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自由灯塔”到“世界领袖”:两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人国际角色认知的转变 |
王立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二战后海外人类学华南宗族研究的进路 |
陈海斌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二战时期美对德战略轰炸的情报支援问题 |
白云
张薇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二战后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 |
陈启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5
|
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福利政策反思 |
邓泽宏
熊丁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活动的比较分析 |
石沧金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1 |
4
|
|
7
|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 |
李珊珊
|
《规划师》
|
2006 |
11
|
|
8
|
二战前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的转变 |
倪学德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9
|
太平洋战争时期澳大利亚对英关系的调整 |
张建新
王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0
|
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经济因素 |
张世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11
|
“二战”后日本职教立法及其启示 |
祝士明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60余年来中国学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问题的研究 |
赵文亮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3
|
日本战后高等教育“再改革”的策略及启示 |
杨涛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4
|
论二战中缅印战区的“东方诺曼底” |
杨毓骧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美国康奈尔大学师生战时捐赠中国维生素始末 |
王公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6
|
战后日本制宪过程中的政治交换——兼论日本的修宪指向 |
周颂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战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 |
殷晓峰
|
《职业技术教育》
|
2006 |
1
|
|
18
|
二战时期日本民族教育塑造皇国民性格的文化心理解析 |
杨晓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美国对外政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矛盾——以二战末期美国对华政策为中心的分析 |
徐尚平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20
|
烽火的烙印——二战前后新加坡林氏家族的式微与潮社权力格局的变化 |
李志贤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