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ed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for single-hop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1
作者 徐贵森 谭学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32-1544,共13页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 A novel distributed cognitive radio multichannel medium access protocol withou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divided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into two parts for exchang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system saturation throughput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a three-dimensional multi channel Markov chain model to describe the sate of the cognitive users (CUs) i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was presented.The proposed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mes employed by the basic,RTS/CTS access mechanism adopted in the normal IEEE 802.11.Analyz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two methods,a hybrid access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ystem throughpu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value computed by the model (less than 5%),and the proposed protoco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roughput by borrowing the licensed spectrum.By analyzing the dependence of throughput on system parameters,hybrid mechanism dynamically selecting access mechanism can maintain high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multichannel cognitive radio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aturation throughp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
2
作者 张永棠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1,共7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开放性带来的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C(difference of convex)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在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通信场景下,构建多用户窃听信道模型,推导出CR... 针对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开放性带来的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C(difference of convex)规划的CR-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在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通信场景下,构建多用户窃听信道模型,推导出CR-NOMA系统的安全和速率表达式;并设计基于DC的载波功率分配算法,求解子信道功率分配的最优解,提高系统子载波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基站功率情况下,其安全和速率较OFDMA和NOMA分别提升了35%和10%;在相同安全和速率下,用户数量最大可增加200%.验证了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物理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物理层安全 非正交多址 信息安全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的感知增强认知无线电网络资源分配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飞 吴少聪 +3 位作者 李汀 季薇 梁彦 宋云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部分可用频谱已被用于高速通信服务。这导致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稀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可用频谱的利用率并不高。为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学界提出了基于共享的认知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允许次用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部分可用频谱已被用于高速通信服务。这导致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稀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可用频谱的利用率并不高。为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学界提出了基于共享的认知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允许次用户与主用户共享频谱资源,对于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效率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通信网络存在着低信噪比情况下感知性能低下、严苛干扰条件下性能提升受限等缺点。最近,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被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可以智能调控无线传输环境以满足频谱和能效的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认知无线电感知性能与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IRS辅助的感知增强频谱共享认知无线电网络。针对此网络,建立了次用户和速率最大化优化问题,联合优化次基站波束赋形向量、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感知时间。因存在变量耦合,所构建的优化问题是非凸的,提出一种基于块坐标下降(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的迭代算法以交替优化波束形成和智能反射面相位以及感知时间。以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求解非凸目标和约束函数,并利用半正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解决秩一条件约束,采用一维搜索来寻找最佳感知时间。通过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收敛且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感知性能以及频谱效率有较大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频谱共享 认知无线电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决策在异构认知网络接入中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诗 严洁 +2 位作者 蓝浩 张波 王昕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34,共11页
由于用户体验在当今通信系统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验质量(QoE)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度量标准,它直观地反映了终端用户对无线服务的体验感受。针对智能家居环境中多业务多信道的异构认知无线电网络(Het-CRN)当中的接入与分配... 由于用户体验在当今通信系统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验质量(QoE)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度量标准,它直观地反映了终端用户对无线服务的体验感受。针对智能家居环境中多业务多信道的异构认知无线电网络(Het-CRN)当中的接入与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oE驱动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结合改进的简单加权法(SAW)和层次分析法(AHP),全面评估了用户偏好、业务需求以及影响用户体验的信道参数,以获取不同业务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并进一步计算出综合权重。同时,采用排队论以离散时间马尔科夫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建模,能够有效的对不同用户负载下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的接入与分配算法进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权重法相对于SAW法和AHP法,显著提高了不同业务的用户满意度,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质量。通过结合相对标准偏差对性能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综合权重法吞吐量、时延、拒绝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展现出更高的精密度,更准确地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异构网络 多属性决策 体验质量 网络接入选择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的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设计
5
作者 陶志勇 张鑫诺 +1 位作者 王诗 高党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5-2822,共8页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以SU系统总效用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信道分配,并利用改进Kuhn-Munkras算法结合轮询调度进行求解。为了评估该协议性能,建立了通用的多用户多信道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利用排队理论描述数据包传输过程,并通过马尔可夫稳态求解推导出SU的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提出的化简方法和传统的公平随机分配协议相比,使用TKMA协议在SU系统总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平均队长、拒绝率等指标上都取得了更优的结果,证明了所提协议和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分析 信道分配协议 认知无线电网络模型 Kuhn-Munkras算法 轮询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认知网络中的增强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章艳 李银波 申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0-2000,共11页
在蜂窝认知无线电网络(Cellula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CCRN)中,主用户(Primary User,PU)与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之间缺乏通信,单独依靠传统的频谱感知技术来判断频谱接入机会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KL(Kullback-Le... 在蜂窝认知无线电网络(Cellula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CCRN)中,主用户(Primary User,PU)与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SU)之间缺乏通信,单独依靠传统的频谱感知技术来判断频谱接入机会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KL(Kullback-Leibler)散度与邻居关系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KL-divergence Based Weighted Centroid Localization,KLD-WCL)算法。首先计算未知节点与锚节点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向量的KL散度值,表征两者的邻近程度;其次,提出一种自适应邻居选择算法,针对每一个未知节点自适应地选择最优的邻居锚节点。在采用KLDWCL算法获得SU位置信息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机会性接入授权频段的使能标签设置。所提方案有效减缓了RSS波动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优化了邻居节点选择策略与加权方式。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为CCRN中的SU定位算法提供了更为强健和良好的定位误差性能,能够有效增强蜂窝认知网络对于频谱接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认知无线电网络(CCRN) 频谱接入 加权质心定位 KL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携能认知网络鲁棒传输设计
7
作者 王子宁 黄庶沛 +3 位作者 邵一焓 朱卫平 韩略 林敏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4,共10页
针对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携能认知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的波束成形方案,提高网络的频谱和能量收集效率。在假设用户信道误差范数有界的条件下,建立了以信息接收用户最小可达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满足信息接收... 针对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携能认知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的波束成形方案,提高网络的频谱和能量收集效率。在假设用户信道误差范数有界的条件下,建立了以信息接收用户最小可达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满足信息接收用户和能量接收用户需求、主用户干扰阈值和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针对此非凸问题,提出利用三角不等式、交替方向乘子法和交替优化的迭代算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求解得到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权矢量和智能反射面的无源波束成形矩阵。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相较于随机相位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证明了在携能认知网络中引入智能反射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网络 无线携能 鲁棒波束成形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星空地多用户认知网络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瑞 郭克锋 +2 位作者 朱诗兵 李长青 李可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8-2496,共9页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 卫星通信(SatCom)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无缝覆盖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受地形限制、覆盖范围小等短板,在当前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空中辅助通信由于其在星地网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克服星空地网络(ISATN)中频谱短缺问题,认知无线电(CR)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被用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性能。因此,该文研究了基于NOMA的星空地认知网络(CISATN)的性能,考虑多用户场景,分别得到了主网络和次级网络的中断概率(OP)的准确表达式和高信噪比下的渐进表达式,并给出了这两个网络的分集增益。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关键变量对系统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空地网络 认知无线电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中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权 赵光胜 +1 位作者 王晓东 周兴铭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630,共25页
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最有前景的技术,基于该技术,认知无线电网络采用动态频谱接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授权频段的利用率.然而,动态变化的信道可用性极大地增加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组网的难度.信道交汇旨在... 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最有前景的技术,基于该技术,认知无线电网络采用动态频谱接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授权频段的利用率.然而,动态变化的信道可用性极大地增加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组网的难度.信道交汇旨在为用户通信提供公共传输媒介,是实现无线网络组网的基础.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阐述了信道交汇策略设计面临的挑战以及应考虑的性能指标.提出了信道交汇策略的分类标准和系统模型,根据该分类标准,详细剖析了当前信道交汇策略相关的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的开放性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网络 动态频谱接入 信道交汇 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分配算法 被引量:55
10
作者 王钦辉 叶保留 +3 位作者 田宇 李文中 陆桑璐 陈道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随着新型无线业务的不断发展,频谱供需矛盾日益明显.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 随着新型无线业务的不断发展,频谱供需矛盾日益明显.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技术背景,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分配的关键问题和算法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流频谱分配模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特点,并详细描述了各模型经典分配算法的实现机制.最后,对频谱分配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频谱分配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平 李建武 +1 位作者 冯志勇 张奇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共13页
认知无线网络是一种具有认知过程的网络,通过网络环境的学习分析,对网络状态进行规划、决策和响应。认知无线网络是解决网络容量受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满足了国家对频谱高效利用和异构网络融合的战略需求,作为5G关键技术为未来无线通... 认知无线网络是一种具有认知过程的网络,通过网络环境的学习分析,对网络状态进行规划、决策和响应。认知无线网络是解决网络容量受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满足了国家对频谱高效利用和异构网络融合的战略需求,作为5G关键技术为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指明方向。主要介绍认知无线网络的体系架构、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认知无线网络的验证演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认知流 资源流 网络架构 多域认知 自主决策 自主传输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华 杨健 +2 位作者 程良伦 万频 张伯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45,共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构成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可以减少ISM频段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率。对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从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频谱感...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构成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可以减少ISM频段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率。对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从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频谱感知、频谱决策、频谱共享、频谱迁移、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方面综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认知无线电 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决认知无线电网络模仿主用户攻击问题的方案 被引量:11
13
作者 薛楠 周贤伟 +2 位作者 辛晓瑜 李丹 杨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48,共4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出现的模仿主用户攻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SH匹配技术的解决方案。当主用户网络工作时,主用户基站在要传输的数据上附加用于HASH计算的原始数据,然后将它们发送出去,认知用户先对接收到的那些原始数据做HASH计算,...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出现的模仿主用户攻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SH匹配技术的解决方案。当主用户网络工作时,主用户基站在要传输的数据上附加用于HASH计算的原始数据,然后将它们发送出去,认知用户先对接收到的那些原始数据做HASH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同预先保留的HASH值相比较。如果匹配成功,则证明有主用户出现。方案充分利用HASH函数计算速度快的特点,保证认知用户及时切换频谱,避免干扰主用户正常工作,利用HASH函数单向不可逆的特点保证了方案的安全性。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通过与相关方案比较,该方案具有安全、高效、可行的特点,能有效解决认知用户网络中出现的模仿主用户攻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模仿主用户攻击 网络安全 HA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及频谱分配联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赓 李昀照 +2 位作者 刘威 程文青 杨宗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5-698,共4页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自主切换通信频率,从而对拓扑和路由产生影响。该文针对多跳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场景提出了一种路由与频谱分配的联合策略,在按需路由的过程中完成频谱分配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数据流并存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自主切换通信频率,从而对拓扑和路由产生影响。该文针对多跳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场景提出了一种路由与频谱分配的联合策略,在按需路由的过程中完成频谱分配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数据流并存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该策略较其它路由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低的累积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路由 频谱分配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MAC协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涛 赵明 +2 位作者 李静叶 乐光新 王小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37-1348,共12页
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认知无线电网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这类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是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因为缺乏中心基础设施的支持,MAC协议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媒体接... 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认知无线电网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这类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是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在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中,因为缺乏中心基础设施的支持,MAC协议的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媒体接入控制等传统问题之外,这些挑战还包括如何保证主用户的业务质量,如何有效认知并管理频谱资源等.文中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对一些典型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MAC协议 自组织网络 无线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认知卫星网络频谱分配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敏 敬晓晔 +3 位作者 刘晓锋 刘枫 郭庆 顾学迈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8,共9页
将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分配技术应用到星地一体化网络中,能够实现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的频谱共享,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首先,建立一种星地一体化频谱资源共享模型,分析认知卫星下行链路使用地面网络空闲频谱的场景。然后,对干... 将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分配技术应用到星地一体化网络中,能够实现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的频谱共享,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首先,建立一种星地一体化频谱资源共享模型,分析认知卫星下行链路使用地面网络空闲频谱的场景。然后,对干扰模型和信号模型进行推导及分析。最后,考虑卫星地面终端的不同优先级类型,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频谱分配方案,在保证下行卫星通信总吞吐量的同时,增加高优先级地面终端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一体化 频谱分配 优先级 认知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7
作者 滑楠 曹志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0-918,共9页
在对近期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邻居节点发现、"耳聋"、邻居节点消失、路由发现和跨层设计等5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路由研究中对公共控制... 在对近期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邻居节点发现、"耳聋"、邻居节点消失、路由发现和跨层设计等5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路由研究中对公共控制信道的依赖、路径延时,以及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讨论.最后,从介质、信道、节点和网络等4个方面,对路由研究场景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路由优化方案和路由拓扑算法协议两个方面,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网络 路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楠 梁俊 +3 位作者 张衡阳 王轶 尹译 刘玉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5,共7页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A方式接入信道。通过建立基于频谱感知与具有捕获效应的认知用户信道接入模型,分析认知用户最佳频谱感知时间,推导干扰信号在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性能,并对影响网络吞吐率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信道接入策略能够在不明显降低高负载时卫星网络吞吐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低负载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且干扰信号相干叠加比非相干叠加对网络吞吐率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信道接入 认知无线电 捕获效应 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盟构造博弈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分布式多目标协作感知算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威 班冬松 +2 位作者 管东林 叶锡庆 窦文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协作感知技术可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但网络节点在形成协作感知联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额外开销,联盟内节点总希望用较少的额外能量开销达到较大的吞吐量期望.为此,文中提出了协作感知系统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 协作感知技术可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但网络节点在形成协作感知联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额外开销,联盟内节点总希望用较少的额外能量开销达到较大的吞吐量期望.为此,文中提出了协作感知系统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基于联盟博弈理论为该问题构建了一个不可转移支付的联盟构造博弈模型,在其核心的支付函数的设计中,采用线性加权和的方法同时考虑了节点吞吐量期望和能量消耗两个优化目标.基于该函数,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目标联盟构造算法DMCF,其核心是根据优超算子所定义的联盟的帕累托顺序,循环地对联盟进行合并和分裂操作.此外,还证明了DMCF的收敛性和最终联盟划分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DMCF可有效解决提出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与一种分布式随机联盟构造算法DRCF相比,DMCF总能使节点消耗较少能量却达到相对较大的吞吐量期望.在不同网络规模下,DMCF可获得的节点平均吞吐量期望可提升约7.5%,而节点平均能量消耗却可降低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协作感知 多目标优化 联盟构造博弈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主用户行为的联合路由和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婧 任品毅 +1 位作者 薛少丽 张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190,共8页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主用户行为将导致频谱瞬时变化而影响路由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用户行为的路由和信道联合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呼叫模型对主用户行为建模,并根据动态源路由协议的路由寻找机制,在目的节点等待多个路由...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主用户行为将导致频谱瞬时变化而影响路由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用户行为的路由和信道联合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呼叫模型对主用户行为建模,并根据动态源路由协议的路由寻找机制,在目的节点等待多个路由请求分组后选择受主用户行为影响最小的路由,然后沿着所选定路径的反方向传送路由回复分组并完成信道分配。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中的链路平均持续时间期望与主用户活动概率成反比且具有与网络节点数成正比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比Gymkhana路由方案更高的分组投递率和更低的平均分组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主用户行为 路由 信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