两相预处理对梁山慈竹分离得到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发现预处理得率、纤维素保留率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除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分离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子量较高,半纤维素主要为阿拉伯木聚糖,含有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质素为典型的竹材HGS型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竹材 化学成分 纤维形态 两相预处理 木质素 半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车辙剂与纤维复合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卫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6-9,15,共5页
为了全面提升SMA沥青路面的性能,采用复掺抗车辙剂与木质素纤维对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并通过室内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应用对复掺木质素纤维与抗车辙剂SMA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 为了全面提升SMA沥青路面的性能,采用复掺抗车辙剂与木质素纤维对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并通过室内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应用对复掺木质素纤维与抗车辙剂SMA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掺0.3%木质素纤维、单掺0.3%玄武岩纤维和单掺0.4%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复掺0.3%木质素纤维+0.4%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分别提升了约150%、100%、68%,高温稳定性显著提升,有效地将纤维与抗车辙剂对于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进行了叠加,但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相差不大;复掺木质素纤维+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明显优于单掺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但与单掺玄武岩纤维或木质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相比相差不大;复掺木质素纤维+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推荐木质素纤维、抗车辙剂的最佳掺入量分别为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车辙剂 木质素纤维 SMA-13 室内试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超 《建材世界》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涉及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类纤维均能显著提升沥青混凝土的主要路用性能,但需合理控制纤维的掺量。当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3%、玄...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涉及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类纤维均能显著提升沥青混凝土的主要路用性能,但需合理控制纤维的掺量。当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3%、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4%时,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均达到最佳:动稳定度分别提升了53.4%和73.1%;低温弯拉应变分别增加了20.3%和11.9%。当纤维掺量不超过0.4%时,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也得到了持续改善。综合考虑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经济成本,当侧重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时,建议采用玄武岩纤维,将其掺量保持在0.4%;当侧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时,建议采用木质素纤维,将其掺量保持在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木质素纤维 沥青混凝土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制备低成本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陶磊 黄元波 +4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张彦华 邸明伟 郑志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5,190,共8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木质素作为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高达60%以上的含碳量,是制备碳纤维的理想原料。因此,基于木质素基碳纤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文中详细综述...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木质素作为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高达60%以上的含碳量,是制备碳纤维的理想原料。因此,基于木质素基碳纤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文中详细综述了木质素为前驱体制备碳纤维的研究进展。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包括:木质素的提取、前驱体的制备、原丝的预氧化和氧化原丝的碳化阶段,重点分析了木质素作为碳纤维前驱体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碳纤维 前驱体 热稳定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植物纤维为基体合成聚氨酯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鹏 谢益民 +3 位作者 敖日格勒 詹怀宇 甘定能 杨海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研究了以纸张和乙酸木素为原料合成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分析了合成的聚氨酯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木素-TDI-PEG线型造爪聚合物能够与纸张中纤维素的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结构,其不仅可在纤维之间起到架桥作用,还... 研究了以纸张和乙酸木素为原料合成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分析了合成的聚氨酯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木素-TDI-PEG线型造爪聚合物能够与纸张中纤维素的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结构,其不仅可在纤维之间起到架桥作用,还可以把木素与纤维联结起来,形成纤维-木素-TDI-PEG四元体系型聚氨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对纸张耐折度、挺度、耐破度和湿强度等物理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合成 聚氨酯材料 纸张 木素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活化处理条件及其对松木纤维胶合性能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34
17
作者 朱家琪 史广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通过测定漆酶处理纤维压制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 ,观察到漆酶对云南思茅松木纤维的活化作用及漆酶处理对木纤维自身胶合的贡献。不同pH值条件下漆酶处理木纤维的内结合强度显著高于水处理纤维压制的板材强度。失活后的酶液与水等效 ,说明... 通过测定漆酶处理纤维压制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 ,观察到漆酶对云南思茅松木纤维的活化作用及漆酶处理对木纤维自身胶合的贡献。不同pH值条件下漆酶处理木纤维的内结合强度显著高于水处理纤维压制的板材强度。失活后的酶液与水等效 ,说明对实现木材自身胶合起作用的主要是漆酶本身。初步探索了pH值、酶剂量、底物浓度、活化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胶合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得到的较好活化条件压制的板材内结合强度可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化 处理条件 松木纤维 胶合性能 漆酶 纤维板 内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素在黄柳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凤 钟新春 +1 位作者 卢琦 孙润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2,共4页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分布.TEM结果表明,黄柳纤维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及次生壁内层.CLSM图像显示木素在纤维细胞各个壁层中分布不均一,细胞角隅区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胞间层,次生壁最低.导管中的木素浓度比纤维细胞中的高.SEM-EDXA研究表明细胞角隅区、胞间层、次生壁中层的木素浓度比为2.15∶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 木素 纤维 细胞壁 木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pCCR1正义链及反义链对7年生盆栽白桦木质素的影响及优良株系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嫚嫚 刘宝光 +4 位作者 顾宸瑞 王楚 陈肃 姜静 刘桂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5,共10页
【目的】肉桂酰辅酶还原酶(Cinnamoyl-CoA Reductase,CCR)是催化木质素合成特异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通过测定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WT)的木质素和单体含量,探究转BpCCR1基因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白桦木质素含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转基... 【目的】肉桂酰辅酶还原酶(Cinnamoyl-CoA Reductase,CCR)是催化木质素合成特异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通过测定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WT)的木质素和单体含量,探究转BpCCR1基因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白桦木质素含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转基因优良株系。【方法】以获得的7年生白桦转BpCCR1正、反义链株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及qRTPCR技术分别对目标基因的稳定性及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改进的Klason法及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木质素含量及单体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硝酸-氯酸钾法和排水法分别对木纤维长和宽及基本密度进行测定,并调查树高及胸径,以此来分析转BpCCR1正、反义链对白桦上述性状的影响。【结果】PCR检测表明,5个转正义链株系及14个转反义链株系的目标基因均为阳性;qRT-PCR分析显示,BpCCR1基因不但在转正义链株系中上调表达,而且在转反义链株系中也呈上调表达。转正、反义链白桦株系木质素含量均增加,其中10个转反义链株系的Klason木质素和总木质素含量均值较野生型株系(WT)分别提高了7.46%和7.05%,木质素含量最高的FCR11株系较WT株系分别提高了12.26%和11.81%;转基因株系基本密度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无明显规律。转正义链株系的木纤维宽明显变小,5个株系均值较WT减少8.82%;而转反义链株系的木纤维长受到明显抑制,有11个株系与WT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05),其均值较WT减少12.12%。转基因株系与WT的材积差异也达到显著性水平,有11个转反义链株系的材积大于WT,7个株系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其平均材积生长量较WT提高77.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FCR2、FCR27和FCR33株系为优良株系。【结论】转BpCCR1正义链及反义链均提高白桦木质素含量,综合树高、胸径等6个性状筛选出3个优良转基因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CCR 木质素 纤维 优良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碳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翔 蒋帅南 +2 位作者 陈敏智 曹倚中 周晓燕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7,共5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化学品的短缺问题也随之而来,从而利用生物质基材料补充石油基材料变得日益重要。由于木质素含碳量较高(55%~66%)、可再生、成本低廉,而且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芳香基团,因此可作为碳纤...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化学品的短缺问题也随之而来,从而利用生物质基材料补充石油基材料变得日益重要。由于木质素含碳量较高(55%~66%)、可再生、成本低廉,而且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芳香基团,因此可作为碳纤维原料进行利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并对木质素基碳纤维的纺丝液制备工艺及预氧化工艺、碳化工艺以及碳纤维性能特征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与探讨,同时指出木质素基碳纤维制备方法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并对碳纤维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科学、高效利用木质素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碳纤维 熔融纺丝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