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TI介质中的纯qP波衰减补偿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振春 张闪闪 +2 位作者 秦宁 谷丙洛 丁奕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为有效提高衰减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成像剖面的质量,实现稳定的TTI介质中的衰减补偿成像,提出一种基于黏声TTI纯qP波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在最小二乘偏移框架的基础上,推导相应的Born正演方程、伴随算子和梯度敏感核。由于伴... 为有效提高衰减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成像剖面的质量,实现稳定的TTI介质中的衰减补偿成像,提出一种基于黏声TTI纯qP波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在最小二乘偏移框架的基础上,推导相应的Born正演方程、伴随算子和梯度敏感核。由于伴随算子是衰减的,可以避免衰减补偿引起的数值不稳定性。通过同时考虑各向异性和吸收衰减的影响,衰减补偿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可以提供高分辨率、更少假象和振幅均衡的偏移结果。最后,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的测试及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黏声TT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在衰减区域可进行高质量成像,丰富成像剖面中的波数成分,拓宽成像剖面中的频带宽度,提高地下介质成像剖面的分辨率及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TTI介质 纯qP波 近似常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学建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54-3365,共12页
使用相同的炮记录,多次波偏移能提供比反射波偏移更广的地下照明和更多的地下覆盖但是同时产生很多的串声噪声.相比传统逆时偏移,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反演的反射波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均衡的振幅.我们主要利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压... 使用相同的炮记录,多次波偏移能提供比反射波偏移更广的地下照明和更多的地下覆盖但是同时产生很多的串声噪声.相比传统逆时偏移,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反演的反射波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均衡的振幅.我们主要利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压制多次波偏移产生的串声噪声.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通常需要一定的迭代次数以较好地消除串声噪声.若提前将一阶多次波从所有阶数的多次波中过滤出来,使用相同的迭代次数,一阶多次波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能够得到具有更高信噪比的成像剖面,而且能够提供与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相似的有效地下结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多次波成像 一阶多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ber范数的多震源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947,共7页
将Huber范数推广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中,提升了算法的稳健性;同时考虑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计算量较大,将随机最优化相位编码技术引入到基于Huber范数的多震源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中,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压制串扰噪声;最后通过常规有限差分... 将Huber范数推广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中,提升了算法的稳健性;同时考虑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计算量较大,将随机最优化相位编码技术引入到基于Huber范数的多震源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中,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压制串扰噪声;最后通过常规有限差分正演模拟记录试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对复杂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相位编码 Huber范数 多震源 随机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HAdam梯度优化算法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绍文 宋鹏 +3 位作者 谭军 解闯 赵波 毛士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73-2680,共8页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通常基于梯度类算法,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迭代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然而常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其在迭代过程中,所求梯度通常不做优化处理,导致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收敛效率和成像精度不高,并且每次迭代的模型更...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通常基于梯度类算法,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迭代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然而常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其在迭代过程中,所求梯度通常不做优化处理,导致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收敛效率和成像精度不高,并且每次迭代的模型更新处理还需付出1~2次的波场延拓计算代价来获取迭代步长.本文将深度学习中的优化算法QHAdam引入到传统时间域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计算中,可在付出极小计算代价的前提下,直接获得优化的模型更新量,同时避免了迭代步长的求取.Marmous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算法,基于QHAdam梯度优化算法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其收敛效率和成像精度更高,且由于减少了迭代步长的求取步骤,其也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相对于基于Adam算法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本文方法也具有更高的收敛效率和收敛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梯度优化 QHAdam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范数正则化的三维多震源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庆洋 黄建平 +1 位作者 李振春 李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9,共8页
与常规偏移相比,最小二乘偏移在振幅保真性、提高分辨率、压制偏移噪音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交错网格下基于一阶波动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能够考虑介质密度的影响,且在压制数值频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该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二维介质... 与常规偏移相比,最小二乘偏移在振幅保真性、提高分辨率、压制偏移噪音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交错网格下基于一阶波动方程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能够考虑介质密度的影响,且在压制数值频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该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二维介质中。为了拓展方法的适用范围,将该算法推广到三维情形下。同时,考虑到多震源方法会引入串扰噪声,在目标泛函中引入L1范数的稀疏正则化约束,并给出一种快速有效的解法。结果表明,相位编码算法可显著降低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但会引入高频的串扰噪音,而L1范数正则化由于加入稀疏约束,可有效地压制成像结果中的低频和高频噪音,显著提升成像分辨率,较大程度地改善成像质量,且线性Bergman解法降低反演结果对参数的依赖度,适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L1范数正则化 三维多震源 一阶速度-应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时空域频散关系的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5
6
作者 薛浩 刘洋 杨宗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5-753,共9页
相比常规逆时偏移,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成像结果更趋真实,分辨率更高,其精确成像的关键之一是波动方程的精确、高效求解。为了提高LSRTM计算精度,本文通过优化时空域频散关系求取差分系数,进行有限差分正演模拟,频散分析和数值模拟... 相比常规逆时偏移,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成像结果更趋真实,分辨率更高,其精确成像的关键之一是波动方程的精确、高效求解。为了提高LSRTM计算精度,本文通过优化时空域频散关系求取差分系数,进行有限差分正演模拟,频散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可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利用混合吸收边界条件压制边界反射,可取得较好吸收效果;采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计算流程,能减少波动方程正演次数,提高计算效率。模型数据测试及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LSRTM成像精度,精细刻画构造细节,提高迭代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优化时空域 混合吸收边界 有限差分 频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勇 潘冬明 +2 位作者 吴如山 韩立国 段超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9-223,共15页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具有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精度高、成像振幅准确等优点.但是,当地下存在强散射介质时,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很难透过上覆强散射地质体获得深部构造的高精度成像结果.本文为了提高深部精细构造的成像质量,提出时频域振...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具有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精度高、成像振幅准确等优点.但是,当地下存在强散射介质时,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很难透过上覆强散射地质体获得深部构造的高精度成像结果.本文为了提高深部精细构造的成像质量,提出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目标函数,减弱振幅信息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提高深部弱散射地震信号的可成像精度.首先,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变换,构建时频域最小二乘偏移目标函数;其次,在目标函数中引入振幅权重因子,调节时频域振幅相位权重;最后,推导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目标函数对模型参数的梯度,并利用L-BFGS局部优化算法对成像结果进行迭代.Marmousi模型和盐丘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弱散射地震信号的时频域振幅相位信息,实现透过上覆强散射地质体进行深部高精度成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振幅相位 目标函数 时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直接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曲英铭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5-644,共20页
常用的高程静校正方法需要满足地表一致性假设的基本条件,但在我国西部与南方山前带油气勘探区内,地表起伏剧烈,横向变速明显,地表一致性假设不再成立。为了对复杂山前带进行准确的成像,起伏地表直接成像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快速发展... 常用的高程静校正方法需要满足地表一致性假设的基本条件,但在我国西部与南方山前带油气勘探区内,地表起伏剧烈,横向变速明显,地表一致性假设不再成立。为了对复杂山前带进行准确的成像,起伏地表直接成像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快速发展。对起伏地表直接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基于射线理论的起伏地表偏移,基于单程波方程的起伏地表偏移及基于双程波方程的起伏地表变网格、曲网格、三角网格逆时偏移,起伏地表粘声逆时偏移,起伏地表各向异性逆时偏移,起伏地表最小二乘偏移等,并对起伏地表速度反演方法进行了总结。从简单的起伏地表构造成像到同时存在剧烈起伏地表及复杂地下结构的双复杂构造直接成像回顾了起伏地表成像的总体发展趋势,指出基于双程波方程的起伏地表直接成像方法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该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对任意复杂构造进行精确成像,对速度的依赖性强和计算量庞大是其主要的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直接成像 叠前深度偏移 射线类 单程波 逆时偏移(RTM)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速度建模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分布起伏地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庆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5-1083,I0010,I0011,共11页
在复杂构造、复杂岩性、复杂地表条件等地区进行油气地震勘探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剧烈起伏的地表已成为制约上述地区地震勘探发展的瓶颈之一。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相对于常规偏移具有更高的成... 在复杂构造、复杂岩性、复杂地表条件等地区进行油气地震勘探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剧烈起伏的地表已成为制约上述地区地震勘探发展的瓶颈之一。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相对于常规偏移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振幅保真性及均衡性等优势,但基于矩形网格的LSRTM在面对复杂地表时无法很好地适用山前带等剧烈起伏地形。此外,山前带地震资料中包含较多的噪声,T分布相比Huber范数和混合模,在缺失数据的条件下更稳健,且没有多余参数,因而简单实用,而Huber范数和混合模的结果严重依赖参数选取,需要大量的尝试。为此,将全交错网格引入贴体网格,将T分布推广到起伏地表LSRTM,进一步推导了贴体网格线性Born正演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贴体全交错网格的起伏地表LSRTM算法,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的影响。模型试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对复杂模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全交错网格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T分布 目标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