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煤质特性的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优化
1
作者 杨玉卓 滕召杰 王广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优化首钢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和降低冶炼成本,对京唐高炉喷吹煤粉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煤焦置换比理论公式计算了单种煤的理论置换比,并计算了京唐高炉喷吹煤的煤粉利用率。认为,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煤焦置换比逐步降低;通过对配煤... 为优化首钢京唐高炉喷吹煤结构和降低冶炼成本,对京唐高炉喷吹煤粉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煤焦置换比理论公式计算了单种煤的理论置换比,并计算了京唐高炉喷吹煤的煤粉利用率。认为,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煤焦置换比逐步降低;通过对配煤结构及高炉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京唐三座高炉的煤粉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1号高炉煤粉利用率达到了97.64%,2号高炉达到了97.58%,3号高炉达到了98.14%,较2022年6月分别提高了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喷吹煤结构 燃烧性 煤焦置换比 煤粉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鱼圈1号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工业试验
2
作者 张伟 任伟 +3 位作者 王亮 张立国 李仲 韩子文 《炼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鞍钢鲮鱼圈1号高炉从2010年开始实施喷吹焦炉煤气(COG)项目,首次在4000m^(3)级别高炉进行COG和煤粉混合喷吹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喷吹COG能够起到降低固体燃料消耗量及减少CO_(2)排放量的良好效果,COC喷吹量16.06~36.49m^(3)/t,燃... 鞍钢鲮鱼圈1号高炉从2010年开始实施喷吹焦炉煤气(COG)项目,首次在4000m^(3)级别高炉进行COG和煤粉混合喷吹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喷吹COG能够起到降低固体燃料消耗量及减少CO_(2)排放量的良好效果,COC喷吹量16.06~36.49m^(3)/t,燃料比降低11~18kg/t,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COG与固体燃料的置换比达到0.49~0.68kg/m^(3),吨铁CO_(2)排放量减少29~55kg/t;②喷吹COG使炉缸煤气量增加,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降低,煤气利用率有所提升,同时炉顶煤气中H2含量增加明显;③将COG用于高炉喷吹应进行二次净化,以避免因堵塞问题导致喷吹COG系统无法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焦炉煤气喷吹 混合喷吹 理论燃烧温度 置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鲅鱼圈4038m^3高炉喷煤生产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立国 车玉满 +2 位作者 刘德军 郝博 江治飞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共4页
对鞍钢鲅鱼圈2座4038 m^3高炉的喷煤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富氧喷煤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2座高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煤比稳定在170kg/t以上,高炉生产稳定顺行,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喷煤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姜喆 车玉满 +2 位作者 郭天永 姚硕 孙鹏 《炼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基于鞍钢2号32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和鼓风动能的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炉要取得低燃料比和高产量的效果决定于合理的鼓风动能,可以通过...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基于鞍钢2号32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和鼓风动能的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炉要取得低燃料比和高产量的效果决定于合理的鼓风动能,可以通过控制合理的人炉风量和送风比、控制合理的风口面积、调整富氧率,以及提高原燃料条件来获得合理的鼓风动能。针对鞍钢2号3200m^3高炉而言,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10~130kJ/s,合理的送风比范围为1.75~1.80,合理的风口回旋区长度应在1.82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鼓风动能 燃料比 送风比 风口回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球团矿比例增加后对高炉压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昊堃 郭汉杰 梁建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对太钢球团矿比例增加后对高炉压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压差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高炉块状带空隙率ε下降,及软熔带位置上移和宽度增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一方面,通过烧结矿球团矿混装、调整装料制度和布料角度及混加焦... 对太钢球团矿比例增加后对高炉压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压差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高炉块状带空隙率ε下降,及软熔带位置上移和宽度增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一方面,通过烧结矿球团矿混装、调整装料制度和布料角度及混加焦丁等方式改善透气性;另一方面,改善球团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炉 炉料结构 球团矿比例 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8号高炉高效冶炼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令坤 李向伟 +1 位作者 陆隆文 张寿荣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对武钢8号高炉高效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确立了高炉高效冶炼的原则,即尽可能少的吨铁炉腹煤气量消耗+高的煤气利用率,提出了有效利用好“大富氧+大加湿”产生的炉腹煤气,切实提高炉腹煤气利用率的技术思路。通过高效冶炼试验,8号... 对武钢8号高炉高效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确立了高炉高效冶炼的原则,即尽可能少的吨铁炉腹煤气量消耗+高的煤气利用率,提出了有效利用好“大富氧+大加湿”产生的炉腹煤气,切实提高炉腹煤气利用率的技术思路。通过高效冶炼试验,8号高炉实现了利用系数2.7、燃料比≤500kg/t的稳定运行。8号高炉高效冶炼的技术要点是:①富氧率提高到8%-12%;②鼓风湿度提高到30g/m3以上;③稳定原燃料质量;④控制合理操作炉型;⑤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⑥利用炉况评估软件精细化调控高炉过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高效冶炼富氧率加湿富氧鼓风过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钢3号高炉降低炉渣镁铝比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谷少党 龙防 +1 位作者 姜鑫 沈峰满 《炼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共4页
针对安钢原燃料条件,研究了不同MgO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熔滴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稳步降低烧结矿MgO,进而降低3号高炉炉渣镁铝比。烧结矿MgO/Al_2_O_3从1.05降低到0.75,烧结矿品位从56.04%升高到56.36%,烧结矿转鼓强度由81.26%提高至... 针对安钢原燃料条件,研究了不同MgO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熔滴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稳步降低烧结矿MgO,进而降低3号高炉炉渣镁铝比。烧结矿MgO/Al_2_O_3从1.05降低到0.75,烧结矿品位从56.04%升高到56.36%,烧结矿转鼓强度由81.26%提高至82.67%,高炉入炉品位从57.54%提高到57.81%,炉渣镁铝比从0.48下降到0.39,高炉顺行良好,铁水温度稳定在1510±10℃,渣比降低9kg/t,生铁成本降低7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烧结矿 炉渣镁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京唐1号高炉低燃料比生产实践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卫东 魏红旗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低(低渣比)、四高(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四适宜(适宜的煤比、适宜的鼓风湿度、适宜的冶炼强度、适宜的炉体热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480kg/t...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低(低渣比)、四高(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四适宜(适宜的煤比、适宜的鼓风湿度、适宜的冶炼强度、适宜的炉体热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480kg/t左右,焦比下降到270kg/t左右,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 炉低燃料比 煤比 冶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不锈钢2500m^3高炉低燃料比生产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储滨 唐培华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1,共4页
宝钢不锈钢2500m^3高炉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通过多焦种配焦技术、炉内操作技术优化以及低硅冶炼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燃料比487.46kg/t,达到国内同类高炉领先水平。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燃料比 高炉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我国3800m^(3)以上大型高炉生产情况简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雪峰 李伟伟 +3 位作者 华建明 王臣 李昕 张明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分别从原燃料条件、主要操作参数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对2021年我国3800 m^(3)以上大型高炉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大型高炉炉料结构差异化明显,大型高炉已经形成不同炉料结构下的操作和管理模式;(2)高炉含铁... 分别从原燃料条件、主要操作参数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对2021年我国3800 m^(3)以上大型高炉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大型高炉炉料结构差异化明显,大型高炉已经形成不同炉料结构下的操作和管理模式;(2)高炉含铁原料条件在变差,但焦炭质量总体稳定,焦炭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是大型高炉保持稳定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3)大型高炉利用系数有所提高,多座高炉月利用系数突破2.5t/(m^(3)·d),但燃料消耗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料结构 送风比 镁铝比 利用系数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1号高炉提高煤比操作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吉祥 张思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首钢1号高炉在风温1140℃、富氧率0.6%的条件下,将煤比由124.6kg/t提高到149.1 kg/t。煤比提高过程中高炉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煤气流不足;高炉操作惯性大,热滞后时间长;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降低;煤气利用率下降;灰... 首钢1号高炉在风温1140℃、富氧率0.6%的条件下,将煤比由124.6kg/t提高到149.1 kg/t。煤比提高过程中高炉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煤气流不足;高炉操作惯性大,热滞后时间长;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降低;煤气利用率下降;灰比升高。通过分析,找到了提高煤比的限制因素:原料、富氧率、风温和煤种。如果能充分挖掘潜力,1号高炉煤比可以达到170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分析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迁钢1号高炉喷煤降焦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金芳 龚卫民 赵满祥 《炼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4,共5页
对首钢迁钢1号高炉实现300kg/t以下焦比的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首钢迁钢1号高炉通过完善高炉操作制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富氧率和风温,达到了焦比288.35kg/t、煤比162.4kg/t的生产指标,有效降低了炼铁成本。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喷煤 富氧 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4号高炉提高煤气利用率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隆文 舒文虎 +2 位作者 刘和平 谢友阳 朱义斌 《炼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对武钢4号高炉提高煤气利用率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从原燃料管理、装料制度探索、操作管理三方面人手,使煤气利用率从41%提高到44.5%,燃料比从550~570kg/t降至530~540kg/t。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煤气利用率 装料制度 大矿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钢2号高炉180kg/t高煤比攻关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金芳 焦月生 许佳 《炼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3,共5页
对迁钢2号高炉180kg/t煤比的工业试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改造喷煤设备、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加强炉外管理等措施,2号高炉高煤比攻关达到了预期目的,高炉富氧率达到4%,利用系数达到2.53,煤比达到180.35 kg/t。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喷煤 高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稳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顺兵 《炼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3,共6页
通过对太钢5号高炉的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重点探讨了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在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和燃料比,以及炉缸活性等方面的影响,认为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在高炉腹煤气量指数生产时对炉况顺行度、透气性、焦比和炉芯温度等影响显著,并提... 通过对太钢5号高炉的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重点探讨了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在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和燃料比,以及炉缸活性等方面的影响,认为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在高炉腹煤气量指数生产时对炉况顺行度、透气性、焦比和炉芯温度等影响显著,并提出了大型高炉对焦炭质量指标的量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焦炭 透气性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350m^3高炉强化冶炼操作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斌 唐顺兵 杨志荣 《炼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太钢4350m^3高炉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实施高富氧大喷煤操作,摸索调整操作制度和优化操作参数,实现了煤比200kg/t、利用系数2.48和炉腹煤气量指数61.10m^3/(min·m^2)以上的强化冶炼。
关键词 大型高炉 高富氧 大喷煤 炉腹煤气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红伟 余晓波 +2 位作者 李志海 罗德庆 柴志鹏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59,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进行了总结,重点从送风参数、风压与风量、W值与Z值、煤气利用率、生铁与炉渣、燃料比与日产量等方面,阐述了球团矿比例提高后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认为,随着球团矿比例的提高,中心和边沿两条...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进行了总结,重点从送风参数、风压与风量、W值与Z值、煤气利用率、生铁与炉渣、燃料比与日产量等方面,阐述了球团矿比例提高后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认为,随着球团矿比例的提高,中心和边沿两条煤气通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通过装料制度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比例球团矿冶炼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提高煤气利用率,在降低燃料比、提高日产量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选用京唐碱性球团矿作为熔剂型球团矿,可以提高炉渣的镁铝比,有利于改善炉渣性能,提高脱硫能力,稳定铁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球团矿 燃料比 煤气利用率 镁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生产实践
18
作者 董汉东 郑华伟 +2 位作者 贾斌 左红星 苑兴庭 《炼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武钢6号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低耗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细化高炉操作管理、精料管理、炉型控制管理、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Si]控制水平、加强设备的点检和维护、规范炉前出渣出铁管理、做好高炉特护等措施,实现了炉役中后期的... 对武钢6号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低耗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细化高炉操作管理、精料管理、炉型控制管理、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Si]控制水平、加强设备的点检和维护、规范炉前出渣出铁管理、做好高炉特护等措施,实现了炉役中后期的长期稳定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煤气利用率 热制度 造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5号高炉各生产阶段的特点
19
作者 唐顺兵 王红斌 +2 位作者 李夯为 赵新民 郑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太钢5号高炉投产9年来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投产初期(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逐步掌握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并开始强化冶炼,其特点为低焦比、高煤比和低硅冶炼生产。②稳定高产期(2009年11月—2012年10月)——实现了高富氧... 太钢5号高炉投产9年来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投产初期(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逐步掌握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并开始强化冶炼,其特点为低焦比、高煤比和低硅冶炼生产。②稳定高产期(2009年11月—2012年10月)——实现了高富氧率5.0%和炉缸面积利用系数69.0生产,休风率约2.0%。期间由于炉内耐材受到逐步侵蚀,开始进行炉身中上部硬质压入修复操作炉型。③炉役中期(2012年11月—2015年10月)——炉内耐材局部侵蚀严重,需要定期硬质压入修复;炉缸侧壁温度也开始升高,间断进行加钛矿护炉;受行业利润下降影响,控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高 炉操作炉型 富氧率 煤气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350m^3高炉高煤比攻关实践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红斌 张华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太钢新建4350m^3高炉高煤比攻关过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高质量的焦炭、烧结矿是实现大型高炉运行的基础,高炉操作的关键是控制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和回旋区长度,以及不断优化布料方式、控制好炉体热负荷等,才能尽快实现高煤比操作。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煤比 理论燃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