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粒径LSAM-50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
1
作者 蒋应军 朱冰琛 +2 位作者 林宏伟 楼欧阳 杨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6-1932,共7页
为评价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53 mm的沥青混合料,简写LSAM-50)低温性能,通过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了试件尺寸、试验温度、油石比与矿料级配对LSAM-50低温性能影响,分析了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结果相关性,并推荐了低温性能评... 为评价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53 mm的沥青混合料,简写LSAM-50)低温性能,通过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了试件尺寸、试验温度、油石比与矿料级配对LSAM-50低温性能影响,分析了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结果相关性,并推荐了低温性能评价用试件尺寸。结果表明,随小梁试件截面尺寸增大,抗弯拉强度先增大且截面尺寸超过50 mm×55 mm后趋于稳定,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增加,抗弯拉强度与最大弯拉应变变异系数近似线性降低且截面尺寸为60 mm×65 mm时小于10%;小梁试验跨径对抗弯拉强度影响不显著,但最大弯拉应变随跨径增大而呈线性降低,最大弯拉应变变异系数小于15%;随试件厚度增加,半圆弯曲强度先减小且厚度超过60 mm后趋于稳定;随试验温度降低,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降低但对抗弯拉强度影响不显著,半圆弯曲强度近似线性降低且低于-10℃时半圆弯曲强度变化不显著;随油石比增加,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增加;级配A的最大弯拉应变最大,级配B的抗弯拉强度与半圆弯曲强度最大,级配C的强度与弯拉应变最差;建议LSAM-50小梁试件尺寸为60 mm×65 mm×280 mm、试验跨径为260 mm,半圆试件尺寸为直径200 mm×厚度60 mm;鉴于小梁试件尺寸大、试验操作困难且抗弯拉强度与半圆弯曲强度相关系数>0.84,建议用半圆弯曲强度评价LSAM-50低温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抗弯拉强度 最大弯拉应变 半圆弯曲强度 试件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及温度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应军 易勇 +2 位作者 田甜 张宇 范江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7-331,342,共6页
为精准表征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50)柔性基层路面的动态黏弹力学响应,对LSAM-50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温度对LSAM-50黏弹参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广义对数Sigmoidal模型的黏弹参数主曲线以及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黏弹性本构关系.... 为精准表征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50)柔性基层路面的动态黏弹力学响应,对LSAM-50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温度对LSAM-50黏弹参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广义对数Sigmoidal模型的黏弹参数主曲线以及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黏弹性本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LSAM-50黏弹参数的影响显著,温度升高后LSAM-50模量的变化由集料嵌挤力主导,动态模量与存储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由于LSAM-50具有更大的粒径和集料嵌挤力,其高温抗变形能力比AC-20和AC-13更强;可用广义Maxwell模型构建LSAM-50的黏弹本构关系,其相关性不低于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主曲线 线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计方法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杜群乐 孙立军 +1 位作者 黄卫东 王国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
根据厚沥青面层的自身受力特点,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对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旋转压实与马歇尔击实两种设计方法下的不同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在材料试验设备MTS810上采用应力控制模式比较与评价不同设计方法下混合... 根据厚沥青面层的自身受力特点,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对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旋转压实与马歇尔击实两种设计方法下的不同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在材料试验设备MTS810上采用应力控制模式比较与评价不同设计方法下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是可行的,在应力控制模式下旋转压实设计出的混合料疲劳性能优于马歇尔击实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并研究了公称最大粒径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应力控制 混合料设计方法 公称最大粒径 沥青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测量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红瑛 叶松 +1 位作者 谭发茂 陈治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7,共4页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损坏的根本原因之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集料含量多,因此比一般的沥青混合料更容易产生集料离析.笔者采用自行开发的一种集料离析测量仪评价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通过对5种不同级配沥青...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损坏的根本原因之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集料含量多,因此比一般的沥青混合料更容易产生集料离析.笔者采用自行开发的一种集料离析测量仪评价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通过对5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离析试验,验证了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贝雷法设计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相对于普通AC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离析性能;采用前后料仓集料通过率之差可以有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离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级配 离析 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波 韩森 +2 位作者 刘亚敏 张洪伟 高巍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了分析和利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特征,基于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集料的质量分布分形几何模型,并以SMA-16混合料为例,探讨了集料分维值(D)的最小计算粒径;结合SMA-16混合料体积参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分形... 为了分析和利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特征,基于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集料的质量分布分形几何模型,并以SMA-16混合料为例,探讨了集料分维值(D)的最小计算粒径;结合SMA-16混合料体积参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分形维数与体积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SMA-16混合料,分维值的最小计算粒径为0.6mm;规范级配范围对应的分维值为2.355~2.457;分维值越大,混合料级配越细;分维值与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混合料体积参数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分形维数 沥青混合料 骨架密实结构 最小计算粒径 体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谢兆星 李鼎乐 +1 位作者 韩森 彭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36-739,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15%,20%,40%,60%,质量分数)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集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15%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明显增大,水稳定性和...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15%,20%,40%,60%,质量分数)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集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15%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明显增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明显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降低;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大,集料破碎率也随之增大;针片状颗粒含量对4.75 mm以上筛孔的集料破碎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针片状颗粒 试验研究 路用性能 集料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数字图像技术的级配颗粒均匀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万成 徐科 +1 位作者 张肖宁 易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2-1778,共7页
为了对沥青混合料级配颗粒均匀度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彩色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准确提取集料颗粒,引入颗粒平均粒度与均匀度指标,结合彩色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5种最大粒径为16 mm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分别采用中位直径和频率直径来评定沥青混合料... 为了对沥青混合料级配颗粒均匀度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彩色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准确提取集料颗粒,引入颗粒平均粒度与均匀度指标,结合彩色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5种最大粒径为16 mm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分别采用中位直径和频率直径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彩色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级配颗粒均匀度评价方法避免了大颗粒被判断为小颗粒的缺陷,保证全部粗集料颗粒均被有效提取,采用中位直径与频率直径进行级配均匀性评价,其准确度较高,同时发现,AM-16类级配较SMA-16级配偏粗,但其粒度均匀性小于AK-16级配。粒度均匀性指标可以较好评价级配的均匀程度,可为级配颗粒均匀性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定量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级配均匀度 平均粒度 彩色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矿料强嵌挤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毅 蒋应军 杨秋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为了优化矿料级配、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应用PFC2D构建了加州承载比(CBR)的数值试验方法,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数值试验分析了合成粗集料CBR变化规律和基于性能最优提出了AC-16型沥青混合料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室内... 为了优化矿料级配、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应用PFC2D构建了加州承载比(CBR)的数值试验方法,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数值试验分析了合成粗集料CBR变化规律和基于性能最优提出了AC-16型沥青混合料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室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3.2~19mm集料构成了具有强嵌挤力的主骨架结构,9.5~13.2mm集料和4.75~9.5mm集料具有填充主骨架空隙或干涉主骨架结构的作用,基于CBR最大原则的13.2~19mm集料、9.5~13.2mm集料和4.75~9.5mm集料3种规格粗集料的最佳质量比为45∶35∶20,基于性能最优的粗细集料比例为55∶45~65∶35;与规范级配相比,提出的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动稳定度分别提高了26%~28%、20%~30%和22%~27%.成果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 颗粒流 加州承载比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林 徐国强 +1 位作者 陈海彬 刘汉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1,60,共4页
为充分消解老旧建筑拆解的废弃黏土砖,并应用于村镇低层建筑建设中,将废弃黏土砖制备成大粒径再生粗骨料,采用骨架密实堆积法,寻求5~100mm粒径范围再生粗骨料的最大密度,降低再生粗骨料的空隙率,通过曲线拟合合理级配再生粗骨料,从而... 为充分消解老旧建筑拆解的废弃黏土砖,并应用于村镇低层建筑建设中,将废弃黏土砖制备成大粒径再生粗骨料,采用骨架密实堆积法,寻求5~100mm粒径范围再生粗骨料的最大密度,降低再生粗骨料的空隙率,通过曲线拟合合理级配再生粗骨料,从而制备出具有良好工作性、满足普通混凝土使用要求的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成本,简化再生粗骨料的制备过程,并拓展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 再生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废弃黏土砖 骨架密实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空隙沥青混合料排水及抗堵塞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宏畅 周明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3-416,共4页
选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细集料与水混合作为堵塞剂,借助路面渗水仪进行多空隙沥青混合料(PAM)的多周期排水堵塞试验,测定其渗水系数,研究空隙率(VV)、最大公称粒径(NMAS)、混合料级配、堵塞剂及沥青种类等对PAM排水及抗堵塞性能的影响规律.... 选用具有一定级配的细集料与水混合作为堵塞剂,借助路面渗水仪进行多空隙沥青混合料(PAM)的多周期排水堵塞试验,测定其渗水系数,研究空隙率(VV)、最大公称粒径(NMAS)、混合料级配、堵塞剂及沥青种类等对PAM排水及抗堵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18mm的堵塞剂比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0.60 mm的堵塞剂更易堵塞PAM试件空隙;PAM连通空隙率越大,其排水性能越强,抗堵塞性能也越强;PAM的最大公称粒径变化对其排水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但最大公称粒径较大的PAM试件的抗堵塞性能更好;与细型级配PAM相比,粗型级配PAM的排水及抗堵塞性能更强;不同沥青种类对PAM排水及抗堵塞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空隙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 集料最大粒径 渗水系数 堵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系统设计和施工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继成 周翔 黄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设计的关键因素:最大公称粒径、集料级配、沥青结合料以及一些重要的体积参数.同时研究了集料级配、沥青用量两因素变化对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SMA生产和施工关键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最大公称粒径 级配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红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对路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其路用性能,同时与常用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比较,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可显著改善沥...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对路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其路用性能,同时与常用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比较,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也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其中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抗永久变形和耐疲劳性方面要优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在低温抗裂性方面要优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改性沥青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降温规律研究
13
作者 刘红瑛 叶松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一般大于26.5 mm,其摊铺厚度可达12~18 cm,其施工工艺尤其是摊铺压实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有较大不同.采用室内模拟降温试验评价了不同类型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表面降...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一般大于26.5 mm,其摊铺厚度可达12~18 cm,其施工工艺尤其是摊铺压实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有较大不同.采用室内模拟降温试验评价了不同类型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表面降温速率大,其与混合料中间温差可达到15~25℃,然后保持到表面温度达到碾压终了温度,从而延长了有效压实时间;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施工厚度大,储热能力强,对温度离析没有一般沥青混合料敏感;环境温度和摊铺厚度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有很大的影响,而级配类型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级配 温度 规律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英文)
14
作者 吴文亮 李智 张肖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618-5622,共5页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使用彩色石料区分粗、细集料,并根据彩色阈值分割图像,可直接提取粗集料。选取6种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对试件截面的X、Y方向扫描,得到粗集料的分布状态;采用颗粒面积比的变异性作为评价指...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使用彩色石料区分粗、细集料,并根据彩色阈值分割图像,可直接提取粗集料。选取6种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对试件截面的X、Y方向扫描,得到粗集料的分布状态;采用颗粒面积比的变异性作为评价指标,能够定量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数字图像处理 均匀性 彩色石料 颗粒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剑 郝培文 +1 位作者 尹敬泽 李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7-31,共5页
沥青面层结构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关系是影响沥青混合压实性能和耐久性的因素之一,笔者从压实性能和路用性能两方面对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的合理比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 沥青面层结构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关系是影响沥青混合压实性能和耐久性的因素之一,笔者从压实性能和路用性能两方面对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的合理比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比例为2 5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结构层厚度 最大粒径 压实性能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试验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建辉 史俊杰 梁军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6-774,共9页
为了研究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研究了其在不同荷载速率、不同温度、不同油石比和不同老化情况下的抗裂性能。通过OT试验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进行单调拉伸试验并对其断裂面分形特性进行研究,测出其在不... 为了研究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研究了其在不同荷载速率、不同温度、不同油石比和不同老化情况下的抗裂性能。通过OT试验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进行单调拉伸试验并对其断裂面分形特性进行研究,测出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和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分形特性,分形维数越高表明断裂能越高;总断裂能和裂缝扩展阶段的能量随温度的降低、油石比的增大、加载速率的提高和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峰值荷载和断裂能指数随加载速率增加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推荐用总断裂能和分形维数评价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以提高试验重复性。断裂能指数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评价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裂缝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分形维数 O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的转化和调整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玉莲 司天鹏 刘佩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33-135,共3页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践及试验室配比所依据的规范,根据现场砂石骨料的含水率、粒径大小、外加剂的状态等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混凝土状态等因素及时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转化和调整,使试验室配比能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当中,以确保混凝土在浇... 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践及试验室配比所依据的规范,根据现场砂石骨料的含水率、粒径大小、外加剂的状态等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混凝土状态等因素及时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转化和调整,使试验室配比能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当中,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质量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骨料粒径 调整 试验室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大粒径粗骨料比例对充填膏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音 李金平 +1 位作者 路瑶 周煜明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7,共4页
为了研究充填体中煤矸石大粒径粗骨料所占比例对充填体性能的影响, 利用破碎煤矸石、粉煤灰和水泥制成充填膏体, 其粗骨料中大粒径粗骨料占质量比例为0, 5%, 10%, 15%,20%.分别测试了其坍落度, 初、终凝时间以及养护1d, 3d, 7d, 28d 后... 为了研究充填体中煤矸石大粒径粗骨料所占比例对充填体性能的影响, 利用破碎煤矸石、粉煤灰和水泥制成充填膏体, 其粗骨料中大粒径粗骨料占质量比例为0, 5%, 10%, 15%,20%.分别测试了其坍落度, 初、终凝时间以及养护1d, 3d, 7d, 28d 后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大粒径粗骨料比例对充填膏体的流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在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大粒径粗骨料比例的增加, 充填膏体流动性能变差, 采用试验条件的骨料配比时, 充填膏体坍落度由226mm 减小到176mm, 而充填膏体初、终凝时间基本不变; 充填膏体试件早期强度受其影响不大,而后期强度随着大粒径的比例增加而呈准线性增加的趋势, 最大达到4. 018MPa.综合分析可知15-25mm 粗骨料粒径颗粒比例为15%时, 充填膏体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 粗骨料比例 充填膏体性能 单轴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