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term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scale underground plant of Xiangjiaba hydro-power st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卫亚 聂卫平 +3 位作者 周先齐 石崇 王伟 冯树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511-520,共10页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supporting time and long-term stability index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in the underground plant of Xiangjiaba hydro-power sta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heological theory. Firs...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supporting time and long-term stability index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in the underground plant of Xiangjiaba hydro-power sta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heological theory. Firstly,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each rock group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secondly,the rheolog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for the cavern in stepped excavation without supporting were made; finally,the optimal time for support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 in a typical section was obtained while the creep rate and displacement after each excavation step has satisfied the criterion of the optimal supporting time. Excavation was repeated when the optimal time for supporting was identified,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creep time and the maximum creep de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 wer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terion of long-term stability index.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supporting time of the characteristic point in the underground plant of Xiangjiaba hydro-power station is 5-8 d,the long-term stability time of the typical section is 126 d,and the corresponding largest creep deformation is 24.30 mm. While the cavern is supported,the cavern deformation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stress state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re remarkab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underground plant rheological mechanics optimal supporting time maximum creep deformation long-termstability long-term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渣颗粒影响下盐穴储气库变形破坏热力耦合分析
2
作者 张华宾 余豪毅 +2 位作者 王来贵 完颜祺琪 冉莉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50,共14页
盐穴储气库注采气时腔内气体质量、压力和温度不断变化,动态内边界条件对围岩的影响较大,围岩局部可能产生大的变形和破坏,可威胁到盐穴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考虑温度、流体以及沉渣对围岩力学作用机制的不同,基于热力耦合和FLAC... 盐穴储气库注采气时腔内气体质量、压力和温度不断变化,动态内边界条件对围岩的影响较大,围岩局部可能产生大的变形和破坏,可威胁到盐穴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考虑温度、流体以及沉渣对围岩力学作用机制的不同,基于热力耦合和FLAC3D-PFC3D耦合方法,对注采气条件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采气和注气的进行,盐腔顶板竖向位移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围岩塑性破坏范围逐渐扩大;②沉渣颗粒对围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效应,距离沉渣颗粒越远的围岩变形和塑性破坏范围越大;③对于采气过程,沉渣颗粒的粒径和初始孔隙率越大,则腔顶围岩竖向位移和腔腰围岩第一主应力的代数值越小,围岩的塑性破坏范围越小;④对于注气过程,沉渣颗粒的粒径和初始孔隙率越大,则腔顶围岩竖向位移的代数值越大,腔腰围岩第一主应力代数值越小,围岩的塑性破坏范围越大。结论认为:①沉渣颗粒细观结构对围岩变形、应力以及塑性破坏区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采用离散元热力耦合方法精细刻画沉渣颗粒体系来评估其对围岩的影响;②沉渣颗粒影响下盐穴储气库变形破坏热力耦合分析,对我国盐穴储气库建设、沉渣利用、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非连续耦合 热力耦合 盐岩储气库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 沉渣 围岩变形和破坏 时间效应 注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的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构型综合分析方法
3
作者 姚齐水 董鹏林 +2 位作者 唐嘉昌 夏艳 邱梓潼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86,共12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构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的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构型综合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的组成与基本功能,获得了满足机构拓扑结构、约束条件的要求,对变形机构运动链进行了分析,...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构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的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构型综合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的组成与基本功能,获得了满足机构拓扑结构、约束条件的要求,对变形机构运动链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符合条件的运动链,并对其进行了数学描述;其次,选择并分析了运动链的拓扑对称性,利用特征数组的方法得到了判别矩阵,对运动链进行了同构判别,从而得到了可行的多种运动链形式;再次,建立了各运动链的拓扑图,通过筛选得到了最终的拓扑图,去掉该拓扑图的各个构件,得到了拓扑变换子图和相对应的邻接矩阵,对拓扑图进行了同构判别,再通过改变机架与移动副的位置得到了满足要求的12种构型,画出了其相应的机构拓扑图和机构简图;最后,考虑了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的整体稳定性,避免了尺寸过大等因素,对大尺度变形机构进行了构型优选,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新构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抽象为图形式,获得了22种构型,可根据机构变形要求的不同,改变优选依据,从而得到符合不同要求的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连续变形机构 图论法 构型综合 同构判别 运动链结构拓扑分析 机构变形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时效处理对热连轧GH4169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田素贵 赵忠刚 +4 位作者 陈礼清 于慧臣 刘洋 包宪宇 刘湘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8,共5页
通过对热连轧GH4169合金进行直接时效处理、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直接时效对热连轧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时效可明显提高热连轧GH4169合金的蠕变抗力,在660℃/700MPa条件下,使合金的蠕变寿命由60h提高到126h,... 通过对热连轧GH4169合金进行直接时效处理、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直接时效对热连轧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时效可明显提高热连轧GH4169合金的蠕变抗力,在660℃/700MPa条件下,使合金的蠕变寿命由60h提高到126h,在试验的温度和应力范围内,测定出该合金在蠕变期间的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别为Qa=559.2kJ/mol和n=17.6。合金在热连轧期间的变形特征是孪晶和位错在孪晶内的双取向滑移,且有较小的晶粒尺寸;经直接时效后,合金中弥散析出的细小γ″相是有效提高合金蠕变寿命的主要原因。在蠕变期间,合金的变形特征是孪晶及位错在基体中滑移;蠕变后期,在与应力轴垂直的晶界处首先出现微裂纹,随蠕变进行,微裂纹沿晶界扩展并发生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GH4169合金 直接时效处理 蠕变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柱状晶组织铜及铜合金的超延展变形行为与塑性提高机制 被引量:25
5
作者 谢建新 王宇 黄海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4-2336,共13页
以本文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高性能连续柱状晶组织纯铜的室温超延展性、热交换用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管材的高塑性以及高弹高导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的室温塑性提升。研究发现,连续柱状晶组织的高取向性、平... 以本文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高性能连续柱状晶组织纯铜的室温超延展性、热交换用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管材的高塑性以及高弹高导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的室温塑性提升。研究发现,连续柱状晶组织的高取向性、平直的低能小角晶界以及在强塑性变形过程中高组分的(001)"软"取向织构及不同于普通多晶组织的动态回复、组织演化特征,是其塑性提升、具有超延展变形能力的主要原因,总结了连续柱状晶组织塑性提高与超延展变形性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为改善材料尤其是脆性材料和难加工材料的室温塑性与可加工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柱状晶组织 室温超延展性 塑性提升 变形机制 织构 晶界 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麻坨滑坡的复杂运动破坏机制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文凯 孟睿 +3 位作者 李坤 陈志超 白慧林 周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2-600,共9页
思南县水麻坨堆积层斜坡受多期强降雨影响,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出现地表开裂、墙体倾斜、地坪及墙体裂缝变形加剧等地质灾害现象,危及大同社区93户509人、房屋556间,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 思南县水麻坨堆积层斜坡受多期强降雨影响,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出现地表开裂、墙体倾斜、地坪及墙体裂缝变形加剧等地质灾害现象,危及大同社区93户509人、房屋556间,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本文在明确滑坡区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对坡体渗流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气象资料,利用SEEP/W模块和FLAC 3D软件继续探究降雨工况下滑坡变形失稳的进程,初步阐述了多期降雨诱发该类推移式堆积层滑坡(H1)及其引发的次生牵引式滑坡(H2)的成因机理。研究成果表明,主滑坡受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诱导开启失稳变形进程,但受制于地形条件,具有分段失稳、渐进破坏等特点。在滑坡长期蠕动变形过程中,多期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浮动变化,刺激滑体蠕变加剧。次级牵引式滑坡由于临空条件受主滑坡控制,其演化进程与主滑坡失稳变形表现出明显关联性和一定滞后性。推移式堆积层主滑坡受地形、地下水和荷载等因素影响,从滑带参数弱化到滑面蠕滑贯通需经历长期过程;而牵引式堆积层次级滑坡是由于关键阻滑体的缺失,导致坡体应力重分布产生的后退式滑动,一般历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成因机制 多期降雨 牵引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速度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唐震 黄茂松 袁聚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3-839,共7页
传统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上限法的变形机构在用于饱和黏土基坑时,往往不符合基坑的真实变形。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构造了饱和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的变形机构和运动许可速度场,变形机构内部的土体作为连... 传统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上限法的变形机构在用于饱和黏土基坑时,往往不符合基坑的真实变形。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构造了饱和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的变形机构和运动许可速度场,变形机构内部的土体作为连续变形体,且在边界处没有明显的破坏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上限法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变形机构更符合实际的基坑变形,而且可以考虑支护结构入土深度对基坑隆起变形的影响。结合算例与工程实例,并与基于Terzaghi机构和Prandtl机构的上限法、多块体上限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抗隆起 上限法 变形机构 连续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压机活动式机架变形与热力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光伟 李艳娜 +2 位作者 花军 陈相宇 林送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8,46,共6页
为研究连续压机机架变形及热力耦合效应对其性能的影响,根据人造板生产热压工艺,确定了高压段机架受载条件;基于CPS型压机机架,设计一种可活动式机架,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分析、求解了活动式机架中主要构件的受载变形情况,确定了活动式机... 为研究连续压机机架变形及热力耦合效应对其性能的影响,根据人造板生产热压工艺,确定了高压段机架受载条件;基于CPS型压机机架,设计一种可活动式机架,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分析、求解了活动式机架中主要构件的受载变形情况,确定了活动式机架立柱与上、下横梁的主要结构尺寸;利用软件建模分析方法,建立了活动式机架结构模型,得出机架温度场与热应力分布状况,分析了热力耦合效应与静载条件下机架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状态。结果表明:热力耦合效应对活动式机架结构变形及其应力、应变状况的影响显著,其不仅会改变机架最大应力与应变的位置,还会显著增大应力与应变的幅值;因此,针对连续压机机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可为连续压机机架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压机 活动式机架 受载变形 热力耦合分析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爆炸冲击下负泊松比超材料防护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放 杨德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78,112,共6页
连续爆炸冲击现象在重大爆炸事故中经常出现,这对防护结构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该研究对负泊松比超材料防护结构在连续爆炸冲击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开展研究。首先,探讨了连续爆炸载荷的特点及作用方式。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海洋... 连续爆炸冲击现象在重大爆炸事故中经常出现,这对防护结构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该研究对负泊松比超材料防护结构在连续爆炸冲击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开展研究。首先,探讨了连续爆炸载荷的特点及作用方式。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海洋平台的负泊松比超材料防爆墙和负泊松比超材料双层横舱壁在连续爆炸冲击下的变形模式和应变分布,揭示了连续爆炸冲击下该类超材料结构的二次变形规律和毁伤机理。研究发现,内爆和外爆连续冲击载荷的作用方式并不相同,负泊松比超材料结构在连续外部及内部爆炸冲击时分别出现了局部坍塌挤压吸能、结构密实化整体弯曲等两种不同变形模式。研究结果可为防护结构连续抗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爆炸冲击 外爆 内爆 负泊松比结构 变形模式 毁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板带钢轧制过程热力模拟试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红波 唐荻 +1 位作者 胡水平 王潇潇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7-181,共5页
研究并开发了适合板带钢轧制过程热模拟的试验设备,讨论了加热系统、变形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与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连续6道次变形过程模拟,变形后试样不仅能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而且还能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 研究并开发了适合板带钢轧制过程热模拟的试验设备,讨论了加热系统、变形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与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连续6道次变形过程模拟,变形后试样不仅能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而且还能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试样平面应变技术能很好地将材料的成分、工艺以及性能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钢轧制 热力模拟 连续6道次变形 大试样平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方法的同心管连续型机器人运动学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红 王涛 +3 位作者 沈越锋 汪旭红 何斌 程黎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一种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同心管连续型机器人运动学算法展开研究,通过几种不同运动学算法比较,在兼顾精度以及计算复杂程度的前提下,选用最小能量法建立其运动学数学模型,并选择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强大的寻优能力对相关能量函数寻求最... 针对一种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同心管连续型机器人运动学算法展开研究,通过几种不同运动学算法比较,在兼顾精度以及计算复杂程度的前提下,选用最小能量法建立其运动学数学模型,并选择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强大的寻优能力对相关能量函数寻求最优解。建立了从驱动空间参数到关节空间所有参数的映射关系,通过坐标变换和参数拟合,得到同心管连续型机器人从基点到末端点空间姿态的表达式。通过运动学算例和三维模型的运动学仿真获得的运动轨迹进行对比验证,说明了算法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管 连续型机器人 最小能量法 粒子群优化方法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Ti-6Al-4V合金的蠕变行为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田素贵 包宪宇 +3 位作者 陈礼清 刘洋 赵忠刚 刘相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6,共7页
采用热处理、蠕变性能测试及位错组态的衍衬分析,研究热连轧Ti-6Al-4V合金的蠕变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低于β相变点的固溶处理,合金的组织结构由高固溶度的等轴α相和网篮组织组成;随着固溶温度提高,网篮组织数量增多;经1000℃... 采用热处理、蠕变性能测试及位错组态的衍衬分析,研究热连轧Ti-6Al-4V合金的蠕变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低于β相变点的固溶处理,合金的组织结构由高固溶度的等轴α相和网篮组织组成;随着固溶温度提高,网篮组织数量增多;经1000℃固溶处理后合金可获得完全网篮组织;与940℃固溶时效合金相比,经1000℃固溶时效合金在420℃、575MPa条件下具有较低的应变速率和较长的蠕变寿命;在试验的温度和应力范围内,计算出该合金的蠕变激活能为249.8kJ/mol;在蠕变期间,热连轧合金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具HCP结构的α相中发生双取向滑移,940℃固溶处理合金的蠕变机制是波浪状<a+c>位错在α相中发生锥面滑移,而经1000℃固溶处理合金的变形机制是(1/2)<111>位错在具BCC结构的β相中发生多系滑移;经1000℃固溶处理合金中所含的高含量富V的β相可提高合金蠕变抗力,这是合金具有较低应变速率和较长蠕变寿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热连轧 固溶处理 蠕变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复态超纯铝大变形组织与强化机理的研究
13
作者 张景玉 许晓静 +1 位作者 阮鸿雁 卢予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1-45,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技术以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回复态(锻造+250℃×24 h热处理)超纯铝在大变形(等通道转角挤压+压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回复态超纯铝的低角度晶界数目占比为99.7%...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技术以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回复态(锻造+250℃×24 h热处理)超纯铝在大变形(等通道转角挤压+压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回复态超纯铝的低角度晶界数目占比为99.7%,后续大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连续再结晶,部分低角度晶界变成大角度晶界,平均角度增大,位错密度基本不变。超纯铝由于其内部钉扎大应变过程中位错因素很少,其不能有效累积位错,进而不能产生位错强化。大变形引入的位错运动到低角度晶界,被其吸收,低角度晶界长大。回复态大变形超纯铝的强化主要是低角度晶界强化、晶格摩擦应力以及高角度晶界强化,其中主要强化是低角度晶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复态超纯铝 大变形 组织演变 强化机理 动态连续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变形量对连续挤压纯铜板带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禹霖 运新兵 +2 位作者 杨俊英 宋宝韫 徐高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1,共5页
针对连续挤压-冷轧铜板带工艺,分析14mm×290mm的纯铜板坯及其冷轧轧制变形量分别为70%、89%(含退火)共4种铜板的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挤出板坯的横纵截面组织均为均匀的等轴晶粒,并存在少量的孪晶。随着轧制变形量的... 针对连续挤压-冷轧铜板带工艺,分析14mm×290mm的纯铜板坯及其冷轧轧制变形量分别为70%、89%(含退火)共4种铜板的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挤出板坯的横纵截面组织均为均匀的等轴晶粒,并存在少量的孪晶。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纵截面开始逐渐形成冷轧纤维流线,而横截面则形成变形织构,组织不均匀。当轧制变形量达到89%时,板的延伸率低于5%,不利于后续精轧。经退火后重新形成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延伸率提高到50%以上。板的抗拉强度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大,塑性降低,铜板产生了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板带 连续挤压 轧制变形量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 被引量:65
15
作者 陈社发 邓起东 +4 位作者 赵小麟 罗志立 刘树根 CJL.Wilson P.Dirks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3-421,共9页
川西前陆盆地是从晚三叠世晚期(须家河期)以来开始发育的,其形成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本区的构造发展经历了伸展裂陷、构造反转和持续推覆3个主要阶段。构造变形的力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北东~... 川西前陆盆地是从晚三叠世晚期(须家河期)以来开始发育的,其形成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本区的构造发展经历了伸展裂陷、构造反转和持续推覆3个主要阶段。构造变形的力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北东~南西向收缩派生的南东向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推覆构造带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膨胀-连续剪切变形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项瑶 卢立伟 +4 位作者 吴木义 马旻 康伟 刘欢 唐伦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118,共8页
采用膨胀-连续剪切变形新技术制备6061铝合金板材,利用有限元模拟探讨6061铝合金挤压变形行为;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拉伸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手段,对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连续剪切变形可协... 采用膨胀-连续剪切变形新技术制备6061铝合金板材,利用有限元模拟探讨6061铝合金挤压变形行为;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拉伸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手段,对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连续剪切变形可协调铝合金变形过程中金属流速的稳定性;剧烈塑性变形使坯料内部产生大且均匀的等效应变,从而诱发连续动态再结晶,且细晶组织取向呈分散分布,可有效细化晶粒及弱化织构;挤压后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较为优良,抗拉强度高达380 MPa,伸长率为21%,断口形态存在大量韧窝,属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膨胀-连续剪切变形 有限元模拟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