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of Cross-Layer Design with Power Allocation in Space-Time Coded MIMO Systems
1
作者 杨定礼 刘岩 虞湘宾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4年第4期431-439,共9页
A cross-layer design(CLD)scheme with combination of power allocation,adaptive modulation(AM)a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is presented for space-time coded MIMO system under imperfect feedback,and the corresponding... A cross-layer design(CLD)scheme with combination of power allocation,adaptive modulation(AM)a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is presented for space-time coded MIMO system under imperfect feedback,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performance is investigated in a Rayleigh fading channel.Based on imperfect feedback information,a suboptimal power allocation(PA)scheme is derived to maximize the average spectral efficiency(SE)of the system.The scheme is based on a so-called compressed SNR criterion,and has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positive power allocation,thus being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Moreover,it can improve SE of the presented CLD.Besides,due to better approximation,it obtains the performance close to the existing optimal approach which requires numerical search.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LD with PA can achieve higher SE than the conventional CLD with equal power allocation scheme,and has almost the same performance as CLD with optimal PA.However,it has lower calculation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ayer design(CLD) power allocation(PA) space-time coding spectral efficiency(SE) packet error rate(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QO-GLSFTBC-OFDM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战金龙 廖桂生 李国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35-244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可以使QOSTBC(Quasi-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获得满分集增益的QO-GLSFTBC-OFDM(Group Layered Space-Frequency-Time Block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与基于星座图旋转的改进QOSTB... 提出了一种可以使QOSTBC(Quasi-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获得满分集增益的QO-GLSFTBC-OFDM(Group Layered Space-Frequency-Time Block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与基于星座图旋转的改进QOSTBC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扩大每个发射天线发送符号的星座图.从理论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保持QOSTBC满速率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同时获得满空间分集增益;而且编码和译码的过程都是基于线性处理的,计算简单.计算机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正交设计 分组分层空频时编码 正交频分复用 满分集 满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R分解V-BLAST检测算法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艳华 吴伟陵 《无线电工程》 2006年第12期26-29,共4页
分层空时码是一类具有可执行解码复杂度的空时编码技术,最大似然检测在误比特率最小的意义下是最优的接收,但是其复杂度不可实现。在D.Wubben提出的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排序QR分解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外2种可以排序的QR分解检... 分层空时码是一类具有可执行解码复杂度的空时编码技术,最大似然检测在误比特率最小的意义下是最优的接收,但是其复杂度不可实现。在D.Wubben提出的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排序QR分解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外2种可以排序的QR分解检测算法,取得了和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QR分解算法相同的性能。与V-BLAST算法相比,避免了多次矩阵求逆的计算,以很小的性能损失为代价,降低了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码 MIMO 检测算法 Q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LAST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系统上行链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嗣勇 杨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I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C-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I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C-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MC-DS-CDMA系统,减少发射天线数或增加接收天线数均可使基于V-BLAST算法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层空时码 多输入多输出 多载波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Turbo-BLAST系统
5
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3-2067,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频率选择性无线衰落信道的Turbo-BLAST方案。在发送端联合采用了随机分层空时编码和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以充分利用多径和空间分集;在接收端比较了两种类型的Turbo接收机,一种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软输入软...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频率选择性无线衰落信道的Turbo-BLAST方案。在发送端联合采用了随机分层空时编码和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以充分利用多径和空间分集;在接收端比较了两种类型的Turbo接收机,一种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软输入软输出的检测模块,它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另一种采用了类似球形解码的检测模块,它有很好的性能但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案能在保持BLAST高数据速率的同时充分利用信道环境提供的多径和空间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BLAST 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 随机分层空时码 TURBO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6中基于空时编码的多用户MIMO-OFDM系统跨层设计
6
作者 谢威 余江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研究了多用户MIMO-OFDM系统中基于空时编码的联合数据包调度和动态资源分配的跨层设计.根据IEEE 802.16协议将所有业务类型分为4类,在媒体接入层利用一种分层的调度架构进行各用户各业务间的数据包调度:第1层调度器负责同类业务中不同... 研究了多用户MIMO-OFDM系统中基于空时编码的联合数据包调度和动态资源分配的跨层设计.根据IEEE 802.16协议将所有业务类型分为4类,在媒体接入层利用一种分层的调度架构进行各用户各业务间的数据包调度:第1层调度器负责同类业务中不同用户的调度,第2层负责不同业务之间的调度.最后在物理层根据媒体接入层调度结果和信道状态信息联合考虑进行无线资源的自适应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丢包率、包时延和系统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MIMO-OFDM系统 空时编码 跨层设计 IEEE 802.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基于GMD算法的预编码方案
7
作者 张建忠 李宏伟 +1 位作者 邓冬虎 耿耿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L接收机的性能。为此,提出将GMD算法应用于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VBLAST部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使混合系统的性能得以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垂直分层空时码 几何均值分解 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系统的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欧文韬 翁木云 李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11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各种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垂直分层空时码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空时编码方案的MIMO-OFDM系统研究
9
作者 姜雪 何美荣 张正孝 《信息通信》 2012年第1期4-5,共2页
结合STBC和VBLAST混合编码结构的优点,提出将块分组编码应用于MIMO-OFDM系统。在发射端数据流分成两层输入块分组编码器后进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MMSE干扰抑制算法译码。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 结合STBC和VBLAST混合编码结构的优点,提出将块分组编码应用于MIMO-OFDM系统。在发射端数据流分成两层输入块分组编码器后进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MMSE干扰抑制算法译码。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数据流之间产生了一定交织效果,使编码获得了更好的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STBC)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平 陶小峰 +1 位作者 王卫东 雷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10-113,共4页
提高频率利用率一直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而近年来提出的空时码又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空时码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分层空时码 (LST) ;二是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码 .由于空时码具有良... 提高频率利用率一直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而近年来提出的空时码又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空时码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分层空时码 (LST) ;二是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码 .由于空时码具有良好的频带利用率及性能 ,3GPP已将空时分组码作为一可选方案列在所提规范之中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空时码必将广泛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码 分层空时码(LST) 发射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颖 李佳 王新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原则,本文给出一种改进的分层空时码权向量计算方法,该算法均衡考虑了信道特性矩阵和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显示,与ZF算法相比,若采用本文给出的MMSE算法,基于Turbo编码,...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原则,本文给出一种改进的分层空时码权向量计算方法,该算法均衡考虑了信道特性矩阵和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显示,与ZF算法相比,若采用本文给出的MMSE算法,基于Turbo编码,采用两发两收的LST码系统可获得9~12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误差 迫零检测 分层空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空时码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佳 李颖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2-656,共5页
分层空时编码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详细分析了垂直和对角两种分层空时编码的实现方式及编译码算法复杂度 ,指出对角分层码可获得更好的分集增益 ,但编译码复杂度较大 ,且在传输速率方面较垂直分层码有一定损失 ... 分层空时编码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详细分析了垂直和对角两种分层空时编码的实现方式及编译码算法复杂度 ,指出对角分层码可获得更好的分集增益 ,但编译码复杂度较大 ,且在传输速率方面较垂直分层码有一定损失 .介绍了分层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解决方案 ,指出在传输速率相同的前提下 ,采用分层空时编码可以降低调制阶数 ,从而可获得优于空时传输分集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编码 垂直分层码 对角分层码 多码传输 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中分层空时编码的误码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明华 王惠琴 +2 位作者 黄瑞 雷益艳 陈海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42-1847,共6页
分层空时编码(BLAST)虽然具有极高的频谱效率,能成倍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但BLAST系统的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了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描述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后,针对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Q-PPM)技术... 分层空时编码(BLAST)虽然具有极高的频谱效率,能成倍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但BLAST系统的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了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描述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后,针对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Q-PPM)技术,推导出了采用线性译码算法时分层空时码的极大似然判决准则及其误码率公式,并比较了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线性译码算法、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更接近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线性译码算法。在4×4系统中,当误比特率为2×10-2时,相对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译码算法,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和MMSE-SIC译码算法的信噪比分别改善了约14.5 dB和7 dB。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分层空时码 多进制脉冲位置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天线空时盲接收方案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宏吉 刘琚 +2 位作者 徐淑正 杨华中 庄文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将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通过分析空时分组码(STBC)和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的本质结构,建立了多种适用于ICA的特定通信系统模型,并以此实现了对发射信号的盲检测,从而代替了基于信道估计的传统接收... 将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通过分析空时分组码(STBC)和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的本质结构,建立了多种适用于ICA的特定通信系统模型,并以此实现了对发射信号的盲检测,从而代替了基于信道估计的传统接收方法。理论分析表明,ICA盲接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对信道估计错误的顽健性和系统设计的灵活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对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和收敛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系统 空时分组码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的直接解码和盲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科 殷勤业 曾雁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2,共9页
提出了适合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结构的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在发射端进行了预编码,并利用一种类ESPRIT算法进行了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与已提出的绝大多数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结构的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不同,去掉了接收天线数必须... 提出了适合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结构的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在发射端进行了预编码,并利用一种类ESPRIT算法进行了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与已提出的绝大多数垂直分层空时编码结构的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不同,去掉了接收天线数必须大于发射天线数这一约束。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与非盲算法几乎有相同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码 阵列信号处理 子空间方法 盲符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亚男 张禄林 吴伟陵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文章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贝尔空时分层结构 空时分组码 空时格形码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宁 李颖 王新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54-1757,共4页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检测算法 ,它们都使用了通常的线性合并置零技术 ,因此要求接收天线数不小于发射天线数 ,即要求在接...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检测算法 ,它们都使用了通常的线性合并置零技术 ,因此要求接收天线数不小于发射天线数 ,即要求在接收机上安装较多的天线 ,从而限制了分层空时码在移动环境下的应用 .本文引入分层空时码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突破了前两种算法对接收天线数的限制 ,并分别针对单路径和多径衰落信道环境 ,对分层空时码的三种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分析 ,从而提出了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编码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最大似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中分层空时编码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惠琴 柯熙政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的分层空时编码(LST),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但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分析了光强起伏的特性之后,建立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模型;提出了采用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来完成FSO...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中的分层空时编码(LST),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但误码率较大,严重影响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分析了光强起伏的特性之后,建立了湍流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模型;提出了采用串行干扰消除算法来完成FSO中分层空时编码译码的方法,并和线性译码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FSO中,采用串行干扰消除译码算法时的误码性能明显优于线性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分层空时编码 串行干扰消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扩展分层空时编码的水声通信方案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歆 孙小亮 张小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一直是应用于带限水声信道中通信系统研究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基于空时分层编码和频谱扩展的空域并行发射方案。空时分层发射信号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频谱扩展,从不同的换能器发射。接收机利用不同路径的传播时延和Rak... 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一直是应用于带限水声信道中通信系统研究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基于空时分层编码和频谱扩展的空域并行发射方案。空时分层发射信号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频谱扩展,从不同的换能器发射。接收机利用不同路径的传播时延和Rake接收,只需要一个接收水听器就可以实现分层信号的检测和干扰抵消。多径水声信道中的仿真表明,在数据率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案相比单发射方案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在低复杂度和高速传输性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层编码 空时分层扩频编码 RAKE接收 水声通信 多径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C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艳 仰枫帆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文中提出了基于球形检测的Fincke-Pohst-MAP(FP-MAP)的联合迭代检测算法,介绍了LDPC码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在协作MIMO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推导了联合迭代的具体过程,通过仿真结果的研究表明,FP-MAP球形检测算法与迫零排序... 文中提出了基于球形检测的Fincke-Pohst-MAP(FP-MAP)的联合迭代检测算法,介绍了LDPC码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在协作MIMO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推导了联合迭代的具体过程,通过仿真结果的研究表明,FP-MAP球形检测算法与迫零排序加干扰抵消(ZF-OSIC)算法和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判决反馈均衡(RLS-DFE)算法相比,误码率的性能分别提高了1 dB和0.3 dB左右,而且FP-MAP算法的性能最接近于ML检测。最后还将LDPC码、卷积码和Turbo码与V-BLAST级联的协作MIMO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可知LDPC级联系统在较高信噪比区域时的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V-BLAST 协作MIMO 球形算法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