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下生前预嘱的实现路径探讨
1
作者 许可怡 贾婧琪 +2 位作者 胡馨 陆胤晓 刘瑞爽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0-511,共12页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生前预嘱作为维护患者自主权和尊严的重要法律工具,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实施。在中国,生前预嘱的推广同样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其合法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多条规定中都有所体现。而《深圳经...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生前预嘱作为维护患者自主权和尊严的重要法律工具,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实施。在中国,生前预嘱的推广同样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其合法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多条规定中都有所体现。而《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2022年修订)的亮点之一便是对生前预嘱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前预嘱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准确执行,应在法律框架内明确患者、家属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在每一实施环节予以明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生命权 自主决定权 实现路径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生态产品法律属性及其价值实现中的法权结构研究
2
作者 王自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97-102,136,共7页
生态产品有别于传统商品,其公私兼具的双重属性构成了价值实现的根本矛盾。这种双重属性与其在政府和市场的双轨价值实现路径中的法权理论——“权力—权利”结构天然适配,因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法权的支撑。生态产品可分为公共... 生态产品有别于传统商品,其公私兼具的双重属性构成了价值实现的根本矛盾。这种双重属性与其在政府和市场的双轨价值实现路径中的法权理论——“权力—权利”结构天然适配,因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法权的支撑。生态产品可分为公共、准公共与私人三类。公共生态产品由全民共享,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混合属性,私人生态产品适用传统物权制度。在现行法权结构中,公共产品存在全民所有权虚置和公私权能失衡问题;准公共产品面临权利性质争议和生态附随义务缺位;私人产品则遭遇行政过度干预且权能受限。未来,公共产品应遵循“权利实体化+权力辅助化”,准公共产品遵循“权利分化+权力清单”,私人产品遵循“私权社会化+公权谦抑”的法权重构逻辑,以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二元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法权结构 价值实现 法律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障碍透视 被引量:16
3
作者 韩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72,191,共11页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货币的货币职能在国际间的延伸和实现,因此,衡量人民币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宜以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和人民币国际化实践为标准。以此标准进行的考察显示出,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汇率和有欠缺的国内金...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货币的货币职能在国际间的延伸和实现,因此,衡量人民币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宜以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和人民币国际化实践为标准。以此标准进行的考察显示出,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汇率和有欠缺的国内金融市场构成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障碍。因此,我国宜根据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和需要,适时地在以上领域进行适应性的法律制度变革,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项目、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法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法律障碍 资本项目管制 人民币汇率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的性质及其法制实现路径 被引量:47
4
作者 陈小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2,共11页
"三权"分置政策的重点是"放活土地经营权",该政策设计目标应为顺畅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照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效率。法律须回应"土地经营权"之政策意旨,首要任务应是厘清和确定... "三权"分置政策的重点是"放活土地经营权",该政策设计目标应为顺畅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照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效率。法律须回应"土地经营权"之政策意旨,首要任务应是厘清和确定该权利在法律性质上的内涵。考虑到物权性权利有助于"三权"分置政策之制度目标实现,有益于农地权利体系的科学构建,有利于实践中土地经营权融资的可操作性,将土地经营权定位为用益物权是妥当的。土地经营权法制实现路径应从其产生方式、物权表征及其经营规则入手予以规制。土地经营权未来运行存在"租金侵蚀利润"、农地用途"非粮化"、农地变相私有化倾向以及抵押实际操作障碍等风险,应加强制度应对,以有效防范这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 土地承包权 土地所有权 抵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优化视域下的监事会制度重塑及其功能实现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文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61,共16页
公司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内容逐步从以内部治理为主转向内外部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的目标从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过渡到高度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的标准也从营利导向、合法监督转向合法与合规... 公司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内容逐步从以内部治理为主转向内外部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的目标从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过渡到高度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的标准也从营利导向、合法监督转向合法与合规并重、自利与利他并行的社会性公司模式。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实现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在功能定位上出现偏差,在实现机制上出现缺损,导致该制度的运行无法实现预设的价值目标,并且严重制约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未来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监事会的改革放到公司治理体系完善的整体框架之内,将公司治理所追求的合规经营、社会责任等作为监事会制度改革的基础和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重塑监事会的独立法律地位,更新监事会的职权,明晰监事会的职责,扩大监事会的监督内容,优化监事会的结构,强化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等制度设计,实现监事会制度改革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事会 合法与合规 协作性监督 法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全球化的实现途径刍议 被引量:8
6
作者 冯玉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章考察了当前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几种法律全球化理论,区分出实现法律全球化的几种途径,特别是以现代商人习惯法为基础实现法律全球化的途径,借以回答法律全球化是否可能,将以何种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的问题。
关键词 法律全球化 实现途径 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挚萍 程晓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7,207,共12页
“陆海统筹”对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这一术语正从政策术语走向法律术语,并作为法律理念和原则要求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立法之中。要真正实现其从政策语言到法律语言的转换,必须明确其法律内涵。结合... “陆海统筹”对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这一术语正从政策术语走向法律术语,并作为法律理念和原则要求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立法之中。要真正实现其从政策语言到法律语言的转换,必须明确其法律内涵。结合一般语义和现有规范可知,“陆海统筹”指的是政府应当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的要求对陆海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总体部署和利益协调,其本质是为政府协调陆海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行为提供指导原则和规范约束。为使“陆海统筹”的理念和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得以落实,需要在不同层级的法律规则中体现“陆海统筹”的要求,建立其目标赖以实现的法律制度,并在法律评价体系中回应“陆海统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生态环境保护 法律内涵 法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定权利的实现——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孝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法定权利的实现是抽象的法定权利在现实社会中的再次认同,属于法定权利的第二次飞跃。在法社会学看来,法定权利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权利立法的超前、设定权利的法律规则不完善,以及权利实现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等是阻碍法定权... 法定权利的实现是抽象的法定权利在现实社会中的再次认同,属于法定权利的第二次飞跃。在法社会学看来,法定权利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权利立法的超前、设定权利的法律规则不完善,以及权利实现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等是阻碍法定权利实现的主要障碍。为实现法定权利,需要慎重对待权利立法以防止权利泛化;需要认真对待法定权利救济以防止权利霸权化;需要加快经济发展以达到法定权利的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权利 社会认同 权利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同目的”的规范效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单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0,共8页
合同情境中总有一些未必能还原到效果意思层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以"合同目的"作为法技术概念,在合同中体现效果意思以外的当事人动机层面的内容。借助"合同目的"的表达,可以推导出缔约阶段当事人所承担的行为义务及... 合同情境中总有一些未必能还原到效果意思层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以"合同目的"作为法技术概念,在合同中体现效果意思以外的当事人动机层面的内容。借助"合同目的"的表达,可以推导出缔约阶段当事人所承担的行为义务及其合理性。在合同解释阶段,合同目的可以作为解释基准和引致规范,将外在价值判断以当事人意思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合同目的实现型"救济模式更符合当事人的期待,并激励交易的实现。以"合同目的"为依据,可以实现从"效果意思"到"事实性意思"的规制视角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目的 法技术概念 合同解释 目的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的实现途径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志远 黄海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法律法规赋予了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的职责,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和相关制度的制约,项目法人还难以全面有效地实现其质量职责。分析了项目法人质量管理的现状,探讨了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的实现途径,展望了项目法... 法律法规赋予了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的职责,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和相关制度的制约,项目法人还难以全面有效地实现其质量职责。分析了项目法人质量管理的现状,探讨了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的实现途径,展望了项目法人质量责任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 项目法人 质量责任 实现途径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火箭 殷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87-89,共3页
本文基于对认识错误的法理进行分析,分别从伦理道德及法律角度对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分类方法中对认识错误的考察理念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 法律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刑事责任 伦理道德 刑法 犯罪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津保障及实现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建和 刘中元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8,共4页
受教育权是公民根据宪法规定而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已经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关键词 公民 受教育权 法律保障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的生态逻辑 被引量:6
13
作者 薛华 李继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112,共7页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实际,而且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了知识产权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知识产权生态理论可以解释法律制度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还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导向的偏颇性。优化知识产权生态是中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应当坚持的基本的思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的实现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法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宅基地发展权的法权结构与实现路向 被引量:7
14
作者 屈茂辉 张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4-211,共8页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宅基地发展权的赋予和配置。当前,《民法典》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仅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而无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发展权能。法律缺位以及农户以非正式制度方式对于宅基地发展权的事实上的享有,导致政府、集...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宅基地发展权的赋予和配置。当前,《民法典》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仅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而无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发展权能。法律缺位以及农户以非正式制度方式对于宅基地发展权的事实上的享有,导致政府、集体、农户在宅基地发展权上的争端始终不断。未来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应赋予集体和农户对闲置宅基地的部分发展权,并通过债权或物权方式赋予社会主体一定的发展权,进而形成由集体、农户和社会等多主体共享宅基地发展权的局面。《民法典》或《土地管理法》应当以正式制度的方式承认宅基地发展权,并规定享有主体和利益分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宅基地发展权 法权结构 混合主体 实现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需求导向、定价方式及制度配置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印 柯莉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7,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路径中必须考虑价格这一因素。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均衡价格实现时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市场均衡价格由供需...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路径中必须考虑价格这一因素。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均衡价格实现时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市场均衡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由此不仅需要从供给方角度探索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模式,还必须关注需求方对其价格形成的影响。有必要突破传统重供给的成本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两种定价方法的束缚,转向重需求的需求导向法讨论定价,然后以需求方行为作为切入点,围绕监管方、供给方和需求方三方行为的互动模式,针对这些主体行为可能引发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三位一体”法律规制体系的框架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需求导向 定价方式 “三位一体”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专家责任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学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医患冲突的尖锐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医生专家责任实现形式,建立医生专家责... 随着医患关系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医患冲突的尖锐化以及法律对医生专家责任规定的疏漏,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明确医生专家责任的法律属性,分析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医生专家责任实现形式,建立医生专家责任转移方式以及责任限制制度,对于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缓和医患关系,稳定医疗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专家责任 法律属性 责任认定 责任实现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整合的法律实现与可能
17
作者 曹飞 陈鹏联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法律作为政府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实现政府对农民(农民工)、农村有效的社会整合。契约环境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客观上需要农民工的信任机制由特殊信任向普遍信任转型,而良好的法律素质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在陌生人社会... 法律作为政府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实现政府对农民(农民工)、农村有效的社会整合。契约环境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客观上需要农民工的信任机制由特殊信任向普遍信任转型,而良好的法律素质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在陌生人社会里的权益保护与冲突化解。机械团结向有机整合的转型客观上需要回应型法律进行社会分工协作的规范与协调,而农民工社会失范行为的依法规正,有助于其实现自身市民化、现代化。但无论是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农民工自身层面,农民工社会整合的法律实现都存在现实的难题,因而农民工社会整合的法律实现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整合 法律实现 有机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与义务之正当性——哈特、罗尔斯对经典正义论批判之评析
18
作者 青维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1,共7页
运用社会公平和法正义原则评述政治权利和义务之关系命题不仅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而且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这种基本方法最初对人的自然道德状况进行审视,进而审视人在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 运用社会公平和法正义原则评述政治权利和义务之关系命题不仅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而且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这种基本方法最初对人的自然道德状况进行审视,进而审视人在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之间的特殊作用。评析的前设条件:(1)所有的人不论其出生于何时何地,他们的政治生活都源于在政治社会中所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实体性主体身份;(2)正在讨论中的权利不仅包括一般性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广泛的自治权利和独立权利。并在此前提下批判地评述了西方具有争论性的公平原则以及在公平原则项下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实现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原则 政治权利和义务 法律权利和义务 前提和实现 正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明晰化的法实现 被引量:23
19
作者 姜楠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在既有立法中,通说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农民集体。然而农民集体并非具有确定含义的法律主体概念,其具有一定模糊性。对集体土地所有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两个概念的甄别,是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明晰化的关键。法律意义上的集体土... 在既有立法中,通说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农民集体。然而农民集体并非具有确定含义的法律主体概念,其具有一定模糊性。对集体土地所有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两个概念的甄别,是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明晰化的关键。法律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非农民集体,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的规范意义在于宣示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主体为农民集体。从目前农村实际情况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现状来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合理性。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本质特征为导向,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具备相应的内部机关以便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有效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制 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经济组织 法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利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实践,是化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之间矛盾的关键途径。随着国家层面对这方面的重视和实践探索,人们对生态产品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立法不完善、产权不明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实践,是化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之间矛盾的关键途径。随着国家层面对这方面的重视和实践探索,人们对生态产品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立法不完善、产权不明晰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完善相关立法、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完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