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建成区大型雨水管涵设计要点分析
1
作者 张艳辉 纪海霞 +1 位作者 程树辉 李张卿 《市政技术》 2025年第4期197-203,共7页
国内存在大量重现期为1年的雨水管涵,雨水系统“欠账”严重,落规建设迫在眉睫。因此,以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雨水管涵项目为例,对高密度建成区大型雨水管涵选线方案、断面形式、浅覆土穿越道路方案以及箱涵形式进行比选。结果表明,高密度... 国内存在大量重现期为1年的雨水管涵,雨水系统“欠账”严重,落规建设迫在眉睫。因此,以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雨水管涵项目为例,对高密度建成区大型雨水管涵选线方案、断面形式、浅覆土穿越道路方案以及箱涵形式进行比选。结果表明,高密度建成区大断面雨水管涵选线应遵循“宜分则分,宜合则合”的原则;大断面雨水管涵采用矩形断面容易施工,在交叉碰撞无影响时,正方形断面具有较大水力半径和过流能力,空间利用率较高;采用管棚支护、提前注浆加固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密度建成区浅覆土矩形顶管穿越道路问题;采用管节外涂石蜡和触变泥浆减阻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矩形顶管“背土”问题;采用预制箱涵形式可缩短工期20.00%~27.78%,实现高密度建成区快速施工,但造价增加17.95%~2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成区 大型雨水管涵 选线设计 浅覆土矩形顶管 预制箱涵 现浇箱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类矩形顶管注浆压力对管节损伤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赵光 马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2-80,89,共10页
为探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注浆压力波动及其控制边界难以确定的实际问题,依托南京某大断面类矩形顶管工程,借助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顶板和侧壁局部憋压工况下,大断面类矩形管节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机制。通过分析矩形顶... 为探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注浆压力波动及其控制边界难以确定的实际问题,依托南京某大断面类矩形顶管工程,借助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顶板和侧壁局部憋压工况下,大断面类矩形管节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机制。通过分析矩形顶管管节受力特征,计算了大断面类矩形管节承受的外荷载,并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内置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进行数值建模,研究不同注浆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管节损伤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注浆荷载作为可变荷载,对管节受力有明显影响,应将注浆压力纳入管节设计环节;(2)针对该工程,其理论注浆压力为0.311 MPa,考虑抑制背土效应的需要,应适当提高注浆压力,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从损伤演化的角度来看,注浆荷载达到0.6 MPa时,管节顶板的拉伸损伤已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将0.6 MPa作为该工程的注浆压力预警指标,而0.9 MPa应作为注浆压力的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矩形顶管 钢筋混凝土管节 注浆压力 荷载 憋压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过河顶管上浮风险分析及控制
3
作者 杨本亮 汪宏 +1 位作者 郁杨 任启明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河顶管施工常遇到上浮问题。从设计角度分析过河矩形顶管上浮风险,分析过河顶管施工中管片上浮的原因:顶管覆土、浮力、管片结构等因素,从增大覆土埋深、改良覆土性质、减小注浆压力、控制浆液浓度、提高顶管附加荷载... 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河顶管施工常遇到上浮问题。从设计角度分析过河矩形顶管上浮风险,分析过河顶管施工中管片上浮的原因:顶管覆土、浮力、管片结构等因素,从增大覆土埋深、改良覆土性质、减小注浆压力、控制浆液浓度、提高顶管附加荷载5个方面进行抗浮风险控制,并提出考虑泥浆套压强、浓度因素的过河矩形顶管抗浮设计控制指标。根据龙岗路大断面过河矩形顶管工程设计经验得到:管线覆土增大3 m后,顶管上覆荷载提高40.5%,顶管自重及上覆荷载之和提高29.4%,浮力作用值提高21.9%;大断面过河矩形顶管覆土抗浮变形条件较难满足,顶管覆土抗浮变形在设计中需要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矩形顶管 抗浮风险控制 泥浆套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土下大截面大坡度矩形顶管开挖对既有市政道路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涛 温江海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7期69-72,82,共5页
矩形顶管大坡度顺坡顶进时易导致土层变形增加,对隧道线路既有管线、建构筑物及市政交通产生破坏。通过依托广州某管廊项目,结合数值分析,研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矩形顶管后靠背应力、顶管始发和接收技术,总结出大坡度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 矩形顶管大坡度顺坡顶进时易导致土层变形增加,对隧道线路既有管线、建构筑物及市政交通产生破坏。通过依托广州某管廊项目,结合数值分析,研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矩形顶管后靠背应力、顶管始发和接收技术,总结出大坡度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拱顶上方土体总体变形最大值为-3.4mm,验证了顺坡始发时坡度的合理性,对受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等因素制约无法实施的地下通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坡度 矩形顶管 顶进施工 触变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顶推力作用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施工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然 刘炳杰 崔光耀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6期91-97,共7页
为研究非均匀顶推力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的施工力学性能,本文依托某城市火车站涉铁预埋地下通道工程,通过建立模型,设置5种不同非均匀顶推力工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管节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非均匀顶推力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的施工力学性能,本文依托某城市火车站涉铁预埋地下通道工程,通过建立模型,设置5种不同非均匀顶推力工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管节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均匀顶推力作用下,各工况各管节初始顶推时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值最大;随着管节所承受不均匀顶推力增加,同一工况同一管节所受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随之增加;随着顶管工程进行,各管节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也随之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大断面 管节 非均匀顶推力 施工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郭平 李茂 +3 位作者 陈建航 吴祥 吕庆龙 苏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针对深圳某地铁站矩形顶管隧道工程的超大断面、浅覆土、密贴顶进等特点,对顶管姿态控制难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工程采用的姿态测量、铰接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模式控制、注浆纠偏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纠偏控制方案进行介绍。根据该工程... 针对深圳某地铁站矩形顶管隧道工程的超大断面、浅覆土、密贴顶进等特点,对顶管姿态控制难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工程采用的姿态测量、铰接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模式控制、注浆纠偏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纠偏控制方案进行介绍。根据该工程实践表明:①顶管姿态偏移主要源于顶管开挖面及隧道两侧水土压力不平衡;②矩形顶管姿态控制重点是水平姿态以及垂直姿态控制;③通过采用铰接油缸控制、注浆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转动模式控制等技术,可有效控制顶管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超大断面 密贴顶进 姿态控制 铰接纠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超长距离顶管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雷震 王树迎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某管廊项目下穿京杭大运河,设计采用顶管工艺,具有矩形大断面、超长距离的特点,项目实施阶段通过充分前期策划、方案论证、设备选型,过程精心组织和严格把控,项目顺利安全实施,各方面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过程顶力等参数控制和工期超... 某管廊项目下穿京杭大运河,设计采用顶管工艺,具有矩形大断面、超长距离的特点,项目实施阶段通过充分前期策划、方案论证、设备选型,过程精心组织和严格把控,项目顺利安全实施,各方面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过程顶力等参数控制和工期超过预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矩形 超长距离 顶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建工程大断面矩形顶管始发井施工与临时后靠结构加固设计研究
8
作者 乔宏卓 钱青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1期1865-1869,共5页
在既有建筑内开展顶管工程施工时,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并确保施工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上海某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研究了在建工程中顶管始发井施工的策略,探讨了顶推力改变对临时后靠结构加固的影响。通过对高压旋喷桩、锚杆静压桩... 在既有建筑内开展顶管工程施工时,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并确保施工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上海某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研究了在建工程中顶管始发井施工的策略,探讨了顶推力改变对临时后靠结构加固的影响。通过对高压旋喷桩、锚杆静压桩和高频免共振钢管桩3种地基加固方案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建工程中进行顶管始发井施工时,需合理调整支撑体系,确保结构稳定性;当顶推力增加时,应重新评估结构承载力并进行加固设计;针对地基加固方案,应综合考虑时间、空间和安全性。此研究可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顶管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建工程 城市更新 大断面矩形顶管 临时后靠结构 始发井施工 顶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开挖方案比选研究
9
作者 周晓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7期190-193,218,M0017,共6页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方案来降低隧道开挖风险。依托陆翔路—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先顶进后抗浮工法和先抗浮后顶进工法进行分析,并基于施...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方案来降低隧道开挖风险。依托陆翔路—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先顶进后抗浮工法和先抗浮后顶进工法进行分析,并基于施工流程、数值模拟结果等进行方案比选,确立了先顶进后抗浮工法的开挖方案。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贯通后一段时间内,顶管结构整体略有沉降,约2.5 mm,管节最大上浮量约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矩形顶管 下穿河道 抗浮方案设计 开挖工法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多顶管建设时序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朱朱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4期115-118,159,共5页
近年来,大断面多顶管已成为建造轨道交通车站的1种新兴工法。多顶管工程在不同建设时序下对桥梁桩基等周边环境的扰动影响不容忽视,然而,目前相关的工程案例研究较少。文章以上海轨道交通L14静安寺站顶管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软件,建立... 近年来,大断面多顶管已成为建造轨道交通车站的1种新兴工法。多顶管工程在不同建设时序下对桥梁桩基等周边环境的扰动影响不容忽视,然而,目前相关的工程案例研究较少。文章以上海轨道交通L14静安寺站顶管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软件,建立多顶管施工对既有桥梁桩基影响的模型,分析不同建设时序对桥梁桩基和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通过综合分析和归纳发现:先施工深层顶管后施工浅层顶管,有利于控制地层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先施工距离桩基稍远的顶管,其结构遮拦作用能有效减弱后续顶管施工对环境的扰动影响;顶管施工对近距离桩基的首次影响往往较为显著,先施工结构遮拦效果的体现程度和首次顶管与较近桩基的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矩形顶管 建设时序 桥梁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软土地区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人行横通道深基坑支护设计研究
11
作者 杜斌 李志刚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4期119-123,159,160,共7页
人行横通道是设置于双线长隧道之间,用于人员逃生的重要通道,通常采用矿山法、机械法或冻结法施工,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以上海市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人行横通道为背景工程,对采用常规明挖法施工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人行横通道是设置于双线长隧道之间,用于人员逃生的重要通道,通常采用矿山法、机械法或冻结法施工,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以上海市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人行横通道为背景工程,对采用常规明挖法施工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双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邻近顶管侧采用MJS隔离加固措施并兼做止水,坑底采用高压旋喷桩满堂加固。采用GTS NX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对顶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所采用的围护方案安全可靠,对顶管的影响可控。顶管的变形趋势为向基坑侧偏移且竖向上抬,顶管水平变形、水平及竖向收敛较小,但上抬变形较大,建议采取临时压重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横通道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大断面矩形顶管 人行横通道 深基坑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87
12
作者 彭立敏 王哲 +1 位作者 叶艺超 杨伟超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介绍了现代矩形顶管工艺的技术基础、矩形顶管的适用环境条件和优越性,阐述了国内外机具设备的发展现状,从顶推力的研究进展、背土效应机制及控制措施、工作面稳定性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矩形顶管理论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国内外部分... 文章介绍了现代矩形顶管工艺的技术基础、矩形顶管的适用环境条件和优越性,阐述了国内外机具设备的发展现状,从顶推力的研究进展、背土效应机制及控制措施、工作面稳定性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矩形顶管理论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典型顶管工程实例,从理论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介绍了矩形顶管当前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矩形顶管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土体扰动分析及沉降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留涛 李宏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研究目的:超大断面顶管施工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对整个工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探究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土体扰动规律及沉降控制方法,以郑州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工程为依托,通过顶管模型及土体沉降数值解分析,深入分析顶管过程... 研究目的:超大断面顶管施工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对整个工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探究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土体扰动规律及沉降控制方法,以郑州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工程为依托,通过顶管模型及土体沉降数值解分析,深入分析顶管过程参数对土体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矩形顶管不同因素作用下土体沉降影响数值解同实测数值较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解的准确性;(2)通过对土体扰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泥皮套摩阻系数对地层沉降影响较小,推力、注浆压力适当增大可抑制地表沉降,建议推力略大于1倍掌子面中心土压力,注浆压力控制在2倍上覆土层压力以内;(3)装备防背土设计、管节涂蜡、触变泥浆、渣土改良、注浆减摩等手段综合应用对减少大断面顶管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效果显著;(4)本研究成果可为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工程提供参考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大断面 矩形顶管 土体扰动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04
14
作者 洪开荣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总结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情况。1)铁路、公路、地铁、水工等主要领域的隧道总数和总长度快速增长。2)重难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烟台地下水封LPG洞库、... 总结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情况。1)铁路、公路、地铁、水工等主要领域的隧道总数和总长度快速增长。2)重难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烟台地下水封LPG洞库、渝黔高铁天坪隧道等相继完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引松供水隧洞、引汉济渭输水隧洞、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惠州地下水封油库、湛江地下水封油库、珠海横琴地下综合管廊等在如期建设中。3)特长山岭隧道建设技术、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高瓦斯隧道建设技术、岩爆隧道建设技术、大断面矩形顶管及矩形盾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区等战略规划,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技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最后,基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方向,指出超长隧道技术,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高水压、大断面水下隧道建设技术,高地温、高地热隧道建设技术,高地震烈度与构造活跃带的隧道建设技术,隧道运营维护管理技术,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的开发等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工程 铁路隧道 公路隧道 地铁隧道 水工隧洞 地下车站 地下储能洞库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山岭隧道 软岩大变形 瓦斯隧道 岩爆 矩形顶管 矩形盾构 跨江越海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 深埋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弱地层中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殷湘舰 蔚宁哲 周意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第17期114-117,共4页
以天津在富水软弱地层中应用大断面异形顶管的隧道工程为例,对引起地面变形、沉降的诱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顶管设备改进、减摩注浆、管片外腔注(红)泥、合理确定顶管机各项施工参数、洞门增加止水钢箱等措施,较好... 以天津在富水软弱地层中应用大断面异形顶管的隧道工程为例,对引起地面变形、沉降的诱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顶管设备改进、减摩注浆、管片外腔注(红)泥、合理确定顶管机各项施工参数、洞门增加止水钢箱等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地面沉降,工程顺利完工,保证了顶管工程上方管线及城市快速路交通的安全,为天津地区后续的顶管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地层 超大断面 矩形顶管 地表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对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温锁林 《中国市政工程》 2011年第5期37-39,89-90,共3页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金科路站4号出入口联络通道采用大断面多刀盘矩形顶管施工。介绍了顶管施工现场的监测方案,从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研究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推进时顶管正上方...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金科路站4号出入口联络通道采用大断面多刀盘矩形顶管施工。介绍了顶管施工现场的监测方案,从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研究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推进时顶管正上方土体的上抬量最大、孔隙水压力在顶进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垂直于顶进方向的水平位移大于顶进方向的水平位移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断面 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掌子面支护力对土体影响及其合理取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宗秋雷 赵文平 +2 位作者 王程鹏 陈保国 徐昕 《中国市政工程》 2019年第5期13-16,100,共5页
掌子面的支护力是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对掌子面周围土体具有直接影响。以深圳轨道交通L12某地下车站通道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掌子面处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率等进行分析,得出顶进过程中掌子面的最大变形位... 掌子面的支护力是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对掌子面周围土体具有直接影响。以深圳轨道交通L12某地下车站通道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掌子面处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率等进行分析,得出顶进过程中掌子面的最大变形位于距掌子面底部约1/3h(h为管片高度)的位置,而最大应力变化率则位于中心位置,对掌子面前方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1.2h。支护力对顶管两侧地表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5h,而地表的最大变形发生于掌子面前方约0.6h处。通过将开挖面所在土层的应力变化率控制在30%以内作为支护力合理取值区间的划分标准,得出该工程的合理支护区间为0.8σ0~1.3σ0(σ0为掌子面中心处静止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矩形顶管 顶管施工 支护压力 合理取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铁7号线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18
作者 欧阳冬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5期61-67,共7页
武汉地铁7号线工程首创世界越江超大盾构隧道和"公铁合建"地下四层综合交通枢纽车站。该工程技术创新包括过街通道下穿市政隧道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成套技术,华中地区体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野芷湖车辆段,首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 武汉地铁7号线工程首创世界越江超大盾构隧道和"公铁合建"地下四层综合交通枢纽车站。该工程技术创新包括过街通道下穿市政隧道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成套技术,华中地区体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野芷湖车辆段,首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超大跨度超大重量桥梁转体施工,建造武汉地铁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最大断面暗挖隧道,越江公路隧道风塔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合建。所取得的一系列工程创新和技术突破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代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和开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公铁合建 矩形顶管 大断面暗挖隧道 桥梁转体施工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全断面渣土改良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斌 陈治 《建材世界》 202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如遇到地质情况差,就存在沉降大、掘进困难,开挖面围岩土体稳定性不易保持等问题。通过某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推进期间全断面渣土改良剂的选择、土体改良口的设置... 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如遇到地质情况差,就存在沉降大、掘进困难,开挖面围岩土体稳定性不易保持等问题。通过某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推进期间全断面渣土改良剂的选择、土体改良口的设置及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盾构掘进顺畅、高效,减少停机时间,防止螺旋机中渣土固结,从而保障施工安全顺利。结果表明,最佳的改良剂参数和掘进参数的改进,能加快掘进速度,减少盾构机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矩形顶管 渣土改良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矩形断面浅覆土盾构顶管施工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20
作者 康祖玮 杨伟超 +1 位作者 尹荣申 邓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5-1112,共8页
超大断面、超小净距、多孔矩形浅覆土盾构顶管施工风险包括设备风险、进出洞风险、掘进风险和环境风险等。采用R=P×C定级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风险的风险源进行排序和评价,可得设备风险、进出洞风险、掘进风险的风险等... 超大断面、超小净距、多孔矩形浅覆土盾构顶管施工风险包括设备风险、进出洞风险、掘进风险和环境风险等。采用R=P×C定级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风险的风险源进行排序和评价,可得设备风险、进出洞风险、掘进风险的风险等级为高度,环境风险的风险等级为中度。并以此采取相应地控制措施,对残余风险等级进行相应评价,将风险分析与合理对策相结合,提出预防或降低风险的措施。研究结果对工程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系统、综合、实用的依据,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顶管 超大断面 超小净距 矩形隧道 施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