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乡村性的重构:中国艺术乡建的本土美学实践 |
向勇
|
《民族艺术研究》
|
2025 |
0 |
|
2
|
不再“孟”想,接着戴震讲——我的当代新荀学哲学典范 |
刘又铭
|
《管子学刊》
|
2025 |
0 |
|
3
|
池田大作敬畏生命理念探析 |
张晓刚
吕宇航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5 |
0 |
|
4
|
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概念的批判性重构 |
王凤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邢字航
甄晓红
李雅彤
任利民
孙岩
|
《临床误诊误治》
CAS
|
2024 |
3
|
|
6
|
对象性、资本和全球系统及其空间修正——兼议现代建筑认知与设计的两种范式 |
杨超
李强
|
《建筑技艺(中英文)》
|
2024 |
0 |
|
7
|
国际劳工组织核心技能框架的演进历程、实施动因与价值审思——基于对《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全球框架》的解读 |
李文超
陶焱
王玥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生成逻辑、深厚内蕴及时代价值 |
周竞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9
|
简析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 |
柳祥美
张长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 |
梁光焰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9 |
20
|
|
11
|
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
刘旭东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4
|
|
12
|
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
宋新芳
刘成新
|
《现代教育技术》
|
2005 |
4
|
|
13
|
论体育之平庸 |
唐吉平
胡科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
龙柏林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6
|
|
15
|
身体现象学视角下体育的生活意蕴及其实现 |
周波
易荣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6
|
回归生活世界与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 |
李积权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6 |
7
|
|
17
|
思入生活细微之处的哲学——论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衣俊卿
|
《哲学分析》
|
2012 |
5
|
|
18
|
意识形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现代性之维 |
梅景辉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9
|
Second Life中的教和学研究述评 |
李建生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形式语用学视角中的生活世界理论 |
夏宏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