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非牛顿引力效应与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
1
作者 皮春梅 杨书华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标准MIT口袋模型,研究了非牛顿引力效应对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最大质量不仅随色超导能隙的增大而变大,而且随非牛顿引力参数的增大而变大.进一步采用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质量(M=2.6M⊙)限... 采用标准MIT口袋模型,研究了非牛顿引力效应对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最大质量不仅随色超导能隙的增大而变大,而且随非牛顿引力参数的增大而变大.进一步采用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质量(M=2.6M⊙)限制色超导能隙和非牛顿引力参数,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非牛顿引力效应,只有色超导能隙?>94.5 MeV时才能满足Mmax>2.6 M⊙(Mmax是星体的最大质量).但是,考虑非牛顿引力效应,更小的色超导能隙就能符合Mmax>2.6M⊙.考虑到较小能隙能够符合超新星遗迹Hess J1731-347中心致密天体的表面温度数据,引入非牛顿引力效应有助于解释传统引力框架下无法解释的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物质:奇异夸克 物态方程:口袋模型 引力:非牛顿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夸克系统的分子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正坤 高钦翔 +1 位作者 杨友昌 万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5,共4页
考虑分子态结构,利用非相对论夸克模型对S波udc--c,udb--b做了系统研究.借助于精确少体计算方法(多高斯展开算法),并考虑颜色11,88之间的耦合,得到了同位旋和角动量为(I,JP)=(0,1+)的udc-c-,udb-b-束缚态.
关键词 分子态结构 夸克模型 束缚态 多高斯展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qqqq■分量的八重态重子味波函数的构造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钦翔 万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色夸克团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张量表示的方法构造含有五夸克成分的八重态重子味波函数.
关键词 色夸克团模型 张量表示 五夸克成分 重子八重态 味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TC)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顶夸克对产生过程的修正 被引量:2
4
作者 乔庆鹏 张向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0,共3页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模型顶夸克对产生截面的比值达到了1%的量级,修正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这个反映过程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模型 LHC TOP-HIGGS 顶夸克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上LRTH模型中Ztt和ZTt产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金钟 张献图 +1 位作者 李韶峰 袁焕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首先计算了左右双Higgs(LRTH)模型中大型强子对撞机上Ztt的产生截面及其相对修正,结果发现在LRTH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内,Ztt的产生截面有较大的相对修正.然后,又计算了LRTH模型中新的产生道ZTt,发现当破缺标度不是很高时该过程有较大... 首先计算了左右双Higgs(LRTH)模型中大型强子对撞机上Ztt的产生截面及其相对修正,结果发现在LRTH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内,Ztt的产生截面有较大的相对修正.然后,又计算了LRTH模型中新的产生道ZTt,发现当破缺标度不是很高时该过程有较大的产生截面.通过对以上两个过程的研究,可为检验LRTH模型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双Higgs模型 大型强子对撞机 产生截面 顶夸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手征组分夸克模型研究Z_c(3900)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志云 杨友昌 万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近似考虑多体相互作用效果后扩展了手征组分夸克模型,并采用多高斯展开算法计算了量子数为I^GJ^P=1^+1^+的四夸克系统cucd能谱.在不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得到它的质量为3 869 MeV,比D*D理论阈值低13 MeV,该结论与实验发现的Zc(3 900)... 近似考虑多体相互作用效果后扩展了手征组分夸克模型,并采用多高斯展开算法计算了量子数为I^GJ^P=1^+1^+的四夸克系统cucd能谱.在不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得到它的质量为3 869 MeV,比D*D理论阈值低13 MeV,该结论与实验发现的Zc(3 900)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手征组分夸克模型 Zc(3 900) 多高斯展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D因子化框架下B-_(d,s)→D_(d,s)P衰变过程的研究
7
作者 常钦 赵萌非 +1 位作者 陈丽丽 王晓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6,F0002,共7页
在考虑幂次压低且不忽略c夸克和D介子质量的条件下,采用光前夸克模型结果作为输入,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给出了B-^(0)_((s))→D^(+)_((s))K^(-)和B^(0)_((s))→D^(+)_((s))π^(-)中旁观者和湮灭图的贡献大小.旨在解释这两个衰变道中... 在考虑幂次压低且不忽略c夸克和D介子质量的条件下,采用光前夸克模型结果作为输入,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给出了B-^(0)_((s))→D^(+)_((s))K^(-)和B^(0)_((s))→D^(+)_((s))π^(-)中旁观者和湮灭图的贡献大小.旨在解释这两个衰变道中理论预言与实验测量存在4σ~5σ偏差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旁观者和湮灭图贡献对这一偏差有一定的改善,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偏差仍然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因子化 D介子 光前夸克模型 湮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力和重子相互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凡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共17页
 本文评述了核力和重子相互作用研究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核力 重子 相互作用 介子交换 夸克模型 手征微扰理论 高能物理学 谐振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力研究新进展及前沿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宁平治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2-455,共24页
首先简述核子-核子(NN)相互作用研究的历史发展。然后着重讨论近1/4世纪以来,核力的介子交换模型和各种夸克模型取得的新成就。同时介绍一些所谓高精度现实NN势,从这些"高精度NN势"出发可以计算的核少体系统己超过A=12。特别... 首先简述核子-核子(NN)相互作用研究的历史发展。然后着重讨论近1/4世纪以来,核力的介子交换模型和各种夸克模型取得的新成就。同时介绍一些所谓高精度现实NN势,从这些"高精度NN势"出发可以计算的核少体系统己超过A=12。特别指出了近十余年来人们以相当大的努力在有效场论框架下建立核物理与QCD的联系。沿此方向的工作也取得骄人成果:己可由手征微扰论推导出满意的模型无关NN势。利用低能到中高能核子探针,人们今天对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已了解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力 介子交换模型 夸克模型 有效场论 中高能核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组分夸克模型与质子自旋结构
10
作者 杨建军 平加伦 +2 位作者 沈洪清 王凡 厉光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提出了新组分夸克模型,与传统组分夸克模型相比,新模型不仅可更好地解释强子间的β衰变和核子磁矩比率,而且可给出与近来新的 EMC 组实验结果相符的质子的自旋结构。
关键词 夸克模型 质子 自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玲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184,共4页
根据开发性金融理论及一般金融理论,对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基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路径,选取了开发性金融计量指标;运用夸克自回归模型对开发性金融对... 根据开发性金融理论及一般金融理论,对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基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路径,选取了开发性金融计量指标;运用夸克自回归模型对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进行动态测量。研究表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显著,明显大于一般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同时表现出很强的经济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一般金融 经济增长 夸克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夸克系统中的湮灭相互作用与新强子态X(3872)研究
12
作者 谭志云 杨友昌 +1 位作者 万猛 田维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49,共5页
考虑多夸克系统内部正反夸克对湮灭为有效胶子,推导出了湮灭相互作用势;在不修改夸克模型参数的情况下,研究了ccuu系统的能谱,不仅合理地解释了新强子态X(3872),而且还发现了J^(PC)=2^(++)的D^(0*)D^(0*)弱束缚态,并为BES和LHCb等国际... 考虑多夸克系统内部正反夸克对湮灭为有效胶子,推导出了湮灭相互作用势;在不修改夸克模型参数的情况下,研究了ccuu系统的能谱,不仅合理地解释了新强子态X(3872),而且还发现了J^(PC)=2^(++)的D^(0*)D^(0*)弱束缚态,并为BES和LHCb等国际实验合作组探测该粒子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征组分夸克模型 湮灭相互作用 多高斯展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子夸克混合模型中的K^+介子弹性散射
13
作者 王德安 梁业广 卓亚琦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1,共3页
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框架下,利用混合夸克模型,计算了K+-d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并与实验数据比较,探讨普通夸克与奇异夸克质量差异及夸克自由度对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差异对总散射的影响约为2%,夸克间相互作用在改善实验数据的理... 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框架下,利用混合夸克模型,计算了K+-d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并与实验数据比较,探讨普通夸克与奇异夸克质量差异及夸克自由度对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差异对总散射的影响约为2%,夸克间相互作用在改善实验数据的理论描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GLAUBER理论 夸克自由度 质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中的五夸克系统Θ^+
14
作者 黄虹霞 龚丽英 平加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采用绝热近似,利用母分系数展开技术,计算了具有三角形结构的五夸克系统的能量.对于正负宇称态,系统都存在等效吸引,五夸克系统Θ+的最小能量为1 650 M eV,与目前实验给出的值1 540 M eV相比偏高.
关键词 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 五夸克系统 母分系数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夸克偶素的超精细劈裂和轻子衰变率研究
15
作者 高钦翔 杨友昌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考虑相对论修正的夸克-反夸克势和相对论修正的矢量衰变常数,在相对论夸克模型下计算了重夸克偶素的质量谱和轻子衰变率,所得到的质量谱和轻子衰变率与实验上肯定的数据符合.
关键词 重夸克偶素 质量谱 轻子衰变率 相对论夸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夸克模型下研究高次分波的核子-核子散射
16
作者 黄虹霞 平加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在手征夸克模型和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高次分波的核子-核子散射相移,两个模型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实验相符.在3F2、3F3、3F4和3H4分波中,两个模型都没有找到任何共振态.
关键词 核子-核子散射相移 高次分波 共振态 组分夸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双Higgs模型中新的重顶夸克在LHeC上的产生
17
作者 曹军 秦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在左右双Higgs模型(LRTH)中,研究了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上通过e+b→veT和γb→W-T过程的产生.对于顶夸克主要的衰变模式T→+b→tbb,这两个过程会分别产生3b+l+ET和3b+2l+ET的末态信号.当电子能量Ee=500GeV,质子能量取Ep=7... 在左右双Higgs模型(LRTH)中,研究了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上通过e+b→veT和γb→W-T过程的产生.对于顶夸克主要的衰变模式T→+b→tbb,这两个过程会分别产生3b+l+ET和3b+2l+ET的末态信号.当电子能量Ee=500GeV,质子能量取Ep=7TeV时,发现产生截面在顶夸克质量小于600GeV时会达到几十fb.也对T→W+b的衰变模式进行了唯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双Higgs模型 重的顶夸克 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子结构和核力
18
作者 王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6-71,共16页
评述了核子结构和核力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核子结构 核力 介子交换 夸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及应用的发展轨迹
19
作者 周瑞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从古代物质结构的原子构成学说、17世纪气体分子运动论 ,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疑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生物物理学的迅速发展 ,探寻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及应用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物质结构 微观结构 发展轨迹 原子构成学 分子运动论 等离子体物理 生物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夸克态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晓睿 冒亚军 马伯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4-55,共12页
回顾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 ,概述了强子物理的发展过程 ,并对 2 0 0 3年强子物理研究热点———五夸克态 ,从实验进展和理论研究上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五夸克态 标准模型 强子 夸克模型 量子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