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辛硫磷乳油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
1
作者 孔海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5期23-23,共1页
依据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40%辛硫磷乳油〔1〕进行了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结果证明,40%辛硫磷乳油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均大于2 100mg/m3,根据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
关键词 40%辛硫磷乳油 大鼠 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狗鱼仔鱼对盐度和碱度的耐受性研究
2
作者 徐杰 王杰 +1 位作者 刘娜 张静静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白斑狗鱼(Esox lucius)是乌伦古湖的主要土著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乌伦古湖经历了水盐关系变化导致盐碱化加剧,使得白斑狗鱼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有鉴于此,该研究对乌伦古湖白斑狗鱼仔鱼单盐单碱耐受性进行研究,旨在... 白斑狗鱼(Esox lucius)是乌伦古湖的主要土著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乌伦古湖经历了水盐关系变化导致盐碱化加剧,使得白斑狗鱼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有鉴于此,该研究对乌伦古湖白斑狗鱼仔鱼单盐单碱耐受性进行研究,旨在推进白斑狗鱼在盐碱水域地区养殖,同时为其种质资源养护提供基础数据。在(23±1)℃条件下,采用微流水循环技术和24 h不间断充氧方式,通过单因素静态急性毒性实验对白斑狗鱼仔鱼的耐盐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白斑狗鱼仔鱼12 h、24 h、48 h、72 h、96 h盐度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1.89‰、9.68‰、7.76‰、6.28‰、3.86‰;白斑狗鱼12 h、24 h、48 h、72 h、96 h碱度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 283 mg/L、747 mg/L、584 mg/L、507 mg/L、202 mg/L。白斑狗鱼仔鱼盐度、碱度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49‰和10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Esox lucius) 仔鱼 盐度耐受性 碱度耐受性 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镉离子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与慢性毒性影响
3
作者 白永安 刘芳 +5 位作者 孙忠正 田静 马民 席文秋 耿丹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为探究重金属镉(Cd^(2+))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生长阶段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盘锦地区幼蟹(体重0.8 g~1.0 g)和成蟹(体重10 g~11 g)为对象,通过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评估镉的生态风险。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半流水法,设置梯度... 为探究重金属镉(Cd^(2+))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生长阶段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盘锦地区幼蟹(体重0.8 g~1.0 g)和成蟹(体重10 g~11 g)为对象,通过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评估镉的生态风险。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半流水法,设置梯度镉浓度(幼蟹:0、2.1、4.6、9.8、20.9、44.7、 95.5 mg/L;成蟹:0、2.5、6.3、15.8、39.8、100、251.2 mg/L),观察24 h~96 h内死亡率及中毒症状;慢性毒性实验聚焦摄食行为与长期存活,设置0.16 mg/L、0.25 mg/L、0.5 mg/L浓度梯度,持续监测15 d。结果显示,镉对幼蟹的毒性显著高于成蟹,48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69 mg/L和7.58 mg/L;随时间延长,LC_(50)逐步降低,96 h幼蟹LC_(50)仅为2.01 mg/L,而成蟹为3.89 mg/L。高浓度镉(≥20.9 mg/L)暴露48 h可致幼蟹全死亡。成蟹在39.8 mg/L时48 h内全部死亡。慢性毒性实验中,0.5 mg/L镉浓度下成蟹摄食量显著下降,15 d后完全停食并伴随活力丧失与死亡,而≤0.16 mg/L组摄食与存活相对稳定。基于LC_(50)×0.01的安全浓度公式,提出养殖水体镉浓度需控制在0.5 mg/L以下。研究证实,镉不仅通过急性致死效应威胁中华绒螯蟹存活,其慢性暴露还可抑制摄食与生长,且幼蟹对镉更为敏感。该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水质管理及镉污染风险防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2%PLUS%))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_(50))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4
作者 孙述好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430-436,共7页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L、6.47 mg/L、4.11 mg/L、2.57 mg/L、8.00 mg/L、4.04 mg/L,安全浓度则分别是0.34 mg/L、0.65 mg/L、0.41 mg/L、0.26 mg/L、0.80 mg/L、0.40 mg/L。蛇鮈幼鱼对以上除草剂毒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其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草灭灵>丁草胺>除根净>氰氟草酯>扑草净>绿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鮈(Saurogobio dabryi)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_(50)) 安全浓度(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松荷鲤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健 李赫 +6 位作者 李敬伟 胡宗云 刘宗英 肖祖国 封岩 吴丽娜 闫有利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0.551、790.650、694.959、654.69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95.653 mg/L;强氯精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076、19.608、15.674、13.87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247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0、2.216、1.205、0.8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3 mg/L。3种药物对松荷鲤的毒性大小为高效氯氰菊酯>强氯精>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强氯精对松荷鲤为低毒药物,可作为生产中的首选药物;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为高毒药物,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荷鲤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lc 50) 安全质量浓度(SC) 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螺胺乙醇胺盐与四聚乙醛对福寿螺的毒力测定
6
作者 黄水娥 万自学 +1 位作者 李开来 邹高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51-56,共6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福寿螺对登记认证的杀螺胺乙醇胺盐与四聚乙醛的抗性差异,开展了二者对福寿螺的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籽螺和成雄螺的LC_(50)分别为0.014和0.699 mg/L。随着福寿螺发育进程的变化,杀螺... 为探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福寿螺对登记认证的杀螺胺乙醇胺盐与四聚乙醛的抗性差异,开展了二者对福寿螺的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籽螺和成雄螺的LC_(50)分别为0.014和0.699 mg/L。随着福寿螺发育进程的变化,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福寿螺的毒力逐渐降低,并对不同性别福寿螺的毒力无显著差异。四聚乙醛对籽螺的LC_(50)浓度最高为13.096 mg/L,且对成雄螺(LC_(50):0.587 mg/L)的毒力显著高于成雌螺(LC_(50):0.723 mg/L),四聚乙醛对福寿螺毒力随福寿螺发育进程的变化逐渐上升。杀螺胺乙醇胺盐与四聚乙醛的质量浓度复配比为3∶2时毒力比率最大,达到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螺胺乙醇胺盐 四聚乙醛 福寿螺 半致死浓度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871C×872C对BmNPV抗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文学 青学刚 +3 位作者 刘俊凤 刘刚 肖金树 徐安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9-781,共3页
对中国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家蚕品种871C×872C进行了BmNPV攻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871C×872C在同浓度添食病毒条件下,全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品种,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109,较对照品种提高了4,5个数量级,抗BmNPV能力显著。
关键词 家蚕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性 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吉桥 李君峰 +4 位作者 纪谨 卢毅光 姜传俊 金彩霞 王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容积为900ml的微流水装置测定了以CuSO4为毒物的Cu2+对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Z1~Z4)和大眼幼体(M)的急性毒性。在20~22℃、pH8 2~8 6、盐度为26条件下,Cu2+对三疣梭子蟹Z1,Z2,Z3,Z4和M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10-6ml/L)分别为0 6... 用容积为900ml的微流水装置测定了以CuSO4为毒物的Cu2+对三疣梭子蟹蚤状幼体(Z1~Z4)和大眼幼体(M)的急性毒性。在20~22℃、pH8 2~8 6、盐度为26条件下,Cu2+对三疣梭子蟹Z1,Z2,Z3,Z4和M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10-6ml/L)分别为0 6861,0 7368,0 7857,0 8214和0 8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三疣梭子蟹 幼体 急性毒性 微流水 安全浓度 CU^2%PLUS% 24 h半致死浓度 lc50 硫酸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厚壳贻贝急性毒性及对其鳃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玲 曾江宁 +2 位作者 陈全震 黄伟 杜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8,24,共7页
研究选用东海区常见种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开展了镉作用下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了2.92、3.34、3.81、4.36、4.98 mg/L 5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厚壳贻贝24、48、72、9... 研究选用东海区常见种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开展了镉作用下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了2.92、3.34、3.81、4.36、4.98 mg/L 5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厚壳贻贝24、48、72、96 h LC50(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85(4.30-5.47)、4.15(3.77-4.57)、3.55(3.25-3.89)、3.10(2.81-3.42)mg/L。厚壳贻贝于不同亚致死浓度镉(0.194、0.388、0.775mg/L)溶液中连续暴露8 d,结果显示,暴露初期鳃组织中SOD、CAT、GSH-Px的活性随镉浓度升高而升高,整个暴露期间三者均呈先升后降的规律。厚壳贻贝鳃中SOD、CAT、GSH-Px对水环境中镉反应敏感,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尝试将三者共同作为指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急性毒性 lc50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评价5种药物的发育毒性与模型验证 被引量:31
10
作者 许冰洁 张立将 +1 位作者 李春启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给药120 hpf后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畸形数,并求出120 hpf时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并利用公式:TI=LC50/EC50计算出阳性药物的致畸指数。根据已经测得的LC50,求出各药物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分别设置1/10 MNLC、1/3 MNLC,MNLC和LC104个浓度,以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为阴性对照,人工海水为空白对照,0.5%DMSO为溶剂对照,28.5℃下作用至120 h,每天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统计胚胎死亡及畸形状态。结果 5种药物的L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扎胞苷>盐酸四环素>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盐酸四环素>阿扎胞苷>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TI值分别为1.92,1.11,1.05,1.44,2.99。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的发育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胚胎 半数致死浓度 半数致畸浓度 致畸 发育毒性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对烤烟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效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军伟 蒋彩虹 +4 位作者 宋志美 张丽 王鲁 王元英 刘贯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0,27,共5页
以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化学诱变剂,烤烟不同品种的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EMS化学诱变剂对烟草种子发芽率、根长等性状差异的诱变处理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1%~1.3%的处理范围内,EMS对种子的发芽率主要呈抑制作用,但... 以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化学诱变剂,烤烟不同品种的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EMS化学诱变剂对烟草种子发芽率、根长等性状差异的诱变处理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1%~1.3%的处理范围内,EMS对种子的发芽率主要呈抑制作用,但低浓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根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根长均呈显著抑制作用;以半致死浓度为选择标准,确定了不同烤烟品种间EMS诱变处理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35%~0.52%,致死浓度均为1.3%;供试品种间EMS处理反映的敏感性为云烟87=云烟97〉红花大金元〉中烟100〉K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子 EMS 半致死浓度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潇峮 王伟 +3 位作者 罗鸣钟 柴毅 沈子伟 倪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解有机污染物三苯基锡对胭脂鱼(Myxocr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毒性效应,阐明聚苯乙烯微球是否能够调节三苯基锡对胭脂鱼的短期毒性,以体质量(0.325±0.065)g的胭脂鱼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4.0±1.5)℃、溶氧条件充足下,采... 为了解有机污染物三苯基锡对胭脂鱼(Myxocr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毒性效应,阐明聚苯乙烯微球是否能够调节三苯基锡对胭脂鱼的短期毒性,以体质量(0.325±0.065)g的胭脂鱼幼鱼为对象,在水温(24.0±1.5)℃、溶氧条件充足下,采用半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了三苯基锡对其的急性毒性效应及三苯基锡(0.126 mg/L,0.032 mg/L)单独暴露或与聚苯乙烯微球(0.1、1、10 mg/L)联合暴露对胭脂鱼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苯基锡24 h半致死浓度为0.112 mg/L;48 h半致死浓度为0.053 mg/L;72 h半致死浓度为0.026 mg/L;96 h半致死浓度为0.017 mg/L;其安全浓度为0.003 mg/L。与聚苯乙烯微球联合暴露,100%死亡率时间均有延迟,表明聚苯乙烯对三苯基锡的毒性效应具有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Myxocryprinus asiaticus) 三苯基锡 微塑料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水产药物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7
13
作者 叶素兰 余治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64-566,共3页
通过试验确定了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二溴海因、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对草鱼鱼种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范围、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草鱼鱼种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按96 h LC50值为标准依次为:兴棉宝>硫酸铜硫酸... 通过试验确定了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二溴海因、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对草鱼鱼种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范围、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草鱼鱼种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按96 h LC50值为标准依次为: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它们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47、0.11、2.75、6.34、8.48、14.1 mg/L。兴棉宝对草鱼鱼种的毒性最大且安全质量浓度低,应禁用;建议慎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而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均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种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溴铵对几种淡水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伟楠 陆宏达 +1 位作者 朱磊 操艮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1-115,120,共6页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苯扎溴铵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仔蟹和幼蟹...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苯扎溴铵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仔蟹和幼蟹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大型溞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56、0.34、0.19、0.13 mg/L,团头鲂幼鱼的为1.53、1.44、1.38、1.31 mg/L,草鱼幼鱼的为4.59、4.42、4.36、4.23 mg/L,田螺的为15.21、10.52、7.76、5.01 mg/L,Ⅲ期仔蟹的为10.33、6.73、5.41、5.02 mg/L,幼蟹的为17.95、12.42、8.67、6.22 mg/L;SC分别为0.04、0.38、1.23、1.51、0.86、1.78 mg/L。根据SC高低,耐苯扎溴铵毒性能力依次为幼蟹>田螺>草鱼幼鱼>Ⅲ期仔蟹>团头鲂幼鱼>大型溞。苯扎溴铵在防治固着类纤毛虫病泼洒浓度为0.35 mg/L下时,不会对团头鲂幼鱼、草鱼幼鱼、田螺、Ⅲ期仔蟹和幼蟹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大型溞会产生毒性杀死作用,池塘中可通过适量增加投饵量或投放其他饵料以补充减少的大型溞饵料生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溴铵 水生动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鲈对五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晓宇 杨仲景 +1 位作者 邓闽中 朱丽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14,共3页
试验银鲈鱼种全长3 0~3 3cm,试验温度(20±2)℃,溶氧4 6~6 4mg/L,pH值7 0~7 4。正式试验前先通过预备性试验,找出银鲈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灭虫精、聚维酮碘、硫酸铜中48h内死亡0~100%的范围,然后按寇氏法(Karber)设计分组进... 试验银鲈鱼种全长3 0~3 3cm,试验温度(20±2)℃,溶氧4 6~6 4mg/L,pH值7 0~7 4。正式试验前先通过预备性试验,找出银鲈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灭虫精、聚维酮碘、硫酸铜中48h内死亡0~100%的范围,然后按寇氏法(Karber)设计分组进行正式实验,求得5种药物对银鲈鱼种的最低致死剂量浓度范围、中间忍受限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银鲈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灭虫精;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福尔马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鲈 敏感性 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对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祥春 黄泽鹏 +1 位作者 凡超 向旭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粕 茶皂素 乙醇 提取工艺 得率 半最大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果和马拉硫磷对圆尾斗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洁 郭先武 林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7-99,共3页
圆尾斗鱼(Macropodus chinensis)是一种很好的食蚊鱼类,能有效地控制了了种群。它广泛分布在沟渠、池塘等小水体中,而这些水体也是了了的繁殖场所。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进行,有些水体受到了农药的污染,而圆尾斗鱼能否栖息在此环境中,这... 圆尾斗鱼(Macropodus chinensis)是一种很好的食蚊鱼类,能有效地控制了了种群。它广泛分布在沟渠、池塘等小水体中,而这些水体也是了了的繁殖场所。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进行,有些水体受到了农药的污染,而圆尾斗鱼能否栖息在此环境中,这是令人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选用常见的两种有机磷农药乐果和马拉硫磷对圆尾斗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查明不同发育阶段对这两种农药的敏感性。同时也为水质保护提供基础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尾斗鱼 半致死浓度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配体模型研究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春艳 陈浩 +1 位作者 郑丙辉 安立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8-1004,共7页
为评估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通过铜对青鳉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铜对青鳉的半致死浓度(LC50),然后利用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确定青鳉的累积半致死浓度(LA50)。同时对湘江水样的预测结果表明,铜对青鳉的LA50为12.43 n... 为评估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通过铜对青鳉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铜对青鳉的半致死浓度(LC50),然后利用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确定青鳉的累积半致死浓度(LA50)。同时对湘江水样的预测结果表明,铜对青鳉的LA50为12.43 nmol·gw-1;BLM预测的与实验观测的LC50差异倍数小于2,表明BLM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在此基础上预测铜对青鳉LC50预测范围为344.70~761.96μg·L-1。湘江各点水质最终急性值(FAV)相差不大(11.04~14.25μg·L-1),但水中溶解态铜含量相差较大(0.29~10.48μg·L-1),同时毒性单位值(TU)相差较大(0.06~1.48μg·L-1),其中最小值在舂陵水入湘江下游采样断面,最大值在株洲断面。在全部调查断面中,只有株洲断面TU大于1(1.48),说明株洲断面水中铜含量超过了该断面水中BLM确定的水质基准的1.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配体模型(BLM) 湘江 半致死浓度(lc50) 青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颖及其混配剂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和联合作用测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强 顾秀慧 贝亚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21-323,共3页
测定了绿颖(农用矿物喷淋油)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其混配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绿颖对柑桔红蜘蛛杀螨活性极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14.11mg/L),对斜纹夜蛾、桃蚜、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LC50分别为864.81,1152.66,3319.48mg/L),但... 测定了绿颖(农用矿物喷淋油)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其混配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绿颖对柑桔红蜘蛛杀螨活性极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14.11mg/L),对斜纹夜蛾、桃蚜、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LC50分别为864.81,1152.66,3319.48mg/L),但对美洲斑潜蝇基本没有活性(LC50大于10000mg/L)。绿颖与阿维菌素混配,对柑桔红蜘蛛和小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达237~314和280~545),对美洲斑潜蝇则为相加作用(CTC为112~136);绿颖与吡虫啉混配,也能对桃蚜增效(CTC为172~259);绿颖与氟铃脲混配对斜纹夜蛾则为相加或增效作用(CTC为107~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矿物喷淋油 致死中浓度 农药混配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稚鱼对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垠 桂远明 吕刚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研究了6种化学消毒剂对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稚鱼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死亡速度、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牙鲆稚鱼对6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净水剂1号>硫酸铜合剂>高锰酸... 研究了6种化学消毒剂对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稚鱼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死亡速度、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牙鲆稚鱼对6种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孔雀石绿>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净水剂1号>硫酸铜合剂>高锰酸钾。依据本试验结果,作者对牙鲆疾病防治中消毒剂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稚鱼 化学消毒剂 半致死浓度 lc50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