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density wav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vestigation of traffic flow on a curved road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智展 程荣军 葛红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35-143,共9页
A new car-following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 tak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road curvature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control theory, the stability... A new car-following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 tak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road curvature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control theory,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obtained,and by using nonlinear analysis, the 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TDGL) equation and the modified Korteweg-de Vries(mKdV) equation are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DGL and mKdV equations is also give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evolution of a traffic jam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re explor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is effective not only to suppress the traffic jam but also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following model curved road energy consumption 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TDGL)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道路线形认知实验研究
2
作者 赵微 陈雨人 《交通与运输》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深入了解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对于道路线形的认知活动,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观测驾驶人前额叶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开展自然驾驶实验研究: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器对前额叶皮层区域的4个通道信号进行滤波平滑处理;选择CatMull-Ro... 为深入了解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对于道路线形的认知活动,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观测驾驶人前额叶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开展自然驾驶实验研究: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器对前额叶皮层区域的4个通道信号进行滤波平滑处理;选择CatMull-Rom三次样条曲线对视觉车道形态进行拟合并划分视觉车道区域,选取不同视野景深范围的曲线长度和视觉速度作为视觉车道线形特征,并进一步通过LightGBM算法进行数据建模。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左右两侧的道路近景曲线长度和左侧道路中景曲线长度对通道区域附近的驾驶人前额叶皮层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驾驶人认知活动与执行功能最重要的道路线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认知 近红外光谱技术 样条曲线拟合 LightGBM算法 道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车辆纵向加速度特性
3
作者 覃胜 于国岳 +2 位作者 王芳菲 陈海源 徐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为分析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的汽车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国道G211线花地弯至大树子村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里程为9.7 km的实车连续行驶试验。采集纵向加速度的连续数据,分析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弯道的主要分布区间以及纵向加速度和... 为分析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的汽车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国道G211线花地弯至大树子村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里程为9.7 km的实车连续行驶试验。采集纵向加速度的连续数据,分析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弯道的主要分布区间以及纵向加速度和减速度的均值特征,并分析平均加速度与加速长度以及平均减速度与减速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纵向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上坡方向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8~2.0 m/s^(2)和-1.6~-0.2 m/s^(2);在下坡方向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4~1.2 m/s^(2)和-3~-1.8 m/s^(2);纵向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主要分布在缓和曲线处;平均加速度与加速长度以及平均减速度绝对值与减速长度均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道路安全设施设计与交通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山区公路 回头曲线 急弯路段 纵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电动汽车用户云端大数据的工况构建及整车能耗分析
4
作者 程静 伍魏明 +2 位作者 郑叶明 窦炜 刘臻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准确反映车辆真实能耗,对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已脱敏的整车云端大数据获取短行程片段,基于短行程片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多组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 为准确反映车辆真实能耗,对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已脱敏的整车云端大数据获取短行程片段,基于短行程片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多组纯电动汽车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使用AVL Cruise软件搭建整车能耗仿真模型进行工况曲线的能耗仿真,最后实车进行整车转毂测试获取曲线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不同地区、月份、车型的用户真实道路驾驶工况曲线没有明显的能耗差异;与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工况、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工况曲线相比,构建的工况曲线更能反映用户真实的驾驶能耗;用户工况曲线能耗比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工况曲线高8.8%,可以用于指导整车能耗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大数据 纯电动汽车 用户真实道路 驾驶工况曲线 CLTC 能耗仿真 能耗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高速公路S型曲线积水规律分析
5
作者 吴文亮 曾威凯 +1 位作者 李智 王晓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4,共9页
S型曲线由于特殊的线型几何特征形成了易积水的路面区域,对于积水规律的掌握有利于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提前预防和处理积水路段的危害。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中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欧拉液膜模型EWF(Eul... S型曲线由于特殊的线型几何特征形成了易积水的路面区域,对于积水规律的掌握有利于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提前预防和处理积水路段的危害。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中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欧拉液膜模型EWF(Eulerian Wall Film),针对精细化处理的典型S型曲线双向多车道道路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包含了几何特征与降雨量等不同变量因素,得出了积水的水膜厚度以及流速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阶段,S型曲线横坡坡度0%~1%路段为积水路段,横坡坡度1%~2%路段为易积水路段,横坡坡度大于2%的路段积水情况受到降雨强度影响;在排水阶段,S型曲线横坡坡度0%~1%路段为排水困难路段,横坡坡度1%~2%路段为排水不畅路段,横坡坡度大于2%的路段排水顺畅,在排水时间结束时,路面在不同的几何条件和降雨条件下均能将积水排除至水膜厚度小于2 cm,横坡的大小与渐变影响了积水的横向分布与纵向分布,横向呈现中间高两边低、横断面上标高大的位置水膜厚度小和标高小的位置水膜厚度大的水膜厚度分布规律,总体呈现S型的分布规律;水膜流速在积水阶段呈现纵向上中间低两边高、水膜厚度大则水膜流速大的水膜厚度分布规律,在排水阶段则为纵向上中间高两边低的水膜流速分布规律。道路宽度影响了降雨落到路面的积水总量,进而对积水水膜厚度产生了影响;超高缓和率则主要使得积水路段、易积水路段增长,从而影响了积水分布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S型曲线 路面积水 积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时间谱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换算
6
作者 王志臣 孙雅珍 郭乃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83,共6页
为了提升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的换算精度,探究沥青混合料连续时间谱的确定与换算方法,利用改进Sigmoidal函数得到了连续时间谱的显式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连续时间谱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换算流程,实现了由频域黏弹性参数向时域黏弹... 为了提升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的换算精度,探究沥青混合料连续时间谱的确定与换算方法,利用改进Sigmoidal函数得到了连续时间谱的显式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连续时间谱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换算流程,实现了由频域黏弹性参数向时域黏弹性参数的换算,采用Mix-9.5、Mix-19、Mix-25沥青混合料的复数模量和蠕变柔量试验对黏弹性参数的换算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Sigmoidal函数计算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连续时间谱能够有效避免不良谱线产生,取时间点间距N=1时,基于连续时间谱换算得到的蠕变柔量较离散时间谱更接近于试验值,换算得到的松弛系和蠕变系参数曲线符合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参数曲线特征,具有较好的换算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连续时间谱 黏弹性 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Dynamo建立道路三维空间曲线及精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文晓 乔东阁 邓雲汀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传统的道路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之间的动态关联,本研究探索基于Dynamo与Revit相结合的方式解决Revit无法解决的复杂空间曲线类问题,建立道路三维空间线,分析曲线建立过程中影响空间曲线精度的因素,利用Revit+Dynam... 传统的道路线形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之间的动态关联,本研究探索基于Dynamo与Revit相结合的方式解决Revit无法解决的复杂空间曲线类问题,建立道路三维空间线,分析曲线建立过程中影响空间曲线精度的因素,利用Revit+Dynamo检验并评价曲线精度,选出精度更佳的三维空间曲线创建方式,在工程项目应用中推荐优先选用,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建模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IT DYNAMO 道路三维空间曲线 曲线精度评价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线形及天气对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影响
8
作者 刘通 张中刚 +2 位作者 刘唐志 刘星良 何明浩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山区公路线形与天气条件对不同熟练度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的耦合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实车试验,采集20名驾驶人在山区公路驾驶过程中的生理及行为特性数据,以心率增长率和瞳孔面积变化率为生理指标,以速度均值和标准差为行为指标... 目的探究山区公路线形与天气条件对不同熟练度驾驶人生理及行为特性的耦合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实车试验,采集20名驾驶人在山区公路驾驶过程中的生理及行为特性数据,以心率增长率和瞳孔面积变化率为生理指标,以速度均值和标准差为行为指标,分析不同熟练度驾驶人在山区公路不同线性及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负荷变化规律,使用熵权TOPSIS法对驾驶负荷进行量化评价。结果降雨量、线形条件和熟练度对驾驶人生理变化和速度控制具有显著影响;此外,降雨和线形耦合作用下的驾驶负荷变化显著,非熟练驾驶人、大雨/中雨和回头曲线场景下的驾驶负荷相对较高,相对接近度均高于0.5。结论驾驶负荷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熟练度呈负相关关系,回头曲线路段驾驶负荷高于直线段,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安全预警防控及安全配套设施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交通安全 人因工程 山区公路 降雨天气 驾驶熟练度 回头曲线 生理及行为特性 驾驶负荷 驾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弯道行车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恺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4期184-188,共5页
文章为探究驾驶人弯道行车时生理特性所发生的变化,从驾驶人的脑电、心电、肌电、眼动及视认行为四个方面入手,总结了弯道行车对驾驶人生理特性的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弯道行车驾驶人生理特性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与直线路段相比,驾驶人在... 文章为探究驾驶人弯道行车时生理特性所发生的变化,从驾驶人的脑电、心电、肌电、眼动及视认行为四个方面入手,总结了弯道行车对驾驶人生理特性的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弯道行车驾驶人生理特性研究现状。结果表明,与直线路段相比,驾驶人在弯道路段行驶时,生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心率加快、脑电β波增长、颈部肌电信号变化和眼动变化。此外,文章还分析了道路不良线形组合导致弯道事故的驾驶人视认原因,以期为弯道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行车 驾驶人生理特性 心率变化 视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沥青主曲线研究
10
作者 胡明祺 董伟智 +1 位作者 武继开 张航豪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97-101,106,共6页
选取90号基质沥青并掺拌总质量1%、2%、3%的碳纳米管,对碳纳米管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确定不同掺量的碳纳米管改性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选取90号基质沥青并掺拌总质量1%、2%、3%的碳纳米管,对碳纳米管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确定不同掺量的碳纳米管改性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抗剪切能力均逐渐增加;利用sigmoidal拟合的复数模量主曲线预测了碳纳米管改性沥青在较宽频率范围内的黏弹性指标,温度与位移因子拟合的一次函数相关系数大于0.996,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碳纳米管改性沥青 时温等效原理 主曲线 复数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RAP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特性研究
11
作者 王鑫洋 苏纪壮 +1 位作者 高国华 李传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4,共10页
为评价高掺量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特性,为其在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提供设计参数。采用沥青混合料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对设不同类型(AC-20、AC-25)和不同RAP掺量(AC-20掺量为60%,70%和80%,AC-2... 为评价高掺量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特性,为其在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提供设计参数。采用沥青混合料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对设不同类型(AC-20、AC-25)和不同RAP掺量(AC-20掺量为60%,70%和80%,AC-25掺量为50%,60%和70%)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温度、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确定不同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同时建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试验温度的升高,加载频率降低而降低,温度越低,加载频率越高,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越接近弹性体;当RAP掺量为70%时,AC-20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最大;当RAP掺量大于50%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建立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精确度可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相位角 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运行循环工况的建立
12
作者 朱应陈 叶震涛 唐三兵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5期241-247,共7页
本文介绍了建立电动自行车运行循环工况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相关测试方法现状,指出建立专用测试方法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8个典型地区的电动自行车路况情况进行采集,获得大量反映中国电动自行车实际道路行驶特征的数据,据此... 本文介绍了建立电动自行车运行循环工况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相关测试方法现状,指出建立专用测试方法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8个典型地区的电动自行车路况情况进行采集,获得大量反映中国电动自行车实际道路行驶特征的数据,据此形成了典型地区乃至全国的运行循环特征,并应用该结果开展了不同方法的续行里程比对,从而验证了相关参数的适宜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底盘测试 道路工况曲线 运行循环 续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制备硫磺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13
作者 彭杰 李海凤 +1 位作者 郑吉卉 秦广付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
选取不同质量比的焦炭、粉煤灰和金尾矿粉作为填料制备硫磺混凝土(SC),研究不同填料SC的强度、变形特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冻融循环耐久性,测试SC的水稳性能和高温抗车辙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硫磺掺量一定时,粉煤灰掺量越多,SC的峰值... 选取不同质量比的焦炭、粉煤灰和金尾矿粉作为填料制备硫磺混凝土(SC),研究不同填料SC的强度、变形特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冻融循环耐久性,测试SC的水稳性能和高温抗车辙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硫磺掺量一定时,粉煤灰掺量越多,SC的峰值应力越高;使用焦炭制成的SC峰值应力低于金尾矿粉制成的SC,填料中含有金尾矿粉的SC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较高;随着硫磺掺量的增加,SC的孔隙率下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提高;与未冻融时相比,经历200次冻融循环后,硫磺掺量为30%时SC的峰值强度降低了29.5%,屈服强度降低了30.2%,杨氏模量降低了41.5%;金尾矿粉替代焦炭的SC动稳定度更大,高温抗车辙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路用性能 氯离子渗透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路改造工程中缓和竖曲线和使用长度研究
14
作者 杜永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0期37-41,M0006,M0007,共7页
为提升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线形质量,以及减少使用不必要的昂贵沥青下面层衬垫材料,对缓和竖曲线及其使用基础等开展了研究。首先,确定“人-车-路”动力学计算模型和缓和竖曲线评价标准,通过动力学计算分析确定以多次抛物线为缓和竖曲线... 为提升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线形质量,以及减少使用不必要的昂贵沥青下面层衬垫材料,对缓和竖曲线及其使用基础等开展了研究。首先,确定“人-车-路”动力学计算模型和缓和竖曲线评价标准,通过动力学计算分析确定以多次抛物线为缓和竖曲线研究方向,并采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出8次抛物线缓和竖曲线方程族;其次,分类讨论不同工程条件下确定缓和竖曲线的方法,并经动力学计算确定7次抛物线为最小振动缓和竖曲线;第三,采用动力学计算分析确定各设计车速下不设缓和竖曲线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后,在动力学计算基础上建立缓和竖曲线基本参数与车辆振动评价指标关系,并结合车辆振动感知标准,确定了缓和竖曲线最小长度。以上研究形成了缓和竖曲线设计使用基本条件和相关使用基础,可供旧路改造工程设计中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缓和竖曲线 动力学 车辆振动 行车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设计的计算方法及参数优化
15
作者 宋大龙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期124-125,128,共3页
在城市道路路线规划设计中,由于机动车在圆曲线道路行驶时机动车前后车轮、内外半径各不相同,前轮外侧圆曲线半径最大,而后轮内侧半径最小且逐渐向内弯曲。为此,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设计中的3种具体情况:加宽后内侧车道中心线... 在城市道路路线规划设计中,由于机动车在圆曲线道路行驶时机动车前后车轮、内外半径各不相同,前轮外侧圆曲线半径最大,而后轮内侧半径最小且逐渐向内弯曲。为此,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圆曲线加宽设计中的3种具体情况:加宽后内侧车道中心线与之前道路中心线不重叠、加宽后车道两边道路曲线不协调、加宽后车道过渡路段车道不顺利衔接过渡问题,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计算规律、优化其参数,为相关设计提供解决问题更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圆曲线道路加宽 计算方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耦合安全度模型的公路弯道设计研究
16
作者 强彦博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车辆通过弯路时的安全性是车辆设计参数与路面的共同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设计一套有效的评价模型对车路耦合安全度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对车辆侧翻状态与侧滑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参数模型,后利用Carsim软件对实际车路耦合情况进行仿... 车辆通过弯路时的安全性是车辆设计参数与路面的共同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设计一套有效的评价模型对车路耦合安全度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对车辆侧翻状态与侧滑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参数模型,后利用Carsim软件对实际车路耦合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希望能够为后续的车辆设计或道路设计提供安全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耦合 安全度 仿真分析 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试验场转化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控制
17
作者 代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4期73-75,共3页
以广东某摩托车试验场的转化设计和施工为研究对象,借鉴汽车试验场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要求,并考虑摩托车试验场的独特性及与一般公路的相同点,对试验场的核心——高速环道的设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其重难点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曲线段的分块... 以广东某摩托车试验场的转化设计和施工为研究对象,借鉴汽车试验场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要求,并考虑摩托车试验场的独特性及与一般公路的相同点,对试验场的核心——高速环道的设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其重难点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曲线段的分块划分及模板控制,对试验场各道路的施工方法、验收指标做出明确的要求,确保按厂家需要完成车辆各项测试内容,并为试车员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试验场 高速环道 模拟跑道 功能跑道 径向模板 曲线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路老桥病害分析与加固
18
作者 梁润泽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早期建设的农村公路[1]上的桥梁服役时间较长,养护不到位等情况,桥梁病害越来越多,需要对旧桥进行改造或加固。在进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时,要根据桥梁检测试验报告及农村公路桥梁地理环境特点,综合比选设计方案,结合农村公路的特点、荷... 早期建设的农村公路[1]上的桥梁服役时间较长,养护不到位等情况,桥梁病害越来越多,需要对旧桥进行改造或加固。在进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时,要根据桥梁检测试验报告及农村公路桥梁地理环境特点,综合比选设计方案,结合农村公路的特点、荷载等级的要求,在满足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有的旧桥结构,物尽其用,为农村危桥改造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拱 加固 农村公路桥梁 病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分析
19
作者 李晓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188-190,共3页
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在保障城市运输及沿线居民正常通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市政道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文章从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市政道路线形设计原则,包括保证交通安全、工程方案... 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在保障城市运输及沿线居民正常通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市政道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文章从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市政道路线形设计原则,包括保证交通安全、工程方案与施工组织相结合等,并结合工程实例,具体分析圆曲线半径、平面交叉间距等市政道路线形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线形设计 圆曲线半径 平面交叉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小型森林越野车前悬架仿真研究与优化
20
作者 张计军 黄俊蓉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8期154-157,共4页
随着小型森林越野车在复杂地形中应用的广泛性,其前悬架系统的性能对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以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为工具,对小型森林越野车的前悬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优化。首先,通过UG软件实体建模,确定小型... 随着小型森林越野车在复杂地形中应用的广泛性,其前悬架系统的性能对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以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为工具,对小型森林越野车的前悬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优化。首先,通过UG软件实体建模,确定小型森林越野车前悬架各个硬点参数,然后Adamas-car构建了前悬架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分析车轮上下跳动参数与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变化曲线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ADAMS-Insight进行优化设计,外倾角的变化量减小了1.22°,主销内倾角的变化量减小了0.7°,主销后倾角的变化量减小了8.04°,其性能均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改善;前束角的变化量略有增加,增加了0.03°,通过优化前后数据对比,优化后的每项参数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提升了小型森林越野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文章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小型森林越野车的性能,也为类似车辆的悬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森林越野车 前悬架系统 曲线关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