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次刈割时间和乳酸菌剂对再生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白瑞 关皓 +3 位作者 李海萍 王笑寒 汪辉 陈仕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2-2989,共8页
为研究初次刈割时间点对再生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倒伏率、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B)和‘莫妮卡’(M)燕麦为材料,对照组未进行初次刈割(B0/M0),试验组在分蘖前期(B1/M1)、中期(B2/M2)及后期(B3/M3)分别进... 为研究初次刈割时间点对再生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倒伏率、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B)和‘莫妮卡’(M)燕麦为材料,对照组未进行初次刈割(B0/M0),试验组在分蘖前期(B1/M1)、中期(B2/M2)及后期(B3/M3)分别进行初次刈割,再生后在乳熟期收获并统计倒伏率。以混合乳酸菌剂为添加剂调制青贮饲料,设C处理(不添加菌处理)和J处理(按3%的量添加10^(6)cfu·mL^(-1)的乳酸菌)2个处理,室温青贮60 d,分析再生燕麦营养及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初次刈割时间的延后,‘贝勒’和‘莫妮卡’再生燕麦倒伏率显著下降(P<0.01)。再生燕麦青贮饲料中B3+J组具有最高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1.27%)、最低的pH值(3.83)和最低的氨态氮∶总氮且差异均显著(P<0.01)。由此可见,分蘖后期刈割‘贝勒’和‘莫妮卡’燕麦可降低倒伏率,接种乳酸菌显著提高‘贝勒’再生燕麦青贮品质,对‘莫妮卡’再生燕麦发酵品质提升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刈割时间点 再生燕麦 倒伏率 乳酸菌 青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被引量:42
2
作者 严建华 彭雯 +2 位作者 李晓东 李建新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对用流化床焚烧炉混烧垃圾和煤的布袋飞灰进行了重金属的TCLP(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浸出特性实验,探讨了液固比、初始pH值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Pb、Cr、Cd、Ni、Cu、Zn的浸出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浸出量都... 对用流化床焚烧炉混烧垃圾和煤的布袋飞灰进行了重金属的TCLP(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浸出特性实验,探讨了液固比、初始pH值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Pb、Cr、Cd、Ni、Cu、Zn的浸出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浸出量都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r、Cu一般呈上升趋势,Cd、Ni、Zn在液固比大于20时曲线变化较平缓,Pb的浸出规律比较特殊,有一个明显的波峰和波谷。重金属在浸取液的pH≤2 90时的浸出浓度远远大于pH≥4 03时的浸出浓度。Pb、Cr、Zn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浸出浓度下降,而Cd、Ni上升,Cu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液固比、初始pH值及浸出时间这三个影响因素中,pH值对重金属的浸出影响较大,重金属在酸性环境下较易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重金属 浸出浓度 液固比 PH值 浸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值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回复电压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晓剑 吴广宁 +3 位作者 李先浪 高波 彭倩 赵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为研究酸值对回复电压参数的影响规律,制作一套变压器简化模型,用25#变压器油和普通纤维素纸作为油纸复合绝缘,进行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绝缘纸中酸值与老化时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变压器油中酸值与老化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回复电压最大值... 为研究酸值对回复电压参数的影响规律,制作一套变压器简化模型,用25#变压器油和普通纤维素纸作为油纸复合绝缘,进行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绝缘纸中酸值与老化时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变压器油中酸值与老化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回复电压最大值随绝缘纸中酸值增加呈线性规律增大,中心时间常数随绝缘纸中酸值增加呈指数规律减小,初始斜率随绝缘纸中酸值增加呈指数规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回复电压法 酸值 聚合度 回复电压最大值 中心时间常数 初始斜率 模型 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金定 刘玉兰 +1 位作者 张振山 纪俊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储存时间内,初始水分为5%和9%的玉米胚及其毛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AFB1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1.31 mg/g和3.60 mg/g;初始水分为12%和18%的玉米胚,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5.05个百分点和6.09个百分点,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25.89 mg/g和61.69 mg/g,色泽明显加深,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30 d时,玉米胚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3.192μg/kg和7.528μg/kg,对应的毛油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1.134μg/kg和2.128μg/kg。但所有玉米胚样品及其毛油样品中AFB1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2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 初始水分 储存时间 玉米毛油 黄曲霉毒素B1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浸出炼锌系统提升铜回收率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周东林 王邦伟 +1 位作者 许志杰 孙如波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采用赤铁矿除铁结合SO_(2)还原浸出进行湿法炼锌,生产前期铜回收率一直偏低。公司针对该问题对铜在生产系统中的行为和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SO_(2)还原浸出段铜浸出率低是造成系统铜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通... 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采用赤铁矿除铁结合SO_(2)还原浸出进行湿法炼锌,生产前期铜回收率一直偏低。公司针对该问题对铜在生产系统中的行为和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SO_(2)还原浸出段铜浸出率低是造成系统铜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在SO_(2)还原浸出段提高反应温度10~15℃、增加浸出时间30~45 min、提高初始酸度至20~30 g/L,可提高铜浸出率11%左右;合理控制SO_(2)气体的通入量,一般以溶液Fe^(3+)含量的1.2倍为宜,可避免SO_(2)气体通入过量导致铜被还原沉淀,减少浸出渣带走铜量。采取以上措施以后,最终提升系统铜回收率10%左右,铜回收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SO2还原浸出 铜回收率 铜浸出率 反应温度 浸出时间 初始酸度 SO_(2)通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钴白合金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晖 郑江峰 +1 位作者 张颖 何玉娴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5,共4页
为解决高硅钴白合金中有价元素难以浸出的问题,在硫酸体系中,以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并加入高硅钴白合金中的组成元素之一Fe3+作为氧化传质体,有效浸出了高硅钴白合金中的Co和Cu,并减少了Si的浸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初始Fe3+浓度、高硅... 为解决高硅钴白合金中有价元素难以浸出的问题,在硫酸体系中,以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并加入高硅钴白合金中的组成元素之一Fe3+作为氧化传质体,有效浸出了高硅钴白合金中的Co和Cu,并减少了Si的浸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初始Fe3+浓度、高硅钴白合金粒度和反应温度对浸出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并根据现实生产需求,确定了浸出成本更低的经济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参数为:起始Fe3+浓度为15 g/L,高硅钴白合金粒度为<0.075 mm,反应温度为85℃。其中,起始Fe3+浓度对浸出效率的影响最大。在优化工艺参数下浸出5.5 h,Co、Cu浸出率分别达到99.3%、98.7%。经济工艺参数为:起始Fe3+浓度为10 g/L,白合金粒度为0.075~0.150 mm,反应温度为85℃;浸出6.7 h后Co、Cu浸出率分别达到98.9%、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钴白合金 硫酸浸出 起始Fe3+浓度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氰化冶炼系统银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新振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针对金精矿沸腾焙烧氰化冶炼系统银浸出率低的问题,分别以焙烧温度、调浆添加剂、酸浸初始酸度、焙砂水淬温度和焙砂粒度为变量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因素对银浸出的影响,为生产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精矿 银浸出率 焙烧温度 调浆添加剂 初始酸度 水淬温度 焙砂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