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yttrium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Al alloy coatings prepared by laser cladding 被引量:4
1
作者 Cun-shan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NieAl alloy coatings with different Y additions are prepared on 45#medium steel by laser cladding. The influence of Y cont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eAl alloy coatings i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 NieAl alloy coatings with different Y additions are prepared on 45#medium steel by laser cladding. The influence of Y cont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eAl alloy coatings i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Vickers hardness tester, friction wear testing machine, and thermal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dding layer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NiAl dendrites, and the dendrites are gradually refi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Y additions.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l2O3oxide from forming. However, when the atomic percent of Y addition exceeds 1.5%, the extra Y addition will react with O to form Y2O3oxide, even to form Al5Y3O12oxide, depending on the amount of Y added. The Y addition in a range of 1.5e3.5 at.% reduces the hardness and anti-attrition of cladding layer, but improves obviously its wear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 组织和性能 合金涂层 激光熔覆 微观结构 摩擦磨损试验机 X射线衍射 显微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size carbide-reinforced Ni matrix composite prepar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被引量:2
2
作者 Rui Wang Guoliang Zhu +6 位作者 Chao Yang Wei Wang Donghong Wang Anping Dong Da Shu Liang Zhang Baode Sun 《Nano Materials Science》 CAS 2020年第4期316-322,共7页
Thermally stable nano-size ceramic particles are the preferred reinforcements for superalloys as they improve the alloys'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igh-temperature properties.In this work,very dense and crack-... Thermally stable nano-size ceramic particles are the preferred reinforcements for superalloys as they improve the alloys'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igh-temperature properties.In this work,very dense and crack-free carbidereinforced GTD222(nickel-based superalloy)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via 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The distribution of TiC nanoparticles presents a three-dimensional(3D)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SLMed TiC/GTD222 composite.Mechanical testing revealed that the SLMed TiC/GTD222 composite has superior strength(UTS?1320 MPa,YS?1100 MPa)compared to the SLMed GTD222 superalloy.The GTD22 alloy reinforced with carbide nanoparticles’distinctive microstructure and 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GTD222 composite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含量对激光熔覆Fe基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雷声 张海浪 +3 位作者 李侠 胡珊珊 王厚民 胡正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研究WC粉末的添加量对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WC+Fe基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在40Cr钢表面制备WC的质量分数为0、5%、10%、15%的Fe基复合合金熔覆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层的物相进行分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 为研究WC粉末的添加量对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WC+Fe基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在40Cr钢表面制备WC的质量分数为0、5%、10%、15%的Fe基复合合金熔覆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层的物相进行分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自带的能谱仪(EDS)观察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用维氏硬度计分析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WC粉末质量分数为0时,熔覆层的物相主要由α-Fe、Fe_(3)C组成;而添加WC粉末后,熔覆层中出现了Fe_(3)W_(3)C、Fe_(2)W_(2)C等新的硬质相,弥散分布在熔覆层中,可达到提高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损的目的。熔覆层显微组织无气孔、裂纹及其他较明显的组织缺陷。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15%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为1 015.73HV_(0.2),约为基体硬度的3.7倍,此时熔覆层硬度为整组试样中最高。相较于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时的合金涂层,添加质量分数为5%、10%、15%WC颗粒的Fe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磨损失质量分别下降约33.3%、47.9%、60.4%,熔覆层的磨损失质量随着WC含量增加而减少,WC的质量分数为15%时磨损失质量最小,为0.19 mg。当WC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5%时平均摩擦因数最小,为0.405 7。此时熔覆层摩擦因数和磨损失质量均最小,熔覆层耐磨性能最好,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因此,添加适量WC粉末的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40Cr WC+Fe基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Mo-Al-B复合涂层的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华强 尹星贵 +2 位作者 冯进宇 肖易 龚玉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40,共6页
为了改善TC4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出Ti-Mo-Al-B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构,揭示了复合涂层的合成机理,结合其组织特征分析了涂层的硬度分布,并分析了不同载荷下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为了改善TC4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出Ti-Mo-Al-B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构,揭示了复合涂层的合成机理,结合其组织特征分析了涂层的硬度分布,并分析了不同载荷下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复合涂层主要由BCC固溶体基体相、短杆状和颗粒状TiB增强相以及少量α-Ti相组成。涂层的平均硬度为648.69HV,较基体TC4合金(330HV)提升了1.97倍。涂层的磨痕表面平整且犁沟较少,在载荷为30 N时,磨损量相较TC4基体减少了11%,其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合成机理 TC4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销铸钢缺陷的激光熔覆研究
5
作者 刘芳 郭子铭 +1 位作者 尚纯 陆兴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95,119,共5页
以牵引销用铸钢(25号钢)为基体,利用激光熔覆技术熔覆奥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其硬度和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奥氏体不... 以牵引销用铸钢(25号钢)为基体,利用激光熔覆技术熔覆奥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其硬度和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熔覆层由等轴晶、树枝晶和平面晶组成,热影响区由马氏体和索氏体组成。熔覆层树枝晶内为γ相,树枝晶间由γ相和碳化物Cr_(3)C_(2)构成。显微硬度自熔覆层—热影响区—基体,依次递减为310 HV_(0.1)—280 HV_(0.1)—170 HV_(0.1)。25号钢基体为黏着磨损和磨料磨损,熔覆层为磨料磨损;磨损1 h后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是25号钢基体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铸钢 显微组织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Al_(x)CoCrFeNi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于丽莹 王晨 +6 位作者 朱礼龙 张华 黄海亮 阮晶晶 张尚洲 江亮 周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为了研究Al含量对FeCoCrN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多路送粉激光熔覆设备高通量制备Al_(x)CoCrFeNi高熵合金(0≤x≤0.9),通过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计测试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成分和硬... 为了研究Al含量对FeCoCrN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多路送粉激光熔覆设备高通量制备Al_(x)CoCrFeNi高熵合金(0≤x≤0.9),通过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计测试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成分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Al_(x)CoCrFeNi高熵合金由单一FCC相(x≤0.35)转变为FCC+BCC双相结构(0.35<x<0.85),最后转变为单一BCC结构(x≥0.85)。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为柱状枝晶和均匀的等轴枝晶,Al含量增至x=0.5时,枝晶间开始出现明暗交替的调幅分解结构,由无序相A2和有序相B2组成。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Al_(x)CoCrFeNi高熵合金的硬度基本随Al含量增加而增加,Al_(0.9)CoCrFeNi的硬度相较于FeCoNiCr提升了146%。此外,当Al含量达到一定值时(x≥0.6),合金中开始有裂纹出现,裂纹尺寸和密度随Al含量继续增加而增加,这主要与合金凝固区间变宽、在凝固温度附近的黏度值增加导致的热裂纹增加,以及由于脆性的BCC相和σ相含量增加引起的冷裂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高熵合金 Al_(x)CoCrFeNi 相组成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内壁激光熔覆铁基耐磨涂层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超 王成 +2 位作者 王伟 党雷 蒋鲤鸿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3-120,146,共9页
为改善液压支架立柱内壁的磨损性能,以3种不同Ni含量的铁基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某液压支架立柱内壁分别制备了X1,X2,X33种铁基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三维共聚焦表面形貌仪、万能试验机、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其显... 为改善液压支架立柱内壁的磨损性能,以3种不同Ni含量的铁基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某液压支架立柱内壁分别制备了X1,X2,X33种铁基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三维共聚焦表面形貌仪、万能试验机、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涂层组织均致密均匀,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主要由BCC结构α-Fe和(Fe-Cr)固溶体组成,其中X2与X3熔覆层有(Fe-Cr-Ni)相形成;3种涂层中X1的抗拉强度为563 MPa,X2的抗拉强度为597 MPa,X3的抗拉强度为470 MPa,X2的抗拉强度最高;3种涂层磨损率均小于基体,其中基体的磨损率约为X2涂层磨损率的8倍左右,基体的磨损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Fe基涂层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MoSi_(2)颗粒增强Co基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泽芬 梁泽忠 +2 位作者 张继林 牛玉艳 梁补女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8-92,156,共6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等方法研究了MoSi_(2)的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i_(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显微组织柱状晶向等轴晶和平面树枝晶转变,且具有细化组织的效果;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也随着提高。当MoSi_(2)的含量为40%时,MoSi_(2)/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1455HV_(0.2),磨损率为6.9×10^(-5) mm^(3)/(N·m);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硬质相(Cr_(5)Si_(3)、MoSi_(2)、Mo_(5)Si_(3)和Co_(2)Mo_(3))和(Fe、Cr、Co)Si_(2)新型固溶体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MoSi_(2)增强Co基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发生转变,即由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塑性变形的协同作用转变为黏着磨损、脆性微断裂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oSi_(2)/Co基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备Ti-6Al-4V/TiC金属陶瓷熔覆层组织与性能强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战争 任维彬 +1 位作者 方世源 王玉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2,共10页
Ti-6Al-4V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韧性、耐蚀性以及可焊性,在航空航天以及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硬度以及耐磨性不高等性能短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摩擦磨损工况下的服役寿命。本研究基于激光熔覆优化工艺方法,增材... Ti-6Al-4V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韧性、耐蚀性以及可焊性,在航空航天以及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硬度以及耐磨性不高等性能短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摩擦磨损工况下的服役寿命。本研究基于激光熔覆优化工艺方法,增材制备具有TiC添加相的Ti-6Al-4V合金同质金属陶瓷熔覆层,表征并验证TiC增强相对熔覆层组织以及基本力学性能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物相包括α-Ti,β-Ti以及TiC,其中TiC在熔覆层内过饱和析出,且受熔覆层不同位置过冷度差异影响,析出的TiC在熔覆层顶部以细小的颗粒状为主,而在熔覆层中部则主要呈树枝及花瓣状析出,熔覆层底部新增了麦穗状的析出形状,而稀释区则未见明显TiC析出。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为530HV0.5,较基体提升了61%;在35 N载荷下,熔覆层平均摩擦因数为0.3583,较基体降低了11%,体积磨损率约为基材的87%,磨损形式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 TIC 熔覆层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WC/CoCrFeNiMo复合涂层的组织与耐磨耐蚀性能
10
作者 张小锋 吕品正 +4 位作者 罗建科 衡鑫 魏佳贵 席晓晨 贾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不同WC含量的WC/CoCrFeNiMo高熵合金复合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耐磨性能,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 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不同WC含量的WC/CoCrFeNiMo高熵合金复合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耐磨性能,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高熵合金复合涂层主要由FCC相、σ相和少量的WC、W_(2)C、Co_(4)W_(2)C相组成;随W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涂层的硬度上升,平均显微硬度最高可达430.7HV_(0.3),比未添加WC的纯高熵合金涂层提升了42.4%;在15 N载荷下,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WC增强颗粒的复合涂层耐磨性最优,其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随少量的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当WC的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涂层具有最高的自腐蚀电位、最小的自腐蚀电流、最大的Nyquist图曲率半径和低频区阻抗模、最宽的相位角曲线峰,表明涂层的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高熵合金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2024Al复合材料热挤压对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韩瑞 李晓鹏 +2 位作者 彭勇 闫德俊 王克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4-2064,共11页
采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替代铝合金制造舰船船体或装甲车体,是解决当前舰船、装甲机动性和防护性二元矛盾的潜在途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供货渠道不同,此材料存在不同的状态,这对材料焊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不同供货状态的SiC... 采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替代铝合金制造舰船船体或装甲车体,是解决当前舰船、装甲机动性和防护性二元矛盾的潜在途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供货渠道不同,此材料存在不同的状态,这对材料焊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不同供货状态的SiC_(p)/2024Al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焊接,对比热挤压前后材料的焊缝成形情况,分析热挤压工艺对焊缝成形以及焊缝接头的物相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通过显微硬度,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并确定其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热压烧结的SiC_(p)/2024Al复合材料激光焊缝中存在大量的气孔缺陷,接头的最高抗拉强度为76 MPa,仅达到母材强度的28%,焊接后材料强度下降严重;采用热挤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焊接,焊缝完整,无气孔缺陷,接头没有出现明显的低硬度区域,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124 MPa,相比于热挤压前的材料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上升60%;相较于热压烧结的材料,热挤压后的材料焊接性明显增强,接头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铝基复合材料 SIC 热挤压 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激光熔覆纯铜覆层的组织及性能
12
作者 宁晨红 高硕洪 +5 位作者 郑江鹏 王枭 杨军红 苏允海 刘敏 闫星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0-226,共7页
纯铜材料对红外波段的激光吸收率较低,难以进行传统红外激光熔覆,因此限制了纯铜材料在表面防护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蓝光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纯铜涂层,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验证获得了其制备工艺参数。随后对纯铜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显... 纯铜材料对红外波段的激光吸收率较低,难以进行传统红外激光熔覆,因此限制了纯铜材料在表面防护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蓝光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纯铜涂层,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验证获得了其制备工艺参数。随后对纯铜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XRD和EDS研究了蓝光激光熔覆制备的纯铜涂层的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蓝光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纯铜材料具有较大的工艺窗口,可获得成形良好的熔覆层。蓝光激光熔覆后,熔覆界面处出现了明显的金属间化合物相NiCu_(4)以及FeCu_(4)。纯铜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小于基体材料,并且在结合界面存在明显的硬度变化过渡区域,因此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稀释区较大。在室温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熔覆层的磨损行为以粘着磨损为主,磨粒磨损为辅,并且存在明显的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蓝光激光 纯铜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金属熔覆搭接率对Ni60A熔覆层显微组织影响
13
作者 詹欢 李涛 +1 位作者 邓林辉 石非凡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在45钢基体上熔覆Ni60A材料来制作镍基合金涂层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熔覆层内部显微组织、物相成分及显微硬度随着搭接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搭接率以满足性能要求.结果表明,在搭接率为20%、30%、40%及50%时... 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在45钢基体上熔覆Ni60A材料来制作镍基合金涂层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熔覆层内部显微组织、物相成分及显微硬度随着搭接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搭接率以满足性能要求.结果表明,在搭接率为20%、30%、40%及50%时,随着搭接率的增大,熔覆层搭接区底部组织晶粒逐渐增大,中上部组织晶粒逐渐减小;熔覆层主要物相为γ-Ni固溶体相,还有大量的铬硼化物、碳化物等硬质强化相,并且当搭接率从20%逐渐增大到30%时,主要物相成分逐渐增多,搭接率从30%增大到50%时主要物相成分有所减少;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大致与物相成分变化规律相同,同样是在搭接率从20%增大到30%时逐渐增大,在搭接率为20%时显微硬度最低,在搭接率为30%时显微硬度最大,为700 HV,随后当搭接率增大到50%时显微硬度降低至665 HV.根据熔覆层的性能要求,显微硬度要高,组织晶粒要细小均匀,在仅考虑搭接率的变化时,综合分析显微组织、物相成分及性能,选择30%搭接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60A 多道搭接 物相成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表面WC/Ni-MoS_(2)钛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14
作者 操慧珺 李韦承 +2 位作者 张天刚 张宏伟 张志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9-206,共8页
拟在TC4表面合成Ti-S系自润滑耐磨熔覆层,并探究WC添加对涂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TC4+Ni-MoS_(2)+xWC(x=5%、10%和15%)钛基材料体系,通过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完成了涂层制备。研究表明,增加WC含量不利于改善涂层成形质量,但W... 拟在TC4表面合成Ti-S系自润滑耐磨熔覆层,并探究WC添加对涂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TC4+Ni-MoS_(2)+xWC(x=5%、10%和15%)钛基材料体系,通过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完成了涂层制备。研究表明,增加WC含量不利于改善涂层成形质量,但WC添加量变化并未影响涂层析出相种类,三种涂层均包括TiC、Ti_(2)Ni、Ti_(2)S和β-Ti基体;随着WC含量增大,TiC分布数量增多,粒径增大,生长形态由类球状逐渐演变为花瓣状;润滑相MoS_(2)未能在涂层中得到保留,其完全溶解后在钛基熔池体系下合成了与润滑相TiS等形态相似的条状相Ti_(2)S。三种WC含量的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均高于TC4基材,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但减摩性能均不低于TC4基材,说明原位Ti_(2)S相不具备自润滑功能;WC含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大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引起了涂层磨损面质量下降,摩擦系数波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C4 Ti_(2)S 微观组织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激光熔覆制备M2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景诗 葛成杰 +3 位作者 张勤号 任潞 陈秀勇 所新坤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52-161,207,共11页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工程技术,具有快速加工、精密控制、热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表面的涂层制备。为了研究熔覆速度对M2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M2涂层。利用扫描...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工程技术,具有快速加工、精密控制、热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表面的涂层制备。为了研究熔覆速度对M2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M2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摩擦磨损仪、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熔覆速度为1.2 m/min时,涂层与基体结合无缝隙,显微硬度为757.1 HV,摩擦系数为0.448,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为1.98×10^(-6)A/cm^(2);随着熔覆速度的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处出现缝隙,晶粒减小,稀释率减小,硬度增大,摩擦系数减小;当熔覆速度为40.0 m/min时,涂层与基体结合处出现较大裂纹,此时晶粒等效平均直径为1.76μm,稀释率为6.8%,平均显微硬度828.1 HV,平均摩擦系数为0.345,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为1.26×10^(-7)A/cm^(2)。熔覆速度对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的宏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较大。随着熔覆速度的增大,涂层区域出现裂纹。随着熔覆速度的提高,涂层的晶粒等效直径减小,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均提高。各涂层的物相组成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本工作为M2高速钢涂层的制备和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2高速钢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Fe-Al合金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姚文博 刘忱 +1 位作者 商硕 刘常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为提高工程用高强钢的耐蚀性并降低使用材料成本,采用光纤激光器在Q960E高强钢表面以同轴送粉工艺制备Fe-Al合金熔覆层,研究不同扫描速度对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的晶粒形态与元素分布及含量都受到扫描速度的影响.物相主要... 为提高工程用高强钢的耐蚀性并降低使用材料成本,采用光纤激光器在Q960E高强钢表面以同轴送粉工艺制备Fe-Al合金熔覆层,研究不同扫描速度对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的晶粒形态与元素分布及含量都受到扫描速度的影响.物相主要由DO3结构的Fe3Al相和B2结构的FeAl相以共晶形式组成.熔覆层的硬度随扫描速度增加受晶粒细化的影响逐渐提高.3种扫描速度下的熔覆层自腐蚀电位随扫描速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经过极化后的熔覆层表面点蚀坑随扫描速度的增加先由深变浅,后点蚀坑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FE-AL合金 扫描速度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608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董庆 马明明 +1 位作者 廖伟 高明 《机车车辆工艺》 2024年第6期1-5,15,共6页
针对8 mm厚6082铝合金,采用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深入研究不同焊接方式对焊缝成形、气孔率、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面焊接相比,双面焊接形式不利于气孔的逸出,但是双面焊可以通过细化焊缝晶粒提升焊缝力学性能... 针对8 mm厚6082铝合金,采用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深入研究不同焊接方式对焊缝成形、气孔率、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面焊接相比,双面焊接形式不利于气孔的逸出,但是双面焊可以通过细化焊缝晶粒提升焊缝力学性能。在焊缝中心区域,金相组织以等轴晶为主,沿板厚方向向下,等轴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相较于焊缝上部区域的电弧作用区,在焊缝底部的激光作用区等轴晶晶粒尺寸减小了58%。与单面焊相比,焊缝等轴晶晶粒尺寸降低了31%,接头抗拉强度提升了7.1%,延伸率提升了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6082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辅助激光熔覆制备Ni60CuMoW复合涂层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洪喜 纪升伟 +2 位作者 蒋业华 张晓伟 王传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01-2905,共5页
采用磁场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Ni60CuMoW复合涂层,借助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对涂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和物相分析,利用维氏硬度计测试了复合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磨... 采用磁场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Ni60CuMoW复合涂层,借助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对涂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和物相分析,利用维氏硬度计测试了复合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γ-Ni,Cu)固溶体、硅化物和硼化物组成,Cr3Si晶粒细化且均匀致密;磁场辅助作用下,激光熔覆涂层平均显微硬度达到913HV0.5,为无磁场辅助涂层的1.5倍,磨损失重仅为无磁场涂层的36%,自腐蚀电位上升了100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70%,耐磨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磁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曾维华 刘洪喜 +2 位作者 王传琦 张晓伟 蒋业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29,共6页
利用6kW横流CO2激光器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单道Ni25WC35合金粉末熔覆。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Fe,Ni)固溶体和WC原位自生成的W2C组成,同... 利用6kW横流CO2激光器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单道Ni25WC35合金粉末熔覆。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Fe,Ni)固溶体和WC原位自生成的W2C组成,同时含有CrNiFeC,Cu3.8Ni化合物和FeW3C,Ni2Si,Fe3Ni3B等硬质相。光学显微观察显示熔覆层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在5.0%NaCl饱和溶液中电化学腐蚀测量分析结果得出,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降低;随着扫描速率增加,耐腐蚀性能先增加,后降低。最高自腐蚀电位为-554.70mV,最低腐蚀电流密度为0.55μA.cm-2。综合得出,Р=3.0kW,ν=500mm.min-1的试样熔覆层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涂层 不锈钢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53
20
作者 黄瑞芬 罗建民 王春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综述了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和金属陶瓷等激光熔覆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工艺参数,分析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熔覆层 工艺参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