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网雷击跳闸率的新算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靖 刘明光 +3 位作者 屈志坚 薛福成 庄秋月 刘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8,共6页
结合接触网的受雷情况和结构特点建立接触网的雷击模型,分别给出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广义积分法,提出计入感应雷击的计算接触网雷击跳闸率的方法。以常见的复线接触网为例,按照给出的模型和计... 结合接触网的受雷情况和结构特点建立接触网的雷击模型,分别给出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广义积分法,提出计入感应雷击的计算接触网雷击跳闸率的方法。以常见的复线接触网为例,按照给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接触网的跳闸率,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网遭受感应雷击时的耐雷水平较低,因感应雷击造成的接触网雷击跳闸次数占总雷击跳闸次数的31.6%,感应雷击对接触网的跳闸影响是明显的;计入感应雷击计算的总跳闸次数更接近实际运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直接雷击 感应雷击 耐雷水平 雷击跳闸率 广义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特高杆塔线路防雷设计中EGM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稼苗 钟一俊 +4 位作者 劳建民 朱天浩 周浩 张利庭 王坚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74-1378,共5页
为确保大跨越特高杆塔的耐雷可靠性,在经典电气几何模型(EGM)的基础上,利用击距理论计算了线路等效受雷宽度,并利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了大跨越特高杆塔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计算中分析击距公式、击距系数、雷电先导入射角对线路受雷... 为确保大跨越特高杆塔的耐雷可靠性,在经典电气几何模型(EGM)的基础上,利用击距理论计算了线路等效受雷宽度,并利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了大跨越特高杆塔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计算中分析击距公式、击距系数、雷电先导入射角对线路受雷宽度和绕击跳闸率影响的结果表明,在大跨越特高杆塔线路的情况下,利用击距法计算的受雷宽度远远小于规程法所得结果,击距系数越大,线路受雷宽度越小,EGM法计算所得绕击跳闸率相应越小。计算结果可为设计线路部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越 电气几何模型 受雷宽度 击距 雷电先导入射角 绕击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刘靖 刘明光 +1 位作者 屈志坚 刘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53,共6页
雷电活动直接影响到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全面分析架空配电线路的雷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入地形条件影响的分析新方法。先基于雷电的击距理论建立架空配电线路的引雷模型,结合雷电流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出了线路在不同高度和不同... 雷电活动直接影响到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全面分析架空配电线路的雷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入地形条件影响的分析新方法。先基于雷电的击距理论建立架空配电线路的引雷模型,结合雷电流的概率密度函数,求出了线路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引雷范围与线路高度呈非线性关系;在确定线路引雷范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架空线路直接雷击跳闸率;在对Rusck感应雷过电压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广义积分法得出了不同地形和地域的感应雷击跳闸率计算公式,而且架空配电线路中感应雷击跳闸次数占总雷击跳闸次数能达到83%,在架空线路的防雷分析中应该计入感应雷击的影响。2条10 kV架空线路算例与实际运行情况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路 雷击跳闸率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距 引雷范围 感应雷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中的复杂地形地区模型 被引量:43
4
作者 耿屹楠 曾嵘 +3 位作者 李雨 余占清 何金良 李志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1-1505,共5页
山区地形复杂,土壤电阻率高,输电线路防雷形势尤为严峻。传统的评估方法没有深入考察局部地形的影响,仅仅区分山区与平原,往往导致评估与运行结果出入较大,为此,提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应该充分考虑局部地形对防雷性能的影响。基于大... 山区地形复杂,土壤电阻率高,输电线路防雷形势尤为严峻。传统的评估方法没有深入考察局部地形的影响,仅仅区分山区与平原,往往导致评估与运行结果出入较大,为此,提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应该充分考虑局部地形对防雷性能的影响。基于大量现场调研的结果,结合输电线路的高程图及导线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山区架设的输电线路的局部地形进行分析,总结出8种山区局部地形,通过分析地形对雷击过程的影响,归纳出3种雷击跳闸严重的基本地形,其他的局部地形可以根据这3种基本地形得到。提出采用加权法计算山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评估其防雷性能。采取基本地形与局部地形的两次加权的方法计算绕击跳闸率。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计算地形复杂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方面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跳闸率 绕击 局部地形 上行先导 地面倾角 跨谷深度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联网工程500kV高海拔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秀娟 夏潮 +3 位作者 殷禹 王成 张亚迪 梁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5-1540,共6页
川藏联网工程是联结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的重要民生工程,工程500 kV输电线路分为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个部分。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70 d,属于多雷区;沿线地形中高山大岭和峻岭约占80%;最高海拔高度达5 000 m;线路耐雷水平... 川藏联网工程是联结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的重要民生工程,工程500 kV输电线路分为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个部分。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70 d,属于多雷区;沿线地形中高山大岭和峻岭约占80%;最高海拔高度达5 000 m;线路耐雷水平亟待研究。为此,对川藏联网工程沿线电网近几年的雷击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500 kV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线路雷电绕击计算方法和反击计算方法,对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了加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段线路折算至40雷电日时的雷击跳闸率分别为0.24次/(100 km·a)和0.17次/(100 km·a),均大于500 kV输电线路0.14次/(100km·a)的控制要求值。鉴于川藏联网工程的重要性,为增大线路防雷的安全裕度,需要增设一些线路防雷措施。如在易击塔和易击相上加装线路避雷器,乡城—巴塘线路段的雷击跳闸率可由0.24次/(100 km·a)降低至0.13次/(100km·a),巴塘—昌都线路段的雷击跳闸率由0.17次/(100 km·a)降低至0.11次/(100 km·a),均可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川藏联网工程高海拔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对后续高海拔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联网工程 雷电日 绕击 反击 雷击跳闸率 耐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输电线路绕击暴露弧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梁贵书 康琛 +3 位作者 苏红梅 刘晓冬 贾伯岩 郑雄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1,共6页
对山区同塔双回线路的耐雷性能进行研究,改进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山区输电线路绕击率算法,通过引入新判据Rx计算暴露距离,对比Rx与雷电对地击距Rg大小,讨论不同雷电流对应下的暴露距离计算方法,并对典型山区同塔双回线路绕击率进行计算,... 对山区同塔双回线路的耐雷性能进行研究,改进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山区输电线路绕击率算法,通过引入新判据Rx计算暴露距离,对比Rx与雷电对地击距Rg大小,讨论不同雷电流对应下的暴露距离计算方法,并对典型山区同塔双回线路绕击率进行计算,得出保护角最大的相导线并不是最可能发生绕击的,绕击率的大小与导线高度、保护角、地面倾角有关。通过分析各相线路的暴露距离与雷电流关系,解释某相线路发生绕击的现象。研究结果对同塔双回线路的防雷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 绕击跳闸率 防雷 暴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标准雷电波的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评估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建标 杨庆 +1 位作者 司马文霞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66-2773,共8页
自然云地闪电的波形参数波动范围极大,使得雷电波波形参数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雷电冲击闪络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利用电压积分法(disruptive effect method,简称DE法)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在不同雷电波下的伏秒特性曲线变化规律及其... 自然云地闪电的波形参数波动范围极大,使得雷电波波形参数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雷电冲击闪络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利用电压积分法(disruptive effect method,简称DE法)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在不同雷电波下的伏秒特性曲线变化规律及其在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SFFOR)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传统DE法的参数设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参数k越小时,DE法的伏秒特性重构曲线越陡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种新的DE参数选取方法使重构曲线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绝缘子串的伏秒特性曲线变化规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对500kV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在多种雷电波下的伏秒特性曲线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施加雷电波的波前时间越小,伏秒特性曲线就越陡峭,绝缘子串的绝缘性能也就越差。此外,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还必须考虑雷击线路的分散性。因此,将输电线路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理论与DE法相结合,提出了1种同时考虑雷击线路分散性和雷电波参数波动性的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SFFOR)的评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500kV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为0.337次/(100km.a),与运行统计数据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绕击跳闸率(SFFOR) 非标准雷电波 电压积分(DE)法 伏秒特性 绝缘子串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软件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徒有锋 李晓岚 +3 位作者 余仁山 尹小根 何俊佳 刘沪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3-186,207,共5页
为找出雷击跳闸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介绍了一套线路防雷设计计算软件HVC的开发和应用。该软件适合用户对新建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设计、校核,并可分析已有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软件所用算法在国家97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综合考... 为找出雷击跳闸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介绍了一套线路防雷设计计算软件HVC的开发和应用。该软件适合用户对新建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设计、校核,并可分析已有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软件所用算法在国家97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现有的各种评价耐雷水平的方法,并兼顾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对220 kV实际线路的演算证明计算所得跳闸率等结果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雷水平 雷击跳闸率 计算模型 电感模型 电气几何模型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兴 李化 +1 位作者 张孝波 李黎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由于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基于单根导线和地线进行分析计算,对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的新算法。该算法计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避雷线、多导线系统以及大地之间的相互屏蔽作用,并考虑了雷电流... 由于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基于单根导线和地线进行分析计算,对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的新算法。该算法计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避雷线、多导线系统以及大地之间的相互屏蔽作用,并考虑了雷电流的幅值和雷电流入射角等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多回输电线路 雷电流 绕击率 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防绕击避雷针接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霍锋 陈勇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避雷针接闪体的引雷性能,采用雷云板模拟雷云对装有防绕击避雷针的地线放电,统计雷云板对防绕击避雷针的击闪概率,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不同材料防绕击避雷针的接闪性能。试验表明,针形铜避雷针闪络率较环... 为了研究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避雷针接闪体的引雷性能,采用雷云板模拟雷云对装有防绕击避雷针的地线放电,统计雷云板对防绕击避雷针的击闪概率,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不同材料防绕击避雷针的接闪性能。试验表明,针形铜避雷针闪络率较环形铜避雷针接闪率更高,引雷效果更优,而针形铜避雷针和针形钢避雷针的接闪性能一致。研究结论对线路雷电绕击的实验室模拟方法以及防绕击措施的改进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绕击 击距 雷云板 接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防护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金良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闪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电防护问题,通过分析该线路的参数和调研线路沿线的雷电活动特点,以先导发展法为基础建立特高压线路雷击计算方法,对线路的反击和绕击防雷性能进行分...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闪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电防护问题,通过分析该线路的参数和调研线路沿线的雷电活动特点,以先导发展法为基础建立特高压线路雷击计算方法,对线路的反击和绕击防雷性能进行分析。首先调研了沿线各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给出了各区域境内的雷电日取值。然后,对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击闪络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地面倾角、绝缘强度、跨谷深度对雷击绕击特性的影响,以及杆塔高度、接地电阻等对雷击反击特性的影响。考虑地形对雷击故障的影响,通过地形加权和分段分析的方法求得线路各段的雷击闪络率。最后,就降低接地电阻、减小保护角等防雷措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防护 特高压直流 雷电绕击 雷电反击 跳闸率 耐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数据的贵州电网雷击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虢韬 梁文勇 +3 位作者 杨恒 谷山强 毕家启 赵淳 《陕西电力》 2015年第4期51-55,共5页
通过雷电定位系统、故障录波系统、杆塔结构信息、地形地貌信息、气候环境信息、雷电活动信息等数据,制定了一套精细化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雷击故障杆塔的高效定位,确定造成雷击故障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对雷击性质的... 通过雷电定位系统、故障录波系统、杆塔结构信息、地形地貌信息、气候环境信息、雷电活动信息等数据,制定了一套精细化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雷击故障杆塔的高效定位,确定造成雷击故障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对雷击性质的准确判断,实现雷击故障点的复现,为线路的防雷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数据 雷击跳闸率 绕击 反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雷空间理论的水平接闪器年雷击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春华 张小青 陈校 《广东电力》 2006年第5期15-1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引雷空间理论的水平接闪器年雷击率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水平接闪器的引雷空间域和雷电下行先导随机取向角的影响,加权处理了不同雷电极性下的等值受雷面积,根据等值受雷面积和地面落雷密度对水平接闪器的年雷击率作... 介绍了一种基于引雷空间理论的水平接闪器年雷击率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水平接闪器的引雷空间域和雷电下行先导随机取向角的影响,加权处理了不同雷电极性下的等值受雷面积,根据等值受雷面积和地面落雷密度对水平接闪器的年雷击率作出预测,该方法明显改善了定量计算精度和有效性,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率 引雷空间 水平接闪器 受雷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球法的变电站直击雷防护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伟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折线法用于变电站直击雷防护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滚球法原理,提出了以计算多支避雷针保护时最小滚球半径值为基础的防雷设计方法。该方法依据滚球立体几何模型,建立空间坐标系,求解方程组得出最小滚球半径值,计算介于最小滚球半径... 针对折线法用于变电站直击雷防护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滚球法原理,提出了以计算多支避雷针保护时最小滚球半径值为基础的防雷设计方法。该方法依据滚球立体几何模型,建立空间坐标系,求解方程组得出最小滚球半径值,计算介于最小滚球半径值对应的雷电流以及设备所能承受的雷电流两者之间的雷电流概率,结合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确定设备的雷击故障率。运用该方法对计算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球法 最小滚球半径 雷电流概率 雷击故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电网输电线路防雷运行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创荣 《广东电力》 2010年第4期66-70,共5页
统计和分析东莞电网2005—2008年期间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提出把易击线路和杆塔作为今后防雷的重要对象。指出雷击跳闸率偏高的原因:落雷密度大;输电线路现行防雷设计标准满足不了线路实际防雷需求,线路设计缺乏因地制宜导致产生线路... 统计和分析东莞电网2005—2008年期间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提出把易击线路和杆塔作为今后防雷的重要对象。指出雷击跳闸率偏高的原因:落雷密度大;输电线路现行防雷设计标准满足不了线路实际防雷需求,线路设计缺乏因地制宜导致产生线路防雷设计缺陷。为此,提出修改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标准、应用绝缘子防雷保护间隙和平衡高绝缘防雷技术、提高接地电阻运行目标应不超过10Ω、加强雷击跳闸信息的统计分析等防雷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电网 输电线路 雷电强度 落雷密度 雷击跳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嵩 周志成 +1 位作者 陶风波 张星炜 《江苏电机工程》 2014年第4期17-20,共4页
雷击是输电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文中分析了2013年江苏电网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特征及对策,对频繁跳闸的500 kV泰斗5293线故障杆塔进行了防雷性能计算,结合地形和雷电活动特点分析了该线路过长江段杆塔易遭雷击的原因,并提出... 雷击是输电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文中分析了2013年江苏电网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特征及对策,对频繁跳闸的500 kV泰斗5293线故障杆塔进行了防雷性能计算,结合地形和雷电活动特点分析了该线路过长江段杆塔易遭雷击的原因,并提出防雷改造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率 绕击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改进计算方法
17
作者 张金霞 樊明 张小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不同于以往通过计算暴露弧弧长或其在水平面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的方法,以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为基础,提出在确定绕击区域后,考虑雷击入射角及其概率,通过计算绕击区域下包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通过典型杆塔的实例计算和比... 不同于以往通过计算暴露弧弧长或其在水平面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的方法,以传统的电气几何模型为基础,提出在确定绕击区域后,考虑雷击入射角及其概率,通过计算绕击区域下包曲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计算绕击率。通过典型杆塔的实例计算和比较,获得了绕击率与保护角、地面倾角及击距系数的关系,且绕击跳闸率的实例计算结果接近运行经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入射角 绕击跳闸率 击距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线路雷击跳闸特性统计与仿真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陆国俊 罗健斌 +4 位作者 刘瀚波 王泽众 耿屹楠 余占清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2-1548,共7页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威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广州地区是全国雷电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广州电网开展雷电防护对我国其他多雷地区电网建设、运行有借鉴作用。结合输电线路运行数据,分析了广州雷电活动与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对典型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威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广州地区是全国雷电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广州电网开展雷电防护对我国其他多雷地区电网建设、运行有借鉴作用。结合输电线路运行数据,分析了广州雷电活动与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对典型输电线路的雷击特性进行分析,采用全波过程理论分析雷电反击过程,采用先导发展模型分析雷电绕击过程。并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典型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受地形类型、地形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雷击跳闸次数和地闪次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00 k V线路绕击跳闸率远远高于反击跳闸率;220 k V线路绕击跳闸率与反击跳闸率接近,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塔形、地形等因素相关;110 k V线路反击跳闸率相对较高,部分地形反击跳闸率明显高于绕击。山坡、山脊和跨越山谷地形下线路雷击跳闸率明显高于平地,且随坡度和跨谷深度增大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电活动 雷击跳闸率 反击 绕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高速铁路绕击闪络率的新方法
19
作者 王思华 罗媚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高速铁路雷电绕击闪络率,须考虑到雷电先导的随机性。针对暴露距离的电气几何模型在工程防雷计算中,没有考虑雷电先导带有入射角的缺陷,对应用暴露距离理念的电气几何模型进行改进,将暴露距离的概念延伸至带有任何入射...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高速铁路雷电绕击闪络率,须考虑到雷电先导的随机性。针对暴露距离的电气几何模型在工程防雷计算中,没有考虑雷电先导带有入射角的缺陷,对应用暴露距离理念的电气几何模型进行改进,将暴露距离的概念延伸至带有任何入射角度的雷电先导中,推导出应用暴露距离计算带雷电入射角的雷电先导绕击高速铁路的受雷面积,再根据入射角的绕击范围和出现概率推导出整体考虑在与加强线和正馈线处于同一截面内改变的雷电入射角的闪络率计算公式。最后根据不同高架桥高度对高速铁路绕击闪络率进行计算分析。应用改进后的模型计算出来的高速铁路绕击闪络率,相比应用暴露弧投影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要小,既克服了暴露弧投影计算方法结果偏大的缺点,又相比传统暴露距离方法更接近实际,为高速铁路的防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雷电绕击闪络率 雷电入射角 电气几何模型 暴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门市区10kV架空线路雷击分析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14
20
作者 康宽政 《广东电力》 2008年第5期59-62,共4页
以江门市区10kV架空线路雷击率为研究对象,以架空线路年雷击率计算理论为基础,对年均公里雷击率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裸导线的年均公里雷击率低于理论值的50%,绝缘导线的年均公里雷击率基本接近理论值,各镇线... 以江门市区10kV架空线路雷击率为研究对象,以架空线路年雷击率计算理论为基础,对年均公里雷击率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裸导线的年均公里雷击率低于理论值的50%,绝缘导线的年均公里雷击率基本接近理论值,各镇线路的年均公里雷击率都超过理论值。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防雷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雷击率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