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TCA and stenting on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D
1
作者 傅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51-,共1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ccessful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Methods We consecutively studied the diastolic function by Doppler echocardio...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ccessful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Methods We consecutively studied the diastolic function by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125 patients with one vessel disease before and 48 hours after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plasty.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peak early (VE, m/s) and peak late diastolic (VA, m/s) flow velocity, E/A ratio, acceleration time (AT, ms), deceleration time (DT, ms) and isovolumetric relaxation time (IVRT, ms). Ejection fraction (EF; %) was determined and used to characterise systolic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Result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initially successful treated with coronary angioplasty (residual stenosis <40% ). In 98 patients( 78.4% ) stents were used to improve an inadequate result 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 Both patient groups (27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98 patients with combined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stent implantation) showed no relevant differences concerning sex, age,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 exercise capacity and results of 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phy. All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tent implantation showed an early improv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48 hours after revascularisation. Surprising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hort term improvement (48 hours) of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successful angioplasty.Conclusions We suppose that stent implantation might normalize coronary blood flow faster than that of coronary balloon angiopl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 of PTCA and stenting on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D PTCA left in on of wi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超声心动图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艳娟 王璎瑛 +3 位作者 赵迪 吴红平 孙伟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4,259,共6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HCM患者共54例,其中包括非梗阻性HCM患...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HCM患者共54例,其中包括非梗阻性HCM患者34例和梗阻性HCM患者20例,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比较3组间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H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降低,其中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效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降低更为明显,整体无效功(global waste work,GWW)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可以早期全面地评价HCM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受损情况,为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变环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做功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成像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木郁 马丽媛 +4 位作者 郑琰 王霈 李文玲 孙潇 朱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4例HHD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其分为HHD LVEF减低组(34例,LVEF<50%)以及HHD LVEF保留组(20例,LVEF≥50%),同期纳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群采用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包括左心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及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ratio of mitral peak velocity,E/A)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以及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HD LVEF保留组和HHD LVEF减低组二尖瓣区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和E/A低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E峰,60.10(46.25,83.45)cm/svs.61.50(51.80,92.50)cm/svs.91.42(88.06,98.74)cm/s;E/A,(1.15±0.36)vs.(1.00±0.35)vs.(1.78±0.22)](P<0.05)。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A)高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59.45(54.10,76.65)cm/s vs.68.85(53.10,94.20)cm/s vs.53.37(49.06,56.40)cm/s](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A与LVEDVI(r=-0.306,P=0.024)、LVESVI(r=-0.357,P=0.008)呈负相关,E/A与LVEF(r=0.353,P=0.009)呈正相关。结论采用CMR 4D Flow技术可定量评估HHD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即使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未改变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在HHD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四维血流 左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I与ACEI/ARB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杨浩 何宜 +6 位作者 王芳娟 周婷 刘涛 廖品亮 李华康 李永勤 胡厚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5-1242,共8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对高血...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对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HH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及常规检验等。共纳入517例HH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RNI组(n=117)和ACEI/ARB组(n=400)。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卡钳值为0.02,匹配后ARNI组与ACEI/ARB组的患者各89例。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的各项指标,包括左心房容积指数、二尖瓣环室间隔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室间隔e’)、二尖瓣环侧壁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侧壁e’)、三尖瓣反流速度和E/e’,并在治疗期间进行随访及复查上述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成曲线比较2组患者在LVD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与LVD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2(309,736)d,经PSM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9(300,729)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SM前后ARNI组的LVDD发生率均低于ACEI/ARB组(P<0.05)。治疗后ARNI组的侧壁e’低于ACEI/ARB组[8.00(7.00,9.40)vs 9.00(7.10,10.30)cm/s,P<0.001];ARNI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低于ACEI/ARB组[12.20(10.80,12.80)vs 12.30(11.20,12.90)mm,P=0.048];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82,P<0.001)、收缩压升高(OR=1.009,P=0.005)、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OR=1.462,P<0.001)、左心房内径扩大(OR=1.081,P<0.001)及服用钙通道阻滞剂(OR=1.548,P=0.006)是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LVD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男性(OR=0.709,P=0.043)、体质指数(OR=0.933,P=0.006)则为保护性因素,与LVDD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在HHD患者中,ARNI在降低LVDD发生率方面优于ACEI/AR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左心房前后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亮 洪林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803,808,共7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左心房前后径(LAAP)的关系以及二者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315例,其中健康者68例(21.6%),高血压患者98例(3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目的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左心房前后径(LAAP)的关系以及二者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315例,其中健康者68例(21.6%),高血压患者98例(3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7例(30.8%),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2例(10.2%),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1例(3.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例(2.9%)。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各项心脏指标,包括LAAP、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MV 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MV A)、二尖瓣环室间隔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eptal e’)、二尖瓣环侧壁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Lateral e’)、三尖瓣反流峰速(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根据LVEF分为LVEF正常组(LVEF≥53%,n=264)和LVEF减低组(LVEF<53%,n=5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LAVI与LAAP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LAAP和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结果与LVEF正常组比较,LVEF减低组患者LAAP、LAV、LAVI、E/e’及TR显著增大(均P<0.001),而Septal e’及Lateral e’显著减小(均P<0.001)。LAAP和LAVI水平呈正相关(r=0.74,P<0.001)。LAAP和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减低及分级的一致性均较强(均P<0.001)。结论LAAP与LAVI水平呈正相关;LAAP与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减低和分级时一致性均较强。LVEF减低时,LAAP与LAVI相关性更高,LAAP与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一致性更强。因此,对于LVEF减低患者,当无法获得LAVI指标时,可用LAAP替代LAVI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容积指数 左心房前后径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特征追踪的心脏磁共振左房应变分析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岳炫彤 杨凯 +3 位作者 李静惠 尹刚 赵世华 陆敏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左心房应变(left atrial strain,LAS)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 目的探索磁共振左心房应变(left atrial strain,LAS)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的103例HC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基本参数、基于组织特征追踪的左室应变(left ventricular strain,LVS)及LAS参数,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上述患者分为28例LVDD组(A组)以及75例无明显LVDD组(B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别比较A组与B组的临床基线资料、CMR基本参数、LVS及LAS参数,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D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中位年龄为53.0(43.2,66.8)岁]、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Association,NYHA)Ⅲ~Ⅳ(60.7%)更高,出现晕厥(32.1%)、猝死家族史(32.1%)等临床症状的比例更高。与B组比较,A组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AP)、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ESVi)、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及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LVOTO)的比例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被动应变(passive strain,εe)、峰值正应变率(peak positive strain rate,SRs)、峰值早期负应变率(peak early negative strain rate,SRe)及峰值晚期负应变率(peak late negative strain rate,SRa)均显著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OTO[优势比(odds ratio,OR)=4.1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88~11.450,P=0.006]及SRa(OR=4.672,95%CI:1.624~13.441,P=0.004)与LVDD独立相关,且SRa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区分LVD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7。结论磁共振LAS可反映HCM患者的LVDD。SRa对LVDD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应变 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技术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D Flow CMR技术评价心肌纤维化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7
作者 郑琰 马丽荣 +5 位作者 郭家璇 张怀榕 孙潇 孙凯 王一帆 朱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目的采用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探讨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 目的采用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探讨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4例HCM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晚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分为HCM LGE(+)组(25例)和HCM LGE(-)组(19例),同期纳入31例健康对照者。三组人群进行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包括心功能参数、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E)与舒张期整体室壁峰值厚度(global peak wall thickness,GPWT)、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a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CM患者的LVmass及GPWT均大于健康对照组,且伴有心肌纤维化较不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的GPWT增大更加明显[HCM LGE(+)组vs.HCM LGE(-)组vs.健康对照组];[LVmass:157.34(122.24,194.38)g vs.148.29(131.79,189.83)g vs.85.73(73.00,94.02)g;GPWT:20.04(16.76,24.99)mm vs.17.46(16.19,19.99)mm vs.9.47(8.35,10.92)mm](P<0.001);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低于不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且均较健康对照组低[HCM LGE(+)组vs.HCM LGE(-)组vs.健康对照组:(30.03±11.33)cm/s vs.(38.05±12.03)cm/s vs.(47.44±10.82)cm/s](P<0.001);而舒张晚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A峰)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E/A值明显减低(1.10±0.61 vs.1.74±0.85)(P<0.05)。舒张期早期二尖瓣水平的平均血流速度与GPWT和LVmass均呈负相关(r=-0.593/r=-0.371,P<0.001/P=0.001)。结论基于4D Flow CMR不仅可以从三维角度对血流速度进行准确测量,同时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定量评估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左室舒张功能 四维血流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一博 张雪 +10 位作者 梁君雅 花木莲 张思奇 高云 陈超 赵熙璇 何姗姗 王新月 周天娜 何安霞 刘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8,510,共9页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 目的: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招募的受试者。使用GE Vivid E90超声仪测量分析c IMT;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采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作为评估亚临床收缩功能的指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e’和E/e’比值作为评估亚临床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研究共计纳入561例,年龄(58.2±11.7)岁,其中女339例(60.4%)。首先使用三分位法将cIMT作为分类变量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除了左心室射血分数外,LVGLS,E/A和e’均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而E/e’比值随着c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增加(均P_(trend)≤0.002)。然而,进一步进行多因素校正分析后,只有LVGLS仍随着c IMT三分位数从低到高下降(P<0.05)。进一步将c IMT自然对数转换后进行连续变量分析,结果与分类变量分析结果类似,仅有LVGLS与cIMT显著负相关(r=-0.087,P=0.041);并且在回归分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β=-1.12,P=0.041)。结论:在江苏丹阳社区人群中,cIMT增厚与GLS减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 整体纵向应变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T_(E-e’)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晶晶 陈韵岱 +3 位作者 王晶 智光 穆洋 徐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计算E/e’与TE-e’,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压力与TE-e’相关性及E/e’、TE-e’与TE-e’联合E/e’,诊断左心室舒张末功能不全[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结果 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与TE-e’,E/e’相关性分别为r=0.42和r=0.79,P<0.001;2、TE-e’≥38 ms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79%,ROC曲线下面积0.71。E/e’≥9.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81%,ROC曲线下面积0.87;3、联合E/e’≥9.2,TE-e’≥38 ms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2%,ROC曲线下面积0.96。结论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TE-e’为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联合E/e’能够提高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左室舒张末压力 双脉冲多普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川 查道刚 +4 位作者 杜荣生 胡锋 李胜辉 吴小苑 刘伊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 速度向量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室舒张末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及动态血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刚 王峰 +2 位作者 任海波 吴国霞 王绍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研究临界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无创动态血压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对照研究9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舒张功能与血压水平及血压节律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临界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无创动态血压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对照研究92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舒张功能与血压水平及血压节律的关系。结果: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18.5%,LVMI与对照组相比为107.2±13.5g比92.5±11.6g(P<0.01),LVMI与昼间收缩压及昼间收缩压负荷值相关性最显著(r分别为0.30及0.28,P<0.01),与24小时收缩压及收缩压夜间昼间比值亦有较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25及0.22,P<0.05),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结论:临界性高血压已不同程度的存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收缩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异常是左心室受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性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舒张功能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卜彤 潘秀娣 +3 位作者 曾昭华 温燕杭 肖霭仪 陆东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未经治疗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后,超声心动图确诊合并心肌肥厚共41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给予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在以替米沙...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未经治疗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后,超声心动图确诊合并心肌肥厚共41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给予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在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治疗1年后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P>0.05。(2)T组治疗后收缩压较N组下降更为显著;(3)1年后,N组和T组均能逆转左室肥大;T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57.50±16.41)%vs(65.43±11.60)%],P<0.01),而N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T组的心肌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较N组更明显(P<0.05);(4)T组患者左房内径减少(P<0.01),但是E/A比值仍较前下降,左室舒张功能仍呈下降趋势。结论: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辛伐他汀 心肌肥厚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好意 邓又斌 +5 位作者 毕小军 覃勇 常青 向慧娟 潘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 ,计算Ve Va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 A值。结果 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两组间E A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平均Ve较正常组显著减低 (Ve Va :0 .89± 0 .11vs 1.76± 0 .76,P =0 .0 0 1;Ve :-4 .79± 2 .2 2vs -8.42± 2 .2 7,P<0 .0 0 0 1) ;正常组中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显著相关 (r =0 .63 ,P =0 .0 0 8)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无显著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准确评价其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二尖瓣环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室结构、功能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辉 徐磊 +1 位作者 贺毅 董建增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用心脏磁共振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并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心尖部厚度及左房形态、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 目的用心脏磁共振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并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心尖部厚度及左房形态、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并完成心脏磁共振、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检查的患者,挑选出其中AHCM患者69例及健康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al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厚度、收缩末期左房容积(left atrial end systolicvolume,LAESV)、左房整体峰值纵向应变(left atrial peak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APGLS)、左房整体峰值周向应变(left atrial peak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APGCS)及左房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 area change,FAC)的差异,以及LAPGLS和LAPGCS与其他左心房室结构及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室心尖部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LVEF、LAES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APGLS及FA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LAPGCS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左心房收缩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左心房FAC可作为LAPGLS的替代指标来判断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房应变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三晖 曾哲 +1 位作者 黄明通 刘少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2例,经洗脱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2)患者口服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n=40)患者口服...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102例,经洗脱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2)患者口服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n=40)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d),均治疗3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值及E峰减速时间(D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周后血压、LVMI、IVRT、DT及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37±10)mmHg和(22±6)mmH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10)mm Hg和(11±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MI、IVRT、DT减少幅度〔(18±7)g/m2、(22±9)ms和(90±18)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4±6)g/m2、(18±7)ms和(81±20)ms〕,E/A比值升幅(0.68±0.3)亦显著大于对照组(0.4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缬沙坦及缬沙坦在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前者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复方缬沙坦 心脏扩大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评估年龄及性别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宝霞 李雪梅 +3 位作者 王方芳 徐明 李昭屏 冯新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年龄及性别对健康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人员共213名,按年龄分为6组(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87岁组),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年龄及性别对健康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人员共213名,按年龄分为6组(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87岁组),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计算E/A、E/Em。分析年龄、性别与以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E、E/A呈负相关(r=-0.53、-0.70,P<0.01),与A呈正相关(r=0.58,P<0.01),与Em呈负相关(r=-0.75,P<0.01),与E/Em呈正相关(r=0.4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E、E/A逐渐降低,A逐渐升高,在50岁后出现E/A<1,Em逐渐降低,E/Em逐渐增高,70岁后E/Em明显增高。男性E/Em值(6.04±1.05)与女性E/Em值(6.57±1.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70~87岁组女性E/Em高于男性(P<0.01)。结论 E、A、E/A、Em及E/Em与增龄关系密切,组织多普勒指标更敏感,E/Em值在70~87岁组中女性高于男性,70~87岁组女性较男性舒张功能指标减低更显著,应用二尖瓣血流频谱及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及性别的影响,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给出相应的参考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舒期 心室功能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夏嘉鼎 苏震 +1 位作者 郑辉宇 滑立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后将患者分为心功能障碍组和心功能正常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cTnⅠ水平,对其与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住院28 d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cTnⅠ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心功能障碍组cTnⅠ水平较心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cTnⅠ水平与E/e’呈正相关(r=0.421,P=0.008),与LVEF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cTnⅠ明显升高(P<0.05)。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以0.82 ng/m L作为截点值,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2.5%。结论伴有心脏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cTnⅠ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cTnⅠ≥0.82 ng/m L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脏功能障碍 肌钙蛋白Ⅰ 左心室舒张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期充盈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润青 王新房 +9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卢晓芳 杨亚利 杨颖 王静 费洪文 陈欧迪 庄磊 王良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 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获取 86例健康志愿者 (NOR) ,77例糖尿病患者 (DM )左室各室壁的房室瓣环、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组织运动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速...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 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获取 86例健康志愿者 (NOR) ,77例糖尿病患者 (DM )左室各室壁的房室瓣环、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组织运动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速度 (Vs) ,舒张早期充盈速度 (Ve) ,以及左房收缩期速度 (Va) ,并将各室壁侧房室瓣环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测值和Ve/Va比值平均。比较两组间二尖瓣环水平各个参数的差异性。以二尖瓣环Ve/Va <1,以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 <1分别作为评判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标准 ,比较两种方法对DM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根据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HbA1C %)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DM1组 (n =3 5 ) ,DM2 组 (n =42 ) ,比较两组间Ve/Va <1的室壁节段数。结果 ①糖尿病组二尖瓣环Ve/Va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②QTVI法和多普勒血流频谱法对DM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而在正常组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在DM1组中的Ve/Va <1的节段数明显少于DM2 组 (P <0 .0 0 1)。结论 QTVI能够准确定量评价糖尿病的左室舒张功能 ,并能敏感反映血糖水平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梅 华琦 +2 位作者 刘力松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脉压 (PP) ,将 5 5 5名患者分为 4组 ,A组 :PP≤ 5 .3 2kPa( 4 0mmHg) ;B组 :5 .45kPa( 4 1mmHg)≤PP≤ 6.65kPa( 5 0mmHg) ;C组 :6.78kPa( 5 1mmHg)≤PP≤ 7.98kPa( 60mmHg) ;D组 :PP≥ 8.1 1kPa( 61mmHg)。研究结果显示 :随 2 4hAPP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 (A/E)增加 ,舒张早期充盈时间 (EDFP)延长 ;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 :脉压增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高血压 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心尖搏动图评定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病人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洪涛 李兰荪 +2 位作者 马挺光 臧益民 温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作者用心尖搏动图(ACG)评定了冠脉造影病人100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狭窄支数的增多,病人的ACG各指标如:快速充盈时间(RFT)、A波振幅相对比(A/H)、A波与全舒张期高度比(A/D)、总舒张... 作者用心尖搏动图(ACG)评定了冠脉造影病人100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狭窄支数的增多,病人的ACG各指标如:快速充盈时间(RFT)、A波振幅相对比(A/H)、A波与全舒张期高度比(A/D)、总舒张时间指数(TARTI)及舒张振幅时间指数(DATI)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改变,且DATI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良好负相关(Y=-0.75DATI+0.98)。提示ACG对临床无创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搏动图 冠状动脉狭窄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