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和TransPRK及FS-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方薇 孙冉 +1 位作者 张伟 陈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0-875,共6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232例464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SEK组70例140眼、TransPRK组76例152眼、FS-LASIK组86例172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3 mo时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生物力学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mo三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改善,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均升高,生物学稳定性均降低(均P<0.05)。术后3 mo, TransPRK组、LASEK组生物学稳定性均高于FS-LASIK组(均P<0.05),TransPRK组生活质量评分较LASEK组及FS-LASIK组高(P<0.05)。手术前后三组患者BUT、SⅠt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LASEK、TransPRK、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在改善裸眼视力和提高视觉质量方面结果相似,但TransPRK、LASEK较FS-LASIK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且TransPRK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力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PRK和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晓峰 李龙标 马晓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碰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LASEK组58例(112眼)随访3-9月,PRK、LASIK组各120眼随访1a以上,观察分析术后疼痛症状,裸眼视力及角膜...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碰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LASEK组58例(112眼)随访3-9月,PRK、LASIK组各120眼随访1a以上,观察分析术后疼痛症状,裸眼视力及角膜混浊情况。结果术后1d出现疼痛症状:LASEK组:81眼(72.3%),PRK组120 眼(100.0%),LASIK组13眼(10.8%);术后3d裸眼视力≥0.8:LASEK组24眼(21.4%),PRK组27眼(22.5%),LASIK组113 眼(94.2%);术后3月存在角膜Haze:LASEK组31眼(27.6%)、PRK组94眼(78.3%),LASIK组0眼。结论LASEK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疗效优于PRK;LASEK与LASIK相比没有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早期视力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PRK LASIK 治疗 中低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眼反应分析仪评估FS-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康杨 胡琦 +3 位作者 李雪 吴琼 杨帆 周文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利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评估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01/2017-12于我院眼科视光学中心就诊且行LASEK/FS-LASIK手术的... 目的:利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评估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01/2017-12于我院眼科视光学中心就诊且行LASEK/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17例200眼(等效球镜-2. 00~-5. 00D),其中行FS-LASIK术者64例100眼(FS-LASIK组);行LASEK术者53例100眼(LASEK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采用ORA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CH和C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3mo,两组患者CH和CRF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mo,FS-LASIK组患者CH和CRF均低于LASE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LASEK和FS-LASIK两种术式均会对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但LASEK手术比FS-LASIK手术产生的影响更小,更安全,可减少术后屈光回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反应分析仪 生物力学稳定性 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与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红利 李世洋 +2 位作者 肖建和 赵爱红 徐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LASIK与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LASEK或LASIK)的患者68例(125眼),其中LASEK组39例(72眼),LASIK组29例(53眼)。入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值(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6.00~-12.... 目的比较LASIK与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LASEK或LASIK)的患者68例(125眼),其中LASEK组39例(72眼),LASIK组29例(53眼)。入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值(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6.00~-12.00D,平均(-8.91±2.12)D。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SE、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及波前像差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周时,LASEK组UCVA为4.80±0.11,明显低于LASIK组的5.03±0.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LASEK组UCVA分别为4.96±0.09、5.05±0.22、4.93±0.07,LASIK组分别为5.03±0.13、5.06±0.12、5.02±0.1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时,2组BCVA与术前相比不变或有提高,无一例下降。LASIK组未出现haze,而LASEK组术后可见少量haze,无2级以上haze出现。术后1周及1个月,2组患者屈光度均有轻度的过矫状态,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屈光回退现象,LASEK组回退至(-0.38±0.69)D,高于LASIK组的(0.01±0.37)D,2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2组总高阶像差、垂直慧差、水平慧差及球差的均方根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ASEK组总高阶像差增加倍数均低于LASIK组(均为P<0.05)。结论LASEK矫正高度、超高度近视近期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LASIK相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视觉质量优于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lasek 波前像差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邓德向 袁小江 王凤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程度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好的能防止Haze发生的方法。方法将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48例90眼高度近视患者列为丝裂霉素组,随机抽取术中未应...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程度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好的能防止Haze发生的方法。方法将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48例90眼高度近视患者列为丝裂霉素组,随机抽取术中未应用丝裂霉素C的54例90眼高度近视患者为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将患者角膜Haze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丝裂霉素组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较常规治疗组的高度近视患者低,2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准分子激光 上皮瓣下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凤兰 范慧君 +2 位作者 王卿 于华军 谭丽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85眼中度以上近视进行LASEK矫正,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I组(-3.25~-6.00)D、II组(-6.25~-10.00)D、III组(-10.25~-12.9)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85眼中度以上近视进行LASEK矫正,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I组(-3.25~-6.00)D、II组(-6.25~-10.00)D、III组(-10.25~-12.9)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显然屈光度、眼压及haze情况。术后随访6mo以上。结果:术后6mo时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或更好者3组分别为100%,78%,75%,裸眼视力≥0.5分别为100%,96%,88%,未见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2行以上的眼;3组的屈光度稳定在±1.00D内者分别为68.4%,58.0%,43.7%;3组的平均屈光度分别为(-0.38±0.66)D、(-0.77±1.25)D、(-1.25±1.97)D。II组和III组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haze(≤2级)。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haze和屈光回退是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主要并发症,从某种角度说,控制了haze的发生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术后的屈光回退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中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Haze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谭业双 刘磊 李新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46-548,共3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保留了尚存活性的角膜上皮层,能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可能的原因是减少了眼表组织中白介素-1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降低了凋亡介导下的角膜创伤愈合。通过术中预防性使用抗代谢药物...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保留了尚存活性的角膜上皮层,能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可能的原因是减少了眼表组织中白介素-1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降低了凋亡介导下的角膜创伤愈合。通过术中预防性使用抗代谢药物、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从而预防或减轻Haze形成,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本文就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术后Haze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新宇 刘磊 +2 位作者 黎冬平 李贵刚 胡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42例49眼施行LASEK,术后随访6mo以上,记录角膜地形图、视力、屈光度数...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的42例49眼施行LASEK,术后随访6mo以上,记录角膜地形图、视力、屈光度数、角膜haze等情况。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1.0者32眼(65.3%),≥0.8者42眼(85.7%)。球镜度数±1.0D内者为45眼(91.8%),±0.5D内者为34眼(69.4%)。柱镜度数±1.0D内者43眼(87.8%),±0.5D内者为31眼(63.3%)。术后6mo0.5级haze4眼(8.2%),其余均为0级,无继发性圆锥角膜、继发性青光眼、切削偏中心等并发症。结论:LASEK治疗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和LASIK治疗散光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栋强 王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疗效。方法:近视性散光行LASEK治疗的患者84例(168眼),LASIK治疗的患者92例(184眼),根据散光分为Ⅰ组(散光-0.25~-1.75D)、Ⅱ组(... 目的:比较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疗效。方法:近视性散光行LASEK治疗的患者84例(168眼),LASIK治疗的患者92例(184眼),根据散光分为Ⅰ组(散光-0.25~-1.75D)、Ⅱ组(散光-2.0~-3.75D)和Ⅲ组(散光-4.0~-5.75D),随访6mo观察两术式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术后裸眼视力(UCVA)、散光度、裂隙灯检查、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6moⅢ组中裸眼视力(UCVA)≥1.0者LASEK占78.6%,LASIK占50.0%,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61,P<0.05);残余散光度LASEK为-0.43±0.35D,LASIK为-0.72±0.46D,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24,P<0.02);Δsimk值LASEK为0.60±0.39D,LASIK为0.86±0.47D,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49,P<0.05)。结论:LASEK治疗高度散光具有良好的效果,与LASIK相比其安全性、预测性更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LASEK术中应用MMC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宏苏 伍卫华 王微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EK联合MMC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82例364眼,等效球镜-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EK联合MMC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82例364眼,等效球镜-9.0^-10.25D,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术中MMC应用时间为10s,Ⅱ组MMC应用时间为25s,Ⅲ组为40s,Ⅳ组为55s。术后随访6mo,观察各组术眼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变异系数。结果:术后随访6mo,Ⅱ组、Ⅲ组、Ⅳ组患者UCVA≥0.8者分别为94.0%、92.3%、93.8%,明显好于Ⅰ组(7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610,P=0.000);Ⅱ组、Ⅲ组、Ⅳ组患者残留屈光度位于±0.5D以内者分别为95.2%、93.3%、92.7%,明显高于Ⅰ组(78.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329,P=0.001)。术后6mo时Ⅰ组haze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50.110,P=0.000);各组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愈合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1.611,P>0.05);术后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71.3±284.4个/mm^2(Ⅰ组)、3 105.6±337.8个/mm2(Ⅱ组)、2986.3±304.1个/mm^2(Ⅲ组)、3088.7±372.5个/mm^2(Ⅳ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分别为24.72±6.52(Ⅰ组)、22.93±6.74(Ⅱ组)、24.38±6.63(Ⅲ组)、23.14±7.22(Ⅳ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ASEK联合MMC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0.2g/L MMC作用25s的应用时间能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又能减少MMC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超高度近视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治疗近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香琼 张光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1-693,共3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LASEK治疗近视的患者582例1164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留瓣组(活性瓣...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LASEK治疗近视的患者582例1164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留瓣组(活性瓣)与去瓣组,并于术后1d、3d、5d、7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以了解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去瓣组角膜上皮愈合者389眼(66.84%),留瓣组69眼(11.86%);5d时去瓣组角膜上皮愈合538眼(92.44%),留瓣组476眼(81.79%);7d时均全部愈合;2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去瓣组轻度疼痛者378眼(64.95%),中度疼痛者157眼(26.97%),重度疼痛者47眼(8.08%);留瓣组轻、中、重度疼痛者分别为186眼(31.96%)、310眼(53.26%)和86眼(14.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去瓣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557眼(95.70%),留瓣组561眼(96.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去瓣组出现0.5级以上Haze者25眼(4.30%),留瓣组者14眼(2.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瓣LASEK较留瓣LASEK角膜愈合快,患者疼痛轻,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Haze形成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保留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角膜接触镜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香琼 范文 +4 位作者 李婧 艾彪 汪红莲 史芳玲 张光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表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LASEK的患者102例(193眼)术后所配戴的角膜接触...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表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LASEK的患者102例(193眼)术后所配戴的角膜接触镜上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所有患者102例193眼中无病原体生长者90例177眼,有沙眼衣原体生长者9例13眼(阳性率6.74%),有细菌生长者3例3眼(阳性率1.5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藤黄微球菌阳性各1眼(分别占0.52%);3种细菌均对泰能、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敏感,藤黄微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LASEK围手术期局部合理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对防治LASEK术后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瓣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5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探讨去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LASEK治疗、术后随访达5a的高度近视患者209例277眼。将其按屈光度两组:组Ⅰ〈-9.00D(115例145眼),组Ⅱ≥-9.00D(94例132眼)。... 目的:探讨去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LASEK治疗、术后随访达5a的高度近视患者209例277眼。将其按屈光度两组:组Ⅰ〈-9.00D(115例145眼),组Ⅱ≥-9.00D(94例132眼)。术后1、5d,1wk,1、3、6mo,1、2、5a对其症状、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眼压等情况进行随诊观察。结果:去瓣LASEK术后5d,所有患者角膜上皮均愈合。96.3%患者术后1-3d以上出现眼磨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但都可耐受。术后5a裸眼视力:组Ⅰ≥1.0者为131眼(90.3%),≥0.8者为145眼(100%);组Ⅱ≥1.0者为104眼(78.8%),≥0.8者为119眼(90.2%),≥0.6者为129眼(97.7%),〈0.6者3眼(2.3%)。屈光度:术后6mo两组屈光度趋于稳定,术后5a与术后6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屈光度有向近视回退的趋势,但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为haze、屈光回退和高眼压。结论:去瓣LASEK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但对超高度近视患者应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近视 角膜磨镶术 上皮下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艳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行LASEK的薄角膜近视患者43例(86眼),术前角膜厚度463~508(496.4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行LASEK的薄角膜近视患者43例(86眼),术前角膜厚度463~508(496.45±13.72)μm。术后随访12~22个月,分别于2周、1个月、2个月、6个月复查眼部症状、视力、眼压、角膜haze及角膜上皮情况。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5.74±1.64)d。术前眼压为(14.64±3.15)mmHg(1kPa=7.5mmHg),术后6个月为(14.52±2.8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个月、2个月与术后6个月间不同程度haz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1个月、2个月间不同程度haz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不同角膜厚度、屈光度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薄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子扬 胡艳红 +3 位作者 胡俊 柯发杰 陈胜 冯春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2例(144眼)屈...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2例(144眼)屈光度在-6.50^-9.00 D均接受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中用药情况分为5-Fu组(浓度为25 g·L^-1)和MMC组(浓度为0.2 g·L^-1)。5-Fu组32例,MMC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出现和消退时间及haze的分级、最佳矫正视力等。结果 5-Fu组患者上皮愈合时间为(5.26±1.12)d,MMC组为(4.66±1.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上皮延迟愈合。术后haze出现时间,5-Fu组与MM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C组haze消退时间为(62.46±12.83)d,5-Fu组为(88.45±15.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ze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haze分级比较,MMC组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MMC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术中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5-Fu和MMC均能提高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haze基本消退,视力恢复到最佳矫正视力,在目前MMC缺乏的情况下可考虑替代使用5-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5-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0.1%溴芬酸钠水合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智会 蔡方荣 +2 位作者 陈晓丽 刘红 王晓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用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部分替代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临床纳入进行LASEK术患者180例180眼,根据术后用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用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部分替代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临床纳入进行LASEK术患者180例180眼,根据术后用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变化以及术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mo视力为1.25±0.22,对照组术后1mo视力为0.9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10d,术后3、6mo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mo时IOP分别为12.29±2.71、12.67±2.33mm Hg,对照组术后1、3mo时IOP分别为14.26±2.65、14.56±2.6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0d、6mo时IO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性方面,对照组有4例4眼患者因眼压升高明显给予降眼压药物,研究组未发生不适;研究组术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iffuse larnellar kerafitis,DLK)程度0分、1分、2分分别为93.33%、6.6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6%、17.7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在LASEK术后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眼压,可以使得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以及视觉质量,且耐受性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 糖皮质激素 有效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与Epi-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及泪膜稳定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艳伟 张金莎 格尔勒.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恢复的情...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恢复的情况。方法将60例(12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60眼),分别行LASEK和Epi-LASIK,对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的恢复情况随访24周,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SEK组术后2周、4周角膜知觉计测定的角膜中央知觉分别是(44.85±5.78)mm和(49.85±5.01)mm,Epi-LASIK组则为(48.36±6.22)mm和(52.66±5.86)mm,术后2周和4周时LASEK组和Epi-LASIK组角膜中央知觉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2周LASEK组和Epi-LASIK组分别为(55.55±4.02)mm和(56.31±4.60)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周两组分别为(57.31±3.11)mm和(57.62±2.6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稳定性表现为术后2周、4周时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LASEK组分别为(6.88±2.32)s和(9.06±3.15)s,Epi-LASIK组为(7.46±1.56)s和(9.62±1.29)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2周、24周LASEK组的值为(11.21±5.13)s和(12.11±1.65)s,Epi-LASIK组分别为(12.06±0.98)s和(12.15±2.10)s,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通过对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角膜中央知觉的恢复比较,Epi-LASIK组患者术后刺激症状相对较轻,能较快恢复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中央知觉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不同作用时间对LASEK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开云 马雅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9-984,共6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丝裂霉素C(MMC)的不同作用时间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行LASEK手术的患者,根据丝裂霉素在角膜基质上的作用时间(t),将研究对象分为T1、T2两组,其中T1组为15s≤t≤45s,T2组...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丝裂霉素C(MMC)的不同作用时间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行LASEK手术的患者,根据丝裂霉素在角膜基质上的作用时间(t),将研究对象分为T1、T2两组,其中T1组为15s≤t≤45s,T2组为45s<t≤70s。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wk,1、3、6mo测定角膜中央及周边区域内皮细胞密度(Cell density,CD)、平均细胞面积(average cell area,ACA)、面积标准差(area 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六边形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HEX),分析对比两组间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196眼,T1与T2组分别纳入98眼。周边角膜内皮细胞的ACA、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CV和HEX于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在各随访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术后短期内出现的中央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降低、变异系数升高、周边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增大,均为一过性改变。因此,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应用MMC,不会对远期角膜内皮状态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与LASEK对全眼高阶像差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开云 马雅玲 李晴 《循证医学》 2019年第5期283-293,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对近视患者全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 目的系统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对近视患者全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LASIK与LASEK对全眼高阶像差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采用MINORS条目完成。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总计患者593例,其中LASIK组286例,LASEK组3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LASIK与LASEK对总高阶像差、彗差、水平彗差、三叶草的影响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1个月、3个月球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3个月、6个月垂直彗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3个月5阶像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ASEK术后6个月对球差的影响大于LASIK[标准均数差=0.17,95%可信区间(0.00,0.33),P=0.04]。③LASEK术后1个月对垂直彗差的影响小于LASIK[标准均数差=-0.35,95%可信区间(-0.57,-0.13),P=0.002]。④LASEK对术后1个月5阶像差的影响大于LASIK[标准均数差=0.43,95%可信区间(0.17,0.69),P=0.001],对术后1个月、3个月6阶像差的影响大于LASIK[1个月标准均数差=0.52,95%可信区间(0.26,0.78),P<0.001;3个月标准均数差=0.52,95%可信区间(0.26,0.78),P<0.0001]。结论从整体上看,术后6个月内LASIK和LASEK对全眼高阶像差无显著影响,但存在LASEK对高阶像差影响随时间延长增大的趋势,术后6个月时LASEK对球差的影响已大于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治疗薄角膜中、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388-1389,共2页
目的:评价薄角膜中、高度近视的LASEK手术疗效。方法:对54例108眼中、高度近视进行LASEK手术治疗,回顾性观察术后1a的疗效和术后反应。结果:本组54例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且稳定,术后6mo仅4眼发生2级以下haze,未出现明... 目的:评价薄角膜中、高度近视的LASEK手术疗效。方法:对54例108眼中、高度近视进行LASEK手术治疗,回顾性观察术后1a的疗效和术后反应。结果:本组54例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且稳定,术后6mo仅4眼发生2级以下haze,未出现明显的屈光回退。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中、高度近视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角膜 高度近视 las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