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电机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歌 胡万龙 马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4,121,共6页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用来替代原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其次,针对脉振高频注入法中高频电流分量与注入信号的相位延迟,提出使用另一轴系高频电流替代注入信号;再次,针对加权平均法在过渡区域的权重分配不合理,提出新型指数型加权系数,同时为平稳过渡提出滞留缓冲带;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基于滞留缓冲加权法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对转速误差和平稳过渡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速域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抖振 指数型复合函数 脉振高频注入法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互相关复指数法进行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敏 申凡 陈同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该文在互相关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将响应间的互相关函数代替传统复指数法中的脉冲响应函数 ,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工作状态下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方法———互相关复指数法。采用一飞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所得结果同适调激振法所... 该文在互相关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将响应间的互相关函数代替传统复指数法中的脉冲响应函数 ,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工作状态下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方法———互相关复指数法。采用一飞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所得结果同适调激振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证实了该文采用的方法可以确实有效地单独从响应数据中提取工作状态下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复指数法 模态参数 互相关函数 模态分析 工作状态 结构分析 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指数方法降噪技术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包兴先 刘福顺 +1 位作者 李华军 高志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5-160,164,共7页
实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模型阶次的不确定性给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带来困难。以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模型定阶和信噪分离的复指数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奇异值分解技术确定模型阶次,采用结构低秩逼近方法进行信噪... 实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模型阶次的不确定性给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带来困难。以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模型定阶和信噪分离的复指数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奇异值分解技术确定模型阶次,采用结构低秩逼近方法进行信噪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指数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分别选取一维的悬臂梁模型和二维的悬挂板模型进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尤其是阻尼比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指数法 实测信号 降噪技术 结构低秩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互功率谱进行未知激励下的模态振型识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申凡 郑敏 鲍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在激励满足白噪声的假设下 ,可以将互相关函数代替脉冲响应函数用于多参考点最小平方复指数法 ,单独利用响应数据求出系统的自然频率和阻尼 ,但无法获得模态振型。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互功率谱求振型的方法 ,并对此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 ,以... 在激励满足白噪声的假设下 ,可以将互相关函数代替脉冲响应函数用于多参考点最小平方复指数法 ,单独利用响应数据求出系统的自然频率和阻尼 ,但无法获得模态振型。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互功率谱求振型的方法 ,并对此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 ,以一悬臂梁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模态振型 ,从而弥补了复指数法在未知激励下进行模态分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环境激励 振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郝淑英 李会杰 +3 位作者 张辰卿 张琪昌 冯晶晶 李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6-52,71,共8页
为揭示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及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复指数法求解双检测方程线性稳态响应,采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摄动分析,并考虑科氏力对检测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高维非线性方程耦合项的方法... 为揭示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及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复指数法求解双检测方程线性稳态响应,采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摄动分析,并考虑科氏力对检测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高维非线性方程耦合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检测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的幅频曲线、共振频率偏移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检测的刚度非线性造成检测一和检测二的幅频曲线出现硬化、振幅跳跃、多解及共振频率偏移等复杂非线性行为,导致微陀螺灵敏度失稳;微陀螺灵敏度的稳定性及失稳的带宽范围对刚度非线性十分敏感,当刚度非线性达到某一值时其微小的增长都会严重影响微陀螺的灵敏度的稳定性并使失稳的带宽范围显著增加,如此会导致线性系统设计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检测微陀螺 复指数法 刚度非线性 振幅跳跃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xT和PRCE方法的低频振荡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剑 成业 王晓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将结构学用于分析机械结构振动特性的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与自然激励技术(NEx T)相结合实现基于随机响应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该方法首先利用NEx T从系统随机响应信号中获得自由振荡信号,然后采用PRCE方法对所获得的自由振荡信号进... 将结构学用于分析机械结构振动特性的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RCE)与自然激励技术(NEx T)相结合实现基于随机响应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该方法首先利用NEx T从系统随机响应信号中获得自由振荡信号,然后采用PRCE方法对所获得的自由振荡信号进行模式辨识得到低频振荡模式的频率、阻尼比和振荡模态。16机系统中基于蒙特卡洛仿真辨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与已有方法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在辨识精度以及抗噪性方面表现得更好。基于四川电网PMU实测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提供了一种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随机响应 多参考点复指数法 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CE方法的低频振荡模式识别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剑 王晓茹 张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29-3138,共10页
该文将结构学领域用于分析建筑或机械结构振动特性的多参考点复指数(poly-reference complex exponential,PRCE)法引入电力系统,实现低频振荡辨识。该方法基于多通道信号,构造脉冲序列的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 model),运... 该文将结构学领域用于分析建筑或机械结构振动特性的多参考点复指数(poly-reference complex exponential,PRCE)法引入电力系统,实现低频振荡辨识。该方法基于多通道信号,构造脉冲序列的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 model),运用LQ分解,求解其自回归系数,再求解由自回归系数构成的矩阵多项式的根,得到频率和阻尼比,进而求得系统的模态矩阵。该文介绍了PRCE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的原理,16机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PRCE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参数估计(total least squares-estimation of signal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TLS-ESPRIT)方法、随机子空间(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方法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辨识结果在辨识精度、效率上表现得更好。最后,基于四川电网实测数据验证了PRCE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多参考点复指数 模态 广域量测 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反应扩散项的变时滞复数域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施继忠 徐晓惠 +2 位作者 蒋永华 杨继斌 孙树磊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0-509,共10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反应扩散项的变时滞复数域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首先在假设复数域激活函数可分解的情况下,将该系统分解为相应的实部系统和虚部系统.利用矢量Lyapunov函数法和M矩阵理论,得到了确保该系统平衡状态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反应扩散项的变时滞复数域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首先在假设复数域激活函数可分解的情况下,将该系统分解为相应的实部系统和虚部系统.利用矢量Lyapunov函数法和M矩阵理论,得到了确保该系统平衡状态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条件不含有任何自由变量,相对现有结论具有较低的保守性.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域神经网络 变时滞 反应扩散项 矢量Lyapunov函数法 指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态参数识别的虚假模态剔除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树青 王典鹤 +2 位作者 林裕裕 王巍巍 李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101,共5页
针对背景噪声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存在虚假模态的情况,分析虚假模态产生的原因,通过理论推导提出辨别虚假模态的判断条件,根据判断条件剔除识别模态参数中包含的虚假模态。以比例阻尼海洋平台结构数值模型为例,在模拟噪声水平5%的... 针对背景噪声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存在虚假模态的情况,分析虚假模态产生的原因,通过理论推导提出辨别虚假模态的判断条件,根据判断条件剔除识别模态参数中包含的虚假模态。以比例阻尼海洋平台结构数值模型为例,在模拟噪声水平5%的工况下,获得结构脉冲响应信号,对基于奇异值分解定阶消噪后的信号用复指数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对识别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进行虚假模态剔除。结果表明:根据判断条件可有效剔除所识别参数中的虚假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定阶 信号消噪 复指数法 模态参数识别 虚假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昊 程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建立了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表面裂纹传递矩阵,并且推导了复杂边界条件下多跨梁的理论模型。通过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并将增广拉格朗日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相结合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且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下多损伤模型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传递矩阵法 损伤识别 功能梯度材料 指数梯度 复杂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复值神经网络的随机指数鲁棒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晓惠 施继忠 +2 位作者 严超 张继业 徐延海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80,共7页
为分析Markova跳变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研究了一类具有Markova跳变参数和变时滞的复数域区间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在假定复数域激活函数仅满足Lipchitz条件的情况下,首先利用M矩阵理论和同胚映射相关原理,研究了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唯... 为分析Markova跳变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研究了一类具有Markova跳变参数和变时滞的复数域区间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在假定复数域激活函数仅满足Lipchitz条件的情况下,首先利用M矩阵理论和同胚映射相关原理,研究了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然后利用矢量Lyapunov函数法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平衡点的随机指数鲁棒稳定性。建立的稳定性条件推广了现有结论,并且容易验证。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域 Markova跳变参数 神经网络 随机指数鲁棒稳定性 变时滞 矢量Lyapunov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海上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敏 徐霄龙 +2 位作者 陈玉静 张翼 杜君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30,共9页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研究了环境激励下海上风电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采用了一种时域联合算法:自然激励法(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简称NExT)和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olyreference Complex Exponential,简称PRCE)的结合(简称NExT/P... 针对海上风电结构,研究了环境激励下海上风电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采用了一种时域联合算法:自然激励法(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简称NExT)和多参考点复指数法(Polyreference Complex Exponential,简称PRCE)的结合(简称NExT/PRCE方法)对海上风电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对某三脚架式海上风电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风电结构的实际操作工况,对结构施加了随机波浪荷载和风机载荷。利用动力响应数据进行了环境激励下风电整体结构模态参数识别,采用了稳定图与模态置信准则进行了虚假模态的剔除,并分析了NExT中参考通道选取对于模态参数识别效果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模型模态参数比较,验证了NExT/PRCE方法对于风电结构参数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环境激励 自然激励法 多参考点复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变时滞复数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惠 宋乾坤 +2 位作者 张继业 施继忠 赵玲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9-1398,共10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变时滞的复数域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平衡点的动态行为.在假定激活函数满足Lipschitz条件并且放大函数只满足具有下界的情况下,利用M矩阵和同胚映射原理,得到了确保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充分条件.基于矢量Ly... 研究了一类具有变时滞的复数域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平衡点的动态行为.在假定激活函数满足Lipschitz条件并且放大函数只满足具有下界的情况下,利用M矩阵和同胚映射原理,得到了确保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充分条件.基于矢量Lyapunov函数法和不等式技术,得到了确保该系统平衡点的模指数稳定性的判据.该判据形式简单,在实际应用时便于检验.该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广了现有结论.最后通过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 复数域 模稳定性 指数稳定性 变时滞 矢量Lyapunov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承 彭超 +1 位作者 陶桂祥 孙微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79-285,共7页
为探究短期老化对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基于针入度试验及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的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对经过短期老化前后不同木质素掺量的沥青试样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掺入可有效降低基质沥青温... 为探究短期老化对不同掺量木质素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基于针入度试验及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的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对经过短期老化前后不同木质素掺量的沥青试样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掺入可有效降低基质沥青温度敏感性;采用复数指数法(CNI)评价木质素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更具优势,主要是木质素的掺入提高基质沥青的储存模量(G’),增加沥青弹性部分。相比于基质沥青,短期老化对于木质素改性沥青而言,并不是加快老化进程,而是使得木质素与沥青进一步增容的物理变化过程。为木质素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确定与高温温度性评价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沥青 温度敏感性 复数指数法 储存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时域法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裴强 刘小庆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8,共8页
模态参数是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关键参数,在结构抗震加固和健康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频域法相比较,时域法直接利用实测的振动信号识别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频域变换,减少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在线识别,真实... 模态参数是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关键参数,在结构抗震加固和健康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频域法相比较,时域法直接利用实测的振动信号识别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频域变换,减少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在线识别,真实地反应结构的现状。以同济大学12层钢筋混凝土标准框架振动台模型试验完整数据为对象,在详细介绍ITD法和复指数法2种时域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编程选取结构不同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识别了小震和强震工况下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并结合移动谱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ITD法和复指数法可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自振频率的识别精度较高,而阻尼比的离散度较大;小震工况频率变化值不大,而强震工况频率值较初始时刻有明显的下降,这与试验现象是吻合的,进一步说明移动谱与这2种时域法相结合可以反应结构在塑性阶段的参数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法 模态参数 1TD法 复指数法 移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温度依赖性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非线性阻尼特性分析
16
作者 李晖 吴怀帅 +2 位作者 吕海宇 李则霖 官忠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5,共9页
基于复指数法分析了具有温度依赖性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非线性阻尼问题。首先,考虑热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非线性影响,使用复指数法建立了复合薄板的阻尼模型,并实现了非线性阻尼和固有频率的理论求解。然后,结合不同温度... 基于复指数法分析了具有温度依赖性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非线性阻尼问题。首先,考虑热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非线性影响,使用复指数法建立了复合薄板的阻尼模型,并实现了非线性阻尼和固有频率的理论求解。然后,结合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测试结果,构造了各阶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函数,并基于迭代和拟合技术,描述了模型中拟合系数的确定方法。最后,以TC500碳纤维/YD127环氧树脂基复合薄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例测试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指数法分析获得的复合薄板在20,50和150℃三个温度下的前6阶模态阻尼比和固有频率的最大计算误差不超过9.33%,从而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另外,研究发现该类型复合结构的阻尼比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增大的趋势,但随着模态阶次的升高,其高阶阻尼比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阻尼 纤维增强复合薄板 复指数法 热环境 温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动态建模的信号参数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晓峰 袁文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3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利用复指数模型作为瞬态信号的表示形式;系统的动态参数模型可由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建立;对实际窄带滤波器的阶跃响应的建模,表明了复指数信号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瞬态信号表示方法,只需截取很短的一段瞬态过渡信号,就... 本文利用复指数模型作为瞬态信号的表示形式;系统的动态参数模型可由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建立;对实际窄带滤波器的阶跃响应的建模,表明了复指数信号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瞬态信号表示方法,只需截取很短的一段瞬态过渡信号,就可以得到信号参数的估计,系统模型的频域,时域回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指数模型 传递函数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阻尼模型多自由度系统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诗颖 汪梦甫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163,共9页
讨论了指数阻尼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型分解方法,基于复模态叠加法与状态空间法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计算的实数形式一般解答;同时,为了方便抗震设计计算,以上述实数形式一般解答为基础,推导了指数阻尼系统以反应谱表示的地震作用计... 讨论了指数阻尼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型分解方法,基于复模态叠加法与状态空间法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计算的实数形式一般解答;同时,为了方便抗震设计计算,以上述实数形式一般解答为基础,推导了指数阻尼系统以反应谱表示的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从而使指数阻尼系统的抗震设计与一般黏滞阻尼系统的抗震设计的过程相吻合;最后基于Matlab平台以两个案例分别验证了阻尼矩阵非奇异与部分奇异的情况下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与常用时程积分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说明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阻尼系统 复模态叠加 时程分析 反应谱法 地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幂滑动窗口法分析及加法链在预计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屈晓 孙达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7期263-266,共4页
滑动窗口法是计算大数模幂问题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针对此方法复杂度的精确理论分析却十分稀少。在计算效率方面,当窗口选择过大时,预计算量呈指数型增长。针对这2个问题,利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对滑动窗口法进行效率分析,给出... 滑动窗口法是计算大数模幂问题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针对此方法复杂度的精确理论分析却十分稀少。在计算效率方面,当窗口选择过大时,预计算量呈指数型增长。针对这2个问题,利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对滑动窗口法进行效率分析,给出大数模幂计算在二进制编码下滑动窗口法的精确复杂度表示,其理论值与实际值在各情况下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1次模乘。同时提出一种利用加法链进行预计算的思想,给出一种计算机执行简单可行的求加法序列的算法,用于求解由多个给定值构成的加法链。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提高窗口选择过大时的计算效率,并可用于同一信息的多方发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幂 滑动窗口法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 精确复杂度 预计算 加法链 大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指数法的主轴系统模态识别的研究
20
作者 李绍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8年第8期51-54,共4页
通过G代码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随机加速运转。以主轴运转过程的偏心力作为激励源,采集主轴结构的响应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使用RDT(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对信号进行预处理,运用复指数法对立式铣削加工中心VMC1165B进行模态参数... 通过G代码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随机加速运转。以主轴运转过程的偏心力作为激励源,采集主轴结构的响应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使用RDT(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对信号进行预处理,运用复指数法对立式铣削加工中心VMC1165B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工作模态识别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得到的模态参数更接近于机床在工作时的实际动态特性,且应用于生产中更加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态分析 最小二乘复指数法 实验模态分析 立式加工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