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导弹发射单元HLA仿真系统中数据分发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阳 张志利 +2 位作者 高钦和 龙勇 管文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044-5048,共5页
根据基于HLA的多导弹发射单元分布式仿真系统中数据分发和过滤的具体需求,在对HLA中数据分发管理策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多层次区域面序列和多层次路径空间序列的数据分发管理方案。通过在路径空间中创建平行的区域面序列和在... 根据基于HLA的多导弹发射单元分布式仿真系统中数据分发和过滤的具体需求,在对HLA中数据分发管理策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多层次区域面序列和多层次路径空间序列的数据分发管理方案。通过在路径空间中创建平行的区域面序列和在空间中创建平行的二维路径空间序列,实现多导弹发射单元分布式仿真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分类、分层次分发过滤,同时采用措施优化区域匹配、减少组播组分配,进一步提高数据分发的效率。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弹发射单元 高层体系结构 数据分发管理 路径空间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组射前工程化标定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军辉 张维平 +1 位作者 甄占昌 易昭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12,共8页
研究了捷联惯组射前标定技术,改进和优化了原有的射前标定方案。射前标定工程应用的关键是初始方位角的确定,这是分离陀螺仪误差系数的基础,精瞄结束后,可以获得弹体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之间确定的信息。利用精瞄信息,提出了反向导航法... 研究了捷联惯组射前标定技术,改进和优化了原有的射前标定方案。射前标定工程应用的关键是初始方位角的确定,这是分离陀螺仪误差系数的基础,精瞄结束后,可以获得弹体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之间确定的信息。利用精瞄信息,提出了反向导航法以解决射前标定中的初始方位角确定问题,解决了射前标定的工程化应用问题。提出了迭代算法,减小了历次测试结果对射前标定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射前标定的精度。精度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射前标定方案及相关算法能够满足其工程化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射前标定 反向导航 迭代算法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的运载火箭惯性器件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虎 段然 +2 位作者 屈辰 李刚 王苑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0,共6页
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部分缓变输出故障识别困难的现状,以捷联惯组输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实时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模态识别算法将指定的惯组输出数据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然后通过频率判别法实现模态分量的自适应选择,... 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部分缓变输出故障识别困难的现状,以捷联惯组输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实时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模态识别算法将指定的惯组输出数据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然后通过频率判别法实现模态分量的自适应选择,并将模态分量映射为故障特征向量,最后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定义故障分类器,从而形成对故障的可信诊断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涉及设备工作原理前提下实现对多种故障类型的诊断,平均正确率在85%以上,可作为常规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 捷联惯组 自适应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捷联惯组使用精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军辉 郑玉航 +1 位作者 汪立新 易昭湘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针对导弹武器捷联惯组使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射前标定和误差系数补偿修正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精度。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完全依靠导弹自身提供的信息,射前标定11个误差系数,利用单次通电特性及等效补偿和落点偏差二次修正技术来减... 针对导弹武器捷联惯组使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射前标定和误差系数补偿修正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精度。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完全依靠导弹自身提供的信息,射前标定11个误差系数,利用单次通电特性及等效补偿和落点偏差二次修正技术来减小落点偏差。弹道仿真结果表明,射前标定方法结合误差系数补偿修正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射前标定 补偿修正 落点精度 弹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地面加注系统冷量利用方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谢福寿 雷刚 +1 位作者 王磊 厉彦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7-1512,共6页
为了降低低温推进剂损耗,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发射成本,提出了4套运载火箭低温推进剂地面加注系统的冷量利用方案。基于热力学原理,建立了非稳态数学模型,并以能量品质高低作为衡量方案优劣的标准,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各个冷量利用方... 为了降低低温推进剂损耗,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发射成本,提出了4套运载火箭低温推进剂地面加注系统的冷量利用方案。基于热力学原理,建立了非稳态数学模型,并以能量品质高低作为衡量方案优劣的标准,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各个冷量利用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得出4套冷量利用方案从热力学角度出发都是可行的,其中方案A和方案D最优,方案A可应用在目前现有低温推进剂地面加注系统中,而方案D则可应用于未来重型运载火箭低温推进剂地面加注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低温推进剂 冷量利用 能量品质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排点火具在高降压速率下瞬态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陆春义 周彦煌 余永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29-632,共4页
为了研究底排点火具在弹丸出炮口时瞬态燃烧特性及工作性能,采用半密闭爆发器模拟炮口压力突降过程,借助高速录像系统,开展了高降压速率条件下底排点火具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降压过程中,底排点火具燃烧受到强烈瞬态扰... 为了研究底排点火具在弹丸出炮口时瞬态燃烧特性及工作性能,采用半密闭爆发器模拟炮口压力突降过程,借助高速录像系统,开展了高降压速率条件下底排点火具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降压过程中,底排点火具燃烧受到强烈瞬态扰动。不同药剂的点火具抗干扰性能不同,其中以硝酸钡为药剂主成分的点火具和以镁粉+PTFE为药剂主成分的点火具燃烧性能稳定,以氢化锆、二氧化铅为药剂主成分的点火具工作稳定性较差,火焰持续时间标准差为523 m s,点火具喷孔堵塞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底排装置 点火具 瞬态燃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射导弹燃气蒸汽式发射装置的内弹道建模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虎斌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建模是潜射导弹变深度发射的关键技术之一。按冷却水状态将燃气—蒸汽式发射装置发射过程分为4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各阶段的内弹道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得出了整个发射过程中发射筒内的内弹道模型。将该内弹道模型应... 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建模是潜射导弹变深度发射的关键技术之一。按冷却水状态将燃气—蒸汽式发射装置发射过程分为4个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各阶段的内弹道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得出了整个发射过程中发射筒内的内弹道模型。将该内弹道模型应用于某实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表明该内弹道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发射筒内工质气体的状态参数及导弹运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导弹 燃气—蒸汽式 内弹道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某型导弹发射车快速定位技术
8
作者 刘春卓 姚超 +1 位作者 王宏力 李正强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8-210,共3页
针对某型导弹系统机动性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该型导弹发射装置快速定位的方案。推导了从精度、时间和程序量三个指标综合考虑为最优的定位解算方法——三边交会法,并对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几何误差系数进行了分... 针对某型导弹系统机动性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该型导弹发射装置快速定位的方案。推导了从精度、时间和程序量三个指标综合考虑为最优的定位解算方法——三边交会法,并对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几何误差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导弹发射装置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减压阀控制单元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学飞 张雷杰 樊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针对运载火箭地面供配气系统用减压阀需实现远程操控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减压阀控制单元。着重讨论控制单元的硬件结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软件实现等。试验证明,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减压阀调压范围广、调节精度高、具... 针对运载火箭地面供配气系统用减压阀需实现远程操控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减压阀控制单元。着重讨论控制单元的硬件结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软件实现等。试验证明,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减压阀调压范围广、调节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实现了远程操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减压阀 控制单元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导弹箭捷联惯组在架标定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游金川 秦永元 +1 位作者 杨鹏翔 严恭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1-1006,共6页
长时间整弹存储的制导弹箭,其捷联惯组的标定参数将发生较大的改变。设计了一种制导弹箭捷联惯组的在架标定方案。在给出惯性器件误差模型和惯导系统误差方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在俯仰、偏航(通过发射架摆动实现)和横滚(通过内部横滚... 长时间整弹存储的制导弹箭,其捷联惯组的标定参数将发生较大的改变。设计了一种制导弹箭捷联惯组的在架标定方案。在给出惯性器件误差模型和惯导系统误差方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在俯仰、偏航(通过发射架摆动实现)和横滚(通过内部横滚隔离环转动实现)三种单轴旋转条件下,惯导系统速度误差变化率的变化量与捷联惯组标定参数的关系。与通常的系统级标定方案不同,该方案不必求解惯导系统误差微分方程,而是对由机动前后系统速度误差变化率构造的代数方程进行求解。这使得标定方案的计算量大为降低。该方案无需将捷联惯组从制导弹箭上拆卸下来,适用于外场条件下弹载惯组的定期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弹箭 捷联惯组 在架标定 速度误差变化率的变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架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外男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共8页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63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结构型式。3片主桁均由全焊桁片拼装而成。通过对备选方案的研究和比选,铜陵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全顶推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无为岸钢梁架设采用...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63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结构型式。3片主桁均由全焊桁片拼装而成。通过对备选方案的研究和比选,铜陵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全顶推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无为岸钢梁架设采用"边跨部分拖拉法架设+中跨悬臂法架设"方案,中跨合龙采用"桁片整体合龙"方案。在4号桥塔墩设置顶推平台和顶推装置,将铜陵岸边跨和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顶推至全部就位,然后将中跨钢梁悬臂架设至合龙口;在2号墩前方设置安装平台、1号墩墩顶布置拖拉装置,将无为岸边跨和部分次边跨钢梁分段安装、分次拖拉至全部就位,然后将3号墩前后两侧钢梁双悬臂架设至边跨合龙,再将剩余中跨钢梁单悬臂架设至跨中合龙口;最后吊装合龙段桁片进行中跨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桁片结构 拖拉法 顶推法 悬臂架设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装置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换有 廖志忠 《航空兵器》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发射装置测试设备的测试原理,对这种测试原理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用设备和多端口网络原理的测试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优点进行了论述。按照这一方法设计完成了某产品的测试设备,证实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 介绍了目前发射装置测试设备的测试原理,对这种测试原理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用设备和多端口网络原理的测试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优点进行了论述。按照这一方法设计完成了某产品的测试设备,证实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置 测试 多端口网络 I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车摇架的弹载捷联惯组标定方法
13
作者 李光春 光星星 +1 位作者 苏沛东 陈为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8-173,共6页
基于发射车摇架,提出一种弹载捷联惯性组件标定方法。在摇架转动自由度范围内,引入发射车小横滚角,实现用5位置法惯组误差参数的全辨识,并用模方逼近法改进刻度因子的辨识,以保证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弹体捷... 基于发射车摇架,提出一种弹载捷联惯性组件标定方法。在摇架转动自由度范围内,引入发射车小横滚角,实现用5位置法惯组误差参数的全辨识,并用模方逼近法改进刻度因子的辨识,以保证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弹体捷联惯组标定精度,降低了对高精度标定转台的依赖,为野外弹载惯组的日常维护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位置标定法 发射车摇架 横滚角 模方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耀辉 刘小方 +1 位作者 张毅 黄睿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8期73-77,共5页
为提高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AHP和熵权法的伴随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根据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任务,分析各阶段伴随保障任务的特点和需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 为提高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AHP和熵权法的伴随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根据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任务,分析各阶段伴随保障任务的特点和需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依据建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评估法对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有效解决了伴随保障能力研究中评估指标不明确、缺少客观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合理有效,评估方法能够为提高某型导弹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单元 伴随保障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改进计划的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萍 龚念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25,共6页
论述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为降低发射费用、提高运载系统的可靠性和发射灵活性 ,以满足未来多样化的发射需求和争夺世界发射市场的份额 ,对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进行改进的计划及其所采取的途径。并结合国情 ,提出了运载火箭发展应该考虑... 论述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为降低发射费用、提高运载系统的可靠性和发射灵活性 ,以满足未来多样化的发射需求和争夺世界发射市场的份额 ,对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进行改进的计划及其所采取的途径。并结合国情 ,提出了运载火箭发展应该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动载火箭 改进计划 美国 日本 欧空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舰载武器共架发射时域协调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小威 向哲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0期61-65,共5页
为解决舰载共架武器发射弹位及点火时机确定的问题,以发射令控制的同心筒结构共架发射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时域协调方法。在分析燃气排导影响和初始弹道交叉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时域协调模型,引入蚁群算法的核心思想,通过对算... 为解决舰载共架武器发射弹位及点火时机确定的问题,以发射令控制的同心筒结构共架发射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时域协调方法。在分析燃气排导影响和初始弹道交叉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时域协调模型,引入蚁群算法的核心思想,通过对算法的调整与改进得到对时域协调模型的求解,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给出优化的舰载武器共架发射空域协调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发射 时域协调 发射时间间隔 弹位选择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发射导弹分队独立发射能力指标体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桂清 鞠金鑫 李承兴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以导弹分队"防、抗、备、打"四项基本能力为依据,建立了机动发射导弹分队独立发射能力指标体系,给出了专家分段打分为定性指标赋值的方法,增加了确定指标赋值范围的指标规范化处理步骤,提出运用指数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为机... 以导弹分队"防、抗、备、打"四项基本能力为依据,建立了机动发射导弹分队独立发射能力指标体系,给出了专家分段打分为定性指标赋值的方法,增加了确定指标赋值范围的指标规范化处理步骤,提出运用指数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为机动发射导弹分队独立发射能力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发射 导弹分队 指标体系 指数标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风载运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乾臣 杨欢 +2 位作者 张俊楠 杨秀山 张捷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7,26,共4页
目前对飞行器发射装置的风载运动特性测量多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式,由于传感器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全面的六自由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发射装置风载运动特性测量和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发射装置风载运动特... 目前对飞行器发射装置的风载运动特性测量多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式,由于传感器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全面的六自由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发射装置风载运动特性测量和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发射装置风载运动特性六自由度测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置 激光跟踪 风载运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发射装置的人因工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燕群 段志蓥 +1 位作者 任立力 王爽英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7,共6页
研究便携式发射装置的人因工程设计方法;分析了该装置的人因工程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依据功能要求初步确定产品的组成和技术方案,并梳理产品的工作任务,细化每个任务中的作业剖面,形成产品人因工程技术规范,并结合人因工程学基础知识设... 研究便携式发射装置的人因工程设计方法;分析了该装置的人因工程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依据功能要求初步确定产品的组成和技术方案,并梳理产品的工作任务,细化每个任务中的作业剖面,形成产品人因工程技术规范,并结合人因工程学基础知识设计产品满足人因工程要求;经试验鉴定和用户测试表明该装置设计符合功能要求;该方法具备可行性,其为今后武器装备的人因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发射装置 人因工程 工作任务 作业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内弹道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世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30-133,共4页
对以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为动力源的导弹冷弹射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冷却水汽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状态的冷却水,提出了不同汽化方式组合的冷却水汽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弹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推导出各个阶段的汽化方程和能量... 对以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为动力源的导弹冷弹射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冷却水汽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状态的冷却水,提出了不同汽化方式组合的冷却水汽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弹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推导出各个阶段的汽化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发射内弹道基本方程组。计算模型改进后,发射内弹道的计算精度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装置 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 发射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