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小交路与客流控制的城轨列车时刻表优化研究
1
作者 姬颖文 刘兰芬 +1 位作者 姚佳莹 赵鸿运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3,159,共10页
部分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期拥堵严重,亟需从大小交路方案与客流控制策略等方面对列车时刻表进行研究。以早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将乘客出行成本、企业运营成本作为目标函数,考虑发车间隔、列车容量、客流控制、大小... 部分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期拥堵严重,亟需从大小交路方案与客流控制策略等方面对列车时刻表进行研究。以早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将乘客出行成本、企业运营成本作为目标函数,考虑发车间隔、列车容量、客流控制、大小交路方案等约束条件建立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兼顾乘客出行及企业运营成本,并设计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以杭州地铁4号线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列车时刻表进行优化可以降低乘客出行的成本,同时大小交路的方案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同步考虑客流控制,可进一步缓解站内拥挤程度。基于大小交路及客流控制研究时刻表优化问题,可对轨道交通企业高峰期调度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时刻表 客流控制 大小交路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大客流下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
2
作者 米根锁 张园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182,共9页
为及时响应和缓解地铁线路突发大客流,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现象,提出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首先以最小化乘客总等待时间与最大化区间通过客流量为目标,以允许进站客流量为决策变量,考虑供给侧、需求侧与客流控制强度等约束,构建精细化的... 为及时响应和缓解地铁线路突发大客流,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现象,提出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首先以最小化乘客总等待时间与最大化区间通过客流量为目标,以允许进站客流量为决策变量,考虑供给侧、需求侧与客流控制强度等约束,构建精细化的确定型模型(RDM)。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流需求的波动性,结合鲁棒优化理论建立鲁棒模型(RM)。其次,利用鲁棒对等转换理论,线性化处理RM中的非线性约束,并借助Lingo优化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地铁线路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在RDM模型中,利用运力平衡系数来决策允许进站客流量,可以有效缓解客流拥挤压力,提高区间运输效率;在应对不确定客流需求时,通过RM模型引入鲁棒系数来调节客流需求的波动区间,从而降低客流聚集风险,提高客流控制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大客流 地铁 客流控制 优化模型 精细化的确定型模型(RDM) 鲁棒模型(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淑伟 孙立山 荣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36,共4页
客流管控措施是缓解轨道站点客流过载的重要途径,既有措施多基于经验判断,实施效果不佳。基于此,对北京市轨道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超大客流管控线性规划模... 客流管控措施是缓解轨道站点客流过载的重要途径,既有措施多基于经验判断,实施效果不佳。基于此,对北京市轨道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超大客流管控线性规划模型,并以四惠东站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确定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得到各入口限流值,为客流管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辅助实现轨道交通线网运力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超大客流 网控限流 行人仿真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大客流下地铁协调限流优化模型 被引量:20
4
作者 冯树民 陈勇 辛梦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研究突发大客流下地铁车站客流控制的安全管理措施,重点关注地铁突发大客流的疏散,考虑供需失衡下的疏散策略优化,通过对多个车站协调控制客流,减轻突发大客流对地铁系统的冲击.突发大客流主要包括节假日大客流、大型活动大客流、恶... 为研究突发大客流下地铁车站客流控制的安全管理措施,重点关注地铁突发大客流的疏散,考虑供需失衡下的疏散策略优化,通过对多个车站协调控制客流,减轻突发大客流对地铁系统的冲击.突发大客流主要包括节假日大客流、大型活动大客流、恶劣天气大客流和地铁故障大客流4种类型.以对突发大客流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为基础,建立以乘客平均延误最小和各区间满载率之和最大为目标的协调限流控制优化模型,利用所求解的控流率为客流控制措施提供量化依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采取与不采取协调限流措施两种情况下的控流率和滞留人次,验证了协调限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突发大客流 形成机理 客流控制 协调限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强可控大客流组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正 朱海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针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大客流情况,从保证乘客安全、满足出行需求出发进行组织与控制。通过研究麦加轻轨的强可控大客流组织,探讨强可控大客流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物理切割法、提高流速法、源头控制法3种组织与控制措... 针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大客流情况,从保证乘客安全、满足出行需求出发进行组织与控制。通过研究麦加轻轨的强可控大客流组织,探讨强可控大客流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物理切割法、提高流速法、源头控制法3种组织与控制措施,分析强可控大客流在实际中的组织与控制,为今后大型或特大型活动所形成的强可控大客流组织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麦加 强可控 大客流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地铁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策略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春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从地铁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智慧地铁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即基于客流智能监控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技术和基于客流压力分级技术的大客流管控策略。分析了智慧地铁下的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和思路,介绍了车... 从地铁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智慧地铁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即基于客流智能监控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技术和基于客流压力分级技术的大客流管控策略。分析了智慧地铁下的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和思路,介绍了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可为地铁运营管理者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各类大客流风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地铁 客流状态感知 客流压力分级 大客流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大客流控制的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云娣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7,65,共6页
以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站为例,根据南京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实施设备和客流特点,分析南京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站厅和站台的容纳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自动售检票设备的能力、乘降设备的通过能力及列车输送能力,对南京... 以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站为例,根据南京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实施设备和客流特点,分析南京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站厅和站台的容纳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自动售检票设备的能力、乘降设备的通过能力及列车输送能力,对南京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期后对换乘客流和外枢纽转入客流采取的车站级、线路级和线网级等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网络化运营 大客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突发大客流安全控制方式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田栩静 董宝田 张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88-192,共5页
地铁突发大客流不仅影响单个车站,对整个地铁网也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活动,从系统整体联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事先预测、系统联合、加强沟通、分级负责的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原则;重点设计了大客流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和车站客... 地铁突发大客流不仅影响单个车站,对整个地铁网也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活动,从系统整体联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事先预测、系统联合、加强沟通、分级负责的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原则;重点设计了大客流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和车站客流控制方式,提出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大客流安全控制措施,并从客流角度对大客流按阶段进行划分控制,以科学、灵活、安全的方式控制大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客流 安全控制 系统联合 自组织-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拥堵传播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冰玉 秦孝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预见性大客流对日常运营的影响,分析大客流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车站的影响。建立基于客流实时分布的拥堵传播模型,具体包括列车到站时间、站台客流量、列车停站时间、候车客流量、列车到站时下车客流量、上车客流...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预见性大客流对日常运营的影响,分析大客流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车站的影响。建立基于客流实时分布的拥堵传播模型,具体包括列车到站时间、站台客流量、列车停站时间、候车客流量、列车到站时下车客流量、上车客流量、列车离站时车上客流量及滞留客流量等8个模拟分析指标;根据车站滞留客流量确定车站状态,观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动态传播过程。结果表明:大客流拥堵传播与发生拥堵车站的结构特性有关;根据实际情况,缩小发车时间间隔,可加速客流输送,降低拥堵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大客流 客流控制 失效客流量 拥堵传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与列车动态交互的多站协同客流管控策略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晟凯 李思杰 +1 位作者 刘志钢 赵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难以定量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乘客-列车动态交互的协同客流管控策略评价方法。在考虑车站限流方案、列车开行方案对乘客出行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客流与列车动态交互模型,获取列车满载率、站台...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难以定量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乘客-列车动态交互的协同客流管控策略评价方法。在考虑车站限流方案、列车开行方案对乘客出行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客流与列车动态交互模型,获取列车满载率、站台聚集最大乘客数、乘客出行延误时间3类指标,提出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上海地铁9号线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高峰时段车站和列车的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并能从线路角度综合量化不同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方案下的客流管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客流 协同客流管控 动态交互模型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城轨网络客流协同控制优化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郇宁 张金萌 姚恩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8-1155,共8页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供需不匹配与延误不均衡问题,从效率与公平层面优化网络客流协同控制方案.在考虑乘客到达分布及满载率上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候车、乘车、换乘等出行环节的流量守恒约束,以全网列车平均运能利用率最大化和...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供需不匹配与延误不均衡问题,从效率与公平层面优化网络客流协同控制方案.在考虑乘客到达分布及满载率上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候车、乘车、换乘等出行环节的流量守恒约束,以全网列车平均运能利用率最大化和站台乘客滞留比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网络客流协同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以适宜上车人数为决策变量,生成最优客流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在广州地铁的最优控制实例中,最高断面满载率由126.6%降至98.6%,满载率的Gini系数由0.301降至0.292.该模型通过调节客流分布,实现了对有限运能的充分利用,缓解了瓶颈区间高负载和部分乘客超长滞留的问题,为成网条件下的客流控制提供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控制 网络协同 多目标优化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忙客流区段有轨电车行车间隔控制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谦 滕靖 +3 位作者 姚幸 沈家林 王琰 刘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9-74,共6页
有轨电车繁忙客流区段承载了线路客流主体,因此大客流站点的车辆到站间隔需要得到充分保障。然而,繁忙客流区段往往是道路交通主干线,社会交通流量大,灯控交叉口数量多,易导致有轨电车车辆行车间隔产生偏差。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大客流站... 有轨电车繁忙客流区段承载了线路客流主体,因此大客流站点的车辆到站间隔需要得到充分保障。然而,繁忙客流区段往往是道路交通主干线,社会交通流量大,灯控交叉口数量多,易导致有轨电车车辆行车间隔产生偏差。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大客流站点作为行车间隔控制点,构建交叉口固定配时条件下的以“交叉口—车站”分区行程时间为决策变量的行车间隔控制模型,并设计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同时基于计算结果优化各分区的车辆牵引曲线约束方案。结果表明,控制优化方案提升了有轨电车在大客流站点到达间隔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行车间隔 大客流站点 固定信号配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