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vehicle-recognition method on water surfaces using LiDAR data:SPD^(2)(spherically stratified point projection with diameter and distance)
1
作者 Eon-ho Lee Hyeon Jun Jeon +2 位作者 Jinwoo Choi Hyun-Taek Choi Sejin Le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vehicle,the swarm robot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peration of a single object as the former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adjacent surface obstacles robustly to operate a cluster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For this purpose,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sensor is used as it can simultaneously obtain 3D information for all directions,relatively robustly and accurately,irrespectiv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lthough the 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error range exists,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vessel position can still ensure stability during platoon maneuvering.In this study,a three-lay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classify types of surface vehicles.The aim of this approach is to redefine the sparse 3D point cloud data as 2D image data with a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subsequently utilize this transformed data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purposes.Hence,we have proposed a descriptor that converts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into 2D image data.To use this descriptor effe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clustering operation that separates the point clouds for each object.We developed voxel-based clustering for the point cloud clustering.Furthermore,using the descriptor,3D point cloud data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2D feature image,and the converted 2D image is provided as an input value to the network.We inten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3D point cloud feature descriptor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imulator.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real-time object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is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3D point cloud dat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urface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LiDAR免控制测量技术在1∶10000 DEM更新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辉 李宝 方庆晨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在安徽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程DEM局部更新工作中,针对外业中控制点布设工作量大、难度高的特点,研究无人机LiDAR测量技术生产DEM的免控制技术方法,利用激光点云分类结果中提取的可靠地面点,建立高程拟合模型,拟合转换点云... 在安徽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程DEM局部更新工作中,针对外业中控制点布设工作量大、难度高的特点,研究无人机LiDAR测量技术生产DEM的免控制技术方法,利用激光点云分类结果中提取的可靠地面点,建立高程拟合模型,拟合转换点云高程,生产DEM。并与传统通过实测控制点进行点云高程拟合生产的DEM成果精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免控制技术方法生产的DEM精度可以满足安徽省1∶10000 DEM更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点云 数字高程模型 无人机 可靠地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采样一致算法的卡车车厢点云分割
3
作者 耿磊 杨梅 +1 位作者 肖志涛 张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 针对卡车种类多且车厢形变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RANSAC)算法的分段式分割方法。首先将车厢面进行等分获得多个近似平面的面片,利用Kd-tree建立面片点云之间拓扑几何关系,将点到平面的欧式距离作为判断准则,通过距离阈值对面片进行初始分割;然后设计角度阈值结合RANSAC算法对面片进行优化合并,实现多类型卡车车厢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卡车分割模型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卡车车厢进行分割,其中对于双面卡车、四面卡车以及五面卡车的车体尺寸信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48、0.031和0.046 m,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装车 激光雷达 点云分割 RANS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强度涨落关联的外辐射源测距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江源 于溢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外辐射源探测具有隐蔽性、低能耗、低成本、抗打击等优势,在微波频段技术相对成熟。光频段的外辐射源探测受制于自由空间传输引起的光场退相干,难以从直达的非合作信号和回波信号中提取确定的相位关系。本文提出了以热光场存在的强度涨... 外辐射源探测具有隐蔽性、低能耗、低成本、抗打击等优势,在微波频段技术相对成熟。光频段的外辐射源探测受制于自由空间传输引起的光场退相干,难以从直达的非合作信号和回波信号中提取确定的相位关系。本文提出了以热光场存在的强度涨落关联建立直达波和回波间相关性的方法,不依赖于电磁波的相位信息;在该相关性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以太阳光、黑体辐射等为外辐射源进行目标测距的原理及方法;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黑体辐射外源成功实现目标测距,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提升测距距离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基于光场强度涨落关联的外辐射源测距技术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低成本、高效探测技术。未来突破相关技术瓶颈有望建立以太阳光或目标热辐射作外源的测距系统,在车载无源雷达测距、热像仪直接测距、深空目标测距等领域具备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光场 强度涨落关联 光学外辐射源雷达 无源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点云数据估测单株木生物量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清旺 李增元 +3 位作者 陈尔学 庞勇 田昕 曹春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5-770,共6页
使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估测了典型树种的单株木生物量。首先由点云数据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然后采用优化的单株木树冠特征识别算法估测相关的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估测参数(... 使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估测了典型树种的单株木生物量。首先由点云数据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然后采用优化的单株木树冠特征识别算法估测相关的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估测参数(树高、冠幅)与实测参数(树高、冠幅、胸径)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并与现有的单株木生物量实测相关生长方程联立,得到单株木生物量估测相关生长方程。结果表明,由LIDAR点云数据得到的单株木估测参数与实测参数显著相关,可以估测单株木生物量(R^2为0.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lidar) 树高 冠幅 胸径(DBH) 相关生长方程 生物量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林区机载LiDAR点云的多分辨率层次插值滤波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传法 王梦樱 +1 位作者 杨帅 王珍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
针对现有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滤波算法在林区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层次插值的林区LiDAR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形态学迭代开运算和稳健z-score方法获取大量地面种子点;然后从低层到高层滤波过程中,通过薄板样条函数构... 针对现有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滤波算法在林区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层次插值的林区LiDAR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形态学迭代开运算和稳健z-score方法获取大量地面种子点;然后从低层到高层滤波过程中,通过薄板样条函数构造地面参考面,并借助自适应坡度阈值选择地面点;最后将分类出的地面点更新地面参考面,层层迭代直至滤波结果收敛。以ISPRS提供的6组山区基准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新方法滤波结果与近5年提出的10种滤波算法比较表明:新方法滤波结果精度最高,平均总误差和Kappa系数分别为1.89%和87.88%。在实例分析中,以6个不同林区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新方法与形态滤波算法(MF)和渐近不规则三角网加密滤波算法(PTD)比较表明:新方法平均总误差为6.82%,而MF和PTD平均总误差分别为9.21%和8.49%;且前者获取的DEM精度优于后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激光探测与测量(lidar) 插值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的LIDAR建筑物提取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自珍 岑敏仪 +1 位作者 张同刚 周国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LIDAR(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LIDAR数据生成DSM(数字地面模型)等高线,然后根据等高线形状特征参数,从DSM等高线中提取由建筑物点云形成的等高线(建筑物等高线).最后,根据拓扑关系简化...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LIDAR(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LIDAR数据生成DSM(数字地面模型)等高线,然后根据等高线形状特征参数,从DSM等高线中提取由建筑物点云形成的等高线(建筑物等高线).最后,根据拓扑关系简化建筑物等高线,再利用建筑物轮廓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特点,对建筑物等高线进行规则化,提取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地形起伏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提取出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准确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建筑物提取 等高线 形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激光雷达的双偏振探测技术
8
作者 罗晓翩 冯力天 +5 位作者 尹微 靳国华 彭涛 董吉辉 张永科 周鼎富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在大气遥感中对风场和退偏比进行联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双偏振相干探测方法。基于传统相干测风激光雷达(LiDAR),设计了能实现正交偏振信号分集接收的探测系统,并推导了此系统下大气退偏比计算原理;搭建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在不同天气条... 为了在大气遥感中对风场和退偏比进行联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双偏振相干探测方法。基于传统相干测风激光雷达(LiDAR),设计了能实现正交偏振信号分集接收的探测系统,并推导了此系统下大气退偏比计算原理;搭建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比观测平行偏振光和垂直偏振光径向风速信息,结合实时大气退偏比参数双维度描述大气状态。结果表明,激光发射能量为100 J、脉宽为400 ns、距离分辨率为30 m时,阴天、雾天、雨天、晴天径向风速测程分别可达6.0 km、5.5 km、3.0 km、3.0 km;大气退偏比测程为2.0 km、2.0 km、1.0 km、1.0 km;测程内双通道径向风速的一致性不随天气而变化。该研究为大气多要素一体化探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雷达 双偏振接收 相干多普勒测风 大气退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菲菲 阮志敏 刘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7-530,共4页
为了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城区数字地面模型,在分析城区机载激光扫描数据多回波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回波信息的城区数据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城区机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分布特点,将激光脚点划分到具有一定体积的体素中,然... 为了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城区数字地面模型,在分析城区机载激光扫描数据多回波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回波信息的城区数据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城区机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分布特点,将激光脚点划分到具有一定体积的体素中,然后依据滤波准则,剔除地物点,保留地面点,最后得到城区数字地面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以往滤波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取数字地面模型,而且可以减少机载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的计算量,提高海量机载激光扫描数据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城区数字地面模型 滤波 机载激光扫描 多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LiDAR数据建筑物提取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咸远 周国恩 梁鑫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7,共3页
LiDAR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三维模型的重建。本文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提取建筑物边界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LiDAR点云数据量化生成灰度影像,然后利用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图像分析技术将建筑物信息... LiDAR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三维模型的重建。本文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提取建筑物边界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LiDAR点云数据量化生成灰度影像,然后利用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图像分析技术将建筑物信息与地面特征分离开,最终提取建筑物的轮廓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建筑物的边界,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测距 数字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IDAR的精确月球软着陆目标点选定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栋 王鹏基 刘良栋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研究了月球探测器不设悬停阶段的精确软着陆运动中实时目标着陆点的自主选定方法.其过程包括着陆器运动补偿、数字高程图(DEM)的生成、障碍识别和最优安全着陆点搜索4个步骤.采用LIDAR敏感器,由经过运动补偿得到的斜距数据生成DEM,给出... 研究了月球探测器不设悬停阶段的精确软着陆运动中实时目标着陆点的自主选定方法.其过程包括着陆器运动补偿、数字高程图(DEM)的生成、障碍识别和最优安全着陆点搜索4个步骤.采用LIDAR敏感器,由经过运动补偿得到的斜距数据生成DEM,给出一种月面地形坡度和粗糙度的定义,根据安全着陆区的判据进行障碍识别,最后设计中心螺旋式搜索方法对探测器最优安全着陆点进行搜索选定.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月球软着陆 运动补偿 障碍识别 数字高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U/LIDAR的月面软着陆自主导航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秀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针对中国探月二、三期工程及未来星际着陆探测任务中对探测器精确着陆的要求,为避免采用导航相机进行导航时的大量图像处理运算对导航实时性的影响及其对星载计算机性能的苛刻要求,同时克服传统导航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 针对中国探月二、三期工程及未来星际着陆探测任务中对探测器精确着陆的要求,为避免采用导航相机进行导航时的大量图像处理运算对导航实时性的影响及其对星载计算机性能的苛刻要求,同时克服传统导航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加激光雷达(LIDAR)的着陆段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测得的探测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以及激光雷达测得的探测器相对于月面的距离和速度信息,通过改进扩展Kalman滤波估计出探测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该方法的运算量较小,保证了良好的实时性,且仿真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月面地形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获得较高的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精确软着陆 自主导航 惯性测量单元 激光雷达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见度激光雷达的机场主导能见度测量
13
作者 李仁翔 戴求淼 +5 位作者 袁山山 王岚萱 杨晓琦 张慧 朱威威 徐文静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为了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起降,且大范围准确地监测机场能见度分布情况,采用误差分析方法,选取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22-01—2023-06激光雷达(LiDAR)观测数据,分别与人工观测主导能见度数据和自观系统计算的加权能见度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初步... 为了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起降,且大范围准确地监测机场能见度分布情况,采用误差分析方法,选取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022-01—2023-06激光雷达(LiDAR)观测数据,分别与人工观测主导能见度数据和自观系统计算的加权能见度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初步验证了能见度激光雷达测量主导能见度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激光雷达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及自观系统观测数据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30%和-5.45%,且激光雷达对大范围内能见度的早期变化更为敏感;降雨条件及主导能见度小于1500 m时,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的误差较大,需加以人工辅助观测,当主导能见度大于1500 m时,激光雷达可以代替人工输出主导能见度数据。该研究为基于能见度激光雷达的主导能见度测量实现机场业务化运行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能见度激光雷达 主导能见度 低能见度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14
作者 赵刚 黄轩 华志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进行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的低空风切变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3.3%和67.7%;通过算法识别结果得到的低空风切变告警有效性可持续10 min以上;组合切变算法在小尺度低空风切变的识别上更具优势,但若遇到风场变化缓慢的对流型及冷锋型低空风切变,两种算法的识别率都不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风切变告警 测风激光雷达 组合切变算法 区域散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驱动的城市道路停车视距检验及安全分析
15
作者 李浩 张子宜 +2 位作者 翟鸿漾 付迪 王金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10-18,34,共10页
利用高密度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针对城市双车道道路场景,采用PointNet++实现道路场景的自动分类,创建了纳入路侧环境的椭球体视域加宽模型,并引入内部形状描述子算法高效提取视域内关键地物特征点,继而搭建停车视距自动化检验模型,开展不... 利用高密度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针对城市双车道道路场景,采用PointNet++实现道路场景的自动分类,创建了纳入路侧环境的椭球体视域加宽模型,并引入内部形状描述子算法高效提取视域内关键地物特征点,继而搭建停车视距自动化检验模型,开展不同行车速度和路面条件下的三维停车视距检验,最后提出全路段停车视距满足率和单个视点停车视距符合率2个指标,以评价道路停车视距安全。通过城市双车道实例检验,结果表明,道路场景自动分类后的平均交并比、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1.9%、91.7%、86.2%、91.1%。特征点提取后,点云数据量减少约85%,停车视距检验效率提高约70%。在同等路面条件下,2条城市双车道的全路段停车视距满足率平均值由行车速度为30 km/h时的83.7%降低至行车速度为60 km/h时的51.0%;在同等速度下,2条城市双车道的全路段停车视距满足率平均值由干燥路面时的68.8%降低至冰滑路面时的30.9%,说明行车速度提高或路面条件不良时,视距值显著降低。该研究可为营运期道路停车视距检验与评价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停车视距 机器学习 视距满足率 激光雷达点云 视距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SF和TIN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浩 高飞 +1 位作者 余敏 叶周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4-648,共5页
为了提高传统的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TIN)中初始种子点的选取效率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与TIN结合的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滤波算法。... 为了提高传统的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TIN)中初始种子点的选取效率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与TIN结合的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滤波算法。首先去除机载LiDAR点云中的粗差点,对去除粗差点后的点云使用CSF算法以获取初始地面点,然后对初始地面点通过改进的TIN算法构建三角网,同时连续迭代进而获取最终地面点。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网站的3组测试数据进行滤波,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坡度较大的区域降低Ⅰ类误差,并将Ⅱ类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lidar) 点云滤波 布料模拟滤波(CSF) 不规则三角网(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硅基固态光探测和测距发射器
17
作者 曹睿 李楚钟 +3 位作者 谭可欣 蒋平 路侑锡 金里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6期37-40,共4页
这篇文章中,我们展示了一个将外腔激光器和一个1×128硅光学相控阵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光电微系统。实验校准得到的旁瓣抑制比为10 dB。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光学相控阵列 外腔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3立体像对和机载LiDAR抽样数据协同估测森林平均高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俊鹏 赵磊 +2 位作者 陈尔学 万祥星 徐昆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5,共10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已具备林下地形,可协同利用少量实测样地数据、抽样式采集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条带数据和区域全覆盖的资源三(ZY3)立体像对数据有效估测区域森林平均高的方法,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和精度提供技术支撑。【方...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已具备林下地形,可协同利用少量实测样地数据、抽样式采集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条带数据和区域全覆盖的资源三(ZY3)立体像对数据有效估测区域森林平均高的方法,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和精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广西高峰林场2个分场为研究区,2018年获取覆盖整个研究区的机载LiDAR、ZY3立体像对和少量实测样地数据。将LiDAR数据提取的DEM作为历史已存在的林下地形,从全覆盖的LiDAR数据中抽取12条飞行条带的LiDAR数据“模拟”抽样式采集的LiDAR数据,形成“林下地形+LiDAR抽样+ZY3立体像对+样地”数据集;以样地和LiDAR数据提取出LiDAR抽样数据对应的森林平均高为模型建立的参考数据(因变量Y),以ZY3立体像对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减去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的CHMZY3为自变量(X),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k-邻近(KNN)模型和回归克里格(RK)模型估测森林平均高,并对其估测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OLS和KN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88和1.96 m,估测精变(EA)分别为87.18%和86.64%;RK模型估测精度相对较高,RKOLS模型的RMSE=1.84 m,EA=87.42%;RKKNN模型的RMSE=1.86 m,EA=87.32%。【结论】本研究中2类4种模型均可有效估测森林平均高,回归克里格模型(RKOLS、RKKNN)优于非空间模型(OLS、KNN),RKOLS模型估测精度最高;在林下地形已知时,协同利用少量实测样地数据、抽样式采集的机载LiDAR条带数据和区域全覆盖的ZY3立体像对数据能够实现区域森林平均高的高效、高精度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资源三号 森林平均高 回归克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NSS/INS/LiDAR组合导航传感器安置关系快速标定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阳林 李广云 +2 位作者 王力 李帅鑫 龚培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8-463,477,共7页
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激光扫描传感器(GNSS/INS/Li DAR)组合导航定位方法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的研究热点。而传感器之间高精度安置关系的确立是传感器位姿信息融合的基础,也是制约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的重要因素。针对该问题,采用三维激... 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激光扫描传感器(GNSS/INS/Li DAR)组合导航定位方法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的研究热点。而传感器之间高精度安置关系的确立是传感器位姿信息融合的基础,也是制约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的重要因素。针对该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和多台经纬仪交汇测量的方法,设计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室内高精度快速标定方案,建立传感器安置参数解算数学模型,完成了GNSS杆臂值和激光扫描传感器安置参数的标定。使用微分方程分析、蒙特卡罗法对标定结果进行精度分析,仿真实验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安置参数精度对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的影响不可忽略,采用所提出的联合测量方法,可以快速获取毫米级精度的传感器位置安置参数和角分级的传感器姿态安置参数,满足组合导航定位系统传感器安置关系标定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融合导航 安置关系标定模型 误差模型 GNSS杆臂值 扫描传感器安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airborne LIDAR positioning errors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利芳 蓝天 +1 位作者 顾美霞 倪国强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2期278-284,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canning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of air... The influence of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scanning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of airborne LIDAR, the errors from pulse broadening induced by laser beam di vergence angle are modeled and qualitatively analyzed for different terrain surfaces. Simulated results of positioning errors and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m are given for the flat surface, the downhill of slope surface, and the uphil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positioning error laser beam divergenceangle slope angle scan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