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加深学生对统编历史教材知识的理解 |
吴波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教材使用研究——以《汉法翻译教程》为例 |
刘云虹
曹丹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3
|
学科本体视域下中学地理教科书科学概念的多重理解与结构化教学 |
梁秀华
王向东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基于哲学诠释学的教科书理解 |
何亮
李如密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语文教科书内容的不确定性及其理解 |
李金云
李胜利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6
|
教师教材理解:概念、类型及转向 |
申大魁
田建荣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7
|
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的建构 |
申大魁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8
|
教师的教材转化能力及其实现 |
吴小鸥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
9
|
数字教科书知识的基本特征和认识向度 |
王连照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
10
|
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
王涧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
11
|
教师教材理解何以可能——哲学解释学视角 |
申大魁
刘峰贵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2
|
历史之“时”:谈时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
马曙慧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13
|
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探析——符号互动论视角 |
申大魁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4
|
后现代知识范式下的教师解释之研究 |
张光陆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5
|
新文科背景下的“理解当代中国”阿拉伯语系列教材编写研究 |
张洪仪
柳文佳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2 |
5
|
|
|
16
|
论教科书的诠释:三重逻辑、现实困境与纾解之道 |
林小鸽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7
|
教科书道德价值理解的理论依据、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
罗燕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