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研制番茄育苗基质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燕萍 郑雪芳 +2 位作者 陈梅春 刘波 王阶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了实现废弃资源的资源化利用,使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研制番茄育苗基质,选取使用1年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提取其浸提液并稀释成不同浓度,以番茄种子萌发情况为指标,筛选基质中垫料适宜添加量,并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确定基础基质配方... 为了实现废弃资源的资源化利用,使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研制番茄育苗基质,选取使用1年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提取其浸提液并稀释成不同浓度,以番茄种子萌发情况为指标,筛选基质中垫料适宜添加量,并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确定基础基质配方,进一步优化N、P、K用量,最终确定番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研制番茄育苗基质的配方为垫料︰椰糠=3︰7(体积比),N用量0.3 kg·m^(−3)、P用量0.2 kg·m^(−3)、K用量0.1 kg·m^(−3);用该基质进行番茄育苗,出苗率达98%,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均显著优于市售草炭基质(对照);所繁育的幼苗移栽田间种植,其田间番茄苗的株高和挂果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番茄育苗基质的研制可实现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不同腐熟程度垫料主要理化特性 被引量:25
2
作者 蓝江林 宋泽琼 +3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黄素芳 林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132-1136,共5页
通过持续采样,分析不同使用时间和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使用时间垫料各理化性质变化显著。使用5~16个月的垫料,吸水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pH值、含水量、电导率、盐度、有机质和氮磷钾总量不断升高... 通过持续采样,分析不同使用时间和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使用时间垫料各理化性质变化显著。使用5~16个月的垫料,吸水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pH值、含水量、电导率、盐度、有机质和氮磷钾总量不断升高,与使用5个月时差异显著(P〈O.05)。垫料有机质的含量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使用5、7、9和16个月垫料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为59.72%、49.34%、44.94%和38.41%,含量变化差异显著。全氮的含量随着垫料发酵的进行逐渐减少,全磷和全钾的含量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腐熟程度 理化特性 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发酵床垫料不同时期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宦海琳 顾洪如 +4 位作者 张霞 潘孝青 杨杰 丁成龙 徐小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27-34,共8页
该研究以短、长期养猪发酵床垫料为对象,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垫料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垫料碳氮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优势菌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漠河杆菌属和梭... 该研究以短、长期养猪发酵床垫料为对象,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垫料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垫料碳氮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优势菌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漠河杆菌属和梭菌属是垫料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物种。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主成分分(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析的结果表明:养殖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酵床垫料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的细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由21.3%、1.64%分别提高到28.4%和4.34%;在属水平上,甲基暖菌属、甲基杆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分枝杆菌属、红球菌属、副球菌属等11个物种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甲基暖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的相对丰度由0.405%、0.570%分别提高到2.862%、2.190%;假单孢菌属、嗜冷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黄杆菌属等7个物种显著降低,假单孢菌属、嗜冷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由2.51%、2.13%分别下降到0.93%、0.18%。硝态氮的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降低。Mantel test分析的结果表明:垫料细菌群落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r=0.333,P=0.042)。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动细菌属、假单胞菌属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正相关,Gelidibacter、嗜冷杆菌属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垫料纤维素是影响微生物发酵床细菌群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可为发酵床初期选择垫料及不同垫料的合理配比,提高粪便原位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微生物 动物 养猪发酵床 碳氮变化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兆龙 刘波 +6 位作者 余文权 黄勤楼 蓝江林 史怀 王群 李永发 章琳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1-735,共5页
为了解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对育肥猪抗病力的影响,将6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杜×长×大"商品猪2 000头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大栏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水泥地板饲养方式进行育肥,其他饲养管... 为了解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对育肥猪抗病力的影响,将6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杜×长×大"商品猪2 000头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大栏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水泥地板饲养方式进行育肥,其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期120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6头猪空腹采集血样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0.86%(P>0.05),丙氨酸转移酶活性降低33.8%(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39.8%(P<0.01),总胆固醇含量增加9.4%(P<0.05),总胆红素增加36.4%(P>0.05),血糖降低41.4%(P<0.01);IgA(g·L-1)含量增加34.05%(P<0.01),IgG(g·L-1)含量提高21.6%(P<0.01),IgM(g·L-1)含量提高17.3%(P<0.05);猪瘟抗体效价比对照组增加37%(P<0.05)。结果表明大栏微生物发酵床饲养方式,可以改善猪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降低猪的应激,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栏 发酵床 育肥猪 血液生化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兴征 刘宝庆 +2 位作者 葛成冉 刘晨峰 高振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为探索发酵床清出垫料还田利用的环境安全性,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集新投入使用1个月、26个月的生物发酵床垫料,进行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等营养成分和Cu、Zn、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垫料间的同一... 为探索发酵床清出垫料还田利用的环境安全性,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集新投入使用1个月、26个月的生物发酵床垫料,进行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等营养成分和Cu、Zn、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垫料间的同一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将清出垫料中平均总氮、总磷和总钾成分含量分别为1.75%、2.47%和1.35%,比新使用垫料分别提高0.44、1.09和0.62百分点(P<0.01)。有机质含量,将清出垫料(40.05%)比新使用垫料(37.55%)高2.5百分点(P<0.05)。将清出垫料中Cu(1.712mg/kg)、Zn(2.906mg/kg)元素含量分别比新使用垫料高116%和110%(P<0.01),Cr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26个月的垫料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满足相关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可直接作为有机肥还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生物发酵床 有机质 营养成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郑雪芳 刘波 +3 位作者 朱育菁 王阶平 陈倩倩 魏云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4-812,共9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发酵床大栏养猪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从发酵床的5个区域(A、B、C、D、E)和3个层次(表层、中间层和底层)采集垫料样品,利用Sherlock MIS 4.5系统分析各样品的PLF... 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发酵床大栏养猪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从发酵床的5个区域(A、B、C、D、E)和3个层次(表层、中间层和底层)采集垫料样品,利用Sherlock MIS 4.5系统分析各样品的PLFA。结果表明,15:00、17:00、a15:0等7种PLFA在各样品中均有分布,为完全分布型,而a12:0和17:1 w6分别只在A区和B区分布,为不完全分布型。指示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细菌(G+)、革兰氏阴性细菌(G-)的PLFA及总PLFA在D区表层分布量最大。在各垫料中,PLFA分布量均表现为细菌>真菌>放线菌。A区各层次的真菌/细菌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而G+/G-比值则显著低于其他区域(P<0.05)。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垫料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值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当兰氏距离为117.1时,可将各样品聚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含A区的垫料,其特征是指示不同微生物的PLFA种类少和含量低;类群Ⅱ包含其他4个区域的垫料。当兰氏距离为23.4时,B区和D区各层次样本聚在同一亚类群中,其PLFA种类多、含量高,而C区和E区各层次样本聚在另一亚类群中,其PLFA含量中等。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基本能将发酵床不同空间垫料样本区分出来,其中A区单独归在一类群,D区和B区归在一类群,C区和E区归在一类群,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综上,发酵床大栏养猪不同空间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不同,A区微生物种类少、含量低,而B区和D区微生物种类多、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大栏养猪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泽琼 蓝江林 +1 位作者 刘波 林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采用"盐梯度悬浮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床垫料的悬浮率,根据垫料表观确定其发酵程度级别,可将30个样品分为4级:一级发酵程度浅;二级发酵程度中等;三级发酵程度深;四级发酵程度很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垫料发酵指... 采用"盐梯度悬浮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床垫料的悬浮率,根据垫料表观确定其发酵程度级别,可将30个样品分为4级:一级发酵程度浅;二级发酵程度中等;三级发酵程度深;四级发酵程度很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垫料发酵指数方程为Y=3.9932-0.0046 X1+0.0531 X2-0.0484 X3-0.0083 X4-0.0179 X5-0.0404 X6,判别的相关系数高达94.20%。结果表明:使用该方程测定未知垫料的发酵指数,能快速、准确地判定未知垫料的发酵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垫料 悬浮率 发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高温阶段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波 潘志针 +4 位作者 朱育菁 陈峥 许炼 林营志 史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8-1103,共6页
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 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发酵床养猪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对育肥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兆龙 刘波 +1 位作者 蓝江林 史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20-724,共5页
以2 000头胎次相近、60日龄左右的"杜×长×大"商品猪,分别在水泥地面猪舍(对照组)和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试验组)中饲喂120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对照组各选取1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质。结果表明:大栏微生物发酵... 以2 000头胎次相近、60日龄左右的"杜×长×大"商品猪,分别在水泥地面猪舍(对照组)和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试验组)中饲喂120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对照组各选取1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质。结果表明: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饲养的肉猪背膘厚比对照组高2.2%(P<0.05),眼肌面积比对照组多5.5%(P<0.05),差异显著;肉色得分,大栏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饲养的肉猪比传统猪舍饲养的肉猪高18.21%(P<0.01),大理石样纹(肌间脂肪)比对照组高39.11%(P<0.01),嫩度比对照组高17.06%(P<0.01),差异极显著;肉质中氨基酸总量有差异,但不显著,赖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比传统水泥地板猪舍饲养肉猪提高了3.27%和15.7%,差异显著,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发酵床养猪可以显著提高猪肉的嫩度,改善猪肉的风味,对肉色、部分氨基酸等肉品质指标及安全性能指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育肥猪 肉品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垫料主要病原菌空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4 位作者 王阶平 刘国红 车建美 陈峥 唐建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了揭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病原菌的空间分布特点,本研究对浸水垫料和不同发酵等级的垫料进行致病菌毒素基因的克隆,分析垫料中致病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发酵床垫料中大肠杆菌是普遍存在的微生物,链球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布也比... 为了揭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病原菌的空间分布特点,本研究对浸水垫料和不同发酵等级的垫料进行致病菌毒素基因的克隆,分析垫料中致病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发酵床垫料中大肠杆菌是普遍存在的微生物,链球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布也比较广泛。魏氏杆菌在发酵等级为ⅱ,ⅲ的垫料中含量低,在发酵等级为ⅰ和ⅳ的垫料分布较多,而在管理不善的浸水垫料中普遍存在。同样,副猪嗜血杆菌在发酵等级ⅲ的垫料中未见到,在ⅱ和ⅳ的垫料中较低,而在管理不善垫料中广泛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发酵程度为ⅰ和ⅳ的垫料中未检测到,在ⅱ,ⅲ的垫料分布较少,而在管理不善垫料中广泛存在。沙门氏菌和丹毒杆菌在发酵床垫料中都未检测到。通过对发酵床病原菌分布的聚类分析,将病原菌分为三种类型:低频种类、中频种类和高频种类;将不同位置的发酵床垫料分为三种类型:致病菌种类少、种类中等和种类多样的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垫料 致病菌 毒素基因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猪场污水的新型发酵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艳华 纪佳雨 +3 位作者 漆招 蔡鹏 印遇龙 许道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4,共6页
旨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一种用于猪场污水处理的新型发酵床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别对发酵床表层、中层、深层细菌的16SrDNA和真菌的IT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各层次发酵床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细菌平均每层获得OTUs36899... 旨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一种用于猪场污水处理的新型发酵床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别对发酵床表层、中层、深层细菌的16SrDNA和真菌的ITS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各层次发酵床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细菌平均每层获得OTUs36899.33个,真菌平均每层获得OTUs37129.33个。物种分类的结果显示,细菌隶属于24门43纲95目197科390属529种,其中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5.96%和28.79%。真菌隶属于4门6纲11目15科18属,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柄孢壳属(Zopfiell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59.18%和62.34%。发酵床中层的微生物多样性远高于表层和深层,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远高于真菌。研究表明在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相似性、优势菌群均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猪场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波 李兆龙 +6 位作者 唐建阳 黄勤楼 郑回勇 蓝江林 史怀 翁伯琦 余文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051-1057,共7页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1)...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1)建立了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为y= 0.7589x-19.883(P^2= 0.9937),(2)建立了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为y= 1.0395x^0.5051(P^2= 0.8854),(3)建立了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为y= 0.0235x-0.3343(P^2= 0.9917),(4)建立了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为y= 0.022x + 0.4278(P^2= 0.988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60~77日龄生长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观察,可以看出在60~6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低于理论值,表明发酵床养殖初期,猪还有个适应过程,到了70~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高于理论值,表明猪已适应发酵床养殖,特别在75 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提高21%,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从发酵床养猪发生的病害看,整体发病情况比较低,各种病害的发病率不超过10%,治疗的难度也不大,只要加强垫料管理,注意喂食,保障水质干净,许多的病害可以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大栏养殖 猪群生长模型 猪群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使用后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蓝江林 刘波 +2 位作者 吴小彬 陈峥 史怀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了筛选更多可用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的材料,以谷壳/锯糠垫料和椰糠垫料为研究对象,分析饲养了保育猪12个月后不同垫料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饲养保育猪12个月后,2种垫料腐熟程度均较低,椰糠垫料的... 为了筛选更多可用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的材料,以谷壳/锯糠垫料和椰糠垫料为研究对象,分析饲养了保育猪12个月后不同垫料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饲养保育猪12个月后,2种垫料腐熟程度均较低,椰糠垫料的有机质、腐植酸、胡敏酸、富啡酸、全氮和全钾(K_(2)O)的含量均高于谷壳/锯糠垫料。椰糠垫料可培养微生物含量为0.15×10^(7) cfu·g^(-1),显著低于谷壳/锯糠垫料(3.60×10^(7) cfu·g^(-1)),未检测到沙门氏菌。2种垫料检测挥发性物质(匹配度≥90)种类少,含量低;其中椰糠垫料的挥发性物质2种,分别为1,4二氯苯(3.91%)和D樟脑(1.667%);谷壳/锯糠垫料中的挥发性物质3种,分别为1,3二氯苯(3.65%)、左旋樟脑(1.36%)和B柏木烯(0.66%)。2种垫料使用12个月后均可作为良好的腐殖酸原料(NY/T1106-20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或有机肥原料(NY/T525-2021《有机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 异质性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育肥猪群管理隔离栏结构设计
14
作者 刘波 唐建阳 +2 位作者 蓝江林 史怀 李兆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单栏同期养殖育肥猪1 500头,因猪群过大,管理难度很大。由于猪个体大小、健康、抗病、竞争能力的不同,取食、饮水、运动、睡卧、争斗等行为难以观察,无法分类管理,造成小猪更弱,弱猪更不健康,病猪漏治,... 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单栏同期养殖育肥猪1 500头,因猪群过大,管理难度很大。由于猪个体大小、健康、抗病、竞争能力的不同,取食、饮水、运动、睡卧、争斗等行为难以观察,无法分类管理,造成小猪更弱,弱猪更不健康,病猪漏治,引起猪群体管理的缺位。作者设计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育肥猪群管理隔离栏结构,提出猪群渐进分栏管理方法,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猪群管理隔离栏分成8个区域,其中位于微生物发酵床的两侧4栏作为隔离栏,主要功能是用于隔离病、弱、小、差的猪。主体栏分割为4个渐进隔栏,分别隔离大小不同的育肥猪。在管理上,利用渐进隔栏对不同类型的猪进行分类管理,将大小相同的猪归到同一栏,将病、弱、小、差的猪归到隔离栏,动态地管理不同类型的猪。待育肥猪长至75kg左右,猪群的健康状态稳定,可以打开所有的栏门,让各栏贯通,猪群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利用这一方法,可提高病猪的治疗能力,促进弱猪的康复能力,提升同期猪群的管理水平,为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健康运行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系统 育肥猪群管理 渐进分栏法养猪 隔离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好型生猪养殖集成技术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伞洪玖 张启祥 +2 位作者 陈恩秋 王雪姿 王金川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试验根据猪舍结构形式不同,分别设计试验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对照组D,结合快速育肥猪技术、母猪繁育技术、猪疾病防控技术,对繁育母猪和育肥猪分别进行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A的繁育母猪生产水平和育肥猪生产性能都... 本试验根据猪舍结构形式不同,分别设计试验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对照组D,结合快速育肥猪技术、母猪繁育技术、猪疾病防控技术,对繁育母猪和育肥猪分别进行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A的繁育母猪生产水平和育肥猪生产性能都明显高于对照组B、C、D,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试验组A,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异极显著(P<0.01)。为此大力推广友好型生猪养殖集成技术,是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友好型生猪生产的有效途径,对养猪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好型 生猪养殖 塑料大棚 生物发酵床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俸祥仁 崔艳莉 +4 位作者 姜源明 赵武 蒋爱国 黄连丽 胡昌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01-103,109,共4页
结合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点,根据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专门设计一种新的通用型无臭、无污染养猪技术——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将其与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进行对比,指标包括猪舍造价、垫料... 结合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点,根据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专门设计一种新的通用型无臭、无污染养猪技术——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将其与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进行对比,指标包括猪舍造价、垫料用量和成本、发病率、出栏率、耗水电量、日增重、料肉比以及猪舍有害气体(H2S、NH3)的含量等,结果表明,该养猪法既能解决水泥地面养猪和传统发酵床养猪的缺点,又可达到生态养猪效果,是养猪业发展低碳、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零排放 生态养猪 养猪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