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ZT透明陶瓷的微区组分调控及梯度设计与电光性能研究
1
作者 吴文杰 何代华 +1 位作者 程思远 何夕云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56-1963,共8页
镧掺杂锆钛酸铅(PLZT)透明陶瓷因其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电光效应,在现代光通信和高能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PLZT透明陶瓷的电光性能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增加了其在宽温度范围电光调制器中的应用难度。本文围绕PLZT(10... 镧掺杂锆钛酸铅(PLZT)透明陶瓷因其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电光效应,在现代光通信和高能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PLZT透明陶瓷的电光性能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增加了其在宽温度范围电光调制器中的应用难度。本文围绕PLZT(10/65/35)透明陶瓷开展了材料铁电、介电及电光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关键掺杂离子La^(3+)含量的微区调控和构建一定分布梯度,改善材料的电光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通过传统氧气氛热压烧结获得系列纯钙钛矿相结构的PLZT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均匀致密;所有样品均呈现良好的光学透过率(52%~60%,λ=632.8 nm);随着La^(3+)含量微量增加,PLZT陶瓷的介电峰谱弛豫性增大,同时微区La^(3+)组分波动性增强的0-3复合和2-2复合PLZT陶瓷的介电温谱谱峰显著展宽且介电常数峰值提高;随温度的升高,陶瓷样品的铁电电滞回线(P-E)中最大极化值(P_(max))、剩余极化值(P_(r))和矫顽力场强(E_(c))逐渐减小;0-3复合和2-2复合PLZT(10/65/35)陶瓷的铁电极化值P max比均匀混合PLZT(10/65/35)陶瓷明显提高,且其等效二次电光系数在弥散相变温区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镧掺杂锆钛酸铅 梯度设计 温度稳定性 电光系数 铁电性能 光学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压电陶瓷PLZT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磊 王少萍 曹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6,共4页
针对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压电陶瓷分析中的弊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电陶瓷掺镧锆钛酸铅(PLZT)进行特性分析.介绍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及其耦合场分析功能,建立了PLZT的ANSYS模型用于分析单片、叠层和双晶片型PLZT的静动... 针对传统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在压电陶瓷分析中的弊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电陶瓷掺镧锆钛酸铅(PLZT)进行特性分析.介绍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及其耦合场分析功能,建立了PLZT的ANSYS模型用于分析单片、叠层和双晶片型PLZT的静动态特性.单片PLZT的输出位移与所加电压和外力载荷均成线性关系;叠层结构的输出位移因粘结层的变形而小于理论输出值;双晶片变形的ANSYS计算结果同理论分析很相近.进行压电器件分析时,可先通过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型,设定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进行性能仿真,并且针对不同器件只需修改参数,程序通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锆钛酸铅镧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合物法PLZT纳米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文宽 方佑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2-296,共5页
Pb0.92La0.08(Zr0.65Ti0.35) o.98O3 (PLZT) nanosized powder was prepar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nitrate alnd H2O2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eroxide. FT-IR, DTA-TG, XRD, TEM, and chemic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 Pb0.92La0.08(Zr0.65Ti0.35) o.98O3 (PLZT) nanosized powder was prepar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nitrate alnd H2O2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eroxide. FT-IR, DTA-TG, XRD, TEM, and chemic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l) Peroxide precursor of PLZT was composed of Pbo.92La0.08 (Zr0.65Ti0.35)0.98O2 (O2) 3H2O; (2) PLZT started to form at 5500C, but PbO and PbZro3 still existed; (3) homogeneous tetragonal crystals of PLZT were formed at 7000C,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Of 22nm; (4) the sizes of the crystal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crystals of PLZT were formed at 8500C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of 5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镧 过氧化合物前驱体 纳米粉体 制备 表征 过氧化合物法 电光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ZT陶瓷双晶片的能量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磊 王少萍 +1 位作者 曹锋 邓维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研究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具有的光致伸缩效应的机理,理论分析得出光致伸缩是反常光生伏打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叠加.从材料力学角度推导出双晶片执行器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最大偏移量和最大驱动力.无机械负载时双晶片在光照下产生最大变... 研究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具有的光致伸缩效应的机理,理论分析得出光致伸缩是反常光生伏打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叠加.从材料力学角度推导出双晶片执行器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最大偏移量和最大驱动力.无机械负载时双晶片在光照下产生最大变形,此时双晶片执行器不对外做功,入射光能一部分损失掉,其余转化成电能和机械能,并存储在双晶片执行器中.双晶片执行器做功的大小与外加机械负载有关,当负载为最大驱动力的一半时,输出的机械能最大.以上分析可应用于光执行器的结构设计,使系统获得最大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执行器 能量传输 掺镧锆钛酸铅(plzt) 双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烧结PLZT基X7R262瓷料的研究
5
作者 何新华 熊茂仁 张庆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7期-,共5页
在文献[7]的基础上,通过配方调整和工艺研究,获得了中温烧结的PLZT基X7R262瓷料,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ε298K=2600±100;tgδ<40×10-4;ρV>1013Ω·cm;Δε/ε298K... 在文献[7]的基础上,通过配方调整和工艺研究,获得了中温烧结的PLZT基X7R262瓷料,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ε298K=2600±100;tgδ<40×10-4;ρV>1013Ω·cm;Δε/ε298K<±13%;Eb>12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瓷料 中温烧结 锆钛酸铅镧 反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ZT驰豫铁电陶瓷偏压压电效应的研究
6
作者 伍建新 庄志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本文研究了铌掺杂的PLZT驰豫铁电陶瓷在不同直流偏压及温度下的介电常数ε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等效横向压电常数d31。实验表明,铌掺杂的PLZT驰豫铁电陶瓷的d31值可由直流偏压控制及d31值的温度系数远小于P... 本文研究了铌掺杂的PLZT驰豫铁电陶瓷在不同直流偏压及温度下的介电常数ε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和等效横向压电常数d31。实验表明,铌掺杂的PLZT驰豫铁电陶瓷的d31值可由直流偏压控制及d31值的温度系数远小于PMN-PT系陶瓷。室温下2mol%和3mol%的铌掺杂的PLZT10/65/35驰豫铁电陶瓷在10KV/cm的偏压下|d31|分别为205pC/N和160pC/N。根据公式d31=2·Q12·P3·ε0·ε33计算了不同偏压下的d31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效应 锆钛酸铅镧 弛豫铁电陶瓷 陶瓷 plz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LZT陶瓷偏压压电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伍建新 庄志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51-52,共2页
本文讨论了铌和钡改性的PLZT 10 /6 5/35铁电陶瓷的横向场诱应变X2 ,不同温度及偏压下的介电常数K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 和弹性柔顺系数SE1 1 ,并计算了等效压电常数d31 。铌和钡改性的PLZT铁电陶瓷在 15kV/cm的电场下横向应变分别为 -... 本文讨论了铌和钡改性的PLZT 10 /6 5/35铁电陶瓷的横向场诱应变X2 ,不同温度及偏压下的介电常数K3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 和弹性柔顺系数SE1 1 ,并计算了等效压电常数d31 。铌和钡改性的PLZT铁电陶瓷在 15kV/cm的电场下横向应变分别为 - 5.1× 10 - 4 和 - 4 .5× 10 - 4 。实验表明它们的kp和d31 值可由直流偏压控制 ,室温下kp 的饱和值分别为 0 .53和0 .52 ,|d31 |的最大值分别为 2 30pC/N和 2 2 5pC/N ,且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都比PMN -PT系陶瓷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 压电效应 锆钛酸铅镧 铁电陶瓷
全文增补中
微波烧结对PLZT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廉骏 徐建梅 +2 位作者 公衍生 武明阳 崔新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4,共5页
采用部分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粉体,分别用普通马弗炉和微波马弗炉进行烧结成瓷,对比分析不同烧结方法对PL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均成功制备出钙钛矿相PLZT陶瓷。采用微波... 采用部分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粉体,分别用普通马弗炉和微波马弗炉进行烧结成瓷,对比分析不同烧结方法对PL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均成功制备出钙钛矿相PLZT陶瓷。采用微波烧结得到的PLZT陶瓷样品比常规烧结的晶粒细小,尺寸更均匀,孔洞较少;在电学性能相近时,微波烧结温度远低于常规烧结,且保温时间远小于常规烧结。在1000℃进行微波烧结,陶瓷的介电常数εr和压电常数d33最大,εr为2512,d33为405 p C/N,此时,剩余极化强度为16.5 k V/cm,矫顽场为8.2μC/cm2;在1250℃常规烧结,陶瓷的介电常数最大,为2822,压电常数最大,为508 p C/N,剩余极化强度为21.6 k V/cm,矫顽场为9.6μC/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镧 微波烧结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ZT陶瓷在多能场耦合下的光致伸缩效应本构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家瀚 王新杰 +1 位作者 王炅 李光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7-1603,共7页
针对镧改性锆钛酸铅(PLZT)陶瓷光致形变与光生电压之间的迟滞现象,为提高其光致形变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能场耦合下光致伸缩效应本构模型.对多能场耦合下反常光生伏特效应、热释电效应、压电效应以及热膨胀效应等之间的耦合关... 针对镧改性锆钛酸铅(PLZT)陶瓷光致形变与光生电压之间的迟滞现象,为提高其光致形变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能场耦合下光致伸缩效应本构模型.对多能场耦合下反常光生伏特效应、热释电效应、压电效应以及热膨胀效应等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多能场耦合下光致伸缩数学模型;通过光致伸缩静态实验及参数拟合分别验证了PLZT陶瓷温度、电压和形变的数学模型;对所建立的光致伸缩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光照时PLZT陶瓷的温度升高是影响光致形变响应速度和光致形变与光生电压之间的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该新型光致伸缩效应本构模型为消除PLZT陶瓷的迟滞现象,提高光致形变响应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PLZT陶瓷在微驱动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陶瓷 多物理场耦合 光致伸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ZT/PVDF复合驱动的光控微镜平移机构
10
作者 刘亚风 王新杰 +1 位作者 陆飞 王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7-844,共8页
针对目前微镜驱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ZT(锆钛酸铅镧陶瓷)/PVDF(聚偏氟乙烯)驱动的非接触式微镜平移机构.首先根据非接触式微镜平移机构各功能部件来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然后对微镜平移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确定微... 针对目前微镜驱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ZT(锆钛酸铅镧陶瓷)/PVDF(聚偏氟乙烯)驱动的非接触式微镜平移机构.首先根据非接触式微镜平移机构各功能部件来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然后对微镜平移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确定微镜平移机构的尺寸参数.最后对总体机构的位移、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光控微镜平移机构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平移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PLZT/PVDF驱动的微镜平移机构可实现二维运动并对微镜进行精确有效的位移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非接触式、远程控制和无电磁干扰等优点,可应用于独立的工作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zt(锆钛酸铅镧陶瓷)/PVDF(聚偏氟乙烯)驱动 微镜平移机构 微驱动 非接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铅镧陶瓷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菲 张孝文 +1 位作者 李龙土 桂治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研究了Zr/Ti比为65/35、掺La分别为8、9、12、16.7%(mol%)的锆钛酸铅镧(PLZT8/65/35、9/65/35、12/65/35、16.7/65/35)陶瓷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XRD研究表明,P... 研究了Zr/Ti比为65/35、掺La分别为8、9、12、16.7%(mol%)的锆钛酸铅镧(PLZT8/65/35、9/65/35、12/65/35、16.7/65/35)陶瓷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XRD研究表明,PLZT中存在着{h+12,k+12,l}型超结构;随着La含量的增加,有序度增加,当La含量为12%时达到最大,继之下降。提出了A位离子有序的体心立方超结构模型。介电常数与温度关系研究表明,随着La含量的增加,弥散相变度参数δ单调上升,而频率色散度参数ΔT0先是增加,然后下降。表明其介电弛豫行为与La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镧陶瓷 有序微区 介电弛豫 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