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rank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deep learning:making a balance between compact architecture and fast training
1
作者 OU Xinwei CHEN Zhangxin +1 位作者 ZHU Ce LIU Yi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09-531,F0002,共24页
Deep neural networks(DNNs)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ny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However,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 cost make deep learning difficult to be used on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 Deep neural networks(DNNs)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any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However,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 cost make deep learning difficult to be used on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and it is not environmental-friendly with much power cost.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low-rank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In the space domain,DNNs are compressed by low rank approximation of the network parameters,which directly reduces the storage requirement with a smaller number of network parameters.In the time domain,the network parameters can be trained in a few subspaces,which enables efficient training for fast convergence.The model compression in the spatial domain is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s pre-train,pre-set,and compression-aware methods,respectively.With a series of integrable techniques discussed,such as sparse pruning,quantization,and entropy coding,we can ensemble them in an integration framework with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torage.In addition to summary of recent technical advances,we have two findings for motivating future works.One is that the effective rank,derived from the Shannon entropy of the normalized singular values,outperforms other conventional sparse measures such as the?_1 norm for network compression.The other is a spatial and temporal balance for tensorized neural networks.For accelerating the training of tensorized neural networks,it is crucial to leverage redundancy for both model compression and subspace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compression subspace training effective rank low rank tensor optimization efficient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LTR和社交网络的Top-k推荐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熊丽荣 王玲燕 黄玉柱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77-2584,共8页
个性化推荐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中数据爆炸问题,绝大多数的工作利用用户评分信息来降低评分预测误差值(MAE).相比于精确的评分预测,用户更关心推荐给他的top-k项目排序列表,而最小化MAE并不意味着良好的top-k项目列表.由于评分数据存在... 个性化推荐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中数据爆炸问题,绝大多数的工作利用用户评分信息来降低评分预测误差值(MAE).相比于精确的评分预测,用户更关心推荐给他的top-k项目排序列表,而最小化MAE并不意味着良好的top-k项目列表.由于评分数据存在稀疏问题,社交网络中信任信息在top-k推荐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的面向top-k排序的推荐方法,BTRank.该算法基于LTR方法,结合用户评分以及用户信任信息来构建项目排序模型,有效地提高对所有用户的top-k排序列表质量.同时,考虑到用户兴趣会随着时间演变而变化,本文设计了时间效应模型函数用于处理用户历史评分数据.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中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推荐算法以及同类top-k排序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推荐 学习排序 矩阵分解 时间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ch-Locator:一种基于排序学习的开源软件漏洞补丁定位方法
3
作者 杨云帆 薄莉莉 +2 位作者 魏颖 吴潇雪 孙小兵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1-2560,共10页
日益增多的开源软件漏洞对软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补丁在应对这一风险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幸的是,尽管大部分漏洞的补丁在被披露前就已经开发完毕,但仅有部分补丁会随漏洞同步公开.现有的研究发现了漏洞与其补丁之间存... 日益增多的开源软件漏洞对软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补丁在应对这一风险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幸的是,尽管大部分漏洞的补丁在被披露前就已经开发完毕,但仅有部分补丁会随漏洞同步公开.现有的研究发现了漏洞与其补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基于这些相关性特征对提交进行了排序,以定位漏洞的补丁,但仍旧存在漏洞数据部分缺失、定位准确率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Patch-Locator,一种新的基于排序学习的补丁定位方法,通过扩展漏洞数据源对漏洞数据进行补充,并根据漏洞与补丁文本的相似性、漏洞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等更能反映漏洞与补丁间关联的因素提取了更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性特征,并使用LambdaMart排序学习模型对提交基于其具有的相关性特征进行排序以定位安全补丁.本文用来自10个开源软件项目的1669个漏洞来评估Patch-Locator.实验结果表明,Patch-Locator的Recall@1指标为92.22%,Recall@5指标为95.51%,Manual Effort@5指标为1.2455,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软件 安全补丁 排序学习 补丁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结构特征选择和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多视图聚类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永杰 蔡江辉 +3 位作者 贺艳婷 苏美红 史晨辉 杨海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7,共13页
现有的大多数图自适应学习方法依赖于高维原始数据,且数据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或信息缺失等现象,导致无法精准地选择出高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信息。此外,还忽视了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多视图表示结构上的关联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 现有的大多数图自适应学习方法依赖于高维原始数据,且数据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或信息缺失等现象,导致无法精准地选择出高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信息。此外,还忽视了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多视图表示结构上的关联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结构特征选择和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多视图聚类方法(MLFS-GCA)。首先,设计了一个跨结构特征选择框架。通过联合学习多视图表示的空间结构特点和聚类结构的一致性,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线性子空间中,并在视图特定的基矩阵和一致性聚类结构的辅助下学习低维特征表示。其次,提出图循环自适应学习模块。通过k最邻近法(k-NN)选取投影空间中k个最近邻点,并协同矩阵低秩学习来循环地优化相似结构。最后,学习得到用于聚类任务的共享稀疏相似矩阵。通过在各种真实的多视图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在多视图聚类中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图循环自适应学习 跨结构特征选择 K-NN 矩阵低秩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神经网络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璐 丁苍峰 +3 位作者 马乐荣 延照耀 游浩 洪安琪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7-900,共24页
节点重要性排序作为一项关键的图数据分析任务,对于识别和排序图中的重要节点至关重要。图神经网络(GNN)作为一种利用深度学习直接对图结构数据进行学习的框架,能够充分学习图结构数据中的节点和边的内在规律及更深层次的语义特征。在... 节点重要性排序作为一项关键的图数据分析任务,对于识别和排序图中的重要节点至关重要。图神经网络(GNN)作为一种利用深度学习直接对图结构数据进行学习的框架,能够充分学习图结构数据中的节点和边的内在规律及更深层次的语义特征。在节点重要性排序任务中,GNN能够充分利用图结构信息和节点特征进行节点重要性的评估。相比于传统的节点排序方法,GNN可以更好地处理图结构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捕捉节点间的复杂关联和语义信息,并自动学习节点特征表示,减少手工特征工程的偏差,提升节点重要性排序任务的准确性。因此,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方法已成为节点重要性研究的主流方向。对近年来图神经网络的节点排序方法进行分类和综述。梳理了节点排序、图神经网络及经典节点重要性度量指标的核心概念。全面总结了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节点重要性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根据基础图神经网络及其衍生的变体,将节点重要性排序方法分为基础图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图注意力网络和图自编码器四类。同时,分析这些方法在社交网络、交通网络和知识网络等下游任务中的性能表现。对现有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现有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优点、局限性和性能,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重要性 节点排序 图神经网络 表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ank算法的主动排序学习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扬 黄亚楼 +2 位作者 刘杰 李栋 蒯宇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8-39,47,共3页
针对排序学习中如何选择最值得标注的样本和通过尽可能少的已标注样本训练出较好的排序模型的问题,将主动学习的思想引入排序学习中,提出一种基于排序感知机的主动排序学习算法——Active PRank。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 针对排序学习中如何选择最值得标注的样本和通过尽可能少的已标注样本训练出较好的排序模型的问题,将主动学习的思想引入排序学习中,提出一种基于排序感知机的主动排序学习算法——Active PRank。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排序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样本的标注量,在同等标注量的条件下,提高排序结果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学习 主动学习 Pran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排序的查询优化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阳 彭煜玮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7,共9页
查询优化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查询优化过程中,为了获得较优的执行计划,通常需要对查询中的连接和过滤操作进行基数估计。然而,基数估计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查询优化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已有部分研究通过基于... 查询优化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查询优化过程中,为了获得较优的执行计划,通常需要对查询中的连接和过滤操作进行基数估计。然而,基数估计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查询优化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已有部分研究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改善基数估计问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尽管这些方法在处理查询中数值类型的过滤谓词时表现较好,但对于其他复杂的过滤谓词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排序的查询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为单一查询智能评估多个执行计划并排序,从而选择最佳计划执行。该查询优化算法通过迭代挖掘较优执行计划,并协同机器学习方法,最终筛选出最优计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常规数据集上的性能优于当前基于学习的查询优化算法,并且在复杂数据集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询优化 计划生成 学习排序 数据库 连接顺序 连接类型 扫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提示微调的标书信息抽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熠衡 刘茂福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9-1176,共8页
当前信息抽取任务主要依赖大语言模型(LLM),而标书信息中广泛存在领域术语,模型缺乏相关先验知识,导致微调效率低且抽取性能不佳。此外,模型的抽取和泛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示信息的质量和提示模板的构建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 当前信息抽取任务主要依赖大语言模型(LLM),而标书信息中广泛存在领域术语,模型缺乏相关先验知识,导致微调效率低且抽取性能不佳。此外,模型的抽取和泛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示信息的质量和提示模板的构建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提示学习的标书信息抽取方法(TIEPL)。首先,利用生成式信息抽取的提示学习方法对LLM注入领域知识,以实现预训练和微调阶段的统一优化;其次,以LoRA(Low-Rank Adaption)微调方法为框架,单独设计提示训练旁路,并设计标书场景关键词提示模板,从而增强模型信息抽取与提示的双向关联。在自建的招中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次优的UIE(Univers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方法,TIEPL的ROUGE-L(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和BLEU-4(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分别提高1.05和4.71个百分点,能更准确和完整地生成抽取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高标书信息抽取准确性和泛化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信息抽取 大语言模型 提示学习 LoRA微调 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工具发展的“风向标”——基于对2012年TOP100学习工具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穆肃 郭鑫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42-48,共7页
学习与绩效技术中心(C4LPT)是由英国社会性学习与协作领域的资深专家简·哈特创办,专注于新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该中心自2007年发起了学习工具排名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对2000多种学习工具的效用进行前100位动态排名,这可以... 学习与绩效技术中心(C4LPT)是由英国社会性学习与协作领域的资深专家简·哈特创办,专注于新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该中心自2007年发起了学习工具排名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对2000多种学习工具的效用进行前100位动态排名,这可以看做是学习工具最新发展的"风向标"。无论是传统的学习工具,还是不断涌现的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应用工具,通常都是功能鲜明,操作规范简捷,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支持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性协作建构。总体而言,学习工具注重支持社会性学习和群体学习,更关注对个体学习的需要和过程的支持;注重网络中个人学习过程的知识管理及社会性知识共享;学习工具的功能更精、更专。对TOP 100学习工具类型分布、排名变化和新入选工具的分析,有利于让国内教育界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深入了解当前国际上广泛应用、各有专长、效用认同度高的学习工具,拓展对学习工具的理解,促进对新技术的教与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 100 学习工具 排名分析 应用效果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系统的并行线性RankSVM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慧 彭娇 +1 位作者 金晶 李康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57,共7页
现有的线性RankSVM已得到较有效的研究,但在训练大规模的线性Rank SVM时,过长的训练时间依然难以让人接受。通过对当前最先进算法Tree-TRON的分析可知,利用信任区域的牛顿迭代(trust region Newton method,TRON)去训练线性Rank SVM模型... 现有的线性RankSVM已得到较有效的研究,但在训练大规模的线性Rank SVM时,过长的训练时间依然难以让人接受。通过对当前最先进算法Tree-TRON的分析可知,利用信任区域的牛顿迭代(trust region Newton method,TRON)去训练线性Rank SVM模型涉及大量的Hessian-vector内积(Hessian-vector product)计算,同时完成Hessian-vector内积计算又需计算大量的辅助变量和矩阵运算。为了有效地加速与Hessian-vector内积有关的计算,在多核系统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并行算法(命名为PRank SVM)用于提高大规模线性Rank SVM的训练速度。PRank SVM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训练数据按不同的查询划分为不同的子问题;在多核系统下,利用多核加速辅助变量和相关矩阵的计算。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相较于现有的算法(如Tree-TRON),PRank SVM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确保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学习 线性rankSVM模型 并行计算 多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king Loss的多标签分类集成学习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志博 王莉莉 +2 位作者 付忠良 张丹普 杨燕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40-42,68,共4页
针对目标可以属于多个类别的多标签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nking Loss最小化的集成学习方法。算法基于Real 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从Ranking Loss定义出发,以Ranking Loss在样本空间最小化为目标,采取迭代的方法训练多个弱分类器,... 针对目标可以属于多个类别的多标签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nking Loss最小化的集成学习方法。算法基于Real 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从Ranking Loss定义出发,以Ranking Loss在样本空间最小化为目标,采取迭代的方法训练多个弱分类器,并将这些弱分类器集成起来构成强分类器,强分类器的Ranking Loss随着弱分类器个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给出了算法流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提出的多标签分类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分类 ADABOOST算法 rankingLoss 分类器组合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ker权重差分进化与Top-k排序的结果汇聚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玉萍 詹永照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6,共10页
针对众包结果汇聚中最优排序结果选取的时效性问题,提出了Worker权重的高效快速汇聚算法。其中Worker权重的差分进化算法重点考虑众包Worker完成排序任务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基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Worker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影... 针对众包结果汇聚中最优排序结果选取的时效性问题,提出了Worker权重的高效快速汇聚算法。其中Worker权重的差分进化算法重点考虑众包Worker完成排序任务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基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Worker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影响,建立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Worker权重优化模型,获取多数据项场景下候选结果最优权重,实现Worker权重与任务对结果性能需求匹配的最大化;提出基于Top-k排序的优化模型求解算法,针对多数据项场景下候选结果的Top-k排序选取,在合适的k值下可快速求解上述模型,获得各Worker的优化权重。所提出的基于优化的Worker权重可实现结果汇聚的匹配性与匹配速度优化,即在提升结果汇聚速度的同时,具有优化的汇聚结果性能。定性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仿真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算法的效果,与相关算法对比,所提算法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 结果汇聚 差分进化算法 排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13
作者 郭继鹏 徐世龙 +3 位作者 龙家豪 王友清 孙艳丰 尹宝才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随着多媒体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常见。相比于单视角数据,多视角数据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描述信息,提高样本结构信息的挖掘效率。针对多视角子空间聚类任务,提出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算法。首先... 随着多媒体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常见。相比于单视角数据,多视角数据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描述信息,提高样本结构信息的挖掘效率。针对多视角子空间聚类任务,提出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算法。首先,考虑噪声干扰和高维数据冗余性对多视角聚类效果的影响,采用线性投影变换来获得原始数据的低维低冗余潜在表示,并利用其进行自表示学习获得准确的子空间表示。其次,为了充分挖掘多视角数据的互补性信息,对潜在特征表示和子空间表示进行跨视角相关性关系检测,具体为:将多视角潜在特征视为低层次表示,利用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性准则(HSIC)探索和保留多视角特征的多样性属性;对于包含一致的高层次聚类结构信息的多视角子空间表示,引入低秩张量约束充分捕获跨视角高阶相关性关系和互补性信息。最后,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交替方向极小化算法求解模型的优化问题。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中的次优方法相比,该算法在6个基准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00、3.60、1.90、2.00、7.50和1.90百分点,该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 低秩张量学习 张量核范数 一致性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和多视角数据聚类中的约束图学习
14
作者 杜元花 陈盼 +3 位作者 周楠 施开波 陈二阳 张远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4-723,共10页
目前大多数的多视角聚类方法都集中在无监督的学习场景上,它们不能利用数据中的标签信息。此外,它们还无法处理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的异常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的多视角数据半监督聚类方... 目前大多数的多视角聚类方法都集中在无监督的学习场景上,它们不能利用数据中的标签信息。此外,它们还无法处理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的异常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的多视角数据半监督聚类方法。具体来说,采用一个约束矩阵引入标签信息,通过最大化相关熵准则来消除亲和矩阵和标签中异常值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局部结构信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约束图学习框架,自适应地提取隐藏在多视角数据中的局部结构。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模型,该模型与自适应图学习框架相结合,以提取数据的全局重构信息。最后,设计了一种结合芬切尔共轭(FC)和块坐标更新(BCU)的有效优化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CMLMF的准确性(ACC)、归一化互信息(NMI)和精度(Precision)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有效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矩阵分解 半监督学习(SSL) 多视角聚类 最大相关熵准则(M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正则化弹性网子空间聚类
15
作者 郭书剑 余节约 尹学松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4-1471,共8页
基于图的子空间聚类(SC)已成为有效处理高维数据的流行技术。然而,现有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构建的图忽略了与聚类建立关联以及无法捕捉数据的内在相关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新的SC方法——图正则化弹性网子空间聚类(GENSC)。GE... 基于图的子空间聚类(SC)已成为有效处理高维数据的流行技术。然而,现有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构建的图忽略了与聚类建立关联以及无法捕捉数据的内在相关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新的SC方法——图正则化弹性网子空间聚类(GENSC)。GENSC使用L_(2)范数正则化强化具有相关结构的样本之间的连通性,并使用L_(1)范数正则化摒弃不同子空间的样本之间的连通性;同时,构建表征的最近邻图捕捉样本之间的内在局部结构,并增加秩约束以鼓励所学习的图具有清晰的聚类结构。GENSC将L_(2)范数、L_(1)范数和秩约束刻画到一个一般的框架中,并提出一个迭代的优化算法来求解该框架。在9个真实数据集上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ChinaCXRSet上,GENSC的精确度(Accuracy)和归一化互信息(NMI)值分别超出次优方法9.03和7.61个百分点,聚类纯度(Purity)达到最好;在UMIST上,GENSC的精确度、NMI和Purity值分别超出次优方法4.15、3.17和5.21个百分点,验证了GENSC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子空间聚类 图正则化 弹性网 秩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ence-Rank的图像句子标注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守坤 徐坚 +2 位作者 李宁 周佳 刘楚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传统的图像语义句子标注是利用句子模板完成对图像内容描述,但其标注句子很难做到符合语言逻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统计思想从语料库中选出一条最优的句子来描述图像内容,设计以N-gram算法为主要思想的Sentence-Rank算法生成标注句... 传统的图像语义句子标注是利用句子模板完成对图像内容描述,但其标注句子很难做到符合语言逻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统计思想从语料库中选出一条最优的句子来描述图像内容,设计以N-gram算法为主要思想的Sentence-Rank算法生成标注句子。首先执行机器视觉特征学习,选择标注性能最好的HSV-LBP-HOG融合特征完成图像分类,获得图像标注关键词。然后,利用字符串匹配算法从语料库中列出包含所有标注关键词的句子,并将得到的句子通过Sentence-Rank算法进行价值排序,选取评分最高的句子描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标注句子具有较低的困惑度,较好地解决了句子的语言逻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特征融合 Sentence-rank N-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秩张量子空间学习红外小目标检测
17
作者 王衍 胡宏博 彭真明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64,共16页
红外目标检测系统是可靠探测和识别背景辐射与其他干扰条件下高价值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当前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张量子空间学习的... 红外目标检测系统是可靠探测和识别背景辐射与其他干扰条件下高价值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当前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张量子空间学习的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序列在空时连续一致性的同时,也保留了红外图像结构的完整性。通过空时滑动窗获得空时张量块模型,利用多子空间学习策略构建不同场景下的红外张量字典模型。最后,采用最优化算法求解所提出的红外张量目标函数,获得低秩背景和稀疏目标张量,通过重构图像检测出感兴趣的红外弱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背景高反虚警环境及组合强干扰场景下,该方法目标检测性能优于其他现有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结构张量 低秩稀疏逼近 子空间学习 红外小目标检测 组合干扰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限制反向学习与柯西-高斯变异的蜣螂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志龙 邹德旋 +2 位作者 李灿 邵莹莹 马乐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04-2316,共13页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入限制反向学习与柯西-高斯变异的蜣螂优化算法(SI-DBO)。首先,用Circle映射初始化种群,以使种群的分布更加均匀和具有多样性,从而提升算法的...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入限制反向学习与柯西-高斯变异的蜣螂优化算法(SI-DBO)。首先,用Circle映射初始化种群,以使种群的分布更加均匀和具有多样性,从而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其次,使用限制反向学习对蜣螂的位置进行更新,以提升蜣螂的搜索能力;最后,使用柯西-高斯变异策略帮助种群逃逸出局部最佳位置并寻找全局最佳位置。为了验证SI-DBO的性能,在测试函数上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而且将该算法用于求解机器人夹持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黑寡妇-蜣螂优化算法(BWDBO)和麻雀搜索算法(SSA)相比,SI-DBO在测试函数上均获得了较高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同时,SI-DBO在求解机器人夹持器问题时的效果优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验证了SIDBO具有更好的寻优性能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限制反向学习 柯西-高斯变异 Wilcoxon秩和检验 机器人夹持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成对抗网络直接优化精度指标的排序学习方法
19
作者 曾寰 李金忠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8-1364,共7页
在评估排序学习方法的性能优劣时,常用的信息检索评估指标,如NDCG、ERR和AP,都是基于文档列表位置信息的指标.由于这些指标中的位置信息是离散值,难以直接用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中,使得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排序学习算法的损失函数未能... 在评估排序学习方法的性能优劣时,常用的信息检索评估指标,如NDCG、ERR和AP,都是基于文档列表位置信息的指标.由于这些指标中的位置信息是离散值,难以直接用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中,使得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排序学习算法的损失函数未能考虑排序列表中文档的位置信息.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直接优化近似平均精度AP指标的listwise排序学习算法(APGAN-LTR)以进行精细化训练模型.该方法采用Gumbel-softmax重参数化技巧采样,使用梯度可导的Plackett-Luce模型模拟用户对检索出文档的偏好采样过程,对平均精度AP指标进行近似,并将包含近似位置信息的AP指标融入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损失函数中以被直接优化性能指标,用于挖掘排序列表的位置信息,以期更进一步提升性能.在公共排序学习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排序学习方法IRGAN-List,本文提出的排序学习方法APGAN-LTR在信息检索指标NDCG,P,AP,NERR上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学习 近似指标 平均精度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信息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样本关系优化和重排序的换衣行人重识别
20
作者 丁钰 毕晓君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针对换衣行人重识别模型存在局部特征提取能力有限、样本关系优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样本关系优化和重排序的换衣行人重识别模型。首先,设计具有短路连接结构的Transformer模型,将网络的初始特征与深层特征进行融合,来优化每一个... 针对换衣行人重识别模型存在局部特征提取能力有限、样本关系优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样本关系优化和重排序的换衣行人重识别模型。首先,设计具有短路连接结构的Transformer模型,将网络的初始特征与深层特征进行融合,来优化每一个样本的特征表示;其次,引入圆损失对优化难度不同的样本赋予不同的权重,更好地优化不同样本之间的关系;最后,设计k′-互近邻重排序策略,对样本间相似性排名进行重新排序,来进一步提高重识别的准确率。在公开的换衣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相比其他先进模型取得了更好的重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换衣行人重识别 局部特征提取 样本关系优化 TRANSFORMER 短路连接 圆损失 重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