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娜妮 赵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考虑时变时延,研究了高阶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连续高阶多自主体系统,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通过状态变换,将系统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转变为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然... 考虑时变时延,研究了高阶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连续高阶多自主体系统,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通过状态变换,将系统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转变为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图论及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研究了系统实现时变编队跟踪控制的充分条件,并且指出时变编队参考函数与时变时延无关.最后,数据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的协议能使follower自主体实现时变编队,并且跟踪leader自主体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 时变编队 跟踪控制 编队参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演化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建洪 李林 +1 位作者 朱浩 蔡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200,共15页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及演化是驱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有效释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新兴技术自身能否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也决定着其能否完整展现出存在的价值意义。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基本...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及演化是驱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有效释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新兴技术自身能否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也决定着其能否完整展现出存在的价值意义。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基本架构,应用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变化分析共生关系动态演化与达到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分析在新兴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主体共生的主要形态,进而以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为例,探讨促进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及其主体共生形态演化的可能要素。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创新主体共生演化在进程上同频共演、在驱动因素上同源交错;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及其均衡状态值也存在动态变化;以信任机制、开放协同、平台化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创新主体间的共生依存,激发创新主体共生形态由独立共生向互利共生演化是推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创新生态系统 主体共生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系统的构建:设计师对二级主体间性的评价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剑 蔡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与“产品评价系统”的双重构建方式,达到对设计活动评价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多层级 解读评价 双重系统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视角下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的主体、要素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李慧 肖云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9,49,共11页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其创新发展和突破将从根本上助推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本文从社会-技术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多层级视角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其创新发展和突破将从根本上助推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本文从社会-技术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多层级视角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的构成主体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景观层、体制层和利基层三个层级协同互动推动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三个层级的多重要素协同并发促进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基础研究需要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各个层级之间相互协调配合,要加强景观环境的引导和利基空间的防护培育,还应当注重体制层系统多维度的变革和调整,以突破基础研究社会-技术体制的路径依赖和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 多层级视角 主体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协同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机制研究——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5
作者 刘家树 张慧 周梦琦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3,共13页
采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多主体协同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主体协同显著增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知识流动在其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经费... 采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多主体协同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主体协同显著增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知识流动在其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经费支持力度、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分布等在多主体协同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过程中存在异质性。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协同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韧性 知识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增益的合作博弈分配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段佳南 谢俊 邢单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0,I0002,I0003,共11页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以系统运行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根据调度结果,应用合作博弈论中的最大最小成本法分配系统合作增量收益.利用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清洁能源示范基地12利益主体系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联合优化运行可实现各利益主体自身收益正增长,抽蓄库容、上网电价以及运行安全性需求会影响系统的合作增量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 短期调度 增益分配策略 合作博弈论 最大最小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绿证交易耦合的电力系统多能源主体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斌 邵冲 +2 位作者 冯文韬 韩凯莉 朱宗耀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211-218,共8页
绿色证书交易、碳交易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有效联动是电力现货市场实现降碳的重要措施,为此,提出考虑碳—绿证交易耦合的多能源主体优化调度策略。分析电力、碳市场和绿证市场的交易机制,构建能源运营商、用户和负荷聚合商多主体优化运行模... 绿色证书交易、碳交易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有效联动是电力现货市场实现降碳的重要措施,为此,提出考虑碳—绿证交易耦合的多能源主体优化调度策略。分析电力、碳市场和绿证市场的交易机制,构建能源运营商、用户和负荷聚合商多主体优化运行模式,建立以最小化运行成本、绿色证书交易成本和碳交易成本为目标的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甘肃省某地区电力系统为算例,结果表明,碳交易—绿色证书耦合运行的电力系统能显著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优化电力市场的电价,提升绿色证书与碳交易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绿色证书 主体 电力市场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清分系统设计
8
作者 彭磊 王多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5,共5页
[目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不同运营主体、不同系统制式的线路在客运量划分、运营成本核定上有所不同,且存在差异化定价需求。为促进都市圈“四网融合”,应对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以下简称“二多”)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其清... [目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不同运营主体、不同系统制式的线路在客运量划分、运营成本核定上有所不同,且存在差异化定价需求。为促进都市圈“四网融合”,应对多运营主体、多系统制式(以下简称“二多”)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客票定价策略及其清分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基于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客票定价及票务清分的特点及难点,提出了3种定价模式:全网统一票价率模式、OD(起讫点)差异化定价模式、基于OD和进出站时间的差异化定价模式,并分别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票务清分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票务清分系统的3个设计方案,以满足二多条件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票务清分系统的不同需求。[结果及结论]应根据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宜的定价模式及清分方法。应根据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主体特点及都市圈线网运营管理规划,选择合适的票务清分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轨道交通 多运营主体 多制式轨道交通 客票定价策略 票务清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源新型市场主体动态聚合模型的电力优化调度研究
9
作者 于丹文 王庆玉 +1 位作者 张青青 李付存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为解决多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能源新型市场主体动态聚合模型的电力优化调度。首先,概述了多类型市场主体的发展阶段,包括政策导向与市场适应期以及市场化运行与技术创新期。然后,通过运行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 为解决多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能源新型市场主体动态聚合模型的电力优化调度。首先,概述了多类型市场主体的发展阶段,包括政策导向与市场适应期以及市场化运行与技术创新期。然后,通过运行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基于递归神经网络(RNN)与强化学习的动态聚合模型,旨在预测各市场主体的未来行为并通过聚合模型实现系统的动态调度。进而构建了基于多主体聚合的电力调度优化模型,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了网络的基本参数、负荷需求、可再生资源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基础情景比较,聚合后的优化调度总成本减少56%,网络损耗减少73%,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市场主体 聚合模型 调度优化 电力系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系统建模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莉 张维明 汪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本文提出结合组织学理论研究多主体系统( M A Ss)建模的一种方法。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在整体组织、个体和并发行为等不同抽象层次上论述了分析与设计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用于多主体系统设计的系统组织模型、主体... 本文提出结合组织学理论研究多主体系统( M A Ss)建模的一种方法。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在整体组织、个体和并发行为等不同抽象层次上论述了分析与设计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用于多主体系统设计的系统组织模型、主体概念模型和分布式协作求解模型三个抽象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系统 协作 组织模型 建模 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系统中的动态服务匹配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运承 张海俊 +1 位作者 董明楷 史忠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7-4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多主体系统的服务匹配问题 ,分析了目前服务描述语言CDL、SDL和LARKS等存在的不足 ,并结合Web服务、语义Web服务和Grid服务等特点 ,提出了一种带语义、继承以及支持协商机制的主体服务描述语言SDLSIN .在SDLSIN的基础上 ,本... 本文研究了多主体系统的服务匹配问题 ,分析了目前服务描述语言CDL、SDL和LARKS等存在的不足 ,并结合Web服务、语义Web服务和Grid服务等特点 ,提出了一种带语义、继承以及支持协商机制的主体服务描述语言SDLSIN .在SDLSIN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研究了多主体系统中的动态服务匹配 ,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服务匹配算法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系统 主体服务描述 服务匹配 人工智能 服务描述语言 WEB服务 Grid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为主体的一体化电子系统认知雷达与电子战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冰 柏鹏 +3 位作者 梁晓龙 王维佳 张佳强 胡利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7,共8页
在一体化电子系统中,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牵引系统在资源、信息和功能上的聚合、交互和决策,实现认知和能力涌现,从而达到最佳任务遂行效果,是有待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文中在对哲学领域认识论范畴中的互为主体理论进行分析的基... 在一体化电子系统中,如何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牵引系统在资源、信息和功能上的聚合、交互和决策,实现认知和能力涌现,从而达到最佳任务遂行效果,是有待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文中在对哲学领域认识论范畴中的互为主体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互为主体的概念引申到信息科学领域,开展对上述问题的探析。首先通过分析认知过程和要素,按不同层级进行主体的划分,搭建起主体认知行为与传统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为重新认识一体化电子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启发和指引。其次将互为主体思想应用于认知雷达和认知电子战中进行实例化应用,有效反映出个体行为与集群整体的交互机制,提供主体间交互协同和提升整体遂行任务能力的规则结构。互为主体能够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对认知机理的阐释,为一体化电子系统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为主体 一体化电子系统 认知雷达 认知电子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其战略主体演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益谊 席酉民 梁磊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西部开发要达到缩小地区差异这一目标,单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是不能实现的,必须从西部地区的现状出发,把可以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创新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构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辅助和环境这三个子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 西部开发要达到缩小地区差异这一目标,单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是不能实现的,必须从西部地区的现状出发,把可以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创新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构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辅助和环境这三个子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又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战略主体。由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本身要经历一个创立、成长、成熟的阶段,因此每一战略主体在各个阶段的作用发挥是各不相同的。在此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结构,对区域创新系统战略主体和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揭示了三个战略主体在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区域创新系统 结构 战略主体 演化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主体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树平 昝昕武 +2 位作者 任强 付利平 熊世权 《工业工程》 2001年第4期29-31,共3页
针对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主体的信息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法 ,可以使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利用该思路和方法开发的“长安投资项目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适应企业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 针对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主体的信息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法 ,可以使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利用该思路和方法开发的“长安投资项目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适应企业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变动 ,适应企业信息系统所处理信息范围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企业 信息化 主体设计 投资项目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的软件的故障诊断系统eHealer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冬蕾 韩旭 史忠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监控多主体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消息通信定位故障主体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在多主体平台上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首先对其功能进行建模,进而对其行为进行建模,然后在软件实际运行过程中捕获其中多个主体之间的通信消息及各... 提出了一种通过监控多主体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消息通信定位故障主体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在多主体平台上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首先对其功能进行建模,进而对其行为进行建模,然后在软件实际运行过程中捕获其中多个主体之间的通信消息及各类事件,通过设计的诊断算法与软件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和比较,通过推理发现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主体及其某个异常行为,从而实现对软件系统的故障进行定位和诊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eHealer。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多主体软件系统中agent级别的故障,与已有方法相比,具有实时性强、定位准确、普适性好的优点,为进一步选择故障恢复策略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MAS) 主体系统 系统功能模型 主体行为模型 比较诊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街”双系统模式——谈利益主体诉求差异下的街道设计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彦芝 华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6,112,共6页
城镇化热潮下,道路被视作城镇发展的生命线,并伴随城镇的生长,不断拓展、延伸。然而纵横交错的城市康庄大道在被某部分人视为举世无双的创举与希望时,却也肆无忌惮地吞噬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利与诉求。传统意义中活力与效率并存的街道被逐... 城镇化热潮下,道路被视作城镇发展的生命线,并伴随城镇的生长,不断拓展、延伸。然而纵横交错的城市康庄大道在被某部分人视为举世无双的创举与希望时,却也肆无忌惮地吞噬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利与诉求。传统意义中活力与效率并存的街道被逐渐淡忘,而拥堵、恶化的交通环境,利益面前的各种纷争,演化成无限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设计 利益主体 系统 城镇发展 交通环境 城镇化 生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构系统的多主体模型构造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琳琦 李增智 孙虎成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2-25,共4页
多主体系统构造的基础是确定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文章提出了一种从业务流程出发的多主体信息系统构造方法。通过对每一项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到局部的多主体系统模型;应用有向图生成方法,综合得到整个系统的多主体模型;并讨论了其一致性... 多主体系统构造的基础是确定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文章提出了一种从业务流程出发的多主体信息系统构造方法。通过对每一项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到局部的多主体系统模型;应用有向图生成方法,综合得到整个系统的多主体模型;并讨论了其一致性和完备性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 同构系统 主体模型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万村联网工程的应用主体及系统功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越勇 管孝锋 +1 位作者 陶忠良 朱莹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浙江万村联网工程是依托网站集群技术设计并建成的覆盖浙江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本文主要阐述浙江万村联网工程的应用主体及系统功能。
关键词 浙江万村联网 应用主体 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居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9期19-2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内在主动力系统、外在被动力系统和合动力系统。我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管理系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求得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主体动力系统 爱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对数字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fsQC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肖彬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3,共13页
数字创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创业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数字创业企业作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其数字创业绩效会受到系统内多主体互动所产生的影响。然而目前针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对数字创业绩效... 数字创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创业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数字创业企业作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其数字创业绩效会受到系统内多主体互动所产生的影响。然而目前针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对数字创业绩效的影响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本文以372家数字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对数字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数字创业企业与单一主体保持较强的互动关系并不构成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必要条件;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产生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多主体互动组态有4条,包括合作企业驱动型、中介机构助力下高校及科研机构驱动型、数字用户主导下合作企业驱动型、合作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双元驱动型;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产生非高数字创业绩效的多主体互动组态有2条,与产生高数字创业绩效的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提高数字创业绩效的“黑箱”,使多主体互动与数字创业绩效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更加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业企业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主体互动 数字创业绩效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