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变量机器学习的CYGNSS有效波高反演模型
1
作者 张云 肖盛 +3 位作者 姜丽菲 孟婉婷 杨树瑚 韩彦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3-1513,共11页
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提供了高质量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数据,能可靠地用于有效波高(SWH)的反演。由于CYGNSS的高动态性,导致接收信号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海况的复杂性使简单模型难以准确反演SWH。为... 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提供了高质量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数据,能可靠地用于有效波高(SWH)的反演。由于CYGNSS的高动态性,导致接收信号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海况的复杂性使简单模型难以准确反演SWH。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变量SWH反演模型,根据海浪的形成机理及对CYGNSS参数与SWH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析选取出相关参数,并设计5参数、9参数和17参数3种训练方案。随后利用随机森林(RF)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反演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将SWH反演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最佳的反演模型是17参数CNN反演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为0.1840 m,相关系数R^(2)=0.9485。与17参数CNN反演模型相比,9参数CNN反演模型减少了24%的训练时间,并且精度损失很小。但9参数反演模型相较17参数反演模型在泛化评估方面表现不佳。因此,为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将风速作为参数添加到17参数反演模型中,得到了17+1参数泛化模型。其中,最佳的泛化模型是17+1参数RF泛化模型,RMSE为0.4971 m,R^(2)=0.5846。有效地证明了所提模型在SWH反演中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高 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星载gnss-R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与TCN-Attention的陆态网络GNSS高程时间序列多尺度预测
2
作者 罗亦泳 占奥文 冯小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1-79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时间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attention mechanism,TCN-Attention)算法的...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时间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attention mechanism,TCN-Attention)算法的多尺度预测模型(简称C-TCN-A),该模型可有效应用于GNSS高程时间序列缺失数据的插补和未来趋势的预测。该模型利用CEEMDAN对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基于TCN-Attention对不同尺度分量进行预测和重构得到预测结果。为验证模型的性能,选取12个观测站进行1 d与5 d预测,并与其他多种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1 d预测中,C-TCN-A的RMSE和MAE分别降低35%~40%和36%~41%,相关系数R提高25%~29%;在5 d预测中,C-TCN-A的RMSE和MAE分别降低20%~26%和20%~28%,相关系数R提高26%~33%。为验证模型的普适性,利用C-TCN-A对陆态网络99个观测站进行1 d与5 d预测。结果表明,RMSE和MAE指标总体上结果较好,误差分布集中,大多数误差小于4 mm;预测精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西北地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高程时间序列 陆态网络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基于PPP与双差网解法的GNSS水汽反演精度分析
3
作者 罗晋 曹云昌 +4 位作者 徐八林 梁宏 周凌昊 王乙竹 梁静舒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4-1045,共12页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 利用中国区域2023年夏季945个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双差网解法与精密单点定位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对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进行了反演,以同址探空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的PWV为参考值,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中国不同气候区域反演PWV的精度及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与PPP解相比,双差解与探空和ERA5资料的PWV的相关性更强,偏差(Bias)频率分布更集中,峰值区概率更高,偏差范围更小。以探空资料获取的RS-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1 mm和1.1 mm,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4 mm和3.1 mm,以ERA5-PWV为参考值时,双差解与PPP解的平均Bias分别为-0.2 mm和0.1 mm,平均RMSE分别为2.7 mm和3.2 mm,双差解的平均RMSE均小于3 mm,这表明双差网解法反演的PWV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GNSS探测水汽的精度总体表现为西部非季风区优于东部季风区,双差解在各气候区域的RMSE都更集中于中位数附近,而PPP解在不同测站多表现出不同的精度水平,在水汽充足且探测精度偏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精度离散程度较大,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双差网解 精密单点定位 大气可降水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位移时序中粗差与阶跃的自动化改正算法
4
作者 吴浩 钟敏 +1 位作者 沈迎春 田嘉翔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位移时序中由于存在粗差和阶跃,导致很难准确提取地壳形变信号,而现有研究阶跃改正往往依赖于先验信息,须人工检验,不利于高精度与自动化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抗泄漏最小二乘...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位移时序中由于存在粗差和阶跃,导致很难准确提取地壳形变信号,而现有研究阶跃改正往往依赖于先验信息,须人工检验,不利于高精度与自动化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抗泄漏最小二乘谱分析(ALLSSA)算法的自动化改正方法:利用LSTM学习GNSS位移时序复杂特征,实现抗阶跃干扰的粗差精准检测与去除;然后通过ALLSSA算法识别并改正位移时序中的阶跃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多个GNSS位移时序粗差和阶跃问题的改正,与轨道与永久阵列中心(SOPAC)经过后处理的位移速率的差异为0.06~0.62 mm/a,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提升19.2%,证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GNSS位移时序的观测精度,还可减少人工干预,能够为高精度GNSS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位移时序 粗差探测 阶跃探测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抗泄漏最小二乘谱分析(ALLSS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高斯赫尔默特模型联合多点GNSS定位方法
5
作者 林海飞 彭友志 +1 位作者 夏玉国 何浩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为降低复杂环境下GNSS定位误差,提出一种联合高精度测站和距离交会精确估计定位点坐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观测方程构建为非线性高斯-赫尔默特模型,针对其中的非线性问题,引入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进行辅助处理。与... 为降低复杂环境下GNSS定位误差,提出一种联合高精度测站和距离交会精确估计定位点坐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观测方程构建为非线性高斯-赫尔默特模型,针对其中的非线性问题,引入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进行辅助处理。与传统线性化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拟合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复杂环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E、N、U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高78.1%、72.8%、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复杂环境 高斯-赫尔模特模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码器神经网络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方法
6
作者 张成枫 倪四道 +2 位作者 张涵 郭爱智 谷旺旺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0,共15页
高频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能够直接获取近场大振幅动态位移,在强震震源反演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震级不高或者震中距较远,台站位移较小时,高频GNSS动态波形信噪比较低,不利于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如... 高频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能够直接获取近场大振幅动态位移,在强震震源反演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震级不高或者震中距较远,台站位移较小时,高频GNSS动态波形信噪比较低,不利于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如何对信噪比较低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处理,提高波形信噪比,是高频GNSS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将深度学习应用于高频GNSS地震学,提出了一种自编码器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方法.以2019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W7.0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本文对1 Hz的GNSS解算结果进行了模型训练和降噪测试.合成测试集的降噪处理与分析表明,通过此方法降噪后三分量波形的均方根误差和静态位移误差均在毫米量级,数据信噪比提升2到5倍. GNSS实际观测数据的降噪处理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其降噪效果.在此基础上,用此模型对2022年9月中国四川省泸定M6.8地震的GNSS地震波做了降噪处理,初步验证了此模型的时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nss地震波降噪 自编码器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卷积神经网络VGG16的星载GNSS-R海冰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媛 华曦帆 +1 位作者 刘卫 江志豪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计(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海冰检测中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数据噪声大、消融期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将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海冰检测。通过深层的网络结...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计(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海冰检测中延迟-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数据噪声大、消融期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将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海冰检测。通过深层的网络结构提取DDM多层次特征进行海冰海水分类,以提高海冰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表类型数据对比,所提出的基于VGG16海冰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为98.02%,有效提升了海冰检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遥感 海冰检测 星载gnss-R 卷积神经网络 延迟-多普勒图 NO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拒止时基于并行CNN-BiLSTM回归和残差补偿的UAV导航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宾 邵一涵 +3 位作者 罗颖 田杰 曾闵 江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9,共13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拒止时,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严重下降,导致无人机集群导航误差快速发散.目前,利用神经网络预测位置与速度代替GNSS导航信息可校正无人机INS误差,但该方法仍存在定位误差较高且在轨迹突变时...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拒止时,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导航系统的性能严重下降,导致无人机集群导航误差快速发散.目前,利用神经网络预测位置与速度代替GNSS导航信息可校正无人机INS误差,但该方法仍存在定位误差较高且在轨迹突变时预测精度急剧下降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联合残差补偿的位置与速度预测方法,用于提高位置与速度预测精度.首先,针对GNSS拒止后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定位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融合模型,该模型可建立惯性测量单元(IMU)动力学测量数据与GNSS导航信息之间的关系,实现较准确的位置和速度预测.其次,针对轨迹突变时预测效果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并行CNNBiLSTM回归架构,在预测位置与速度的同时,挖掘IMU动力学测量数据、预测值与预测残差之间的关系,预测并补偿预测残差,增强模型在轨迹突变时的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预测准确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优于CNN-LSTM、LSTM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残差补偿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S/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in GNSS denied environment us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5
9
作者 Hai-fa Dai Hong-wei Bian +1 位作者 Rong-ying Wang Heng M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34-340,共7页
In view of the failure of GNSS signals,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S/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This proposed method utilizes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of INS and the mem... In view of the failure of GNSS signals,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S/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This proposed method utilizes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of INS and the memory function of the RNN to estimate the errors of the INS,thereby obtaining a continuous,reliable and high-precision navigation solution.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irstly demonstrated using an INS/GNSS simulation environment.Subsequently,an experimental test on boat is also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 RNN in the field of positioning for INS/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in the absence of GNSS signal,as it outperforms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and EKF by approximately 30%and 60%,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Integrated NAVIGATIO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GNSS控制网高精度解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冬 李剑锋 +2 位作者 梅熙 冯威 黄丁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标的松弛约束,筛选出优化解算策略:融合多星座卫星观测数据,基于电离层约束模型求解宽巷模糊度,当控制网的基线长度小于100 km时,对流层延迟采用站间差分改正、电离层延迟采用差分或模型改正,并结合环境条件顾及其他负荷改正。实际铁路工程带状控制网解算测试表明,优化策略控制网处理精度相较于常规策略在Y和Z方向上提升2~5 mm。通过对复杂地形环境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解算质量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策略可优化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高精度解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带状控制网 高精度解算 优化策略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的GNSS欺骗检测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雅兰 宋晓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2-73,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欺骗检测成为热点研究问题。机器学习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具有自动从复杂数据中学习规律的能力,并且已在物联网欺骗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用于GNSS欺骗干扰检测。从... 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欺骗检测成为热点研究问题。机器学习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具有自动从复杂数据中学习规律的能力,并且已在物联网欺骗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用于GNSS欺骗干扰检测。从基于机器学习进行GNSS欺骗检测的基本流程出发,阐述了利用机器学习进行GNSS检测的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根据机器学习在欺骗检测中发挥的作用,将基于机器学习的GNSS欺骗检测分为基于信号分类以及基于信息验证的机器学习GNSS欺骗干扰检测两大类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根据现有研究问题提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欺骗检测 欺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修正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环境负荷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菡 匡翠林 楚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57-3366,共10页
环境负荷通常会引起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发生非线性变化,对其影响进行精细改正是GNSS坐标时间序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物理模型环境负荷改正方法在模型建立与参数求解等过程中需引入部分简化与近似,导致改正不够精细.本文引入... 环境负荷通常会引起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发生非线性变化,对其影响进行精细改正是GNSS坐标时间序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物理模型环境负荷改正方法在模型建立与参数求解等过程中需引入部分简化与近似,导致改正不够精细.本文引入数据驱动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方法改善环境负荷修正效果.以川滇地区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分析(Variational Bayesia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vbICA)技术分离坐标序列,分析得到周期性分量,发现大气及陆地储水负荷是引起测站坐标发生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GRNN建立与大气及陆地储水相关的环境因素数据和坐标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关联,进而消除坐标时间序列中两种环境负荷的影响.经数据驱动的GRNN建模修正大气及陆地储水负荷影响后,各测站坐标残差序列的RMS值平均降低了21.56%,而采用传统的物理模型方法修正后平均降低幅度仅为9.29%,可认为基于GRNN方法的改正效果更好.另外顾及地下温度、冰浓度、比湿、降雨率四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建立GRNN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温度因素对川滇地区GNSS测站垂向坐标影响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坐标时间序列 环境负荷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eurocomputing in Adaptive Control of Large-Scale Aerospace Systems
13
作者 Lu Zhao & Lu He(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Houston, USA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ianj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4期61-65,共5页
We are engaged in solving two difficult problems in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large-scale time-variant aerospace system. One i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time-variant continuous-time state-space modei; the other is ho... We are engaged in solving two difficult problems in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large-scale time-variant aerospace system. One i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time-variant continuous-time state-space modei; the other is how to solve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ARE) of large order efficiently. In our approach, two neural networks are employed to independently solve both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problem and th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Thu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computation are combined in closed-loop, adaptive, real-time control system . The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neural networks converge to their solutions very quickly and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system System identification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奔粤阳 王奕霏 +2 位作者 李倩 魏廷枭 周一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5-333,共9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中断情况下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持续进行误差校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首先,考虑到SINS经度、纬度误差传播特性不同所导致的模型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非线...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中断情况下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持续进行误差校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Residual-LSTM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首先,考虑到SINS经度、纬度误差传播特性不同所导致的模型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差异化,构建具有不同权重系数的双通道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引入遗忘信息共享机制自适应地利用历史导航数据对经度、纬度信息进行拟合预测。其次,针对深层神经网络存在的模型退化和梯度消失问题,在多层双通道LSTM网络之间建立残差高速通道形成Residual-LSTM模型结构,以增加不同网络层次之间的信息传播路径。最后,通过实船数据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常规智能方法的S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相比,所提组合导航算法在GNSS信号中断期间经度误差降低了51.97%,纬度误差降低了3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S/gnss组合导航 gnss中断 双通道结构 残差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五塔连续斜拉桥主梁上CPⅢ平面网快速测量方法试验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李鲲鹏 李麒麟 +2 位作者 杨雪峰 孙洪斌 渠述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7,共5页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依托郑济高铁长清黄河特大桥,设计了实际测量试验,并对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GNSS的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方法,在观测时长为30 min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大跨度桥梁上底座板、轨道板等施工对CPⅢ平面网相关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静态相对定位 大跨斜拉桥 长大连续梁 CPⅢ平面网 快速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失锁下Tent-ASO-BP辅助GNSS/INS松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絮 王坚 +1 位作者 肖星星 郭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GNSS/INS松组合导航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载导航系统之一,但在长隧道、地库等遮蔽区域,卫星信号长时间失锁导致定位精度显著下降。本研究提出一种Tent-ASO-BP辅助的GNSS/INS松组合导航算法。首先,结合混沌帐篷映射(Tent)改进的原子搜索... GNSS/INS松组合导航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载导航系统之一,但在长隧道、地库等遮蔽区域,卫星信号长时间失锁导致定位精度显著下降。本研究提出一种Tent-ASO-BP辅助的GNSS/INS松组合导航算法。首先,结合混沌帐篷映射(Tent)改进的原子搜索算法(A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及阈值,构建Tent-ASO-BP智能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开阔环境下GNSS/INS导航数据训练Tent-ASO-BP智能模型,在GNSS隧道失锁环境下利用自主学习后的Tent-ASO-BP模型预测隧道内的位置参数;最后,利用车载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ent-ASO-BP预测模型总体精度明显高于GNSS/INS松组合模型精度,Tent-ASO-BP预测模型的水平方向误差为15.4394 m;GNSS/INS松组合误差为20.4292 m,水平精度提升了24.42%,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卫星信号长时间失锁时GNSS/INS松组合导航连续高精度定位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gnss失锁导航 混沌帐篷映射(Tent) 原子搜索算法(ASO)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BP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
17
作者 刘卓仑 刘立龙 +3 位作者 吴昊舰 薛张芳 姜新伟 刘睿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67,共6页
土壤湿度的监测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测量法(GNSS-IR)的关键应用之一。针对如何有效改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中存在的卫星信号混杂、地表粗糙度和植被等环境带来的散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BP... 土壤湿度的监测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测量法(GNSS-IR)的关键应用之一。针对如何有效改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中存在的卫星信号混杂、地表粗糙度和植被等环境带来的散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BP神经网络(BPNN)模型相结合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CEEMDAN法替代了传统的多项式拟合法,从而获取相应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而提取振幅和相位作为输入数据,并利用PBO H_(2)O的土壤湿度值作为期望值,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实验表明:基于CEEMDAN-BP模型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在大体上趋于一致,其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17,决定系数R^(2)为0.9318。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利用CEEMDAN-BP模型反演土壤湿度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和BPNN模型,证明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R 土壤湿度 BP神经网络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Multi-GNSS卫星钟差建模预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春华 朱美珍 +1 位作者 薛慧杰 刘广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针对卫星钟差预报中二次多项式模型存在易受噪声干扰、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multi-GNSS卫星钟差预报模型,并分析不同卫星系统、不同钟类型基于不同建模方案的模型精度。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利... 针对卫星钟差预报中二次多项式模型存在易受噪声干扰、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multi-GNSS卫星钟差预报模型,并分析不同卫星系统、不同钟类型基于不同建模方案的模型精度。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利用LSTM模型、QP模型、QP-LSTM模型分别基于12 h和24 h钟差序列进行建模,预报1 h、3 h、6 h、12 h钟差。结果表明,LSTM模型建模24 h、预报1 h精度最高。multi-GNSS卫星钟差LSTM预报模型中Galileo系统精度最高,其次为BDS-2系统和GPS系统,GLONASS系统精度最低,精度分别为0.018 ns、0.069 ns、0.133 ns、0.242 ns。不同原子钟预报精度不同,氢原子钟预报精度优于铷原子钟、铯原子钟。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精度相较于QP-LSTM模型提升27%,相较于QP模型提升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二次多项式模型 QP-LSTM模型 multi-gnss卫星钟差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不同区域站网分布对极移精度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方欣颀 范磊 +1 位作者 李宗楠 施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针对利用中国区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网求解极移参数存在Y分量精度显著低于X分量的问题,提出利用姿态测量几何分析方法分析GNSS不同区域站网分布对极移精度的影响:利用9个不同区域站网求解极移参数探究站网区域分布的影响;并以国... 针对利用中国区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网求解极移参数存在Y分量精度显著低于X分量的问题,提出利用姿态测量几何分析方法分析GNSS不同区域站网分布对极移精度的影响:利用9个不同区域站网求解极移参数探究站网区域分布的影响;并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产品为基准评估精度。结果表明,当区域站网的平均子午面与0°子午面的夹角小于45°时,X分量差异的标准差通常大于Y分量;夹角大于45°时,Y分量差异标准差通常大于X分量。为最小代价地进一步提升Y分量精度,通过在中国区域站网基础上引入全球不同位置的单个测站,评估精度提升比例。结果表明,在非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地区引入单个测站将Y分量均值平均减小了80%,标准差减小了50%,较全球其他地区测站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新增美洲地区测站时存在测量奇点,易造成法方程的矩阵奇异,这是由于美洲测站、国内测站地心矢量及地球自转轴共面,从而削弱了方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移参数 姿态测量几何分析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不同区域站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北斗/GNSS基准服务平台设计与研发
20
作者 黄贤喆 王晓凯 +1 位作者 施文杰 丁有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控制网的服务效能与信息化水平,实现铁路工务基准复测的自动维护,本文提出了一种铁路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基准服务平台。分析控制网复测中稳定点与变动点的判断方法,提出位置基准自维护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控制网的服务效能与信息化水平,实现铁路工务基准复测的自动维护,本文提出了一种铁路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基准服务平台。分析控制网复测中稳定点与变动点的判断方法,提出位置基准自维护流程,结合互联网通信与卫星定位等技术,从平台关键技术、框架设计和模块研发方面论述铁路北斗/GNSS基准服务平台的研发过程。该系统能够实现基准站位置的自动维护,终端设备定位的高精度播发,减少线路复测过程中的工作量,为铁路工务运维降低部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基准站 系统研发 控制网 北斗/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