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water four-quadrant dual-beam circumferential scanning laser fuze using nonlinear adaptive backscatter filter based on pauseable SAF-LMS algorithm 被引量:3
1
作者 Guangbo Xu Bingting Zha +2 位作者 Hailu Yuan Zhen Zheng He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The phenomenon of a target echo peak overlapping with the backscattered echo peak significantly undermines the detection range and precision of underwater laser fuzes.To overcome this issue,we propose a four-quadrant ... The phenomenon of a target echo peak overlapping with the backscattered echo peak significantly undermines the detection range and precision of underwater laser fuzes.To overcome this issue,we propose a four-quadrant dual-beam circumferential scanning laser fuze to distinguish various interference signals and provide more real-time data for the backscatter filtering algorithm.This enhances the algorithm loading capability of the fuze.In order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iltering capacity in existing linear backscatter filtering algorithms,we develop a nonlinear backscattering adaptive filter based on the spline adaptive filter least mean square(SAF-LMS)algorithm.We also designed an algorithm pause module to retain the original trend of the target echo peak,improving the time discrimination accuracy and anti-interference capability of the fuze.Finally,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with varying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the original underwater target echo signal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ignal-to-noise ratio before and after filtering can be improved by more than31 d B,with an increase of up to 76%in extreme detection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fuze Underwater laser detection Backscatter adaptive filter Spline least mean square algorithm Nonlinear filter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多收周视激光引信时刻鉴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查冰婷 徐光博 +1 位作者 秦建新 张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5-4154,共10页
难以区分后向散射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是影响引信探测精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当回波信号处于饱和状态时常规时刻鉴别电路失效。根据烟尘环境下激光探测回波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发多收激光引信的全波形采样时刻鉴别算法,以有效提取... 难以区分后向散射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是影响引信探测精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当回波信号处于饱和状态时常规时刻鉴别电路失效。根据烟尘环境下激光探测回波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发多收激光引信的全波形采样时刻鉴别算法,以有效提取目标回波信号,并完成激光测距计时终点的选择。为抑制噪声干扰并保留原始回波信号的主要波形特征,对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和阈值截取的预处理,并在预处理后信号的基础上采用特征提取法,以特征信号的形状特征代替原始回波信号的形状特征。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针对激光探测中三类回波信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出三类回波信号,并针对不同的回波信号计算最佳回波返回时刻,有效提高了时刻鉴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激光探测 后向散射 全波形采样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目标特性下照射条件对激光末制导精度影响
3
作者 宋静 陈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85-288,共4页
分析导引头接收激光能量模型对激光末制导精度影响因素。根据在制式激光目标指示器指示目标下,理论影响导引头作用距离的因素主要有目标反射系数、照射距离、照射夹角和接收夹角。通过导引头地面测试和某型制导炮弹弹道进行仿真,结果表... 分析导引头接收激光能量模型对激光末制导精度影响因素。根据在制式激光目标指示器指示目标下,理论影响导引头作用距离的因素主要有目标反射系数、照射距离、照射夹角和接收夹角。通过导引头地面测试和某型制导炮弹弹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反射系数目标射击激光末制导炮弹时,通过选取合理的照射角度和照射距离,可保证制导精度,可为作战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照射夹角 照射距离 激光末制导 制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云高仪的雾霾过程探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卜令兵 袁静 +4 位作者 高爱臻 雷勇 郭伟 郜海阳 黄兴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3,共6页
利用激光云高仪数据资料,得出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图、消光系数廓线图以及能见度,结合探空资料、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能见度仪数据,综合分析了雾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雾霾天气的出现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大,静、小风有利于霾的出现,较... 利用激光云高仪数据资料,得出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图、消光系数廓线图以及能见度,结合探空资料、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能见度仪数据,综合分析了雾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雾霾天气的出现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大,静、小风有利于霾的出现,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雾霾共存,并且对能见度产生较大影响;雾后向散射强度较大,后向散射系数在垂直方向变化率大,出现高度较低;霾后向散射强度较小,霾空间分布均匀,后向散射系数垂直变化小,出现高度较高.利用激光云高仪数据反演水平能见度和垂直能见度,所得水平能见度与能见度仪所测能见度基本一致.垂直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反,与风速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析雾和霾天气下后向散射系数随时间变化特征发现,雾霾天气下傅里叶变换的功率谱分布,与雾和霾的边界特征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激光云高仪 后向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散射抑制比激光雷达水下探测技术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振民 尚卫东 +4 位作者 王冰洁 赵彤 张海洋 郑永超 周国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3,共8页
浅海海水严重的后向散射是阻碍激光近海水下探测应用的关键问题,回波信号中的后向散射制约了水下目标探测深度、分辨率和对比度.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两种高散射抑制比海洋激光雷达——混沌脉冲激光雷达和相干双频脉冲激光雷达,这两种激光... 浅海海水严重的后向散射是阻碍激光近海水下探测应用的关键问题,回波信号中的后向散射制约了水下目标探测深度、分辨率和对比度.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两种高散射抑制比海洋激光雷达——混沌脉冲激光雷达和相干双频脉冲激光雷达,这两种激光雷达信号具有内在的高频强度调制特性,而后向散射具有低频特性.因此,在目标信号光和后向散射光同量级条件下,可通过带通或高通滤波将海水后向散射滤除,从而提高系统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水下探测 强度调制 混沌激光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锡阳 杨挺 +4 位作者 尹创荣 沈秀斌 谢从珍 戴栋 张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2-1206,共5页
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通道山火监测方法的不足,基于激光雷达技术,提出采用激光雷达系统对输电线路通道引发的山火进行监测。通过在距离监测点560 m、460 m、360 m及260 m处分别进行激光雷达系统监测烟雾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 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通道山火监测方法的不足,基于激光雷达技术,提出采用激光雷达系统对输电线路通道引发的山火进行监测。通过在距离监测点560 m、460 m、360 m及260 m处分别进行激光雷达系统监测烟雾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可实现对线路周边区域引发的山火状态进行宽范围、较高精度的监测和评估,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决策信息,进而能够提高整个输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降低输电通道的山火事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山火 后向散射系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 被引量:12
7
作者 饶炯辉 葛卫龙 +2 位作者 朱东华 杨克成 夏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5,80,共5页
研制了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模拟尾流气泡探测实验和海洋环境下的舰船尾流探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探测系统具有较好的舰船尾流探测能力,验证了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激光水下探测 舰船气泡尾流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探测激光雷达模型及其性能模拟 被引量:26
8
作者 薛国刚 孙东松 杨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讨论了决定直接探测激光雷达性能的信噪比方程和探测概率。开发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软件,给出了典型小脉冲激光雷达性能的模拟结果,表明:在能见度为5km的大气条件下,采用1mJ激光脉冲能量探测距离可达到5km。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直接探测 大气传输 大气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urnierForand体积散射函数的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特性分析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彪 刘继芳 +3 位作者 周少杰 孙艳玲 刘昆仑 王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90-1594,共5页
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建立了一种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可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水中的传播过程,并得到光波后向散射的冲击响应.将初始激光脉冲与冲击响应进行卷积并求其傅里叶谱,即可得到激光脉... 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建立了一种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可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水中的传播过程,并得到光波后向散射的冲击响应.将初始激光脉冲与冲击响应进行卷积并求其傅里叶谱,即可得到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入射为高斯型激光脉冲时,水中散射体的尺度分布、散射体与纯水的相对折射率以及水体衰减系数对激光脉冲后向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尺度散射体相对数量的增多、散射体与纯水相对折射率的增加、水体衰减系数的增大,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能量增强,宽度增加,低频分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后向散射 MONTE CARLO方法 激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脉冲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振民 赵彤 +4 位作者 王云才 郑永超 尚卫东 王冰洁 李静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海水对光波的吸收和散射,严重制约了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的性能。通过对激光在海水传输过程中产生后向散射的定量分析,说明了激光回波信号被海水后向散射影响的严重性。分析比较了距离选通技术和强度调制技术抑制海水后向散射的能力,... 海水对光波的吸收和散射,严重制约了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的性能。通过对激光在海水传输过程中产生后向散射的定量分析,说明了激光回波信号被海水后向散射影响的严重性。分析比较了距离选通技术和强度调制技术抑制海水后向散射的能力,提出了使用自身具有高频强度调制特性的混沌脉冲激光进行水下目标探测,设计了基于相关法测距的混沌脉冲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方案。通过对后向散射光以及带有不同后向散射强度的回波信号光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的研究,使用互相关噪声水平算法判定混沌脉冲激光雷达抑制海水后向散射的能力。理论仿真分析表明,当后向散射光强度是混沌脉冲激光强度36倍时,仍能提取出目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激光雷达 混沌脉冲激光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宽度对远距离尾流气泡后向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彪 刘继芳 +3 位作者 周少杰 马琳 王旭 刘昆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2-1375,共4页
为了分析激光脉冲宽度对远距离尾流气泡后向检测的影响,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通过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时域特征的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初始激光脉冲宽度不同时,水中远距离舰船尾流气泡的激... 为了分析激光脉冲宽度对远距离尾流气泡后向检测的影响,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通过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时域特征的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初始激光脉冲宽度不同时,水中远距离舰船尾流气泡的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后向散射信号中水体散射信号与尾流气泡回波信号的轮廓变得模糊;当脉冲宽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无法从后向散射信号中辨别出回波信号;并且,随着尾流区气泡散射强度的减小以及气泡区与检测器之间距离的减短,这种变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种基于逆卷积运算的尾流气泡回波信号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尾流检测 后向散射 MONTE CARLO方法 激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斑图像的远程振动频率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焕 朱弘 +3 位作者 肖容 吴炬 张秋霞 钱荣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5,共5页
为了得到远程物体的微米级振动的频率信息,采用基于散斑图像的远程振动频率提取方法,以波长为532nm连续激光器作为光源照射50m远处被测物体表面,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物体表面反射空间内的散斑图样提取物体的微振动频率。采用激光散斑图... 为了得到远程物体的微米级振动的频率信息,采用基于散斑图像的远程振动频率提取方法,以波长为532nm连续激光器作为光源照射50m远处被测物体表面,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物体表面反射空间内的散斑图样提取物体的微振动频率。采用激光散斑图像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长焦镜头对远程散斑图像进行适当散焦处理,然后提取视频散斑图像间互相关系数峰值点与原点之间的矢量大小来获取散斑的变化信息,同时对一定宽频率范围内的振动频率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激光散斑远程微振动频率的提取准确度达99.22%。该数据结果为激光散斑应用于远程频率振动检测提供了一定的论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散斑 振动频率远程探测 散焦 互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尾流气泡激光回波偏振压缩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江安 宗思光 马治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对舰船尾流气泡探测是对舰船进行跟踪的一种独特的方法,采用蓝绿激光对尾流气泡探测是可行的。在分析蓝绿激光在海水介质中的衰减特性基础上,提出采用偏振压缩技术对大动态范围的激光回波信号进行压缩,提高对尾流气泡探测的精度和深度。
关键词 尾流气泡 蓝绿激光 后向散射 偏振压缩 舰船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激光引信探测及距离选通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勇 邓甲昊 陈建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92-94,共3页
以鱼雷用激光引信为应用背景,根据激光束在水中的传输特性和常规激光引信的原理结构,确定了水下激光引信的基本结构。为消除水下环境中后向散射光的影响,接收系统采用距离选通接收技术,选通电路采用CPLD芯片来实现,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体... 以鱼雷用激光引信为应用背景,根据激光束在水中的传输特性和常规激光引信的原理结构,确定了水下激光引信的基本结构。为消除水下环境中后向散射光的影响,接收系统采用距离选通接收技术,选通电路采用CPLD芯片来实现,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体积、降低了功耗,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水下激光探测 后向散射 距离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对半主动激光制导中光斑检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海廷 胡鑫 +3 位作者 曾双 李少波 周国家 高志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为分析大气湍流对半主动激光制导中激光光斑检测精度的影响,结合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到达角起伏和光束扩展效应降低接收光斑位置精度的机理。提出一种用于表征大气湍流强度的参数(大气折射率常数)定量... 为分析大气湍流对半主动激光制导中激光光斑检测精度的影响,结合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到达角起伏和光束扩展效应降低接收光斑位置精度的机理。提出一种用于表征大气湍流强度的参数(大气折射率常数)定量测试方法,基于该方法进行了样机测试实验。利用不同天气条件下记录的靶标上光斑图像信息,计算出到达角起伏方差,由此计算出照射距离分别为1 km和4 km时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测试在不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下导引头输出的接收光斑位置坐标数据,并给出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试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和标准偏差。实验结果表明:大气折射率常数越大,光斑检测精度越差;而大气折射率常数不仅与大气湍流强度有关,还与照射距离有关;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激光制导 光斑检测精度 激光束传输 四象限激光探测器 大气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测深海水后向散射包络的频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晓 王华 +1 位作者 齐丽君 掌蕴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机载激光测深海水后向散射雷达方程 ,在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典型参数情况下 ,详细分析了海水衰减系数、海水反照率、飞机高度以及光学接收系统全视场角对海水后向散射频谱的影响。得到了 :当衰减系数C从 0 .2 /m变到 0 .9/m时 ,后向散... 根据机载激光测深海水后向散射雷达方程 ,在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典型参数情况下 ,详细分析了海水衰减系数、海水反照率、飞机高度以及光学接收系统全视场角对海水后向散射频谱的影响。得到了 :当衰减系数C从 0 .2 /m变到 0 .9/m时 ,后向散射包络频谱将展宽2 36MHz ;当海水反照率ω从 0 .1变到 0 .9时 ,后向散射包络频谱将展宽 2 2 0MHz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接收视场角和飞机高度对系统探测到的海水后向散射包络频率无显著影响 ;当最小可探测功率Pb=1.5 6× 10 - 10 W时 ,在典型的实验参数条件下后向散射包络的频率范围为 0 <f<5 .6× 10 8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深仪 海水后向散射 海水水质系数 频率分布 海水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试验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玉宝 王箫鹏 +4 位作者 步志超 王一萌 郭泽勇 熊峰 王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43,共9页
为了保证雷达观测数据的准确性,2017年9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组网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实验,通过采用单部雷达的光电系统标定和基于统计分析策略的多部雷达比对观测标定方法,对组网试验雷达共有的532nm米散射通道进... 为了保证雷达观测数据的准确性,2017年9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组网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实验,通过采用单部雷达的光电系统标定和基于统计分析策略的多部雷达比对观测标定方法,对组网试验雷达共有的532nm米散射通道进行了检查标定。结果表明,标定完成后,532nm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对标准差在1km~2km高度范围从90.8%降低到20.4%,在2km~5km高度范围从244.3%降低到了35.9%,数据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此次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试验,使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差异显著减小,大大地改善了雷达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这将为气溶胶激光雷达组网应用提供很好的硬件质控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气溶胶激光雷达 比对观测标定 统计分析方法 后向散射系数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动激光多普勒尾流探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振中 王培南 +2 位作者 刘继芳 孙艳玲 马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25-3529,共5页
利用差动激光多普勒探测法,研究了能够探测尾流中气泡和湍流分布的光学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模拟尾流场中运动气泡及湍流的后向散射光的多普勒频移谱特性。采用差动相干探测法获得了模拟尾流场的流速,测量值与实际流速误差小于1.5%。实... 利用差动激光多普勒探测法,研究了能够探测尾流中气泡和湍流分布的光学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模拟尾流场中运动气泡及湍流的后向散射光的多普勒频移谱特性。采用差动相干探测法获得了模拟尾流场的流速,测量值与实际流速误差小于1.5%。实验结果表明:相干光束夹角对散射光频移量具有明显影响,散射光多普勒频移量随两相干光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气泡运动引起的频移主要集中在低频端,为一宽带谱;并且频移谱的宽度随气泡数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频谱的这一特征可作为舰船尾流识别的判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检测 激光多普勒技术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机载光电探测与制导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羊毅 丁全心 刘红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14-20,共7页
围绕着空军作战模式从低空攻击向中空和防区外武器精确投放转变,分析了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在目标探测与武器制导中的功能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激光技术的热点研究内容。激光成像与多光谱探测等新技术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将在... 围绕着空军作战模式从低空攻击向中空和防区外武器精确投放转变,分析了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在目标探测与武器制导中的功能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激光技术的热点研究内容。激光成像与多光谱探测等新技术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将在远距离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电探测与制导 目标识别 远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激光制导的双光斑探测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宁 柴金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7-633,共7页
为了消除干扰光斑对四象限激光导引头的影响,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QPD)经典算法用于双光斑探测的特点,即干扰光斑导致探测器接收能量突变,且双光斑能量中心偏离了没有干扰光斑时的目标光斑能量中心,其偏离量δd由双光斑中心距d和双光斑... 为了消除干扰光斑对四象限激光导引头的影响,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QPD)经典算法用于双光斑探测的特点,即干扰光斑导致探测器接收能量突变,且双光斑能量中心偏离了没有干扰光斑时的目标光斑能量中心,其偏离量δd由双光斑中心距d和双光斑能量比k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象限激光制导的双光斑探测新算法,由能量突变判断干扰光斑出现的时刻,通过计算每个波门对应的d和k来确定δd,并对双光斑误差信号修正±δd。为了验证新算法,对双光斑的位置误差输出信号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算法可实现对目标光斑和干扰光斑的识别,并消除干扰光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 激光制导 激光干扰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