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美钠同步脱除硫酸锌溶液中铜镉镍钴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胜红 刘三平 +2 位作者 刘雪飞 郭纵 郑朝振 《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587-593,共7页
以含镉30~60 mg/L、含钴300~400 mg/L、含镍60~100 mg/L的高含杂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锌粉置换除杂法锌粉消耗量大、成本偏高的问题,使用福美钠实现了铜镉镍钴的同步脱除。优化除杂条件如下:福美钠用量为理论量1.5倍,亚硝酸钠... 以含镉30~60 mg/L、含钴300~400 mg/L、含镍60~100 mg/L的高含杂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锌粉置换除杂法锌粉消耗量大、成本偏高的问题,使用福美钠实现了铜镉镍钴的同步脱除。优化除杂条件如下:福美钠用量为理论量1.5倍,亚硝酸钠用量为理论量1倍,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75~85℃。渣量为30 kg/m^(3)-液,渣含锌和含钴在8%左右,渣含镉和含镍在1.5%左右,锌损失率为0.02%。铜脱除率为99.11%,镉脱除率为99.98%,钴脱除率为99.99%,镍脱除率为98.94%,可以实现铜镉镍钴的同步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钠 沉锌渣浸出液 同步除杂 铜镉镍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铜金精矿氰化浸出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世杰 王成功 +1 位作者 张淑敏 吕长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由于铜对金的氰化浸出过程有严重影响 ,含铜金精矿往往须送冶炼厂火法处理而不能就地产金 ,严重影响矿山效益。为此 ,对辽宁某含铜金精矿进行了旨在提高金浸出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常规方法 ,金浸出率只有 4 3.11% ;将精矿脱药... 由于铜对金的氰化浸出过程有严重影响 ,含铜金精矿往往须送冶炼厂火法处理而不能就地产金 ,严重影响矿山效益。为此 ,对辽宁某含铜金精矿进行了旨在提高金浸出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常规方法 ,金浸出率只有 4 3.11% ;将精矿脱药处理 ,浸出率可提高 7.11个百分点 ;将脱药后的精矿用氨 -氰混合液浸出 ,在氨和氰化钠的用量比为 5 .92∶8的最佳比例下 ,金的浸出率可大幅度提高到 90 %以上 ;若采用炭浆法用氨 -氰混合液进行浸出 ,浸出率可进一步提高到 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金精矿 脱药 氨-氰混合液 直接浸出 炭浸 金浸出率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钴、铜尾矿的浸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建龙 刘惠娟 +3 位作者 史文革 胡鄂明 胡玉蓉 蔡萍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对某低品位、细粒度的含钴、铜尾矿进行了浸出研究。研究了原矿渗透性、粒级分布、浸出温度及还原剂用量对浸出的影响。对价廉的矿物性粘合剂LN1、LN2、LN3、LN4进行了比对选择和互配试验,最终采用价廉、实用、耐酸的LN1与LN3作粘合剂,... 对某低品位、细粒度的含钴、铜尾矿进行了浸出研究。研究了原矿渗透性、粒级分布、浸出温度及还原剂用量对浸出的影响。对价廉的矿物性粘合剂LN1、LN2、LN3、LN4进行了比对选择和互配试验,最终采用价廉、实用、耐酸的LN1与LN3作粘合剂,并对它们进行了互配柱浸试验,Cu、Co浸出达到了满意的结果,为堆浸综合回收尾矿中的Cu、Co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铜矿石 低品位 低渗透性 酸法制粒 堆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膦)酸类混合萃取剂分离镍、钴、铜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多默 陈松 +1 位作者 刘志宏 陈慧光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8年第6期29-31,共3页
研究了D2EHPA、PC-88A、Cyanex272混合萃取剂分离镍、钴、铜过程中,混合萃取剂组成对分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2EHPA与PC-88A的混合萃取剂一步萃取循环分离镍、钴、铜溶液,技术及经济上均合... 研究了D2EHPA、PC-88A、Cyanex272混合萃取剂分离镍、钴、铜过程中,混合萃取剂组成对分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2EHPA与PC-88A的混合萃取剂一步萃取循环分离镍、钴、铜溶液,技术及经济上均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混合萃取剂 磷酸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铜钴硫酸渣浸出液水解沉淀法除铁试验研究
5
作者 程彦玲 宋文强 +2 位作者 陈官华 张汉泉 余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2-236,共5页
为了从含铁及铜钴等有价金属的硫酸渣浸出液中回收铜钴,针对高浓度铁离子浸出液,提出水解沉淀法除铁,系统研究了氧化剂H2O2用量、氧化时间、滴定温度、滴定终点p H值、搅拌时间等对铁去除率以及铜钴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沉铁条件... 为了从含铁及铜钴等有价金属的硫酸渣浸出液中回收铜钴,针对高浓度铁离子浸出液,提出水解沉淀法除铁,系统研究了氧化剂H2O2用量、氧化时间、滴定温度、滴定终点p H值、搅拌时间等对铁去除率以及铜钴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沉铁条件为H2O2用量5 m L、氧化时间2 h、滴定温度70℃、滴定终点p H=3.0、搅拌时间1.0h,此时浸出液中铁的去除率为91.97%,铜和钴的损失率分别为12.20%和12.04%。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沉铁渣渣相单一,产物表面光滑,呈棒状和不规则的片状;产物主要物质为二水硫酸钙和针铁矿。在除铁过程中,少量的Cu和Co被沉淀物吸附,从而导致了Cu和Co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浸出液 水解沉淀法 除铁 铜钴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浸出—除杂—活性氧化镁沉淀工艺从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中回收钴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洪珍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5期50-54,共5页
采用还原浸出—除杂—活性氧化镁沉钴工艺从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中回收钴,考察了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加入方式、用量、浸出反应时间,除杂反应时间,沉钴活性氧化镁加入方式、用量及沉钴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74μm含量70%、... 采用还原浸出—除杂—活性氧化镁沉钴工艺从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中回收钴,考察了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加入方式、用量、浸出反应时间,除杂反应时间,沉钴活性氧化镁加入方式、用量及沉钴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74μm含量70%、矿浆质量浓度33%、加入硫酸控制终点pH值在1.5~1.8、硫酸加入30 min后,加入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用量8 kg/t矿、搅拌浸出5 h时,钴浸出率可达90.38%;浸出液萃取铜后的萃余液采用石灰石+石灰配合除杂,常温下搅拌反应6 h,控制终点pH在5.8左右,石灰加入3 h后溶液中铜可降低至0.04 g/L,铜沉淀率90.51%,铁沉淀率99.23%,钴沉淀率7.39%,沉淀渣返回浸出工序再回收铜钴;除杂后的溶液采用活性氧化镁沉钴,活性氧化镁乳化5 min之内加入,当MgO用量与Co质量比为1.03、沉钴时间5 h时,钴沉淀率达90.13%,所得氢氧化钴沉淀符合行业二级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钴矿 浸出 焦亚硫酸钠 沉淀 活性氧化镁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